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甘李工作十年以上的離職中層,說說我眼中的甘李藥業

2020-12-14 雪球

作者:ymsslly

來源:雪球APP

我是在甘李的長秀霖(甘精胰島素)剛上市的時候就參與了甘李在某省的推廣,後面隨著業績及能力的認可,做到過省區的位置,現在已經從甘李離職。雖然在職的時候一心為公司拼搏,也沒有賺過多少錢,想想那時,我們一個省區經理都賺不過本省最優秀的代表,你信嗎?當然,作為以任正非任總為偶像的甘總,也以甘李的股權對我們進行了回饋。

甘總,在我們老一代的員工心裡,是比較值得尊重的。他老人家自始至終就沒有為錢的事情發愁過,因為通化每年出口國外的原料藥他都有抽成,也因為不缺錢,在上市的途中有幾次都打了退堂鼓不想上市了,但最終因為投資人的推動,才踢穿了這最後的臨門一腳。

甘總和通化李總是北大同學,我們甘李的名字也因此而來。但後面隨著甘李要IPO,通化不得不忍疼割愛,將其股份出讓給高盛等創投公司。當然,作為對東寶的補償,第三代胰島素類似物中的長效胰島素專利也授權給了東寶,當然,其中設置了時間限制。如果不是東寶自己申報批文時犯了錯誤,其應給早於聯邦的甘精上市。

我看到吧裡很多人現在一直在糾結於甘李值不值得投資一事,我只能說那是因為各位沒有從事過醫藥銷售,不了解其中的規則。現在醫院都是實行的一品雙規,也就是一個化學名只能有兩個規格的藥品。

目前甘李的醫院覆蓋率還是可以的,在甘李覆蓋的醫院中,甘精胰島素目前已經有了來得時(甘精胰島素)和長秀霖(重組甘精胰島素),所以在甘李已經覆蓋的醫院中,東寶除非打擦邊球(來得時與長秀霖化學名中差了「重組」兩字),藉助來得時與長秀霖的細微差別,來進院。

但各位爺知道,現在醫療系統督查非常嚴格,很少有科主任或院長會承擔這個風險去進藥。因為除了甘精醫院裡還有很多其他的胰島素。那是不是說東寶和聯邦沒有機會了呢?不是,他們的機會在胰島素的議價。目前全國議價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目前主要涉及口服藥這一塊,胰島素還沒有涉及,好像目前全國胰島素就武漢市進行了議價,其他地方都沒有涉及。

所以說,聯邦和東寶的最大機會就在胰島素的議價,也是甘李目前最大的風險。在議價之前,聯邦和東寶的機會只有擦邊球和目前甘李沒有覆蓋的醫院(其中以三級醫院為主),但大家也知道,很多仿製藥窮其生命周期進入三級醫院的概率也不高。後面就看聯邦和東寶如何操作了。聯邦的優勢是zhengfu關係好,東寶的優勢是目前有團隊在從事二代胰島素的優勢。

關於要投資甘李的兄弟姐妹也不用怕,議價這個事情畢竟是大勢所趨,關鍵點就是在議價之前看甘李的國際化是否成功。在mei國的臨床,如果刨除zhongmei關係影響的話,可以說成功率100%。

各位可能不知道,在mei國的臨床,我們一期根本就沒有做,在FDA那裡是直接跳過去的,二期有沒有做,我記不太清楚了。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甘李產品過硬的質量以及甘李新廠區那嚴苛的生產工藝。

甘李新老廠區的設備大部分都是德國進口的,你沒有看錯,當初在老廠區建廠的時候,甘李的設備都是從德國用火車運回來的,而且我們的企業標準比歐洲藥典和mei國藥典在某些指標方面都要嚴苛。也正是近乎精益求精的工藝要求,來考察的mei國專家也是讚不絕口。

