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便利店無論賣什麼都能大賣 它是怎麼做到的?

2021-01-14 贏商網

  提起 7- Eleven 這個名字,許多人先想到的是它作為便利店的一面。作為一家連鎖的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7- Eleven 給許多人的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在商業上也獲得了成功。但創立已久的7- Eleven 早已開始了自己的跨界與轉型,而不局限於一家便利店。

  做了哪些跨界?

  1.Sevenbank

   Sevenbank 是 7- Eleven 跨界的早期嘗試。在2001年, 7- Eleven 就開展了銀行業務,即 IY BANK ,利用 7- Eleven 便利店的空間,採用成本僅有當時其他銀行四分之一的定製ATM 進行經營。從一開始的飽受質疑到盈利,IY BANK 只用了不到3年時間。2005年集團重組後, IY BANK 更名為 Sevenbank。時至今日,在日本的 7- Eleven 便利店,使用 Sevenbank 的ATM 已成為大眾司空見慣的事兒 。

  2.Seven Café

  2010年開始,7- Eleven 在其藝術指導佐藤可士和的主導下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品牌形象重塑。佐藤可士和改變了超過1700項品牌形象相關的設計,第二年 7- Eleven 開始推行自有品牌,第三年推出了 Seven Café 。以黑白灰為主要視覺、又不失風格的新設計使得商品猶如展品般被消費者欣賞、選擇,大大提升了購買慾。在這一背景下Seven Café 迅速成為日本頂級咖啡銷售商。

  3.24小時美妝複合便利店

  2018年初,7- Eleven 在臺灣開出了一家24小時美妝複合便利店,與之前的跨界不同的是,這次沒有採用店中店的模式直接把商品等放置在7- Eleven 店面內,而是與擁有7-Eleven臺灣地區永久授權的統一集團旗下的美妝銷售渠道K·Seren 組成聯合店面。

  這家聯名複合店在外部保留了7-Eleven 與K·Seren 各自的招牌、並設有獨立的入口;內部空間則貫通相連。店內牆面和天花板同時呈現兩個品牌的Logo,K·Seren 區域店面的色調以黑、白、黃色調為主,與 7-Eleven 的店面自然順承。複合便利店售賣的商品覆蓋彩妝、面膜、醫美、臉部及身體保養、美妝小物、美容保健、便利藥品等10大類超過1300項,其中日用品結構較以往多出4倍。

  4.健身複合便利店

  這一跨界的第一站仍然選在了臺灣。不久前,7-Eleven 聯合BEING fit 健身房,在臺北松江路行天宮附近的住商辦混合商圈,開出了首家運動複合型店。該店1層是 7-ELEVEN 便利店,2層則是 BEING fit 健身房,佔地約165平米。健身房分為四大功能區域:重量訓練區、自由訓練區、多功能訓練區以及有氧訓練區,店內還提供大面積的休息用餐區。

  BEING fit 是臺灣首家用 icash 電子票證付費的健身房。收費模式按單次計費,通過icash 卡片感應進場及扣款,能將在7-ELEVEN 消費累積的積分兌換為健身時長。相比傳統健身房的繳納年費方式,BEINGfit 更加靈活與便利。

  7- Eleven的創新邏輯是什麼?

  跨界這種創新,看起來不過是將兩種本來不相關的業態進行組合,但其實並不能盲目追隨,一些跨界的嘗試其營銷意義遠大於建立新的經營模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類似的嘗試以快閃的形式出現。

  在「跨界」一次還沒提出的時代,7- Eleven 的 Sevenbank 就獲得了成功,其跨界的種種做法並不是製造營銷話題的行為,背後另有一套邏輯。其實細數起來,並不令人費解。

  1.選址優勢的自然延伸

  此前我們也曾分析過,7-Eleven 之所以能在許多租金不菲的地段獲得較好的營收,是因為其選址總能找到人流量與租金的平衡。這種選址的能力不僅在於其穩紮穩打的開店節奏,更依託於其及早引入了數據作為指導。在上世紀70年代,7- Eleven 就開始嘗試 POS 系統,圍繞商品的銷售數據進行分析,指導工作。其對數據的利用由此可窺一斑。

