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這隻股票不漲|通化東寶|double k|甘精胰島素|甘李|胰島素

2020-12-23 騰訊網

看標題就知道本文研究的是一隻冷門股,對,是已經兩年沒漲的通化東寶。無憂樹也是近期納入了協作,為什麼?可能為未來做些鋪墊。它能否像信立泰一樣來個氣勢如虹的反轉呢?我看概率不大,但也基本到了比較能抗打擊的位置了。

本文是通化東寶協作後的討論,主要採集無憂樹青年才俊成員@無邪(聖宇)、@double k(康凱)、@徐鑫等人觀點,詳細內容請參考無憂樹筆記中的協作部分。

無憂樹近期推進的研究協作包括:

產業鏈部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醫藥產業鏈、建裝配式建築

個股部分:光威復材、中新賽克、銀輪股份

通化東寶的優勢與劣勢

無邪 :技術上甘李更有優勢 ,假設要投資通化東寶,其實是對三代胰島素放量的理解程度和競爭格局優勢的持續作為基底。丹麥的諾和諾德是行業巨擘。我覺得裡面很重要的一個點是二代和三代的轉換時間。

如果二代到三代胰島素整個替代時間會比較長,替代品這塊出現概率較高,但是替代所需時間也會比較長。

double k:二代有利基市場,從國際上來看,二三是共存的。

無邪:東寶藥品外的風險是股權質押比例高,研發費用資本化未來使利潤有下滑風險,研發能力方面不如甘李。好的方面是胰島素是一個很好的賽道 ,格局好壁壘高。

double k:通化的基本盤是基層渠道把持下的二代胰島素。東寶在廣大基層有自己的營銷隊伍,這是最大優勢。之前能做二代,現在也能推三代。甘李和賽諾菲都是在大城市和核心城市,但廣大糖尿病患者實際在基層,這也是東寶最重要的護城河。

集採&研發管線

double k:考慮到胰島素產品的特殊性(終生用藥、用藥不當可導致嚴重後果、不同廠家多型號、多規格、沒有類似化藥一致性評價的手段)和廠家數量較少,短期內胰島素不太可能出現類似化學仿製藥全國帶量採購的大幅降價,未來產品組合的豐富,新一代產品持續湧現的企業將有能力緩衝潛在帶量議價的影響,但仍需持續跟蹤。

如果東寶看2025年600-700億元市值,甘李眼下的千億市值是否也有合理性?或者說兩者之間的比價多少為合適?

我們看甘李的研發管線,實際最大的量來自於甘精胰島素,我認為甘李確實強,三代胰島素卡位優秀。一家獨大,但後續開發管線一般。

再來看東寶

東寶管線更全,布局最廣,加之有渠道加持。

胰島素集採,甘精胰島素會受到波及,反而東寶更安全一點。

胰島素的一致性評價還沒有做。有的長效,有的短效。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就是社保報銷問題,二代目前全報,三代並沒有,但三代市場越來越廣了。

徐鑫:據統計,國內第三代胰島素生產廠商主要有四家:賽諾菲、諾和諾德、甘李藥業、聯邦製藥。其中,外資廠商的甘精胰島素(300IU支)和地特胰島素(300U/支)全國平均中標價分別在186-201元之間,而國產甘精胰島素(300U/支)全國平均中標價基本上在146-163元之間,低於外資廠商同類產品。聯邦製藥甘精胰島素分為筆芯和預充式兩種,筆芯價格跟甘李藥業的價格類似,約為140元/支,預充式價格約為180元/支。而且,國內樣本醫院胰島素市場已被第三代胰島素攻佔,三代胰島素累計市場份額佔到82.69%,第二代胰島素市場份額佔17.31%。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新版醫保目錄調整,第二代胰島素從原來09版乙類調整為甲類,第三代則調入乙類醫保。東寶最大邏輯就是三代胰島素放量

