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不過貴州,麻不過四川」?你根本不懂雲南美食

2021-02-26 希望薈耍街

有外地人曾這樣總結雲南的飲食口味:「辣不過貴州,麻不過四川」。對於那些飲食味道偏淡的省份來說,雲南飲食稍微顯辣;而對於四川、湖南等省份來說,雲南飲食又辣味不夠。

    不過,因為雲南的飲食有著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它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美食聖地,不同的地區也有著不同的口味差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真正的雲南美食應該是什麼樣的。

昆明——雜

  傳統的昆明菜口味有點偏鹹偏辣,對於四川、湖南那些口味重喜歡吃辣的地方來說算不了什麼,而江浙一帶口味清淡偏甜的人可能有點不太適應了。不過江浙一帶的人到昆明來旅遊的話,這裡的小吃倒是應該會很合胃口。

  老昆明的滷米線,澆上甜醬油和辣椒,絲絲甜味非常開胃,十分爽口。

  軟糯的湯圓,裹上豆面再淋上糖汁,又香又甜!

  鮮奶和米粉熬出來的米布!小編的最愛有木有!

紅河州——鮮

  紅河一直有著「美食之鄉」的美譽, 紅河州地區飲食的最大特點是大多都是天然、無汙染的綠色食品,這裡的蔬菜種類齊全,甚至還有許多具有藥用價值的野生蔬菜。喜歡清淡口味的人來這裡一定能滿足你的味蕾。

  建水汽鍋雞歷史悠久,久負盛名。汽鍋雞發展至今也可在放雞塊入鍋時加入枸杞、香菇、當歸、黨參之類即成《滋補汽鍋雞》另有風味。

  到了紅河州,若是有什麼不得不吃的,那就是過橋米線了。小編我尤其喜歡當地的草芽米線,燙過的草芽鮮甜脆爽,而且還能去除雞湯的油膩!

  彌勒滷雞色、香、味、形俱佳,一點也不誇張。它選料精良,非剛打鳴的土公雞不要;加工方法獨到,滷料多達20種,還有傳統的「秘方」輕易不示人。當一盤坎切裝盤後的滷雞端到你面前時,一定讓你胃口大開。

曲靖——香

  曲靖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工藝精湛、風味獨特的「宣威火腿」自明清以來已有盛名,以其色鮮、質純、味香而馳名中外。對食材比較講究的朋友可以到這裡吃起!

  曲靖蒸餌絲,在曲靖市學院街口有一家餐館,雖然門面不大,但因該店供應的主要小吃品種蒸餌絲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故每天都引得顧客盈門。

  凡到霑益者,都以一嘗為快,甚有驅車百裡而專程品嘗者,火紅的辣子,鮮嫩的雞肉,吃完肉之後還可以要份清水面一拌,絕對過癮!

  獨具特色的陸良板鴨,色白透明,鹽味適中,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文山州——補

  文山,作為滇東南大門,這裡有著豐富的民族風情和飲食文化,這裡是我國多種中藥材的產出地,這也被運用到了當地的美食之中,注重養生的朋友不妨來試試喲~

  文山三七天下聞名,文山的三七汽鍋雞更是被譽為《十大滇菜》之首,以湯鮮味美,飄香誘人而著稱。

  廣南板鴨選用當地土產的麻鴨加工而成,廣南麻鴨的營養價值高,屬涼性,科學食用具有滋潤養胃,平肝去火,健體美顏,益氣養血,除溼去煩,開胃健脾,醒目安神,滋陰益腎之功效,深受人們青睞。

  每次到文山普者黑,在當地的農家菜館裡都會點上這道荷葉炒蛋。荷葉採用剛出芽還沒長開的嫩葉,切碎後和雞蛋拌炒,荷葉清爽,雞蛋香嫩,怎麼吃都不會膩。

西雙版納——野

  西雙版納的居民以傣族為主,傣味菜在雲南菜系中獨享盛譽,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類、水產食品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傣味鬼雞,又叫檸檬雞,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傣族的傳統涼菜之一。做法和用料都超有熱帶風情,清新爽口~酸辣開胃,尤其適合夏天的時候吃。

  雲南邊疆不但竹子種類繁多,民族竹文化也極為豐富,竹子的利用與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不同民族有著對竹子利用的不同方式,如傣族人民利用竹子幼稈燒制的竹筒飯,不但香味可口,還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

  喃咪是傣語,其實是一種多種材料拌合的醬。喃咪的種類有很多,「南泌布」(螃蟹醬)、「南泌帕」(菜子醬)、「南泌南諾」(酸筍醬)等近10種,「南泌帕」(菜子醬)是最受歡迎的。一般把喃咪與一些煎炸食物一起食用,如果再配上當地的小酸果,那滋味太美妙了,酸味剛剛好。特別適合減肥的人享用。

