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髒的,在汙泥裡生存,吃腐敗食物,一身黏糊糊的噁心液體。鯰魚又名鬍子魚、塘鯴,顯著特徵是周身無鱗、體表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各有4根條鬍鬚,分布廣泛,主要產於長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為最佳食用季節。鯰魚是肉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少刺、美味濃鬱,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營養豐富,尤其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鯰魚的特徵有:前4~8個椎骨結合成一體,其骨骼或小骨鏈還常將鰾和內耳連接起來;無頂骨,即頭骨頂的成對骨頭;頭部的血管呈特殊的排列方式;無特有的鱗片,有些有強壯的背鰭刺和胸鰭刺。
營養價值
鯰魚營養豐富,據測定,鯰魚食用部分的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質14.4克,脂肪2.1克,水分64.1克,另外還含有糖類,鈣、磷、鐵等營養成分。鯰魚的蛋白質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氯基酸,是一種完全蛋白質,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鯰魚的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所以它是一種良好的滋補食品。魚肉嫩、易消化,骨刺少,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者和幼兒食用。
平鍋鯰魚做法:鯰魚一尾約重500克,鵪鶉蛋20個,冬筍25克,青椒25克,蔥頭25克。
調料::花生油1000克(約耗50克),香油25克,精鹽4克,味精2克,蕃茄醬80克,溼澱粉100克,鮮湯250克,紹酒40克,生薑20克,蔥段少許。
製法:
1、將鯰魚用60攝氏度的水燙殺,刮淨黑膜去皮,將鯰魚破肚皮去內臟、頭尾。片下鯰魚肉,切成1.5釐米的片。鵪鶉蛋煮熟去殼。水發冬筍,青椒,蔥頭分別切成片,姜切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熟,隨即推入鯰魚片稍爆後,起鍋瀝淨油。原鍋留底油,放火上燒熱,放入蔥頭、青椒、冬筍略煸炒,待透出香味時,加入鮮湯、蕃茄醬、料酒、精鹽、味精、用溼澱粉勾成厚芡,立即投入爆熟的鯰魚片,在鍋內顛翻幾下,淋香油,撒上蔥段盛盤 。
3、原鍋置中火上,放鮮湯,精鹽,味精,鵪鶉蛋,燒入味,用溼澱粉勾玻璃芡汁,淋香油,盛入魚片周圍即成。
特點:色澤紅亮,鮮鹹適中,略帶酸甜。
提醒你的是,鍋一定要那種不粘鍋,否則做起來清鍋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