孩子突然跛行,一定要重視,要檢查下髖關節了

2020-12-23 唯醫骨科

門診上經常有年輕的媽媽或者姥姥,也可能是奶奶陪著剛學會走路的兒童來看醫生。

說孩子走路姿勢突然有時點不對勁,腳尖往裡撇,不哭、不鬧、不喊疼,也不發燒,問是怎回事?

到兒科就診的會請骨科會診,骨科醫生會先問家長,孩子最近是否受過傷,是否打過預防針,是否感冒過,有沒有發燒,有沒有腹瀉?

然後醫生再仔細檢查,孩子腿、腳上有沒有腫塊、瘀青,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有沒有活動受限?然後根據病史和體檢得出初步診斷。

當然,大多數時候是沒有任何陽性病史和體徵。骨科醫生會說,孩子可能是髖關節滑膜炎,再觀察、觀察,過幾天就沒事了,家長問需要不需要拍片子?

醫生說孩子小,暫時沒必要吃這個射線,核磁檢查比較昂貴,兒童又常不配合,然後家長帶著一臉懵,怏怏離去。

孩子走路有點瘸,最有可能是關節的滑膜炎,特別是髖關節滑膜炎。

髖關節是全身最大關節,也是活動度最大的關節,關節滑膜豐富,容易損傷,也容易因感染反應發生炎症。

滑膜炎:關節囊的內層,有一層很薄的組織,即滑膜。

在正常情況下,滑膜能分泌很少量的液體,主要作用是使關節面在活動時減少摩擦增加靈活度,好比機器裡加潤滑油一樣,而且通常滑液的產生與吸收是保持平衡的。

當關節滑膜受到某種刺激物的時候,不論是細菌、病毒,還是物理、化學的刺激物,滑膜就會發生反應,引起充血和水腫,並且滲出液體,表現為關節積液,關節腫脹。

但是髖關節部位深潛,周圍肌肉豐富,所以輕度腫脹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來的,當然Ⅹ光片也是看不出來的,只有核磁共振檢查才能顯現。

孩子由於髖關節滑膜炎,波及到周圍肌肉,特別是髖內旋肌和內收肌。

當髖內旋肌,如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髖內收肌如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和股薄肌等受到炎症刺激時會發生痙攣,而引起髖關節並帶動下肢內旋、內收,使得走路時腳往裡撇。

可能疼痛並不明顯,就是走路不得勁,一瘸一拐的。

引起髖關節滑膜炎最常見原因是外傷。

孩子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上躥下跳,一刻不停。當孩子爬上爬下,蹦蹦跳跳時最容易引起髖關節滑膜損傷,引起炎症。

其次,病毒性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時易引起髖關節反應性滑膜炎。

人體感染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免疫反應,關節滑膜的充血水腫滲出增多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大多數在1~2周可痊癒。

一般來說,髖關節滑膜炎的病程較短,通常3~14天症狀消失,髖關節活動恢復正常。

髖關節滑膜炎症狀輕微時一般無需治療,可暫予觀察,減少運動量,不要過度玩耍,避免疲倦,注意休息。

症狀較重時要避免負重,儘量臥床休息,避免下肢負重,尤其不要使髖關節外展,以免增加關節囊內壓力而危及股骨頭的血液供應。

但是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態不同,因此在選擇治療方式方面,也要因人而異,可以選擇傳統的中醫療法,比如熱敷、按摩或貼膏藥等;

有疼痛症狀的也可以選擇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物,效果都是比較不錯的;