大理——酸

  大理依山傍水,優越的地理環境使當地的食材十分優質,隨便處理一下就可以得到可口的佳餚,大理的美食十分注重食材原有的味道,所以在烹飪手法上可能不會有過多講究,這就需要食客有足夠的膽量來品嘗啦!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區多溫泉,豬殺後,一般用松毛燒掉毛,然後用熱水洗盡。這樣豬皮金黃,肉質細嫩。蘸過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裡,絕對感覺不出平時生豬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從未感受過的鮮嫩可口和滿口溢香。

  乳扇是產於大理洱源的奶製品,形制更為獨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兩頭有抓腳。

  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製凝結,制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乾而成。應是一種特形乾酪。乳扇可作各種菜餚,涼拌、油煎、燒烤皆可。其名菜夾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鹽都別具一格。

  大理白族待客最愛做的一道菜-冷凍白豆腐魚,酸、微甜、辣構成的奇妙的味覺體驗。先是爆香花椒,放薑片、蒜瓣,鯽魚兩面都煎過以後,倒入料酒煮上一會兒,再放入酸木瓜、豆腐,燉煮入味。酸木瓜酸中帶有微甜,夾著一股果香味,鯽魚肉質鮮美,而豆腐吸收了魚味和佐料的香辣味,變得鮮嫩起來。

麗江——鹹

  納西族是一個善於接受先進文化的民族,其烹調技藝,既深受漢、藏民族的影響,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麗江納西族人喜歡喝酒、喝茶和抽菸葉,口味偏重。

  麗江粑粑是納西族的一大特色,有甜、鹹兩種口味,甜味粑粑受到很多青少年朋友的喜愛,而鹹的卻受成年人喜愛。

  納西族的「吹肝」、味道鮮美,別具風味,為傳統的待客必備之菜餚。將新鮮的豬膽吹脹擦上鹽、酒、鹽、花椒等。食用時再煮熟,拌以佐料即可食用。

  在麗江新老城區大街小巷,幾百年業,雞豆涼粉是一種經久不衰的風味小吃,暑吃涼,寒吃熱,涼吃拌以酸醋醬油蔥花蒜沫麻油調料之類,能消暑開胃、止車暈浪。

楚雄州——原

  楚雄民族眾多,各民族飲食種類繁多,口味各有不同。主要少數民族彝族的飲食以米和雜糧面為主,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彝族人愛飲酒、善釀酒,熱情豪爽,飲食風味亦別有特色。

  烤小豬是元謀一帶具有地方風味的傳統佳餚,原材料上,它選用瘦肉型小豬,把它弄乾淨以後,塗上各種佐料,放在木炭火上烘烤,直至皮黃肉熟。

  這是彝族人待客的一道名餚,將宰殺後肥羊的所有部位全部切成塊,放在一鍋煮,煮的時候除了放鹽,不再放任何佐料,當食用的時候再放花椒、辣椒粉、薄荷等。

迪慶州——淡

  說起迪慶美食,很多看官會覺得,迪慶有什麼好吃的!迪慶好吃的東西確實不多,迪慶是藏族自治州,以藏族的飲食習慣為主。確實比起內地要簡單些,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風味。

  尼西土鍋雞,雞是從尼西運來的放養土雞。煮雞的炊具是尼西的黑色土陶。沾料用的辣椒是尼西特產尼西辣椒。尼西土雞體型小,一般不超過1公斤,食用的多為1市斤5倆左右的。因是高原,尼西土雞獨特的品種加上是放養脂肪少,口感很好。

  琵琶肉為中甸藏區一種用傳統醃製方法製作而成的肉品。 琵琶肉的製作歷史悠久,保存時間長,若不切開,三、四年不變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鮮味香,風味獨特,是迪慶藏族、彝族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餚。

德宏州——烤

  說到德宏的美食,傣族菜是不得不提的。因為地處亞熱帶,所以傣族菜口味上多偏酸辣開胃,食材上注重新鮮天然,烹調方法比較「少數民族」,以涼拌、炸、烤、生食為主,近年受漢族飲食影響,美味的炒菜也頗多。

  香茅草烤魚,這是地道傳統的一道傣族風味菜餚。由於做法獨到、香料獨特、鮮香可口,在傣味菜餚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貴賓不可少的一道菜。

  「撒」系傣語,漢語意為涼拌;德宏傣族做法由蘸水和附菜組成,蘸水分檸檬撒撇、牛撒撇等,附菜有傣族特製細米線、黃瓜、刺五加、水鄉菜、苦筍、馬蹄菜等;檸檬撒撇味酸,有清涼解暑功效;牛撒撇味苦,有清熱功效。

  德宏景頗族生活的山區,野生菜果眾多。景頗族的竹筒舂野菜最具特色,有「舂筒不響,吃飯不香」之說。舂野生魚腥草,取其根,加豆豉舂制而成,稱豆豉根,是景頗族當家野菜之一。

看了這麼多美食

各位吃貨是不是已經

迫不及待想拿上行李

來一場說吃就吃的美食之旅?

