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結局(下):大多病逝,兩人被殺,長孫無忌最慘

2020-12-14 春秋史宴

張公瑾,原本是王世充的屬下,後來降唐,任鄒州別駕、右武侯長史。入秦王府,深受李世民器重,力勸李世民誅殺李建成等人,玄武門之變阻止馮立等人救援李建成,事後封定遠郡公。隨李靖平定突厥,封鄒國公。貞觀六年(632年)病逝,年僅39歲。貞觀十三年,追封為郯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

程咬金,又叫程知節,民間盛傳的混世魔王、福將。年少武力過人,驍勇善戰,善使馬槊。先投瓦崗,後降王世充,最後降唐。此後追隨李世民,先後殺敗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戰功赫赫,被封為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後升任太子右衛率、右武衛大將軍,此後一路升遷,貞觀十一年,改封盧國公,後列凌煙閣第十九位。顯慶元年,大敗西突厥。麟德二年(665年)病逝,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獲得最久的兩人之一。

虞世南,字伯施,隋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和政治家,仕陳、隋、唐三代。隋亡,投竇建德,後降唐,被李世民器重,與房玄齡等合稱「十八學士」。精於文略,敢於直諫,被李世民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貞觀八年,封永興縣公,後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位,是24人中爵位最低的人。貞觀十二年(638年)逝世。

劉政會,李淵在太原時的老部下,李淵起兵時,將監視李淵的王威、高君雅囚禁,隨李淵攻陷長安,李淵稱帝後奉命留守晉陽,後被劉武周俘虜。劉武周敗亡後歸唐,封邢國公。貞觀九年(635年)逝世,後追封為渝國公。列凌煙閣二十一位,少有的沒什麼大功勞的功臣。

唐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最不為人熟知的人之一。父親和李淵是世交,和李世民從小交好。跟隨攻陷長安,封晉昌郡公。武德二年,揭發獨孤懷恩謀反有功,任禮部尚書、封莒國公。貞觀四年(630年),出使說降突厥,配合李靖進軍,生擒頡利可汗,大破突厥。後任民部尚書。列凌煙閣二十二位。顯慶元年(656年)去世,年78歲。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朝名將,唯一可以和李靖相提比論的軍事天才。早年投身瓦崗,後隨李密降唐,被封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後又給封為曹國公,賜姓李,從此叫李世勣,後因為避諱李世民改稱李勣。隨後,敗宋金剛、從平王世充,敗高雅賢、擒徐園朗,平定兗州;殺輔公佑,定江南。攻滅東突厥,滅薛延陀、亡高句麗,立功無數。後封英國公,列凌煙閣二十三位。總章二年(669年)去世,年76歲,凌煙閣24人中最晚去世。

秦瓊,大名鼎鼎的秦叔寶,以勇猛彪悍著稱,先是投身在隋朝名將來護兒麾下,後隨張須陀大敗叛軍盧明月、孫宣雅。張須陀戰死瓦崗後,隨裴仁基投降瓦崗,後來降唐。隨李世民大敗尉遲恭、破宋金剛、滅王世充、擊竇建德,封翼國公。破劉黑闥;參與玄武門之變,雖然封為左武衛大將軍,但待遇比其他人差了很多,因為長年徵戰,因此深受創傷,經常生病。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十三年,追封為胡國公,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位。

