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甘李藥業、海吉亞、嘉和生物、博奧晶典

2020-12-15 騰訊網

上周,億歐大健康梳理了網際網路醫療在慢病管理領域的布局和進展,關注服務而非流量成為當前慢病管理的一大重要變化。另外,億歐大健康還對新冠疫苗受試者進行了報導,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和疫苗臨床試驗的真實情況。

大事件方面,億歐大健康關注了新版化藥和生物製品註冊分類正式實施、中國首個新冠疫情防控相關醫療器械國際標準項目成功立項、衛健委修訂《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和《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方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函。

在企業動態方面,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宣布完成5.9億元規模的C輪融資,「胰島素中茅臺」甘李藥業正式登陸上交所,國內最大腫瘤醫院集團海吉亞醫療在港交所上市,博奧晶典完成超過8億元Pre-IPO輪融資並啟動科創板申報,聚焦吸入製劑領域的長風藥業宣布完成F輪3.6億元融資,生物藥企嘉和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募資24.8億港元,聚焦隱形正畸服務的微適美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聚焦:網際網路醫療搶食慢病管理、新冠疫苗受試者」

多達數億的慢病人群、每年高達千萬的新增患者數量,加上長期乃至終身的複診、用藥需求,讓慢病管理這一市場自帶「金礦」屬性,也一度讓各大企業「眼紅」不已。

在經歷6年前的「百糖大戰」後,近期各大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頻頻動作讓這一市場再掀波瀾,相比過去爭C端、搶用戶、補貼大戰的瘋狂,眼下各個玩家在慢病管理上的探索顯得更加理性且克制。

在經過平臺多年深耕、網際網路醫院閉環服務的建設與提供,各家平臺都已經積澱了一定數量的慢病患者,如何為現有的患者提供更精細化、更有效的管理服務成為大家聚焦的新命題——關注服務而非流量成為當前慢病管理的一大重要變化。

實際上,藥物研發的臨床試驗進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儘快招募到符合條件的受試者。據資料顯示,目前已有2000多人接受新冠滅活疫苗注射。這些冷冰冰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勇敢的普通人站出來,推了疫苗「一把」。

疫苗的臨床試驗是如何進行的?受試人如何參與其中?億歐大健康採訪到了參與陳薇院士團隊在武漢開展的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的受試人官萍,從她的視角來了解這些以身試藥的志願者的心路歷程,以及疫苗臨床試驗的真實情況。

「大事件:中國首個新冠疫情防控相關醫療器械國際標準項目成功立項、首批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採即將開始」

億歐大健康7月1日消息,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學藥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和《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及其通告。其中,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分類,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申報資料要求,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在2020年9月30日前,可按原要求提交申報資料。

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官網發布,由中國麻醉和呼吸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6)研究提出的《醫用電氣設備2-9部分高流量呼吸治療設備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新醫療器械標準項目,經各成員國投票通過率獲得立項(項目號:ISO80601-2-90)。

這是中國提出的首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醫療器械國際標準項目成功立項。

億歐大健康7月3日消息,近日,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發布了就《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8月1日。

自2007年《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以來,中國初步建立了符合國情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成為移植器官的主要來源。

從冠脈支架入手,首批國家級高值耗材集採即將開始。

億歐大健康7月4日消息,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指導中心發布關於委託開展《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方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函(下稱「方案」),截止日期為7月10日。

此次國家醫保局將從冠脈支架入手,探索開展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並形成常態化集中採購制度。方案指出,在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方式之下,國家醫保局將引領各個省份全面且規範開展高值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本次採購也將為地方開展醫用高值耗材採購提供示範,引導社會長期穩定預期,形成常態化的集中採購制度。

「企業動態:索元生物、甘李藥業、海吉亞、博奧晶典、長風藥業、嘉和生物、微適美」

6月29日,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宣布完成5.9億元規模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啟德創新生物醫藥股權投資基金領投,現有股東久友資本、分享投資、中信證券投資及仙瞳資本參與,新加入盈科資本、國中資本以及開投瀚潤投資等股東。

