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最高可達18米;根系發達深長。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
桂花性喜溫暖,溼潤氣候,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有一定的耐乾旱能力,忌積水。桂花除鹼性土和低洼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桂花喜歡潔淨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
桂花移栽後,經常會出現葉片發黃乾枯的情況,其中有一部分隔年老葉已無耐力葉綠細胞已老化,桂樹雖屬常青一類,但老葉終須新陳代謝。尤其陳年老葉位居下部,經常被磨蹭,葉子邊緣先呈乾枯狀,漸向葉面,再漸及葉脈又至葉柄,最後全葉脫落。有很多因素也會造成桂花葉片枯黃,影響樹木生長。產生這一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一、成活復壯問題:當年移栽桂花樹的還沒有完全成活,或者是土壤環境比較差,桂花的根系生長不好,從而造成的植株營養不夠葉片發黃枯萎。此類情況可使用「好貴田-生根1號」和「好貴田-腐滅40」配置的生根消毒液進行灌根,連續澆灌3次(間隔7天左右),並配合使用「好貴田-大樹活能吊袋液」,可見明顯改善。
二、澆水的問題:最好不幹不澆,每次澆透。澆水過多,則根系腐爛,影響根系吸水吸養的能力,引起嫩葉暗黃無光澤,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枯萎死亡。此時應立即控制澆水、排出積水。若土壤太幹,澆水不及時,水分吸收供應不上水分蒸騰,則會出現葉梢或邊緣發枯發乾,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因此需要及時澆水,水量由少到多,並向葉面噴水。
三、土壤偏酸或偏鹼:桂花喜酸性土壤,土壤過酸或偏鹼時則會出現生長不良,葉片黃化、開花了減少等現象,因此需要檢測土壤pH,根據實際結果使用用「好貴田-調鹼大師」或「好貴田-調鹼大師」調節土壤pH,改善桂花土壤環境。
四、光照問題:若陰雲籠罩或淫雨連綿數日,新枝長出嫩脆多水,突然晴天光照強烈的話,會烤糊嫩葉尖梢,嚴重時整株全烤萎蔫。對這種情況應給植株適度遮蔭,避過一兩天即告安全。而長時間在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光照,不能形成葉綠素,使整株葉片變黃脫落,補充光照則可避免。
五、肥料問題: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容易使桂花樹新葉頂尖出現幹褐色,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水衝洗部分肥料。而肥料不足造成桂花樹缺少某種營養元素,會使桂花樹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此時應及時補充複合肥。
病蟲害引起的葉片枯黃
六、病蟲害引起的葉片發黃:常見的病蟲害有褐斑病(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老葉比嫩葉易感病)、枯斑病(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炭疽病(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潮溼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紅蜘蛛(樹葉發黃無光澤,樹勢弱)。防治措施:一、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完全清除病落葉。二、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溼度減少病害的發生。三、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000倍的「好貴田-菌除」,防治病害的發生。可噴施「好貴田-全蟲淨」對紅蜘蛛進行有效的防治。在冬季清理枯枝落葉後,可對樹幹塗白,減少紅蜘蛛越冬量,從而減少來年其發生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