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電器、建築材料、化工原料……各式各樣的貨物在這裡不斷地聚集,經快速分撥後發往全國。這樣繁忙的景象,在杭州傳化公路港2.8萬平方米的倉庫中每天上演。
這麼龐大的貨物體量,如何精準快速地送到客戶手中?傳化智能的智能物流平臺在背後起著重要作用。「從線下到線上,我們對倉儲和運力資源進行全網線上調度和匹配,實現全網智能調度、全網智能指揮、全網智能監控。」傳化智聯智能化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陳海鋒說。
目前,傳化智聯搭建了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的智能公路港和 「倉、運、配」一體化服務網絡,打造貫穿產業鏈上下遊的智能信息系統。讓企業物流實現一鍵發貨、一單到底、全程智能化管理和在線支付,還可接入各類安全、便捷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布局全國化智能公路港 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傳統物流行業的應用推廣,物流行業正在經歷數位化轉型大變革時代。作為物流行業的「元老」,傳化智聯自然走在前頭,「我們的目標是將傳化智聯打造成一家數據驅動的技術公司。」陳海鋒表示。
傳化集團自1997年涉足物流業,就一直以創新的思維,引領國內公路物流業的發展。傳化智聯構建服務產業端的智能物流平臺,為貨主企業和物流企業提供智能公路港服務、網絡貨運平臺服務、倉運配物流服務和支付金融服務等,持續幫助企業供應鏈降本增效。
早在2003年,傳化智聯就建成全國首個公路港——杭州公路港,在全國首創「公路港物流服務平臺」模式。就像飛機要通過空港集散、船隻要通過海港集散一樣,貨車也需要一個這種場所來集分運配貨物,並綜合高效管理物流行業的人、車、貨,於是就有了公路港。
其核心是把分散運力、貨源、物流相關服務等物流資源集聚到一起,通過基於共享的整合、調度,實現高效配置,成為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智能公路港全國網」為基礎,傳化智聯建設形成了覆蓋33個城市的倉儲網絡,整合連接了自有車輛、物流公司與社會車輛等400多萬運力資源,形成了「倉儲、運輸和配送」的全國化網絡及「幹線+配送」的一體化能力。
「我們從重點發力『化工、車後、快消、3C家電』等40多個行業的倉運配一體化服務能力開始,助力產業端供應鏈實現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每年有數百萬輛貨車、數十億噸物資在公路港中高效流轉。」陳海鋒介紹說。
「降本增效」也催生了物流業最核心的內部性變革動因。陳海鋒認為,企業和傳化之間是一種「攀升發展」的關係,在不斷擴大服務內容的同時,傳化智聯的業績也進入快速增長時代。
2020年以來,傳化網絡貨運平臺業務累計運力資源230萬、日訂單處理能力3萬,並保持了超過23%的月複合增長率。
AI賦能物流供應鏈 讓複雜信息順暢流轉
物流的運輸離不開一張基礎的網絡。這張網絡由目前分布在全國各地傳化公路港交織而成,讓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高效流通。
從集貨到倉儲分撥,到幹線運輸,再到落地配送,諸多環節涉及到多種角色共同參與,其中的複雜環節如何互相銜接、順暢流轉?
「憑經驗做事是肯定不行的,需要依靠AI、物聯網等技術組成的公共平臺,來實時掌握每一環節的數據,然後根據數據計算得到最優解,優化整體效率。」陳海鋒認為,數位化是實現智慧物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和艱難的一步。
其中,數位化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體的數位化,即把人、車、貨、場等實體映射到數字空間;另一類是事件的數位化,實時記錄人、車、貨、場的關係變化,比如是哪輛車輛進入公路港、是否在裝卸貨物等。
而事件的數位化比較困難,其實現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UGC(用戶生成內容),比如用戶通過傳化智聯的系統下了一條訂單,這就生成了一條數位化信息;另一種是利用物聯網技術讓機器自動創建數據,比如集成了AI技術的攝像頭可以自動分析畫面內容生成數據。
傳化智聯在公路港的入口部署了很多智能攝像頭,車輛進入時它會自動拍照和識別車牌、車標、車長、車身顏色等信息,並關聯業務系統,分析這輛車的出入信息、物流公司歸屬等數據。
「同時,我們引入區塊鏈、智能算法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AI智能審單、運力智能調度、車輛在途監控、超時預警、專屬第三方支付等功能,打破行業信息孤島,提升系統安全和供應鏈各環節整體協作效率。」陳海鋒表示,僅2020年上半年,我們就通過人工智慧的訂單審核系統提高運營單據審核效率68%。
記者了解到,通過智能物流服務平臺,製造企業可以降低綜合物流成本30%-40%,降低金融支付成本50%,供應鏈整體效率提升30%。
與其它行業強強聯合 共同打造未來物流生態
人工智慧會給物流行業帶來哪些改變?技術的發展和流程的改進,本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最終會帶來效率的提升。最終,人工智慧帶給行業的,會是物流供應鏈流程的整體梳理。
對於智慧物流的未來,傳化智聯看得非常清楚。「我們的公路港是共享的,未來的倉是共享的,未來的車子是共享的,他們統一向物流大腦輸送數據。傳化智聯希望做到未來物流行業的動力源不是柴油和汽油,而是數據。」陳海鋒描繪了一張智慧物流藍圖。
有了信息,效率就可以提升,就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價值。「當然這個不是傳化智聯一家事情,這麼多不同類型的技術、專業、科目,需要專業的人去做,我們必須要聯合更多的合作夥伴、外部資源共同來打造這個生態,提升整個行業效率。」陳海鋒說。
目前,傳化智聯已經攜手中國電信、華為、天翼智聯,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探索新技術在各類物流場景的應用。
比如,傳化智聯和海康威視合作,依託圖像識別技術和事件算法,實現園區智慧安防,通過5G+無人車實現園區機器人巡查和貨物搬運;物聯網的網絡怎麼快速的獲取數據?在各種終端上則是依託中國電信的技術;傳化智聯還與中國電信試點了5G智能化公路港,在共享雲倉、停車場出入口等區域的視頻監控上應用,未來將逐步實現園區內物流全流程可視化、無感停車、人臉識別、倉庫的無人叉車等。
未來,將不斷推動在多個領域與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作,共同用數位化推動行業智能升級,賦能生產製造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