索元生物是一家以獨特模式開發一類新藥的國際化企業。索元生物從國際大藥廠引進經過臨床後期試驗證明其安全性且顯示對部分患者有效的新藥,利用其獨創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在殘餘的臨床樣本中找到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物。據索元生物董事長羅文博士向億歐大健康介紹,過去一年,索元生物首次發現能預測精神類疾病新藥療效的生物標誌物DGM4。

今日,甘李藥業正式敲鐘上交所,登陸A股主板,開盤價91.18元/股,大漲44%,市值365.72億元。這已經不是甘李藥業第一次申請上市。2014年因深陷「賄賂門」,甘李藥業IPO遭遇夭折,而如今是甘李藥業在撇清賄賂事件之後向IPO發起的又一次衝擊。

甘李藥業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原料藥及注射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從2005年到2014年,甘李藥業先後上市了包括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重組賴脯胰島素注射液、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等產品,並覆蓋了長效、 速效、中效三個胰島素功能細分市場,以應對各類糖尿病患者的不同需求。

6月29日,海吉亞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吉亞醫療)在港交所上市。今日開盤,海吉亞醫療高開23.24%,報22.8港元。截至發稿,其總市值達144.6億港元。

據其招股書,它將募集資金19.858億港元,主要用於升級自有營利性醫院、建設新醫院和收購醫院。此次上市,海吉亞醫療的基石投資者有高瓴資本、OrbiMed、Lake Bleu、老虎基金以及Hudson Bay等。

億歐大健康6月29日消息,近日,國內基因檢測與生物晶片領域企業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宣布完成超過8億元Pre IPO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廣東博意設計院有限公司領投,領投額為4億元,碧桂園創投為廣東博意本次投資提供財務諮詢服務。

本輪融資完成後,博奧晶典將加速推進新產品研發,晶片生產線擴建,進一步完善其在生育健康、感染、腫瘤等領域的產品布局;加強銷售隊伍建設和市場推廣力度,並進一步擴展海外市場。在本輪資金的助力下,博奧晶典將進一步夯實在基因檢測與生物晶片領域的地位,並將啟動股改和科創板IPO申報工作。

不到半年,長風藥業又迎來了新一輪融資。

繼1月份完成E輪6.3億元融資後,近日,長風藥業宣布完成F輪3.6億元融資。本輪股權交易由博遠資本和中金資本領投,上汽恆旭、金浦併購基金、沃生投資等知名機構參與投資。同時,斐君資本、元明資本等現有老股東繼續增持股份。易凱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2007年,長風藥業在江蘇成立,聚焦吸入製劑細分領域。目前,其旗下在研產品線涵蓋了呼吸系統全系列產品:涉及哮喘(Asthma)、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等多個臨床需求大的治療領域。

此次遞交招股書,距離嘉和生物宣布完成B輪融資不到一個月。

近日,嘉和生物藥業(開曼)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和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募集資金24.8億港元。招股書顯示,本次計劃募集資金24.8億港元,其中3.72億港元用於撥付GB491的計劃臨床試驗及註冊備案籌備;12.4億港元用於撥付核心產品正在進行及計劃中的臨床試驗、適應症擴大、註冊備案籌備及潛在商業化。

「口腔醫療服務中最為核心的就是正畸和種植,而正畸的增速則大大快於種植,患者存量和增量的市場空間巨大。」變量資本合伙人吳江對億歐大健康表示,這是他對口腔領域的研究判斷,也是選擇投資專注數位化正畸服務——微適美的背後邏輯。

今日,微適美對外宣布,其已於今年年初完成了1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變量資本跟投。