也正是因為嚴苛的質量要求,在國內內分泌領域甘李的品牌才打的如此之響。在國內市場,沒有一個客戶說過我們的產品質量比來得時差,真的,十幾年下來客戶都是開始的時候又質疑,但只要使用過、對比過後,沒有一個客戶說長秀霖的效果比來得時差。總之,我是沒有聽到過。也正是因為質量過硬,所以在歷次招標中,長秀霖跟來得時的價格始終差不了多少錢。

另外一個,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專利方面化學製劑跟生物製劑是有區別的。化學製劑就一個專利那就是分子專利;但生物製品不一樣,她除了有跟化學製劑一樣的分子專利外,還有一個是工藝專利。長秀霖(重組甘精胰島素)在全球二十過個多家申請的正是「分子伴侶理論」的工藝專利。

靠著這個專利,長秀霖硬是把來得時的31個工藝步驟縮短到17步,少了14步。大家都知道,工藝越少雜質含量就越低,這也正是長秀霖質量能不差於來得時的關鍵所在。也正是因為這個專利,才是甘李打贏與禮來的官司。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甘李在來得時專利期內在來得時上市兩年後就能在中國銷售的原因。

還有很多同學在討論三代四代胰島素的問題,如果你做過內分泌方面的醫藥銷售工作,你就會知道,四代胰島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不是說四代胰島素就比三代先進,是因為他是晚於三代胰島素類似物後產生的,才歸屬於四代胰島素。

而且他對於三代胰島素的優勢遠遠遜於三代對二代的優勢,甚至從另一個方面講,四代胰島素現在的市場跟甘精胰島素比,差遠了。這裡面有各方面的原因,我簡單羅列一下大概的:

1.四代目前大多沒有進醫保,患者需要自費;

2.四代上市不久,對醫生的教育方面不及三代胰島素;就是大家知道的三代胰島素裡面長效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和預混胰島素(賴脯胰島素30、門冬胰島素50等),在mei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使用率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醫生教育的問題;國內,專家教育這塊諾和諾德有絕對的話語權,所以他們的市場部採取了推預混的策略(一天三次預混等同於強化治療),有同學可能會問他們也有自己的長效地特胰島素,為什麼不推長效?那是因為諾和的地特胰島素是假長效,他的維持時間只能達到16-18小時,而達不到甘精胰島素的24小時平穩無峰,他的效果是比不上甘精胰島素的,所以諾和沒有辦法才在中國市場推廣了預混胰島素,而且目前看是取得了絕對的成功。你讓他去mei國推預混試試,醫生根本就不鳥他的;

3.四代患者的收益效果沒有想像中好:四代唯一的好處就是少打針,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因為他的高價格,讓患者少打點針跟口袋裡的錢那肯定是沒辦法比的;再加上前面說的自費的問題,選擇的患者基本寥寥。

甘李上市前市值已經達到了250多億,還有同學質疑他的研發問題,這塊我也大概說說我能接觸到的吧。甘李目前的研發團隊有200多人,大家都知道,甘總是做技術出身,作為專家,他甚至定義甘李為「研髮型企業」而非「生產型企業」,所以甘李的研發從12年開始就非常重視了,現在不是甘李要不要研發的問題,而是甘李的研發定位非常高,要麼不研發,要研發就至少要做國內首仿,甚至做全球1.1類新藥,當然能不能研發出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像胰島素類的,只要想研發,那都是分分鐘的事情,四代胰島素現在是沒有市場,要做也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所以這塊不用擔心。

說到研發,東寶的小夥伴們要稍微注意一下,因為甘李的二代胰島素快要上市了,一旦甘李二代胰島素上市,那會用很低的價格去衝擊市場,這個是基本定調了的。另外上個圖片,這是糖尿病口服藥的研發新藥,給大家展示一下,其他的就不是太清楚也不太方便透漏了:

好了,前前後後寫了三個多小時了,都是想哪寫哪,沒有系統的統籌過,大家就湊合著看吧。如果覺得有用,請點讚支持一下,謝謝大家!肯能還有一些東西,一時沒有想起來,也就不寫了,看看大家有什麼問題,在評論裡再討論吧。

