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藥業獲IPO批文 將與通化東寶展開三代胰島素之爭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甘李藥業為首家掌握產業化生產重組胰島素類似物技術的中國企業,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進行重組胰島素類似物產業化生產的國家之一。作為國內胰島素創新藥企業,甘李藥業自2014年開始衝擊A股,在2014年7月被終止審查後,2016年和2018年再次發布招股書,並於2018年成功過會。2020年6月5日,距離過會已經兩年,甘李藥業終於拿到了證監會核准的IPO批文,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02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詢價時間為6月10日和6月11日。

產品結構單一 曾因商業賄賂折戟IPO

甘李藥業主要從事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原料藥及注射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長秀霖」)、重組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速秀霖」)、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25R),分別於2005年、2007年及2014年上市。此外,公司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在2020年5月14日獲批,是首個國產門冬胰島素仿製藥,2018年門冬胰島素在國內銷售額為17億元,在全球銷售額為30億美元,其仿製藥在中國的獲批無疑再次提升了甘李藥業三代胰島素的市場地位。

甘李藥業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胰島素製劑及胰島素乾粉的銷售收入,具有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2017-2019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71億元、23.87億元和28.95億元,其中胰島素製劑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6.45%、98.35%及95.1%。三代胰島素收入主要由「長秀霖」製劑貢獻,在國內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1.69億元、22.62億元及25.45億元。

從胰島素藥品的研發過程及技術水平角度來看,主要可分為三代胰島素產品,分別為:動物源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及重組胰島素類似物。與重組人胰島素相比,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了血糖控制達標率並降低了患者發生低血糖事件的風險。

三代胰島素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2017年底,僅甘李藥業、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和聯防製藥五家製藥企業的重組胰島素類似物產品在國內實現大規模銷售。與主要銷售二代胰島素的通化東寶相比,甘李藥業的毛利率高於通化東寶,2017-2019年甘李藥業的胰島素製劑毛利率分別為93.17%、92.67%和92.21%;同期,通化東寶的重組人胰島素原料藥及注射劑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8.61%、86.72%和84.09%。

然而擁有胰島素前沿生產技術的甘李藥業或許因商業賄賂折戟IPO,資料顯示,2015年5月25日,荊州市荊州區人民檢察院就公司湖北省銷售人員涉嫌商業賄賂一案提起公訴,指控2010年至2013年10月期間,公司湖北區域17名銷售人員為擴大藥品銷量,提高銷售業績,向湖北省多地醫院醫生行賄,行賄金額2,770,383元。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人民法院於2015年11月23日作出(2015)鄂荊州區刑初字第00087號《刑事判決書》,對該案十七名被告人以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作出有罪判決。

任澤平曾在2018年發布研報《揭開中國藥企銷售費用畸高之謎》中表示,中國藥企銷售費用存在六大流向,並進行三次利益重新分配,且醫生回扣佔比超過一半。賄賂支出大多數隱藏在差旅費以及學術推廣費等銷售費用的明細科目。

2017-2019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93億元、7.2億元和7.9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5%、30.16%和27.51%,主要由會務費、職工薪酬、業務宣傳費構成。同期,通化東寶的銷售費用分別為6.23億元、7.01元和8.4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4.47%、26.03%和30.56%,主要由差旅費、宣傳費和工資構成。

跨國企業壟斷 通化東寶加入三代胰島素競爭

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一,隨著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支付能力的增加、中國醫保制度的完善和糖尿病創新藥物的不斷發展,預計中國的糖尿病藥物市場將在2023年和2030年分別達到1184億元和2592億元人民幣。

然而國內胰島素市場多年來一直被跨國企業所壟斷,市場集中度很高,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三家企業市場份額總和近70%。值得一提的是,甘李藥業的主要產品「長秀霖」價格較同類進口產品低20%左右,有著很強的價格優勢,並且公司甘精胰島素製劑在國內糖尿病治療藥物臨床用藥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在國內樣本醫院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18.43%上升至2017年的24.16%。

