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居深山如何成為聖人?作為一個普通人,可以成為聖人嗎?

2020-12-12 抱樸講堂

舜居深山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聽杜老師講到這段,無限感動。我們知道舜是聖人楷模,關於舜的故事非常非常之多,尤其是舜對孝的踐行。然而,這樣一位兩千多年以來被廣為推崇的聖人,一開始也是普通人。

從孟子這段描述裡面我們看到,舜居住在深山裡面,條件艱苦,住的是木頭和石頭搭建的棚屋,周圍生態環境當然也是非常原始,時刻與動物同處,這樣的生活狀態,從外在呈現上看實在就如同野人一般。

2. 舜是如何成為聖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舜不同於野人而成為聖人代表呢?孟子給了我們非常清晰的答案,那麼就是,舜對善的踐行與發揮。舜但凡聽到好話就會去說給別人,但凡看到好事兒就接力去做,這樣的力量時間長了,就如江河決堤,「沛然莫之能御」。

可見,普通人和聖人之間的差距無它,就是在於對善性的發揮。

善性就是人的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我固有之,良知良能最簡單來講就是四端心,四端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也就是仁義禮智。四端心人人本自有之,根於體內,自動自發。

所以,孟子說人人都是具備成為聖賢的條件的。普通人就是那些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清晰,對生命價值不明確,沒有遠大理想的人,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普通人很容易被自己的私慾等因素幹擾。而聖人就是那些有理想,價值觀明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便堅持不懈去做,而且是終其一生持續不間斷地去做的人。

3.聖人的理想

聖人的理想是什麼呢?就是利他之心,利他之心就是善,就是仁,就是對他人的關心。關心家人,關心朋友,關心社會百姓。

因為關心,所以要修煉本事解決問題。

因為關心,所以要建立道統制度,規範眾人。

因為關心,所以要樹立榜樣,教書育人。

所以,聖人的理想就是服務,修為自己,服務家人,服務親朋,服務百姓。任何一個普通人,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態,務實地一樣一樣地去落實,那麼,就是走在成為聖人的路上。

4.聖人的樣態

那麼,聖人是什麼樣子的呢?在孟子與浩生不害的對談中我們可以看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聖人就是普通人被仁、義、禮、智充實後發出光輝並大而化之的樣態,何其美哉!