  得益於此,7-Eleven 便利店的選址具有已經被驗證的有效性,並且比傳統業態擁更接近消費人群。無論是銀行、咖啡這種店中店的模式,還是後來的美妝、健身的模式,都能藉助已經驗證過的有效選址進行鋪店,這能顯著降低創新的風險,並且在模式驗證成功後,也能藉助現有7- Eleven 門店高效率的複製。

  2.同一人群需求的自然延伸

  不難發現,7-Eleven 的一系列創新所針對的目標人群都與其現有便利店高度重合。除了店面的人流量大,7-Eleven 的選址也針對白領為主的工作人群做重點布局。SevenCafé 滿足了這一人群對快速補充咖啡因的需求,Sevenbank 則更是貼合這一人群高頻次的現金業務需求,而後來的美妝店、健身房則是為了滿足這一人群近年來新的消費需要。基於這種同一人群的需求延伸,7-Eleven 的跨界儘可能的挖掘同一客戶的更多價值,達成1+1大於2的效果。

  3.時間碎片化背景下的輕便服務

  銀行、咖啡、美妝以及健身等等,有什麼共同特點?在過去我們很難說清楚,而在效率不斷提升,時間不斷碎片化的當下,這個共同點就不難找了——它們都是「殺時間」的,每一種都需要時間專門去做,甚至喝咖啡、健身需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工作日擠出時間去做這些事十分奢侈。

  而7- Eleven 提供了更加輕便的服務,買東西時隨手取錢,隨手喝杯咖啡,順便買些需要補充的化妝品、護膚品、藥品,甚至買完東西還能做一下短暫的運動,放鬆一下身心。即便只有很短的時間,也可以安排的十分豐富。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從工作或者居住的地方抵達7- Eleven ,本身就相當便利。

  從早期 Sevenbank 的嘗試可能還是僅僅出於提供便利,並提升坪效,到了佐藤可士和的品牌形象重構,7-Eleven 的創新就顯現出了更高一層的考慮,不再單純把自己當成一家便利店。無論是推出一系列設計簡潔直觀的自有品牌產品,還是後來的輕便型健身,都基於這種考慮。

  在《零售的哲學》一書中說到,7-Eleven 「無論賣什麼都能大賣」。電商對線下標品的零售了產生衝擊,但銷售標品的7- Eleven 卻沒有失去自己的節奏,本質上是因為在標品之外,7- Eleven 售賣的是一種追求簡便高效,又不失品質感的生活方式。而這一定位,與種種隱去銷售意願,重視體驗,凸顯價值觀的業態創新,殊途同歸。在這個物質豐盈的時代,比售賣東西更重要的是,讓用戶知道你的價值主張。