在治療期間也要骨科定期的進行複查,了解孩子恢復的情況,如果病情發生變化,也可及時進行治療,使孩子的身體逐漸的恢復正常。

相關焦點

  • 老年人髖關節疼痛、走路跛行,警惕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右腿行走時有點「蹺腳」,不敢負重,出現明顯的跛行,深受困擾。 張老伯在網上看到解笑宸副主任醫師的科普文章後,慕名來到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骨關節科求醫。解主任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進行了體格檢查,認為張老伯大腿根部疼痛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結合X線檢查結果,診斷張老伯患的是「」髖關節炎骨性關節炎」。
  • 孩子玩兒著玩兒著突然不會走路了,多半近期都曾患上感冒……
    兒童突發髖關節、大腿前側或者膝關節疼痛,甚至跛行,大部分孩子近期都曾患上感冒。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小兒骨科專家表示,一旦孩子感冒後出現跛行或是關節疼痛一定要及時就醫,這也許是髖關節滑膜炎的症狀。網絡配圖木木今年兩歲半,最近一段時間家長發現木木在家裡走路時,總是拖著腿走路而且越來越不愛走路,總是喜歡讓人抱著。
  • 兩歲半孩子總拖著腿走路竟得了髖關節滑膜炎
    生活報訊(王甦 高軍震 記者呂曉豔)「孩子幾小時前還玩得好好的,不一會兒就說腿疼,不想下地走路,走路還一瘸一拐的……」這種突發的髖關節、大腿前面或者膝關節疼痛,甚至跛行,讓家長十分緊張。近期,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小兒骨科接診了部分這類小患者。
  • 孩子哭鬧大腿疼或是髖關節滑膜炎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周潔瑩通訊員遊華玲)5歲的晨晨最近老是跟媽媽嚷好痛,問哪裡痛,就指著髖關節的部位,晨晨媽媽詳細詢問了幼兒園老師,老師說孩子在學校也有說痛,有時候走路還一瘸一拐的。晨晨媽媽問孩子是不是跟小朋友打架傷著了,或者摔跤了,孩子都說沒有,且髖關節部位也沒有淤青傷痕。
  • 天氣寒冷感冒高發 小朋友們慎防出現髖關節滑膜炎
    家長帶孩子來就診時說:孩子幾小時前還玩得好好的,不一會兒就說腿疼,不想下地走路,現在走路還一瘸一拐的.....這種突發的髖關節、大腿前面或者膝關節疼痛,甚至跛行,讓不明真相的家長十分緊張。醫生問診後,得知有如此表現的孩子大部分近期都出現過感冒症狀。因此,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小兒骨科專家表示,一旦孩子感冒後出現跛行或是關節疼痛一定要及時就醫,這也許是髖關節滑膜炎的症狀。
  • 小兒髖關節脫位
    治療要趁早
    還是在姥姥的要求下,家人才開始為佳佳補鈣,因為用當地老年人的話來說「十個孩子,九個走路都不好看」,而孩子走路「不好看」的原因就是「缺鈣」。可佳佳連續喝了半年「龍牡壯骨衝劑」卻依舊走路「不好看」,大家這才想起到醫院檢查,一查大家傻眼了:雙側髖關節脫位。因為當時佳佳已經兩歲多了,超過了18個月的最佳治療時機,只能採取手術治療。
  • 孩子突然腿疼,一查竟是患上「老年病」,醫生這樣說
    醫生給孩子做了詳細的體格檢查,結合CT,診斷為髖關節滑膜炎導致的跛行。孩子的父母十分意外:「醫生,到底怎麼回事?怎麼小孩子也會得這種病?疼得走不動不是老人家才有的情況嗎?」近段時間,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骨科的髖關節滑膜炎患者相比往常都有明顯增多。氣溫驟變,孩子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那怎樣才能避免因滑膜炎帶來損傷呢?李徵良提醒,高度重視孩子的身體信號。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如何及早發現?幾個明顯徵兆能判斷
    一對父母帶著一個1歲多的小女嬰來看診,孩子從10個月學走路起就走路異常,還越來越明顯。家長透露,孩子10個月時開始學走路,就發現有異常,趕緊帶去醫院檢查,診斷是因為缺鈣引起的。然後孩子一直進行補鈣的治療。但是補了將近半年多了,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好轉,走路異常的情況反倒更加明顯了。
  •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原因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原因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可導致髖關節問題、最常發生於嬰兒和兒童的疾病。 如果沒有正確及時地治療可能會對孩子日後的發育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引起家長重視。
