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一千零一夜》,形象再現了中世紀阿拉伯國家及周邊地區的社會風貌和風土人情,這部涵蓋千年來阿拉伯宗教、歷史、文化、語言、藝術和民俗等內容的小說,幾乎成為人們對那個充滿神幻詭譎、貫穿智慧哲理的神秘世界嚮往和認知的寶典。而當你走進北非摩洛哥王國的古都菲斯時,你一定會訝嘆自己已經穿越來到書中描述的,令人心醉神迷的中世紀阿拉伯。
菲斯古城是現今阿拉伯地區中保存最為完整、並一直正常運轉的一座中世紀古城,這裡不僅是摩洛哥伊德裡斯王朝建立後的第一座皇城,也是一千多年來,摩洛哥的宗教、文化與藝術中心和阿拉伯民族的精神聖地。走在菲斯古老的街巷,與形形色色的當地居民擦肩而過時,真的有種在歷史的長河中遊淌的感覺。
菲斯的街巷如同蜘網密布,民居斑駁古舊,時光仿佛倒流,狹窄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傳統手工加工店,琳琅滿目的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然而最令人著迷的不是這些,反倒是那些製作出精美工藝品的工匠們引起了我的好奇和了解他們的衝動。
菲斯是由數千條小巷構成,且道路狹窄,初次來的遊客若沒有當地資深嚮導帶領,很快就會迷失在天方夜譚的迷宮之中。但是這些窄窄的街巷中,幾乎每一條都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店鋪,除了餐館、肉鋪、菜店外,大多是一些銅器、銀器、燈具、陶器、地毯等手工藝製品店,而且全部採用古法手工製作,叮叮噹噹的敲擊聲加上工匠們沉默無語的態度,構成菲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菲斯有摩洛哥唯一還保持傳統制皮染色的蜂巢大染坊。這裡的皮革製作工藝全採用手工天然加工方式,製革工人要在環境極其惡劣的露天作坊工作,忍受刺鼻的臭味以及糞便和石灰水產生的酸鹼腐蝕,用傳承千年的傳統工藝操作,但是這種方法制出的皮革品質一流,包括香奈兒、路易斯威登等歐洲奢侈品牌的皮具原材料都在此採購。
遊走於滿是中世紀阿拉伯風情的巷道中,雖然空氣中瀰漫著某些無法形容的怪味和香料的混合味,但是沿街的店鋪內各種做工精巧、富麗堂皇、豪奢大方的手工藝品,依然賞心悅目,充分展示著菲斯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和高水準!而使用火山泥灰製作摩洛哥的國餐用具——塔吉鍋tajine,更是體現了古代摩洛哥人的聰明智慧。
摩洛哥地處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邊緣,常年乾旱缺水,人們就採集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火山灰與陶土混合攪拌燒製成圓錐形頂蓋的塔吉鍋,用這種器皿烹製食物,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上升的水蒸氣冷凝於蓋頂並返還到底鍋,於是僅用少量的水和食材自身的水分就可燒熟好一鍋食物。
菲斯自古就是阿拉伯世界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號稱「非洲的雅典」,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在菲斯,你可以見到摩洛哥乃至整個北非和中東地區最原生態的手工行業,以及這些傳承著千年工藝的工匠們。所以,很多來過菲斯的人們都說:菲斯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一千零度一夜》,菲斯就是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天方夜譚。
摩洛哥擁有世界第一的馬賽克工藝,馬賽克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裝飾藝術之一,最早源於地中海的古希臘,在拜佔庭帝國時代,馬賽克發展到極致,成為教堂及宮殿中不可或缺的壁畫裝飾。而菲斯的馬賽克工藝不僅繼承了表面燒制釉面層的古老工藝,還加入了更加紛繁複雜的圖案和五彩斑斕的伊斯蘭元素。
工匠們無疑是菲斯古城最傑出的形象代言人,他們目中無人,心無旁騖,只是醉心於手中的作品鑲嵌和打磨,在精美的瓷器上用馬賽克手工拼圖描畫,然後掐絲、捶打、粘合……據說一件工藝品的誕生,少則數日,多則長達數月甚至經年。就連不跟摩洛哥建交的鄰國阿爾及利亞,在修建大清真寺時,都得請菲斯的馬賽克工匠們前去指導建設!
看慣了現代化機器流水作業的高效率,再看看菲斯這些能工巧匠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以笨拙呆板的方式、操作著原始簡陋的工具,但卻憑著嫻熟的技能和令人肅然起敬的耐心,兢兢業業、一板一眼的精心製作出世界上最美最炫的馬賽克裝飾工藝品,這一系列畫面怎不讓浮躁的現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自12世紀中葉開始,這種言傳身教、自然傳承、程序指引,身體力行的工匠精神,便一直在菲斯古老的血液中流淌,菲斯工匠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能用手完成的事,就絕不依賴機器!正是一代一代的菲斯工匠們,憑著傳承至今的精湛技藝和難以撼動的執著,才讓我們真實完整地見識到《一千零一夜》傳說中那充滿智慧和藝術的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