本文轉載來自:RET睿意德,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起源於美國的便利店大佬,7-Eleven成功背後到底做對了什麼
    當時,南大陸製冰公司創立了一家便利店——Southland Ice Company。而這家便利店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seven-eleven的前身。  在當時由於電冰箱並未普及,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及零售冰塊業務。後來該公司職員戈林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居民們不僅希望在店鋪裡能買到冰塊,而且還希望能夠買到其他生活用品,比如牛奶、雞蛋、麵包等等。
  • 便利店是一個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空間,而不單純是一個購物的場所
    在一定區域內多開店,首先能提升品牌認知度,放眼望去,大街上都是7-eleven,不管你買不買總能記住這個品牌。還節省了廣告費,你要是費心費力的在一個地方樹個廣告牌子,還不如踏踏實實地開家店鋪,即賣東西又能宣傳自己 。密集選址能提升物流的效率。
  • 掛著大數據,學了7-eleven,便利蜂憑什麼
    又會講故事,又能做生意的是便利蜂。 我沒有拿過便利蜂的一針一線,我只是被那個不大的空間裡面的產品所傾倒的普通消費者。 此前,我喜歡日本的便利店。即使在寒冷的冬夜,我也能在7-eleven買到一罐冰啤酒,即使是在酷熱的仲夏夜,我也能在羅森買到一杯熱咖啡。 在日本,你幾乎無法想像沒有7-eleven的時光多麼難捱。
  • 便利店迎來風口 7-11羅森全時是怎麼做生意的?
    看上去準入門檻低,毛利潤高的便利店,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從北京地區的便利店零售商的銷售數據來看,據7-eleven相關人士介紹,目前7-eleven北京的店鋪的日均銷售額達到2萬元以上,日均來客人數達到千人次以上。據媒體報導,7-eleven便利店的單店毛利率平均達32%。
  • 7-Eleven的慢與中國便利店的快
    我們知道日本企業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有一些共同特點:認真、嚴謹、謙虛,非常善於學習。這些看似抽象的價值理念,不僅過去是中日便利店的差距所在,也是今天的生死分界線。比如,我們認為中國的7-11開店太慢了。而包括7-11在內的日系便利店普遍認為,本土便利店,太過瘋狂。不妨就從這件事說起。
  • 超人氣便利店7-ELEVEN裡,有哪些超好賣的東西?
    在眾多的便利店當中,一直有個傳說就是,便利店的區分在於兩種:一種是7-ELEVEN便利店,一種是其他便利店。作為一家人氣頗高的國際化便利店,裡面美食也是不少,而且,性價比也很高哦,下面是一份7-ELEVEN的購物指南!
  • 7-Eleven便利店開始銷售高檔葡萄酒
    為了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戶,許多7-eleven門店已經停止銷售廉價啤酒和買一送一的活動,轉而開始銷售一些高端葡萄酒。 圖片來源:www.7-eleven.com 7-Eleven這家著名的連鎖便利店,已經悄然開始在美國16個州的700多家分店裡銷售價格約19.99美元的高檔葡萄酒。
  • 7-Eleven入華16年,為中國便利店帶來了什麼?
    這種好奇心不僅因為它是總店,還因為這家小店曾經創下過一個令同行瞠目結舌的行業紀錄,單店日銷6萬元。今天,【零售商業財經】就為您深度解析7-Eleven是如何定義便利店的「便利」一詞的。部分餐飲店和商店,雖然能提供一些特色產品,但是經營時間和產品種類相對而言不穩定,主要存在人為因素。因為人和供應鏈的原因會導致缺貨或者是臨時休假、提前打烊等,而7-Eleven從進入日本就在強化契約精神,不論是營業時間還是商品,7-Eleven不允許門店停止營業發生,更是做到了任何一款產品從售罄斷貨到補貨上架的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結果發現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讀英文的seven-eleven,有的讀它的簡稱seven,有人讀七么么或七十一,廣東的朋友會讀成七仔。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小夥伴會讀成「七槓十一」,「七百一十一」。
  • 恐怖的7-Eleven