從2018年糖尿病藥物銷售數據看,甘李藥業的重組甘精胰島素(長秀霖)在中國糖尿病市場排名第四,中國銷售數據佔據第一的是α-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拜糖平),第二、三名分別是甘精胰島素(來得時)、門冬胰島素(諾和銳30)。從全球維度來看,甘精胰島素(來得時)佔據第一,第二、三名分別為GLP-1類藥物(諾和力)和DPP-4類藥物(捷諾維),可見三代胰島素有著很大的潛力。

同為胰島素企業的通化東寶曾是甘李藥業的股東,甘李藥業的「甘李」二字源於甘忠如和李一奎兩人的姓氏組合,兩人還是北大生物系的同學。甘李藥業的創始人甘忠如曾任北京大學教師,美國默克製藥公司高級研究員,於1998年6月創立北京甘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解決公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瓶頸問題和擴大生產能力的需求,2005年1月20日,甘李生物吸收合併北京東寶並增資引入外商投資企業通化安泰克的議案,同時同意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李一奎,通化東寶成為甘李藥業的大股東。2011年,通化東寶將其持有的甘李藥業股權分別轉讓給明華創新、STRONGLINK等外部股東。根據協議,通化東寶將獲得三代胰島素的專利生產技術,並允許在42個月後上市銷售;甘李藥業將獲得二代胰島素的專利和專有技術,並獲準在42個月後上市銷售。

目前對通化東寶的限制已經到期,2019年12月,通化東寶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獲藥品註冊批件,為第三家獲得重組胰島素類似物藥品註冊批件的中國企業,並於2020年2月4日首批產品投放市場。這也意味著通化東寶將加入三代胰島素的行業競爭,在通化東寶的研發管線中包括三代胰島素、GLP-1類、化學口服降糖藥,其中三代胰島素還包括門冬胰島素及其預混製劑(商品名:銳舒霖)、地特胰島素(商品名:平舒霖)、賴脯胰島素及其預混製劑(商品名:速舒霖),至今已提交12個品種的註冊申請。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市場或將發生重大變化,或將對甘李藥業的銷售產生衝擊。

從研發來看,甘李藥業作為創新性生物醫藥企業,報告期內,研發投入逐年加大。2017-2019年,甘李藥業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85億元、3.54億元和4.09億元,佔營業收入分別為7.79%、14.85%和14.11%。同期,通化東寶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19億元、1.51億元、1.99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68%、5.6%和7.17%。甘李藥業在研項目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領域。

(文/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小飛鼠)