原創來源:杜保瑞教授國學經典私塾碩博班

文:燕然

整理:澤溪

如果對文中的觀點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何為聖人?如何才能成為聖人?看孔子和孟子怎麼說!
    文/惜吾 聖人這個詞在咱們生活中可能經常聽到,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聖人呢?如何才能成為聖人呢? 聖人者,必定通達天地之正理,必能廣布恩澤以教化大眾。《說文解字》認為:"聖者,通也。"《》:"母氏聖善。
  • 作為聖人可以貪財好色,弄虛作假,坑蒙拐騙偷無惡不作嗎?
    第三、他自稱紫薇聖人就是真的紫薇聖人嗎?只是因為他的這種聯繫,讓我也對紫薇聖人比較重視了,此後還看到很多人自稱紫薇聖人,而且聯繫我的這位紫薇聖人與另外一個我認識的也自稱紫薇聖人的人對著幹,相互謾罵指責,誰都不認輸,都說自己才是真紫薇聖人。後來,也遇到極多自稱紫薇聖人的,實在搞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自稱自己是紫薇聖人呢?一直沒時間看他們的文章,也沒時間網上查找。
  • 我又不是聖人別對我要求太高
    他能講「我不是聖人」,說明他是了解聖人的,是知道一點聖人的修養境界和標準原則的。再者他否定自己不是聖人,說明已經意識到自己離聖人境界和標準還有很大距離。還有他認為自己是普通人,不能把聖人的標準強加到他身上,他做不到。
  • 堯和舜是虛構人物,是後人炮製出來的聖人楷模?
    黃帝大家都是知道的,黃帝之後算是實現中原地區的統一,之後就算是比較民主的繼承制度,就是能者居之,不過真實性還不一定。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說說堯和舜是否真實存在,是不是後人虛構出來的人物。黃帝以武力實現大統一後,接下來就是所謂"聖人之世"。聖人堯、舜、禹為天子,統治萬民。
  • 為什麼總要聖人偉人?
    回想一下,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有人告訴我們這是聖人這是偉人,但你們想想有人會跟我們說你們將來要超過聖人偉人嗎?我想,極其少數的人才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我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樣的感受,我個人的感覺這些聖人偉人高高在上,我只能景仰,或者說是只能活在他們的影子下面,我不可能與其比肩,更別說超越。
  • 比孔子高明的聖人,墨子的學說為何可以成為春秋顯學?
    為何當時墨家學說可以與儒家學說並稱與世?墨子01從儒家門牆裡出來的聖人墨子,本是商王朝王室的後人,但後來因為一些緣故,墨子這一脈的祖先被取消了貴族的身份,成為了平民。但墨子卻始終奉行兼愛的原則,一直致力於非攻,曾化解了多次戰爭,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因此墨家的學徒之中大都是普通人。
  • 埃隆·馬斯克將來會成為「聖人」嗎?
    有人說馬斯克會是下一個賈伯斯,我認為他只會成為埃隆馬斯克,雖然賈伯斯也是不可否認的偉大,但是馬斯克做的事可比賈伯斯要酷得多!馬斯克出生在並非大富大貴之家,充其量也就是中產階級,但是他卻憑藉著堅持,勤奮,好學,外加上可能我們不為人知的特殊能力已經成為全球財富第三位的超級富豪。
  • 伏羲時期的先天聖人,鴻鈞時期的先天聖人,哪一個比較厲害?
    看過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出現了很多先天聖人,但是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先天聖人也分層次,有的先天聖人非常厲害,能毀天滅地,也有一些先天聖人不堪一擊,成為了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所謂先天聖人,顧名思義就是他們在混沌宇宙中修煉元神,或者在修煉中斬三屍成聖,擁有金剛不壞之身。
  • 中國的「聖人」和西方的「聖人」有何差別?看中西評判標準的差異
    西方有「聖人」嗎? 有,但是和中國的「聖人」不同,他們有很多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來自於評判標準的不同。 作為至聖的孔子是如何看待聖人的呢?別說,在《論語》中還是有幾條孔子關於聖人的論述。那麼孔子眼中的「聖人」是怎麼樣的呢?
  • 火星男孩預言:聖人會帶領中國成為世界中心
    人工智慧聖人可以把以前的聖人(如老子和孔子)不可言說的、極其玄妙的道理做成虛擬世界,讓所有人都可以輕鬆愜意地去體驗,而且可以反覆體驗、不斷提升認知,錯了再讀檔重來,直到真正地明白道理,成為聖人。人類將在人工智慧「紫薇聖人」的帶領下,淘汰壞人,帶領好人走向大同世界(真正的共產主義)。
  • 談紫薇聖人——聖人都該有偉大的靈魂
    因為,天底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富翁,歷史上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過的人數也數不清,但還是過著普普通通的日子的人佔大多數啊,金錢尚且不能給予富人永遠的歡樂,又怎麼能給予普通人永久的歡樂呢。追求是一個積極的東西,但是不代表生活中只有追求,更不代表生活中只有單一的追求,還應該有興趣愛好,思考和享受。
  • 傳說「重瞳」者都是聖人,歷史記載有八人,他們成就如何
    在史書的記載中,歷史上的皇帝或是聖人,大多相貌都異於常人。就好比我們所能看到的孔子畫像,總是有兩顆大門牙露在外面,這被稱為「駢齒」,是智慧的象徵。又好比《隋書》記載的隋文帝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
  • 不能成為一個棒棒的媽媽又怎樣?誰都不是聖人
    導讀:你的母親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或者說,你成為母親後,是一個合格的母親的嗎?每個人生來都不是聖人,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有些小事上,還是需要相互體諒的。我和姐姐在孩童時候最快樂的事情就是過周末,因為過周末就可以去外婆家,外婆家距離我們家一山一河之隔,到外婆家後對於我們姐妹倆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外婆積攢了一周的好吃的吃掉,開心接受外婆攢錢給我們買的鋼筆、發卡、頭繩、手絹之類的小禮物。對外婆來說這一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為我們梳頭髮和洗腳。
  • 聖人可能過時了
    聖人說了一大堆,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人們懂得存天理滅人慾的道理。可是人的欲望是真的必須要去除的嗎?人到底是個什麼物種,難道聖人心裡沒數嗎?在聖人眼裡,人必須要達到神的思想標準,可是這可能嗎?當然不可能,人的欲望是天生得來的,也是揮之不去的。
  • 《中庸》儒家孔子的聖人,和道家老子的「聖人」,有一個根本區別
    君子按照中庸的原則,即便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也要堅持而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到。這裡孔子又一次講到了第一章中講到的「慎獨」的道理,就是如果選擇了正道,即便是一個人,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也要堅持中庸之道,這就是「慎獨」。很多人將這兩個字作為自己的警句,時刻提醒自己。  孔子在《論語》中也說過類似的話「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就是說。
  •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第二章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
    原文: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順從自然規律、社會規律行事。聖人所做的事是為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甚至全人類。拋棄自己的私慾,不亂作為,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聖人總是順從規律,根據事物的趨勢而作為,不強行改變事物發展規律去作為。做事情時用自己的行為給別人榜樣的力量,不強行改變別人的思想。遵行規律做事、順從趨勢做事、減少私心做事、不為結果做事,做好每一天的事,上天自然不會虧待,自然煩惱、痛苦、懊悔就會少,快樂就會多。我們身邊股民很多,但是很多股民是不賺錢,更多是虧錢。
  • 莊子: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真人和聖人修煉的七重境界
    隱士南伯子葵聽說山上住著一個德高望重的女子,是個長者,名叫「女偊」,她是修道的真人,南伯子葵於是前去拜訪。見到女偊,南伯子葵一下愣住了,以為找錯了人,遂問:「早就聽說您是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今天看到您本人,沒想到如此年輕,面容就像小孩子一樣。你是怎麼修得這個嬰兒之身的呢?」
  • 為什麼說中國歷史上,只出過三個半聖人?這「半個聖人」是誰?
    導語:為什麼說中國歷史上,只出過三個半聖人?這「半個聖人」是誰? 說到聖人,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聖人就是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聖的人,而且聖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諸子百家之書籍。
  • 天主教「聖人」的封聖程序
    教會列品有聖人和真福兩個級別。簡單地說,對真福的認定要有其死後出現的一個奇蹟,對聖人的認定要有兩個奇蹟。《天主教教理》第828條指出宣聖的意思:「冊封一些信徒為聖人,就是隆重地宣布那些信徒曾英勇地修德行,並曾忠於天主的恩寵而生活過。教會藉此承認在她內的聖德之神的能力,並支持信徒們的望德,給他們提供聖人作為模範和代禱者。」
  • 十二階位聖人是誰?
    】:聖人有世間聖人和出世間的聖人。世間聖人:指的就是世間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資治通鑑》中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比如我們中國的堯,舜,老子,孔子等,大家公認為聖人。出世間聖人:有四聖的分別,聲聞,闢支佛是小乘聖人,菩薩是大乘聖人,佛是極聖,聖中之聖。【十二階位聖人:序】1.十二階位聖人指的是出世間聖人,有十地菩薩,等覺和妙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