-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醫保目錄「烏龍」致股價跌停 通化東寶甘精胰島素命運幾何
    《投資者網》向勁靜令全國矚目的2019年全國醫保目錄談判準入藥品名單已正式公布,這則消息的公布,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而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化東寶」,600867.SH)則屬於第三種情況——醫保目錄「烏龍」。這個醫保目錄「烏龍」導致通化東寶在11月29日當天就跌停,12月2日當天在盤中再度跌停。
  • 從500億市值跌落神壇,如今與甘李藥業競爭,通化東寶值得期待嗎
    這讓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想到了昔日掉隊的胰島素龍頭通化東寶,通化東寶的市值自2018年最高500多億到了現在的270億元,而即使在這半年來分得了一杯羹,通化東寶業績仍然沒有起色的跡象。現如今,通化東寶的新產品——甘精三代胰島素上市,這一次,通化東寶值得期待嗎?
  • 通化東寶首個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即將上市
    通化東寶盤後數據顯示,四家機構合計賣出2.59億元,一家機構買入2536萬元。峰迴路轉,這兩天,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的上市申請已經變更為"在審批",預計將於本月獲批上市,搭上2019年末班車。但從療效作用以及用藥成本等方面考慮,我國三代胰島素逐步替代二代胰島素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會經歷一個較長的時間。最近幾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化學藥胰島素及其類似藥TOP10品牌合計市場份額保持在95%左右。TOP10品牌中,外資企業佔了7個席位,其中賽諾菲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位列TOP1,最近幾年的市場份額一路走高,2018年上漲至26.72%。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
    據招股書顯示,甘李藥業此次擬發行不超過4020萬股,募集資金約25.4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實控人為甘忠如,其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44.46%的股份。作為一家聚焦於胰島素藥物生產的技術型企業,甘李藥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
  • 作為在甘李工作十年以上的離職中層,說說我眼中的甘李藥業
    當然,作為以任正非任總為偶像的甘總,也以甘李的股權對我們進行了回饋。甘總,在我們老一代的員工心裡,是比較值得尊重的。他老人家自始至終就沒有為錢的事情發愁過,因為通化每年出口國外的原料藥他都有抽成,也因為不缺錢,在上市的途中有幾次都打了退堂鼓不想上市了,但最終因為投資人的推動,才踢穿了這最後的臨門一腳。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丨IPO稜鏡
    作為一家聚焦於胰島素藥物生產的技術型企業,甘李藥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不過,《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經過多年研發,老對手通化東寶(600867.SH)的首個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於2019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並於2020年2月4日投放市場。這對於近九成營收都依仗甘精胰島素的甘李藥業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 營收增速下滑,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推廣路漫漫
    年報顯示,2019年通化東寶實現營業收入27.77億元,同比增長3.13%;實現歸母淨利潤8.11億元,同比下滑3.27%;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8.09億元,同比下滑0.61%。《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這已經是通化東寶業績增速第三年下滑,與之相對的,則是銷售費用的不斷攀升。
  • 通化東寶|一個傳言引發的血案:年年大手筆分紅,控股股東為啥缺錢若渴
    這下不僅老李癱了,上市公司通化東寶也慌忙趕緊連夜澄清:公司產品重組人胰島素(甘舒霖)已經進入2019年8月甲類醫保,凡進入醫保目錄的產品不需要談判,因此傳聞不屬實。2005年甘李藥業吸收合併北京東寶,並增資引入股東通化安泰克後,通化東寶成為甘李藥業控股股東(甘李藥業法人代表是李一奎)。之後經過一系列股權變動後,2011年通化東寶將甘李藥業的全部股權出售了,讓給明華創新、STRONG LINK等外部股東,賣了4.56億,從此兩家公司分家。
  • 通化東寶、甘李藥業……搶食胰島素250億市場,7個超10億品牌亮眼
    精彩內容日前,國內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獲證監會核發IPO批文,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這意味著離正式登陸A股已近在咫尺。此外,東陽光藥的首個胰島素產品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在一系列的「動作」背後,國內胰島素市場或會再掀起波瀾。