相關焦點

  • 最高超9億美元融資|醫療健康行業一周投融資大事件速覽
    博奧晶典完成超過 8 億元 Pre-IPO 輪融資6 月 29 日,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宣布完成超過 8 億元 Pre-IPO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廣東博意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博意」)領投,中國石化集團資本、美年大健康、聯新資本、紅馬投資等跟投,碧桂園創投作為財務顧問
  • 北京地壇醫院與博奧晶典籤訂科研戰略合作協議
    科技創新 助力疫情防控 12月16日,北京地壇醫院與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院長金榮華、黨委書記陳航、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賈王彥,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邢婉麗、博奧晶典副總裁王國青、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健康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弘妍等出席了籤訂儀式。
  • 博奧晶典亮相CBIFS2016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
    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受邀參加此次盛會,其公司品牌知名度、技術影響力以及產品的創新力等都深深吸引了與會專家。作為分子檢測領域的主力軍,博奧晶典助力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將其核心專利生物晶片技術與專利LAMP技術相結合打造的RTisochip-B恆溫擴增微流控核酸分析平臺,技術前沿、應用廣泛,尤其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檢測、轉基因檢測、肉類鑑定等方面的應用,以其高通量、低成本等優勢領航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
  • 美倫克拉再生醫學高層與博奧晶典啟衡負責人在京會面,共謀再生醫學...
    美倫克拉再生醫學高層與博奧晶典啟衡負責人在京會面,共謀再生醫學行業發展!博奧生物集團核心成員企業北京博奧晶典啟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小華、首席科學家沈力堅、市場部總裁馬小梅對美倫克拉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30」仿製藥時隔6年終獲批
    12月14日,甘李藥業(SH:603087)發布公告表示,其研製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已獲藥監局批准註冊。2014年甘李藥業向國家藥監局遞交的該藥品註冊申請,時隔六年終於獲批,是國產首個獲批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預計明年能夠和患者見面。
  • 甘李藥業上市首日大漲44%,市值已超通化東寶!
    因為自2020年6月5日拿到證監會核准的IPO批文後,業內人士對其可謂一致看好,甚至有文稱「甘李藥業有望成為又一隻中一籤賺超10萬的新股」。 中一籤到底能不能賺10萬,我們拭目以待。不過,甘李藥業市值已趕超「老對手」通化東百,成功坐上了「胰島素龍頭第一股」的位置。作為生物醫藥股,在這個特殊時期,甘李藥業極有可能迎來多個漲停,兩者的市值差距也將大幅拉開。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醫藥O2O、藥明康德、君實生物
    君實生物:除了PD-1,還有什麼「驚喜」?丨億歐解案例君實生物並不享受業界給的強「PD-1」標籤。「君實生物不僅僅是一個PD-1的公司,也是一個免疫治療的公司,一個大分子抗體的公司。」君實生物執行董事、執行長李寧在一次媒體採訪中如是說道,給這家公司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 甘李藥業:600億胰島素之王的創業往事與出海徵途
    11月20日,2020啟明創投第十二屆CEO雲端峰會周第三天的醫療健康論壇的對話CEO環節,就《中國胰島素之王的全球創新之路》這主題,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對話甘李藥業創始人兼董事長甘忠如博士。甘忠如博士現場分享了甘李藥業創立、壯大的心路歷程,與啟明創投合作的過程,並坦承甘李藥業國際化進程中所遇到的挑戰。甘忠如博士表示,未來5到10年,中國的創新藥物將實現全球領先。對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而言,不是能不能追趕歐美發達國家,而是什麼時候能夠超越的問題。
  • 通化東寶、甘李藥業……搶食胰島素250億市場,7個超10億品牌亮眼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胰島素及其類似藥銷售額近250億元。品牌TOP10中,諾和諾德、賽諾菲、禮來等外資藥企佔據7個席位;國內藥企僅有甘李藥業、通化東寶藥業和聯邦製藥。此外,有7個品牌超10億元,其中,諾和諾德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位居首位,銷售額超過50億元。
  • 千億巨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公司剛上市,多位高管蹊蹺離職