相關焦點

  • ...曾8億行賄醫生 甘李藥業苦等800天終獲批文,通化東寶慌了?
    但就是這樣一家國內胰島素巨頭,因「行賄門」首次折戟IPO後再度衝刺上市,過會後又遲遲拿不到批文,苦等800天後不確定性陰雲才消散。 分道揚鑣 提到甘李藥業,不得不提A股胰島素龍頭通化東寶。知道兩家公司歷史的人都清楚創始人的淵源,其中,甘李藥業之名來源於甘忠如和李一奎兩人姓氏的組合,前者為甘李藥業如今的實際控制人,後者為通化東寶的董事長。 早在1998年,生物化學博士甘忠如、通化東寶和通化安泰克共同出資成立甘李藥業,初創目標是研發自主胰島素產品。
  • 通化東寶、甘李藥業……搶食胰島素250億市場,7個超10億品牌亮眼
    精彩內容日前,國內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獲證監會核發IPO批文,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這意味著離正式登陸A股已近在咫尺。此外,東陽光藥的首個胰島素產品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在一系列的「動作」背後,國內胰島素市場或會再掀起波瀾。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
    不過,《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經過多年研發,老對手通化東寶(600867.SH)的首個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於2019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並於2020年2月4日投放市場。這對於近九成營收都依仗甘精胰島素的甘李藥業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丨IPO稜鏡
    來源:投資時報老對手通化東寶甘精胰島素的上市,勢必會對以甘精胰島素為主的甘李藥業產生較大影響。從研發管線來看,其在研品種也可能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對業績形成支撐《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彥強臨門三次的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甘李藥業,603078.SH)終於獲得了IPO批文。
  • 甘李藥業:600億胰島素之王的創業往事與出海徵途
    要想經營發展、要上市,必須得經過通化東寶同意。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把二代胰島素的技術給通化東寶了。甘李生產使用的是三代技術,但是證監會有一個規定,一個上市公司和它下邊的公司不能生產同類的產品。如果通化東寶(這個上市公司)不退出的話,甘李藥業也上不了市。
  • 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高層換血 單一模式面臨降價風險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上市未滿月高層換血 單一模式面臨降價風險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作為國產三代胰島素龍頭企業,甘李藥業於6月29日上市後,股價飆升帶來市值一舉超1000
  • 通化東寶首個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即將上市
    (三代胰島素)。(資料來源:米內網,*糖尿病藥物僅統計化藥)甘精胰島素將成通化東寶第一個三代胰島素通化東寶即將上市的甘精胰島素原研為賽諾菲的甘精胰島素(商品名:來得時/Lantus根據米內網數據,2018年甘精胰島素終端銷售額為52.73億元,近5年複合增速近20%,其中賽諾菲和甘李藥業佔有絕對市場,分別為63.72%和36.08%,聯邦製藥由於上市銷售較晚,僅佔有0.2%的市場份額。該公司於2011年開始4種三代胰島素的研發,包括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和賴脯胰島素,共計12個品種,19個規格。甘精胰島素將成為通化東寶第一個上市的三代胰島素。
  • 甘李藥業上市首日大漲44%,市值已超通化東寶!
    因為自2020年6月5日拿到證監會核准的IPO批文後,業內人士對其可謂一致看好,甚至有文稱「甘李藥業有望成為又一隻中一籤賺超10萬的新股」。 中一籤到底能不能賺10萬,我們拭目以待。不過,甘李藥業市值已趕超「老對手」通化東百,成功坐上了「胰島素龍頭第一股」的位置。作為生物醫藥股,在這個特殊時期,甘李藥業極有可能迎來多個漲停,兩者的市值差距也將大幅拉開。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30」仿製藥時隔6年終獲批
    12月14日,甘李藥業(SH:603087)發布公告表示,其研製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已獲藥監局批准註冊。2014年甘李藥業向國家藥監局遞交的該藥品註冊申請,時隔六年終於獲批,是國產首個獲批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預計明年能夠和患者見面。
  • 2022年將是華東醫藥華麗轉身的一年!為何放棄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
    阿卡波糖片(拜耳華東綠葉)整體銷售數量每年都在增長,若2022年中標價格比2020年高出不少,這給華東醫藥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華東醫藥一旦在集採市場以較高價格中標,集採外又經歷2年的開拓和穩固,華東醫藥在阿卡波糖超能上又有優勢,這些都將給華東醫藥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 扎心了,這隻股票不漲|通化東寶|double k|甘精胰島素|甘李|胰島素