何必那麼費勁

想吃遍雲南美食

來大商匯盤龍江邊

希望薈·耍街就行啦

這裡不僅匯聚了雲南的美食

而且還有全國各地的美食等著你

相關焦點

  •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吃辣椒就像青菜白飯,四川都靠邊站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吃辣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說起吃辣,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南方幾個地方,比如說四川,湖南等地方。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下,哪個省份最能吃辣。
  • 天下之鮮,不過魚羊
    鰼部白酒,鼎為醬香,天下之鮮,不過魚羊。儘管鰼魚無從品嘗,鰼部麻羊卻鮮為一絕。古黔無驢亦無羊,貴州的羊是在東漢桓靈時由鰼部始祖德赫輝帶入。
  • 號稱中國最辣的幾種辣椒,雲南涮涮辣上榜
    中國是一個吃辣比較普遍的國家,大部分地區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辣椒的蹤影,尤其以南方地區為重。故流傳著「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人怕不辣」的俗語。雖然辣椒並不是中國的本土作物,但辣椒從十五到十六世紀流入中國後,就迅速在餐桌上佔據了重要位置。
  • 四川人麗江踢館吃辣 問題來了:雲南哪個州市的人最耐辣?
    雲南人吃辣能力排行榜「雲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本次吃辣椒大賽輸給四川人,未免讓雲南人有些不服氣。不說別的,光是辣椒品種,雲南就得天獨厚。比如被稱為雲椒的皺皮辣,還有德宏等地的涮涮辣。那麼,問題來了,雲南哪裡人最嗜辣呢?
  • 新疆吃辣超過四川和貴州?
    中國人吃辣的高地往往集中在南方——湖南的香辣、川渝的麻辣、貴州的酸辣、江西的鮮辣……各有千秋,誰也不服誰;然而放眼西北,陝、甘、寧、青地區鍾愛的「油潑辣子」,以秦椒為主要材料,香氣十足,辣度卻奉欠。但新疆不一樣,一方面,新疆本就是中國線椒的優質產區,尤其是幹辣椒,年產量在25萬噸以上,佔全國的五分之一。
  • 四川吃辣能人來雲南踢館,吃出了一棵金辣椒
    雲南人吃辣能力排行榜「雲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本次吃辣椒大賽輸給四川人,未免讓雲南人有些不服氣。不說別的,光是辣椒品種,雲南就得天獨厚。比如被稱為雲椒的皺皮辣,還有德宏等地的涮涮辣。那麼,問題來了,雲南哪裡人最嗜辣呢?
  • 吃辣能人云南踢館吃出金辣椒後,雲南啟動吃辣排行,普洱入圍
    雲南人吃辣能力排行榜「雲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本次吃辣椒大賽輸給四川人,未免讓雲南人有些不服氣。不說別的,光是辣椒品種,雲南就得天獨厚。比如被稱為雲椒的皺皮辣,還有德宏等地的涮涮辣。那麼,問題來了,雲南哪裡人最嗜辣呢?
  • 貴州人吃辣,四川人吃辣,湖南人吃辣,哪個地方的人吃得最辣呢?
    這是我常遇到的問題,因為我是貴州人,在吃辣椒被人嘖嘖稱讚時,經常被與四川人和湖南人做比較。說實話,我吃辣椒雖說不上是最厲害的,但比我厲害的沒有幾個人。因為我一日三餐,頓頓飯離不開辣椒!我從小吃辣椒厲害,但也有被辣哭的時候,聽母親說,有一年我家種了多種辣椒,因要照顧嗜辣如命的父親,就種了些從廣西引進的野山椒,那辣椒很辣,一次我去菜地採摘鮮椒吃,被辣得哇哇大哭,那時才三歲。
  • 中國最能吃辣的地方,究竟在哪?
    位於四川西面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水汽很難翻越過去,因此,處於盆地上的四川經常出陰雨多霧的天氣,人們需要用辣來排除體內多餘的溼氣。不過,秉承川菜「一菜一味,百菜百格」的優良傳統,四川的辣講究的是分門別類,辣得豐富多彩。不同個性的辣椒,在四川人的手裡玩出了不同的花樣。
  • 中國人很能吃辣,各地吃辣都有什麼特點呢?
    從種植面積分布來看,全國有28個省份種植辣椒,形成了貴州、湖南、江西、四川、陝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個重點辣椒產區,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省份有貴州、江西、湖南、海南、四川、河北、陝西和湖北等8個省。從這個數據看來,全國人民都吃辣啊。那麼問題來了,你那裡吃辣是什麼特點呢?我們就盤點一下各省人民吃辣的特點吧。