    2019年12月,二代胰島素代表企業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化寶龍」)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首批產品已於今年2月4日投放市場,正式入局三代胰島素市場。數據顯示,遼寧博鰲生物、萬邦生化、海正藥業等企業研製的三代胰島素產品也已進入III期以後階段。目前,國內胰島素市場規模約為 200 億元。
  • 2020盤點:高瓴資本「生物醫藥」布局有何變化,投資邏輯究竟是啥?
    生物醫藥行業向來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投資了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百濟神州、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甘李藥業等數十家知名企業。 2020年,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哪些動作?哪些領域值得重點關注?本文通過梳理2020年高瓴資本的投資路徑,一探究竟。
  • 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高層換血 單一模式面臨降價風險
    上市不足一月時,甘李藥業還進行了公司核心管理層的「新老替換」。7月20日,甘李藥業公告稱,公司總經理甘忠如、副總經理王大梅、財務負責人寧軍軍,均因個人原因辭職。而新聘任的幾位高管卻被外界質疑為「娃娃高管」。
  • 4個月市值蒸發537億,高瓴資本持股的甘李藥業為何不香了?
    回顧K線走勢,甘李藥業自7月15日衝至204.06元(前復權)高點後,股價便一路回調,至今累計跌幅達46.91%,總市值蒸發近537.5億元。甘李藥業上市後K線走勢甘李藥業上市時披戴光環,除了被媒體稱為「胰島素中茅臺」外,還被高瓴資本加持。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獲得藥品註冊批件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2月14日晚間,甘李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批准公司研發的三代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銳秀霖30註冊上市。這是甘李藥業繼5月拿下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國內首仿後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 高瓴投的甘李藥業上市不足一月總經理甘忠如及眾高管就離職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21日報導上市不到一個月的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甘李藥業」)今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的辭職報告,甘忠如、王大梅、寧軍軍因個人原因,分別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
  • 甘李藥業獲IPO批文 將與通化東寶展開三代胰島素之爭
    與主要銷售二代胰島素的通化東寶相比,甘李藥業的毛利率高於通化東寶,2017-2019年甘李藥業的胰島素製劑毛利率分別為93.17%、92.67%和92.21%;同期,通化東寶的重組人胰島素原料藥及注射劑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8.61%、86.72%和84.09%。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有哪些醫療領域標的值得關注?
    如從事重組蛋白開發的特寶生物等,再如提供細胞培養類實驗室耗材的潔特生物等,紛紛登陸資本市場,並獲得較好的估值收益。第三,糖尿病藥物類標的持續獲得資本市場關注。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一直是製藥企業的研發重點。此番,作為國內三大國產重組胰島素類似物供應商之一的甘李藥業登陸上交所,實現了主要國產胰島素供應商的全線上市。第四,免疫細胞治療項目開始上市融資。
  • ...曾8億行賄醫生 甘李藥業苦等800天終獲批文,通化東寶慌了?
    分道揚鑣 提到甘李藥業,不得不提A股胰島素龍頭通化東寶。 知道兩家公司歷史的人都清楚創始人的淵源,其中,甘李藥業之名來源於甘忠如和李一奎兩人姓氏的組合,前者為甘李藥業如今的實際控制人,後者為通化東寶的董事長。
  • 甘李藥業創始人兼董事長甘忠如談兩大目標:開發出更好的胰島素糖尿...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1月20日,2020啟明創投第十二屆CEO雲端峰會周—醫療健康論壇上,甘李藥業創始人兼董事長甘忠如表示,公司有兩大目標:一是開發出更好的胰島素糖尿病產品,使中國和全世界血糖的達標率能夠有效提升,使更多糖尿病病人用藥以後生活質量、病情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二是通過研究更好產品,使公司產品質量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康泰醫學、聖湘生物
    專題上,醫藥創新、智慧醫療、醫療投資人3個專題均有更新,億歐大健康在近期內專訪了保諾科技生物部高級副總裁李翔、迪英加創始人兼CEO楊林、道彤投資合伙人黃寧。 企業動態上,上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開閘,康泰醫學、維康藥業成為其中首批上市公司,同時,因疫情業績大漲的聖湘生物也登陸科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