    無憂樹近期推進的研究協作包括:產業鏈部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醫藥產業鏈、建裝配式建築個股部分:光威復材、中新賽克、銀輪股份通化東寶的優勢與劣勢無邪 :技術上甘李更有優勢 ,假設要投資通化東寶,其實是對三代胰島素放量的理解程度和競爭格局優勢的持續作為基底
  • 千億巨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公司剛上市,多位高管蹊蹺離職
    2019年12月,二代胰島素代表企業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化寶龍」)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首批產品已於今年2月4日投放市場,正式入局三代胰島素市場。數據顯示,遼寧博鰲生物、萬邦生化、海正藥業等企業研製的三代胰島素產品也已進入III期以後階段。目前,國內胰島素市場規模約為 200 億元。
  • 4個月市值蒸發537億,高瓴資本持股的甘李藥業為何不香了?
    股價低迷背後與三個原因有關,一是作為次新股,上市時被資金炒作估值較高;二是近期醫藥板塊持續回調,資金短期拋售醫藥股;三是受醫藥行業集中採購政策影響。我們也關注到,甘李藥業目前存在業績依賴單一產品問題,即近九成收入來源於胰島素製劑。雖然國內胰島素市場有成長空間,但行業競爭激烈,甘李藥業的壓力不小。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獲得藥品註冊批件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2月14日晚間,甘李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批准公司研發的三代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銳秀霖30註冊上市。這是甘李藥業繼5月拿下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國內首仿後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 第四批集採靴子落地:暫逃一「劫」的胰島素集採仍如劍在懸,龍頭...
    當天,國家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下發通知,要求各省在12月30日前報送第四批國家集採藥品信息,此前傳言將被納入集採的胰島素產品並不在其中。  但這類年銷售規模超200億的醫保藥品,已經受到了集採的「波及」:國產二代和三代胰島素龍頭企業通化東寶(600867)(SH:600867)和甘李藥業(603087)(SH:603087)在胰島素傳出集採消息後,股價均出現大幅下跌。
  • GLP-1類藥物攪局糖尿病市場,通化東寶、甘李藥業「危矣」
    GLP-1類藥物攪局500億「糖尿病」市場,通化東寶、甘李藥業「危矣」來源:藥智網|墨甘李藥業前段時間的上市,讓很多投資者開始注意「糖尿病」藥物這個巨大的市場,但近年以來,胰島素行業競爭趨勢愈發激烈,而另一方面,全球GLP-1類藥物加速實現胰島素替代的時代背景下,通化東寶、聯邦製藥、
  • 國產胰島素「逆襲」背後:老闆倒賣人參發家,今對手竟是北大同學
    誰曾想到如今的兩大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也曾親如一家,但終究沒能逃過「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真香定律」。如今,通化東寶在國產二代胰島素市場擁有優勢,甘李藥業依靠三代胰島素技術領先。1994年,甘忠如準備回國創業的時候,李一奎成功將自己的公司通化東寶送上市。同為北大的同學,又能夠滿足自己創業的想法,甘忠如接受了李一奎的邀請。1995年,甘忠如回國組建團隊研發胰島素。實際在甘忠如研發出重組人胰島素之前,「甘李藥業」這個融合了兩個創始人之名的公司就誕生了。
  • 醫保目錄「烏龍」致股價跌停 通化東寶甘精胰島素命運幾何
    但不得不說的是,如今已是三代胰島素的天下,可通化東寶的三代產品卻遲遲未上市銷售。並且,在胰島素市場,已有很多是公司都推出三代產品。如此情況下,通化東寶甘精胰島素未來命運幾何?「烏龍」導致55市值蒸發2019年全國醫保目錄談判準入藥品名單公布之後,通化東寶未入選2019國家醫保談判目錄的消息傳遍市場。一時間,通化東寶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在機構席位上遭到大舉拋售。
  • 甘李藥業:公司佔據國內胰島素16%的市場份額 優勢在於先發、產品...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甘李藥業(603087)提問, 請問董秘,在國內能生產胰島素的公司有哪些?公司佔國內份額多少?公司的優勢在哪裡!公司回答表示,目前國內主要在售的胰島素的主要的生產廠家包括諾和諾德、賽諾菲、甘李、禮來、聯邦製藥、通化東寶(600867)等,公司佔據國內胰島素16%的市場份額,公司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公司的先發優勢、產品質量優異和品牌認可度和國際化戰略上。
  • 通化東寶:慷上市公司之慨補貼高管
    不過,由於三代胰島素產品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在全球市場上正出現逐步替代二代胰島素產品的趨勢,美國市場上已經幾乎沒有第二代胰島素,歐盟情況類似。  胰島素的未來屬於三代產品,通化東寶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從事三代胰島素產品研發。在第三代胰島素中,甘精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佔據的比例最大,公司最初預計三代胰島素2016年即可申報生產,但是事實上是直到2020年2月公司研究開發的甘精胰島素才實現上市銷售,門冬胰島素尚處於審評階段。  相比同行,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研發進度顯著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