  • 甘李藥業獲IPO批文 將與通化東寶展開三代胰島素之爭
    2020年6月5日,距離過會已經兩年,甘李藥業終於拿到了證監會核准的IPO批文,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02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詢價時間為6月10日和6月11日。產品結構單一 曾因商業賄賂折戟IPO甘李藥業主要從事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原料藥及注射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甘李藥業:600億胰島素之王的創業往事與出海徵途
    甘李藥業成立於1998年,前身為北京甘李生物,主要從事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原料藥及注射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核心產品為營收貢獻近九成的甘精胰島素(第三代胰島素)。6月29日,甘李藥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
  • 通化東寶甘精胰島素能否帶來轉機?
    本次質押情況如下:公告顯示,東寶集團未來半年內將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為2.63億股,佔其所持有股份比例34.01%,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2.95%,對應融資餘額15.98億元;未來一年內將到期(不含半年內到期質押股份)的質押股份數量為2.44億股,佔其所持有股份比例31.50%,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2%,對應融資餘額13.04
  • 第四批集採靴子落地:暫逃一「劫」的胰島素集採仍如劍在懸,龍頭...
    當天,國家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下發通知,要求各省在12月30日前報送第四批國家集採藥品信息,此前傳言將被納入集採的胰島素產品並不在其中。  但這類年銷售規模超200億的醫保藥品,已經受到了集採的「波及」:國產二代和三代胰島素龍頭企業通化東寶(600867)(SH:600867)和甘李藥業(603087)(SH:603087)在胰島素傳出集採消息後,股價均出現大幅下跌。
  • A股大事件:胰島素集採來臨,你敢抄底通化東寶嗎?大資金加速逃離
    那後果更加不堪設想,特別是對於通化東寶這樣產品單一,胰島素佔據百分之90以上收入的公司,一旦集採出現不利局面,影響必然很大。2.通化東寶這個公司怎樣。通化東寶這個公司還算可以,畢竟曾經也是一隻大白馬股。然而通化東寶公司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和難題。
  • 甘李藥業:公司佔據國內胰島素16%的市場份額 優勢在於先發、產品...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甘李藥業(603087)提問, 請問董秘,在國內能生產胰島素的公司有哪些?公司佔國內份額多少?公司的優勢在哪裡!公司回答表示,目前國內主要在售的胰島素的主要的生產廠家包括諾和諾德、賽諾菲、甘李、禮來、聯邦製藥、通化東寶(600867)等,公司佔據國內胰島素16%的市場份額,公司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公司的先發優勢、產品質量優異和品牌認可度和國際化戰略上。
  • 市場規模500億,幾家企業瓜分,胰島素市場究竟誰將成為大牛?
    因此,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將醫藥行業作為非常重要的投研領域之一,以探究市場潛力、尋找有投資價值的企業為目標,不離初心。此次,我詳細介紹了關於胰島素市場的一些具體情況,包括相關個股甘李藥業、通化東寶、復星醫藥、聯邦製藥等,歡迎大家指正。
  • 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高層換血 單一模式面臨降價風險
    意味著胰島素全面降價已提上日程。年報顯示,過去三年,胰島素製劑銷售收入在甘李藥業總營收中的佔比均保持95%以上。雖然8月24日甘李藥業發布的半年報顯示,營收和淨利潤依然實現同比增長,但是產品模式過於單一,以及藥品集採帶來的降價風險,是甘李醫藥不可迴避的問題。「胰島素肯定是要降價的。」
  • 國產胰島素「逆襲」背後:老闆倒賣人參發家,今對手竟是北大同學
    這是商業世界的遊戲法則。誰曾想到如今的兩大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也曾親如一家,但終究沒能逃過「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真香定律」。如今,通化東寶在國產二代胰島素市場擁有優勢,甘李藥業依靠三代胰島素技術領先。
  • 真正的醫藥茅臺,利潤率高得嚇人,中國胰島素之王!
    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一直是一對冤家,誕生就源於和東寶的分家,分家的時候達成協議,東寶做二代胰島素、甘李主攻三代,互不相擾,和平共處。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三代胰島素替代二代是大趨勢,甘李的三代胰島素(甘精)2005年就上市了,由於市場競爭格局好,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上都只有甘李一家生產國產三代胰島素(聯邦製藥的2017年才上市,東寶更慘,2019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