  • 在中國的吃辣地圖裡,雲南最野!
    與湖南湖北辣得極致、川渝辣中帶麻、貴州酸辣鮮香不同,雲南的辣很難用一句話概括,但完全可以作為圖/網絡 既然汪曾祺提過昆明菜裡或多或少有著川菜的影子,那辣總歸是少不了的。 相比雲南其他地區,昆明菜用辣少了一份山野之氣,簡直堪稱「清淡純和」。
  • 中國超能吃辣的4個省份,辣椒當成青菜米飯吃,比不過也不丟人!
    文/Dimo中國超能吃辣的4個省份,辣椒當成青菜米飯吃,比不過也不丟人!說起辣椒,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各種麻辣製品也是深入人心。很多人無辣不歡,非常喜歡吃辣椒。如果一餐不吃辣椒,就會覺得沒有意思,特別的無聊。
  • 中國最會吃辣的城市,四川和湖南也自嘆不如,第一名真是出乎意外
    在我們國家有著名的各大菜系,但在關於餐桌上「辣」這個問題從來答案就沒有一致過。重慶朋友會說無辣不歡,四川朋友表示頓頓都有,湖南的朋友說我們是每年吃掉辣椒排第一,貴州朋友說種植辣椒我們第一。聽了這麼多,江西的朋友一笑而過。
  • 貴州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望而興嘆,無從下嘴
    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也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貴州人喜食辣的程度非同一般。
  • 1.7億人圍觀,中國哪道菜最辣?答案能把你辣哭了!
    畢竟每個省份喜歡吃辣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麻辣、香辣、酸辣……你說的辣,不是我想要的辣~前陣子微博上也有一個熱搜話題是「湖南和重慶吃辣椒的區別」:川菜的辣是舒服的辣,辣而不燥,刺激卻不放縱,也不會讓人不舒服;但四川人,如果幾天不吃辣椒,會渾身不舒服!川菜除了辣椒,隨著清初長達150多年「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進入四川,四川人的辣椒跟花椒開始了碰撞的美妙體驗,才有了今天的「麻辣」。
  • 貴州最有特色的4種美食,紫血肉不算啥,最後一種一般人不敢下嘴
    當然上面說到的都是一些大眾化的美食,其實在中國一些小地方有很多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比如貴州的少數民族地區,就有很多特色的美食,下面筆者就來分享一下,貴州最有特色的4種美食,紫血肉不算啥,最後一種一般人不敢下嘴 。第一種,紫血肉說到紫血肉,很多人一臉茫然,不知道這到底是啥肉?
  • 哪個省最能吃辣?雲南憑藉「涮涮辣」,在辣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
    大家好,今天我們說一說一個非常讓人上癮的食物,那就是辣椒,其實在我們身邊有不少都是吃辣椒的高手,還有很多人是非常的喜歡吃辣椒,但是卻不是非常的能吃辣,不管怎麼說,辣椒這個食物是讓我們又愛又恨,卻有點戒不了的感覺,那麼我們今天說的就是全國各地對於辣椒的喜歡,不過在雲南確實有一種辣椒是非常厲害的,
  • 具有香、辣、甘、麻、鹹、酥、綿等特點
    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
  • 鹹、甜、麻、辣……正宗的四川腊味,年貨必買!口口入魂,念念不忘!
    除了火鍋,街頭巷尾人氣第一的美食就是——四川香腸!比起普通香腸,四川香腸口感更飽滿,集鹹、甜、麻、辣於一身,還夾著一股發酵過的醇香味兒。但川味香腸卻是它們比不了的。入口間摒棄掉作坊香腸的香精味,原始的「三椒」與「三香」相結合,唇齒留香中既有瘦肉的緊緻又有肥肉的溫潤。家的味道頓時湧上心頭。廣味臘腸、原味臘腸、麻辣臘腸、整塊臘肉,多種口味,鹹、甜、麻、辣……口口入魂,念念不忘。
  • 湘西鳳凰特色美食,你還在等什麼?
    小編今天分享的是湘西鳳凰的美食哦,不得不說,湖南地區美食都具有自己地區的特色特徵,那麼湘西又散發著什麼魅力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血粑鴨與血粑血粑鴨是鳳凰古城的特色菜,鴨肉鮮美,血粑由鴨血與糯米製做而成,口感類似餈粑,鳳凰血粑鴨既有鴨肉的鮮美味濃,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來口感香濃,味道香辣,雖然鴨肉是主食,但血粑巨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