    雜貨店這個小生物,是如何被7-Eleven賦予了新的價值,從而形成了新的業態?這個隨處可見的小生意,到底契合了市場的什麼缺口?為什麼其他人發現不了?油門:是公司的增長引擎。7-Eleven 的商業模式如何?如何做到了行業老大,並且人效比肩阿里巴巴的呢?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結果發現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讀英文的seven-eleven,有的讀它的簡稱seven,有人讀七么么或七十一,廣東的朋友會讀成七仔。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小夥伴會讀成「七槓十一」,「七百一十一」。
  • 便利店7-ELEVEn的n為什麼要小寫?
    這是一家神奇的便利店,第一次用營業時間命名,早上7點到晚上11點營業,所以叫「7-11」,相當於我們如果開家同樣的便利店,可以叫「朝九晚五」。富士山下的一家7-11 圖/shutterstock零售業巨頭的誕生7-Eleven起初並不是一家日本公司,而是徹頭徹尾的美國血統。
  • 有7-Eleven便利店主稱:不好賣
    來源:證券日報一直宣稱堅持「直營」的周黑鴨,在開放特許經營模式後,又大舉進軍連鎖便利店。日前,周黑鴨宣布已入駐全家便利店上海門店和7-Eleven的部分北京門店。記者獲悉,目前周黑鴨入駐的上海全家便利店數量超過2000家,入駐的7-Eleven北京便利店也超過了200家。對於入駐便利店的原因,周黑鴨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於拓寬渠道。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是在遭遇業績下滑後,周黑鴨的求變行為。
  • 無印良品和7-11便利店為啥都開始賣菜了!
    一個是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7-11(seven-eleven)開始在便利店賣菜了,另一個是快時尚無印良品(MUJI)也開始賣菜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盒馬鮮生讓生鮮市場一下子成為焦點,很多網際網路及零售商也紛紛加入想要在這裡面分一杯羹。而最近就有一家連鎖便利店悄悄的打起了生鮮的主意,那就是7-eleven。
  • 知名便利店,被爆料食品衛生問題:關東煮掉地上接著賣
    #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接著賣#發生這種令人大跌眼鏡的問題,暴露的是這名店員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的的無視,也暴露出羅森在員工管理方面的缺陷和漏洞。這是不能容忍的底線問題,後果很嚴重!便利店的食品衛生問題每年或多或少都有負面新聞爆出,這說明這個行業的運行還存在不規範,有待於我們想辦法來解決。至於如何堵塞,考驗的是相關監管部門智慧和食品餐飲企業的誠信。食品安全,人命關天,必須嚴管重罰。食品安全,重於泰山,我們必須時刻緊繃這根弦。網友拍下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店員:地面每天都擦。
  • 7-11便利店不死
    因為你的基因、能力不夠,沒關係,我來給你賦能。我來教你怎麼做得更好,怎麼做得更高效,這樣咱們兩個就形成合力,實現最大的資源共享。我共享了你的黃金位置,你共享了我的經營技術。 賣一瓶水能有高達90%的毛利嗎?賣一個麵包能有高達90%的毛利嗎?收入減去成本怎麼也不可能啊?但是,這是一個典型的自營思維。
  • 「到便利店吃飯去!」7-Eleven跨界餐飲的底氣何在?
    兩個月以前,便利店「巨頭」7-Eleven經過了8個月的籌備期,由湖南友阿股份獨家經營正式在五 一商圈7mall開出了第一家店。一家面積不足100平的小小便利店,每日的營業額也基本能達到兩萬以上,還基本不包含香菸這種單價較高的商品。
  • 7-ELEVEn 便利店開業便民利民,獲百姓消費點讚!
    元月4日,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在煙臺開發區,一家嶄新的7-ELEVEn便利店在寫字樓最密集的長江路上的中信大廈開業納客,這標誌著世界500強企業7-ELEVEn便利店拉開了2021年煙臺新店開業的序幕。
  • 一家30平米的便利店,靠什麼開到了全世界,營收超3000億
    一家30平米的便利店,靠什麼開到了全世界,營收超3000億隨著全球人口的與日俱增,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兒時的那些街邊小賣鋪也逐漸變成了一個美好回憶,取而代之的則是大型綜合類超市,還有那些十分惠民的便利店。
  • 為什麼7-11便利店爆品思維!
    這是我們過去傳統線下店面幾乎都沒有做到的。線下經營難是因為空間和時間有限,7-11一個店面只有100平米,容納2900到3000個SKU。任何一個SKU如果不能夠賣得好,就是對7-11坪效的消耗。把極致的單品做到極致的時候,讓每一個商品都是爆品,讓每一個坪效都能夠產生效能,讓客戶在5分鐘之內都能夠產生有效的購買,這些是7-11研究到的淋漓盡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