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旅網探訪員:玳瑁貓
嶺南文化市集是由佛山創意產業園所轄的泡泡市集在11月2日至12月2日舉行的為期一月的創意市集,該主題市集與其他市集共同組成泡泡市集,嶺南文化市集以傳承非遺文化為主題,從「非遺展示」「非遺手藝」以及「非遺味道」這三個維度展開,為創意市集注入文化的力量,並以此帶動佛山創意產業園的夜經濟。
泡泡市集的其他市集售賣的物品有常見的耳飾、項鍊、手鍊、布袋、針織娃娃、玩具、乾花、樂高、手錶、掛飾、香水、精油等物品。
在嶺南文化市集部分,主辦方針對非遺主題邀請了一系列相關的品牌入駐,如順德甄添記、天晴朗朗、天元餅屋、老馮夏間、歸然柴燒、字活印刷、周掌柜、佛聲工藝、大妗姐等佛山本土品牌。
具體來看,非遺味道展區有甄添記的冰花梅醬、天晴朗朗的蛋糕、麵包、蛋黃酥等產品、天元餅屋的的核桃酥、花生軟糖、花生酥、雞仔餅、椰角酥等產品、老馮夏間品牌的煲湯材料,如椰子湯、蟲草花腰果、猴頭菇山藥、慄子山藥燉等多種湯料;
非遺展示與非遺手藝含有字活印刷的現場售賣印章;歸然柴燒的陶藝售賣;周掌柜家的融合粵語設計的相關文創產品,如滑鼠墊、掛件等產品;佛聲工藝的醒獅文化相關文創,如擺件、伴手禮等;大妗姐家的嶺南婚禮相關用品。
除此之外新旅網探訪員還在現場看到了一些其他相關產品的售賣,如小型觀賞盆景、繪本書籍、爆米花、缽仔糕、冰糖葫蘆、糖畫、紙藝、龍舟相關文創、祖廟紙藝模型等。
現場整體布置以白色攤位為主體,攤位上方會有展布說明嶺南文化市集以及標註該攤位的編號,攤主也會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合理的布置,整體的觀感較好。
以下來談談體驗感
首先嶺南文化主題市集的文化性較為突出,且不僅是對於嶺南文化主題的突出,還有對於佛山本土品牌的重視,以創意市集這一比較新鮮的方式對以嶺南文化為主體的佛山本土品牌進行綜合性的展示,讓本地土著和遊客都能對佛山本土歷史文化與商業文化有直觀的了解。
其次便是不少攤主比較注重智慧財產權概念,特別是售賣項鍊、香水這些物品的攤主,在攤位上註明了嚴禁拍照,對自身手作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心理較為強烈。
最後便是泡泡市集對於佛山創意產業園的夜經濟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佛山創意產業園近期一直致力於打造「25h不夜城」步行街,以「晚上比白天更精彩」為口號。現已形成餐飲一條街、酒吧一條街、娛樂一條街、購物一條街,而泡泡市集的加入既是契合與升級地攤經濟,又為夜經濟添磚加瓦,使得遊客能擁有一個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綜合聚集體。
再來談談泡泡市集整體的運營模式與商業模式
由佛山創意產業園在公眾號上進行招募,攤主們自主報名參加周五、周六以及周末的市集,招募的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招募內容
1.品鑑藝術·傳統工藝
繪畫、雕塑、陶藝、漆器、刺繡、民俗、非遺
2.互動藝術·創意工坊
音樂學堂、手工作坊、現場手繪、塔羅佔星
3.原創設計·在地優選
本土品牌、風格好店、特色服裝、特色箱包
4.手作小品·飾物配件
首飾、配件、皮具、文具、製品
5.生活美學·美食沙龍
花藝綠植、香薰精油、家品擺設、有機食材
泡泡市集會為攤主提供一張桌子以及兩位攤主共用的帳篷,每個攤位需要收取50元每天的攤位費以及100元的押金。每位攤主在報名時需要提交相關信息報名表,食品類需要附上質檢說明;主辦方要求攤位布置需要有鮮明主題以及特色創意;並且主辦方會對攤主的商品質量進行監督以及活動期間邀請攤主接受主辦方管理的要求。
在新旅網探訪員探訪期間,泡泡市集的人流量大致在2000人左右,其人均消費大致是在50元每人,即當天收入在10萬元左右,一期市集三天的總收入在30萬元左右。
佛山創意產業園的泡泡市集至今已舉辦了45場,但就探訪員當天探訪的情況來看,泡泡市集還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
首先其功能區劃並不清晰,如對於嶺南文化市集的非遺展示與非遺手藝這兩個區域,功能性具有一定的重疊,現場也沒有具體說明。在泡泡市集的其他區域更是沒有功能區域的劃分這一策劃,這就使得整個區域較為混亂,整體內容的觀感不是太好。
其次是攤位內容具有較高的重疊性以及創意性還有一定缺乏,新旅網探訪員在探訪過程中發現此次市集中具有較多的售賣手鍊這一類女性飾品的攤位,大致有十個攤位都是這樣的內容,幾乎佔到了整體攤位的1/4,而其產品大多又屬於大同小異的,缺乏一定的創意性。
最後便是對於主題市集的策劃力度還有所欠缺,此次的主題市集——嶺南文化市集,整體規模較小,僅有十餘個攤位。且其展示僅限於具體產品,缺乏對其文化以及品牌故事的說明,這就使得該主題市集展示內容有限,缺乏深入探索,遊客的體驗感也會有所削弱。
總之嶺南文化市集作為佛山創意產業園泡泡市集的主題市集,具有文化性、帶動夜經濟等性質,以地方歷史文化和商業文化為創意市集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泡泡市集也已成為佛山創意產業園的一大主打品牌,但其還有一些提升空間,期待未來泡泡市集能有更好的活動策劃成為佛山創意產業園夜經濟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