最後吐槽一下,為什麼我運氣這麼差,今年就沒有中過新股,本來想可能是讓甘李在等我,結果再一次失望了,只能看中籤的兄弟姐妹們吃肉了,大肉啊,再配點酒,那讓人羨慕死啊。

相關焦點

  • 高瓴投的甘李藥業上市不足一月總經理甘忠如及眾高管就離職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21日報導上市不到一個月的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甘李藥業」)今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的辭職報告,甘忠如、王大梅、寧軍軍因個人原因,分別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
  • 上市不到1個月,從總經理到財務,甘李藥業3位高管全辭職了
    7月21日,甘李藥業發布公告稱,甘忠如先生、王大梅女士、寧軍軍先生因個人原因,分別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職務。《公告》顯示,三位核心管理層辭職後,甘忠如先生仍擔任公司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王大梅女士仍擔任公司董事,寧軍軍先生仍在公司財務部從事財務管理工作。
  • 千億巨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公司剛上市,多位高管蹊蹺離職
    而基於超90%的毛利率,甘李藥業也被稱為「胰島素中茅臺」。  但甘李藥業登陸資本市場之路並不順暢。2014年,甘李藥業首次衝刺IPO,後以被終止審查而終結。2018年,甘李藥業再度重啟IPO,雖於當年4月順利過會,但直到今年6月5日,才獲得證監會的發行批文。
  • 甘李藥業:600億胰島素之王的創業往事與出海徵途
    幾年後為什麼會決定創立甘李藥業?甘忠如:我在美國待了十幾年,在默克做博士後和工作一共有8年的時間。90年代初,我覺得中國的生物醫藥發展需要一些高端的研發人員。因此,1994年我在美國成立了一個小公司,就是 GanTech Pharmaceuticals Inc.。
  • 上市不足一個月 甘李藥業掌門人突然辭去總經理職務
    歷經種種坎坷上市的甘李藥業(603087)在IPO過會逾兩年後,終於在6月29日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然而上市未滿月,甘李藥業掌門人甘忠如就辭去其擔任的總經理職務。「這個變動太雷人了吧?上市不到一個月,包括掌門人在內的管理層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 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高層換血 單一模式面臨降價風險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風波不斷:上市未滿月高層換血 單一模式面臨降價風險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作為國產三代胰島素龍頭企業,甘李藥業於6月29日上市後,股價飆升帶來市值一舉超1000
  • 甘李藥業上市首日大漲44%,市值已超通化東寶!
    因為自2020年6月5日拿到證監會核准的IPO批文後,業內人士對其可謂一致看好,甚至有文稱「甘李藥業有望成為又一隻中一籤賺超10萬的新股」。 中一籤到底能不能賺10萬,我們拭目以待。不過,甘李藥業市值已趕超「老對手」通化東百,成功坐上了「胰島素龍頭第一股」的位置。作為生物醫藥股,在這個特殊時期,甘李藥業極有可能迎來多個漲停,兩者的市值差距也將大幅拉開。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
    據招股書顯示,甘李藥業此次擬發行不超過4020萬股,募集資金約25.4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實控人為甘忠如,其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44.46%的股份。作為一家聚焦於胰島素藥物生產的技術型企業,甘李藥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
  • 4個月市值蒸發537億,高瓴資本持股的甘李藥業為何不香了?
    回顧K線走勢,甘李藥業自7月15日衝至204.06元(前復權)高點後,股價便一路回調,至今累計跌幅達46.91%,總市值蒸發近537.5億元。甘李藥業上市後K線走勢甘李藥業上市時披戴光環,除了被媒體稱為「胰島素中茅臺」外,還被高瓴資本加持。
  • 甘李藥業獲IPO批文 將與通化東寶展開三代胰島素之爭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甘李藥業為首家掌握產業化生產重組胰島素類似物技術的中國企業,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進行重組胰島素類似物產業化生產的國家之一。作為國內胰島素創新藥企業,甘李藥業自2014年開始衝擊A股,在2014年7月被終止審查後,2016年和2018年再次發布招股書,並於2018年成功過會。
  • 甘李藥業上市20餘天晉升年輕高管,創始人甘忠如全心投入研發
    公告顯示,為充分實現管理團隊在戰略層面和執行層面相互配合、優勢互補給公司帶來的巨大價值,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仍擔任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但不再兼任總經理;王大梅仍擔任公司董事,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寧軍軍仍在公司財務部從事財務管理工作。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丨IPO稜鏡
