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標題就知道本文研究的是一隻冷門股,對,是已經兩年沒漲的通化東寶。無憂樹也是近期納入了協作,為什麼?可能為未來做些鋪墊。它能否像信立泰一樣來個氣勢如虹的反轉呢?我看概率不大,但也基本到了比較能抗打擊的位置了。
本文是通化東寶協作後的討論,主要採集無憂樹青年才俊成員@無邪(聖宇)、@double k(康凱)、@徐鑫等人觀點,詳細內容請參考無憂樹筆記中的協作部分。
無憂樹近期推進的研究協作包括:
產業鏈部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醫藥產業鏈、建裝配式建築
個股部分:光威復材、中新賽克、銀輪股份
通化東寶的優勢與劣勢
無邪 :技術上甘李更有優勢 ,假設要投資通化東寶,其實是對三代胰島素放量的理解程度和競爭格局優勢的持續作為基底。丹麥的諾和諾德是行業巨擘。我覺得裡面很重要的一個點是二代和三代的轉換時間。
如果二代到三代胰島素整個替代時間會比較長,替代品這塊出現概率較高,但是替代所需時間也會比較長。
double k:二代有利基市場,從國際上來看,二三是共存的。
無邪:東寶藥品外的風險是股權質押比例高,研發費用資本化未來使利潤有下滑風險,研發能力方面不如甘李。好的方面是胰島素是一個很好的賽道 ,格局好壁壘高。
double k:通化的基本盤是基層渠道把持下的二代胰島素。東寶在廣大基層有自己的營銷隊伍,這是最大優勢。之前能做二代,現在也能推三代。甘李和賽諾菲都是在大城市和核心城市,但廣大糖尿病患者實際在基層,這也是東寶最重要的護城河。
集採&研發管線
double k:考慮到胰島素產品的特殊性(終生用藥、用藥不當可導致嚴重後果、不同廠家多型號、多規格、沒有類似化藥一致性評價的手段)和廠家數量較少,短期內胰島素不太可能出現類似化學仿製藥全國帶量採購的大幅降價,未來產品組合的豐富,新一代產品持續湧現的企業將有能力緩衝潛在帶量議價的影響,但仍需持續跟蹤。
如果東寶看2025年600-700億元市值,甘李眼下的千億市值是否也有合理性?或者說兩者之間的比價多少為合適?
我們看甘李的研發管線,實際最大的量來自於甘精胰島素,我認為甘李確實強,三代胰島素卡位優秀。一家獨大,但後續開發管線一般。
再來看東寶
東寶管線更全,布局最廣,加之有渠道加持。
胰島素集採,甘精胰島素會受到波及,反而東寶更安全一點。
胰島素的一致性評價還沒有做。有的長效,有的短效。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就是社保報銷問題,二代目前全報,三代並沒有,但三代市場越來越廣了。
徐鑫:據統計,國內第三代胰島素生產廠商主要有四家:賽諾菲、諾和諾德、甘李藥業、聯邦製藥。其中,外資廠商的甘精胰島素(300IU支)和地特胰島素(300U/支)全國平均中標價分別在186-201元之間,而國產甘精胰島素(300U/支)全國平均中標價基本上在146-163元之間,低於外資廠商同類產品。聯邦製藥甘精胰島素分為筆芯和預充式兩種,筆芯價格跟甘李藥業的價格類似,約為140元/支,預充式價格約為180元/支。而且,國內樣本醫院胰島素市場已被第三代胰島素攻佔,三代胰島素累計市場份額佔到82.69%,第二代胰島素市場份額佔17.31%。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新版醫保目錄調整,第二代胰島素從原來09版乙類調整為甲類,第三代則調入乙類醫保。東寶最大邏輯就是三代胰島素放量。
-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