  • 嬰兒期治療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有效率接近90%
    如果沒有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日後將出現髖關節磨損,導致疼痛、跛行,甚至可能致殘。  據何渝煦等政協委員調研,昆明市兒童醫院2018年骨科住院兒童中,DDH的佔比近30%。資料顯示,我國DDH發病率為1‰左右,女孩發病率是男孩的6倍。
  • 5個月寶寶雙腿臀紋不對稱,原來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之一,為什麼說愛護髖關節要從「娃娃」做起?近日,5個月的寶寶因為雙腿臀紋不對稱來長沙市中心醫院門診檢查髖關節,超聲可見左側髖關節呈半脫位狀態,需要支架固定甚至是手術治療。孩子媽媽說,臀紋不對稱一直存在,並沒有重視,而這種髖關節的發育不良如果能在出生後及時發現並治療,它的預後肯定比現在要好的多,因此該病的早期發現及幹預至關重要。
  •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常見問題
    該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女孩、第一胎、多胎;有家族史者;胎位不正,羊水少;有足部蹠內收畸形或肌性斜頸等;錯誤的襁褓方式(比如很多家長為了防止孩子腿部發育過程中出現彎曲,天冷的時候長時間把孩子的腿部包裹成「蠟燭包」的形狀)。3、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有哪些症狀?
  • 跛行10餘年 髖關節置換術讓她扔掉助行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 通訊員 林敏文 文/圖髖部疼痛,跛行10餘年,只能藉助助行器緩慢行走,無法自行上下樓。這是困擾林女士及家人十餘年的難題。雖然林女士一直以來都有斷斷續續去醫院進行系統的保守治療,但效果甚微。近半年病情還明顯加重了。
  • 經不起折騰的「髖關節」10年疼痛按下停止鍵
    「雙髖關節置換術後,我又能正常走路了。」6月19日上午,懷化中醫院骨關節科14床病房內傳出陣陣的哽咽聲,患者姚某握住前來看望他的副院長雷春湘的手,激動的說道:「感謝專家的手術治療,我現在感覺好多了....」
  • 寶寶腿紋不對稱,兒保醫生讓做髖關節b超,到底有沒有必要做?
    「醫生,孩子3個月做髖關節檢查遲不遲?」 「醫生,髖關節檢查有什麼用?我們老大以前好像沒有做過這個檢查嘛。」 「醫生,檢查出來如果不好要怎麼辦?」
  • 堂姐妹走路似「鴨步」 一查竟是髖關節脫位
    直到淇淇上周發燒到縣城醫院,有位醫生覺得她走路不對勁,建議他們拍片檢查,結果發現是患了髖關節脫位。蓉蓉一查,也是同樣的問題。家長慌了神,幾番打聽帶著孩子來到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醫院)兒童骨科就診。「發育性髖脫位的患者,年齡越小,治療越簡單、效果越好,但姐妹倆都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而且脫位時間較長,只能經過手術治療」。
  • 髖關節痛一定是股骨頭壞死嗎?醫生:這些症狀預示著股骨頭壞死
    髖關節痛一定是股骨頭壞死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兩個概念進行詳細的解答,一個是「髖關節痛」,一個是「股骨頭壞死」,並且需要對二者之間的關聯有個清晰的認知。全文提綱如下:1.髖關節是什麼樣的?2.髖關節痛可能有哪些原因?3.股骨頭壞死是怎麼回事?4.髖關節痛在哪些情況下可能是股骨頭壞死?
  • 嬰兒6個月前,別忘髖關節篩查
    按專家測算,我市每年近8萬名新生兒中,900多人有發育性髖關節異常。許多家長卻對髖關節篩查知之甚少,導致不少幼兒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九成多患兒錯失治療良機  寧波超聲醫學會主任委員、鄞州二院副院長馬蘇亞一直從事此項研究。
  • 有項檢查建議新生兒早做,因為一旦發現不及時,花再多錢也難治癒
    因此,對於新生兒來說,髖關節篩查就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要做,還要儘早做。髖關節B超篩查是一項無創且無輻射的檢查,對新生兒無害,同時能清晰地顯示出髖關節的軟骨和軟組織,明確股骨頭與髖臼之間是否存在異常。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怎麼檢查?
  • 寶寶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這3種情況需要查B超
    寶寶體檢時,會被醫生要求檢查髖關節B超,或者被發現臀紋不對稱要求去查B超的,粑粑麻麻是不是很納悶,這髖關節B超到底是查什麼的?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臀紋不對稱真的有問題嗎?為什麼大寶檢查時沒檢查,二寶就查了,是醫生為賺錢新增的項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