相關焦點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第一,秦瓊最末,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秦瓊能夠排進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後,已經算是唐太宗仁厚了!唐太宗時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類似由國家授予的榮譽稱號。能夠進入這個名單,把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不僅僅是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保證」。只要不謀反、不犯十惡不赦的大罪,這個家族的數十代富貴是完全有保證的。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長孫順德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勳像就是例子。
  • 為什麼長孫無忌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而秦叔寶排名末尾?
    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有一小樓,名日「凌煙閣」。閣中繪有二十四圖,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二月,為了懷念當時幫助他平定天下的眾位功臣們所設置的。凌煙閣中的二十四功臣圖,是唐太宗的李世民,命令閻立本按照各位功臣身材,以1:1的大小繪製畫像,畫中有褚遂良題字,李世民常常前往凌煙閣懷念舊時各位臣子。而此後又有幾位皇帝效仿太宗,在凌煙閣中設置功臣畫像,大約共有132幅畫像,除去彼此重複的一些畫像,總共記錄了100功臣左右。
  • 長孫無忌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為何會落到自縊而亡的下場
    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行中,生性聰慧且博通文史、頗善謀略的長孫無忌佔據首位。他是文德皇后的親兄長,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一手扶持外甥李治做上皇帝並且幫其穩固皇位,最終卻被扣上「謀反」的帽子,自縊身亡。至今他的忠奸與否依然沒有定論,著實令人唏噓。
  • 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英冠人傑長孫無忌,晚年卻是被逼死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那是唐朝頂級的二十四位開國功臣,而李世民又是歷史上極少數對待功臣特別好的一位皇帝,當然了這也是他籠絡人心的重要手段。公元643年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命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畫在閣內以此來表彰他們的功勳。
  • 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長孫無忌排名第一,秦瓊排在倒數第一
    開國帝王如此做,美其名曰,這些功臣有圖謀不軌之心,其實這只是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藉口罷了,即便這些功臣安安分分,那也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帝王都不能同富貴,秦始皇嬴政可以,唐太宗李世民也可以。
  • 長孫無忌:李世民的大舅哥,位列凌煙閣功臣第一卻是下場最慘之人
    長孫無忌劇照長孫無忌的生平履歷:長孫無忌,字輔機,年少之時父親便去世,同父異母的兄長不待見長孫無忌兄妹便把他們趕出家門,兄妹二人由舅父高士廉撫養長大,長孫無忌年少時便與李世民交好,舅父高士廉把長孫無忌的妹妹嫁給李世民,由此長孫無忌便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哥。
  • 長孫無忌建國無功,為何能超越秦瓊、尉遲恭,位列凌煙閣功臣之首
    公元643年,李世民即位的第十七年,下令修建凌煙閣來紀念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並命畫師閻立本在凌煙閣內繪製長孫無忌、秦瓊、尉遲恭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喜歡唐史的朋友想必不陌生,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 凌煙閣之首,唐太宗最倚重的大臣,長孫無忌為何不得善終
    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為了嘉獎功臣變建立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被稱之為功臣之首的就是長孫無忌,他便是長孫皇后的兄長。是一位出身氏族,學富五車,又能文又能武之人,在年少時期便跟隨著李世民南徵北戰。李世民參與過的戰爭也必有他的謀劃,他是李世民身邊最為重要的謀臣之一。
  • 話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話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貞觀
  • 秦瓊這麼有名氣,為什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排在了倒數第一
    很多人都為秦瓊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而鳴不平,但是實際上秦瓊被排最後一名屬於恰到好處,而長孫無忌排名第一,也屬於實至名歸,無人不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比較複雜,因為這裡面有好幾股勢力,既有文臣宰輔,又有元帥戰將。李世民也是根據選出的這二十四個人的功勞、官職、資歷還有個人感情評定的。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這三位為何不得善終,他們犯了同一種大罪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是李唐王朝的開國元勳,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創下了不朽的功勳。唐朝的皇帝畢竟不像朱元璋那麼刻薄無情,唐太宗李世民對待開國功臣手段是比較溫和的,沒有大開殺戒。但是,二十四位登上凌煙閣的功臣,並不是全都能得善終,有三位就死於非命,甚至於說死得很慘。第一位,侯君集。侯君集位列凌煙閣功臣的第十七位,居程咬金、李勣和秦叔寶等人之上。為什麼呢?侯君集很早就跟隨李世民了,是從龍之臣。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侯君集出力不少。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四)
    「玄武門」之變中,他和長孫無忌等九人一起設伏,在奇襲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後,一人獨自守住城門,抵擋了東宮兵的進攻。貞觀元年,還隨李靖伐突厥,擒可汗,屢有戰功。不久,他就於襄州都督任上因病故去,唐太宗不避辰日慟哭之,可見對張公瑾情感之重。
  • 凌淵閣二十四功臣簡介,最受寵的下場最慘,最後被逼自盡
    凌煙閣是唐朝表彰有功之臣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位於長安城內太極宮東北角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內。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們,由李世民親自題詞、命閻立本為二十四位有大功於李世民的功臣繪畫,供奉於凌煙閣中,即「凌淵閣二十四功臣」。此篇簡單介紹下榮登二十四功臣榮譽榜的大唐功勳。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如何排名選人?不僅與玄武門之變有關
    作為名流千古的皇帝之一,李世民的功勞自有人評說,除去他那數不盡的歷史貢獻之外,其設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令後人議論紛紛。這24個功臣是李世民根據他們對於唐朝的貢獻所評選出來的,當然,李世民設立凌煙閣的初衷,絕對不僅僅只是為了懷念這些同他打下天下的功臣,這其中還蘊含了他的多層政治目的。
  • 淺析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序規律
    關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序規律,一直存在爭論,有說按照功績排序的,有說按照官爵品級排序的,還有說按照李世民個人的喜好排序的。那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到底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序的呢?本文就來簡單探討一下。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序李世民「圖功臣像於凌煙閣詔」的原文保存了下來,收錄在《全唐文》第七卷中,該詔書明確列出的二十四功臣的排序如下:1.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2.故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3.故司空萊國文成公(杜)如晦;4.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他們有什麼功勞,排名第一的是誰?
    唐太宗晚年的時候,他身邊的功臣病逝的病逝,老去的老去,這讓唐太宗十分傷感,他為了紀念和表彰這些功臣,讓宮廷畫家閻立本按照真人大小,給唐朝的24位開國功臣畫像,並將他們的畫像放入了長安城皇宮內三清殿旁的凌煙閣內,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24功臣的來歷。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建議收藏)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
  • 長孫無忌:忠心耿耿的開國第一功臣卻被親外甥逼殺,究竟是何原因
    長孫無忌:颯颯風葉下,遙遙煙景曛他位列凌煙閣功臣之首,而那被後人熟悉和神化的秦瓊,只排列最末一位,可見他在皇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功勞之大,可後來卻被貶官直至下了大獄,最終在獄卒的殘害下,被逼自殺,他便是唐朝開國第一功臣長孫無忌。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為何戰功顯赫的秦瓊,會被排在最後一位
    晚年時期,他身邊的功臣一個個老去,這讓李世民很感傷,他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讓畫家閻立本給唐朝的二十四位功臣畫像,並將他們的畫像放入了長安城皇宮內的凌煙閣,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居首的是長孫無忌,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世民打天下時,以及玄武門事變中,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幫助都很大,李世民評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也將他放在了首位。排名第二的是河間王李孝恭,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剩下的大半是李孝恭打下的,所以他排第二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