    作為一家聚焦於胰島素藥物生產的技術型企業,甘李藥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不過,《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經過多年研發,老對手通化東寶(600867.SH)的首個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於2019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並於2020年2月4日投放市場。這對於近九成營收都依仗甘精胰島素的甘李藥業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獲得藥品註冊批件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2月14日晚間,甘李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批准公司研發的三代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銳秀霖30註冊上市。這是甘李藥業繼5月拿下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國內首仿後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 ...曾8億行賄醫生 甘李藥業苦等800天終獲批文,通化東寶慌了?
    此前被否的聖華曦藥業、聖和藥業和諾特健康等醫藥健康類公司均因商業賄賂而被發審委否決。 而甘李藥業的賄賂案件則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2013年一位甘李藥業的醫藥代表對外曝光,2008年起,甘李藥業通過項目費、AP費和市場費三種方式進行醫藥行賄,行賄費用高達8億元,其中僅2012年就有3億元。
  • 甘李藥業人事大變動 甘忠如等高管辭去部分職務推高管層年輕化戰略
    辭職後,甘忠如仍擔任公司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王大梅仍擔任公司董事,寧軍軍仍在公司財務部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甘忠如和王大梅在辭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之後將帶領研發團隊全身心投入公司的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工作。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甘李藥業、海吉亞、嘉和生物、博奧晶典
    在企業動態方面,精準醫療企業索元生物宣布完成5.9億元規模的C輪融資,「胰島素中茅臺」甘李藥業正式登陸上交所,國內最大腫瘤醫院集團海吉亞醫療在港交所上市,博奧晶典完成超過8億元Pre-IPO輪融資並啟動科創板申報,聚焦吸入製劑領域的長風藥業宣布完成F輪3.6億元融資,生物藥企嘉和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募資24.8億港元,聚焦隱形正畸服務的微適美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 為何放棄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
    因此我認為2022年是華東醫藥華麗轉身,股價不斷創新高的一年,邁華替尼和利拉魯肽的相繼上市,阿卡波糖片又有望以更高價格中標。這些都為華東醫藥股價騰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除了華東醫藥,另外兩個糖尿病公司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也一直受到我的關注。糖尿病確實是一個大市場,相關的公司很多都是幾百億市值。
  • 通化東寶、甘李藥業……搶食胰島素250億市場,7個超10億品牌亮眼
    精彩內容日前,國內胰島素龍頭甘李藥業獲證監會核發IPO批文,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這意味著離正式登陸A股已近在咫尺。此外,東陽光藥的首個胰島素產品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在一系列的「動作」背後,國內胰島素市場或會再掀起波瀾。
  • 甘李藥業(603087.SH)澄清:甘忠如、王大梅、寧軍軍三位高管辭任後...
    格隆匯 7 月 27日丨甘李藥業(603087.SH)公布,近日,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李藥業」或「公司」)於2020年7月21日披露《關於部分高級管理人員辭職的公告》,部分高級管理人員人事變動引發了一系列媒體的關注,公司關注到相關報導後進行了認真核實,為了避免對投資者造成誤導
  • 甘李藥業澄清:甘忠如、王大梅、寧軍軍三位高管辭任後仍在公司任職
    格隆匯 7 月 27日丨甘李藥業(603087.SH)公布,近日,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李藥業」或「公司」)於2020年7月21日披露《關於部分高級管理人員辭職的公告》,部分高級管理人員人事變動引發了一系列媒體的關注,公司關注到相關報導後進行了認真核實,為了避免對投資者造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