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國家「13字」定調,該存錢還是買房?內行:不少人想錯了

2020-12-15 發姐說房

12月11號,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了2021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意義非凡。

其中關於房地產的內容為13個字,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內容與2020年4月份和7月份不同,「房住不炒」,沒有被提及。

大家可能很困惑,最重要的「房住不炒」,這個定位難道不提了嗎?不提是不是意味著不用堅持了,是不是意味著明年買房能賺錢呢?是不是意味著明年對樓市的調控會放鬆,炒房現象會捲土重來?

但在內行人看來,不少人明顯想錯了。

第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言簡意賅,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房地產雖然不作為經濟的助推器,但仍然扮演著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房地產關係到諸多行業,國家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把握好度仍然很重要。平穩意味著,未來房地產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快速增長了,平穩才是主基調。

11月3號,新華社發布「十四五規劃」,提出關於房地產調控方面的表述為,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12月3號,住建部座談會上也提出,要牢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近期,我國對過熱的城市採取了積極措施,因城施策更加深入,如寧波規定,首套房貸款未結清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60%。

除對購房端加強監管外,西安、株洲、昆明、太原、成都等加強了預售資金監管,在調控手段多樣化、力度沒有減輕的前提下,房地產市場仍然會處於平穩運行區間。

第二,雙循環的格局下,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會放鬆。

7月30號,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世界經濟低迷,國際形勢尚不明朗的環境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要充分發揮內需潛力。

國內大循環的兩個重要方向就是消費和投資,雖然買房後會進行裝修、買家具家電等行為,能在短期內帶動經濟增長,但因為老百姓大部分的積蓄都鎖定在房子裡,後期的消費潛力就會下滑,導致內需不能循環起來。

如果大家都把錢拿去買房,其他行業的消費就會被擠壓,如果企業最賺錢的投資方式是賣房,那麼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也會受到限制。

為了拉動內需,房住不炒會堅定貫徹下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房價一定會跌。對咱們國家來說,「穩」字當頭,房地產仍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孟曉蘇就曾說,現在提倡經濟內循環,房地產將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但若不加監管,房地產又將影響經濟內循環的正常進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華為的任正非曾經毫不客氣指出,房地產「影響企業生產要素成本」。

如果樓市過熱,房價過高,租房成本也會上升,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變成給房東打工,這不利於年輕人發展,也不利於科技企業的進步。

從中央的定調來看,平穩健康發展是對房地產的目標要求,房住不炒的定位也沒有被放棄,如果存錢不買房,難道眼睜睜看著手裡的錢貶值嗎?

根據央行數據,11月末,廣義貨幣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5049億元。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貨幣,一邊房貸佔比超過1/3,表明住房消費需求旺盛,是不是意味著買房還是保值的重要方式,存錢已經不明智了?

當然不是,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既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為了應對疫情衝擊,金融部門推出一些特殊政策措施,但隨著經濟活動恢復正常,一些政策完成階段性任務,但支持穩就業、支持小微企業的一些政策會繼續堅持,促進形成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所以,「寬貨幣」實際上正在逐步退出,大家不用擔心手中的票子變毛了。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一點,房地產不會像過去那樣快速增長了,未來平穩是主基調,那麼對於購房者來說:

1. 剛需有機會。

房子是用來住的,剛需買房就是為了解決結婚、養老或者孩子上學等居住需求,不管經濟形勢如何變化,買房都是許多家庭必須面對的。

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意需求側改革」,這個提法十分罕見,從房地產市場上來看,未來樓市調控可能在需求端更加差異化,樓市調控不僅要打擊投機炒房,又要儘量不傷害到自住購房者。

各地的樓市調控政策也更多惠及無房者、首套房買房者,既抑制其他投機炒作行為,又為剛需創造了良好的買房環境。比如成都、武漢等城市,剛需可以優先搖號。首付比例上,大部分城市也對首套房、二套房、多套房者進行區別對待。

那麼對於剛需買房者來說,就應當珍惜這樣的機會,用好自己手中的房票,根據經濟能力選擇性價比高的房子。

2.投資者要慎重。

不需要我們再強調,房住不炒,已經深入人心。住建部多次提出,因城施策,要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

不限購、不限售等政策鬆動的城市或者房子一般人不敢買,因為沒啥投資價值。有限購限售等嚴厲調控措施的城市,地段又好、性價比又高的房子不容易買到,即使買到,一旦進入二手房市場,限購、限售、各種稅費加購房資格就已經讓房子難以轉手。

雖然我們不贊成炒房,但是保衛手中的財富是很必要的,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對想買房的人來說,就應該珍惜手中的購房資格,大多數城市首套房的首付成本和利息成本都要低一些,要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選擇品牌開發商、品牌物業、較好的地段,讓房子保值增值更有保障。

但是,在經濟雙循環的格局下,存錢等待未必就不合理,因為在樓市平穩狀態下,剛需還有很多機會,在奮鬥過程中,年輕人買房的事兒擱一擱也無礙。

相關焦點

  • 經濟內循環將到來,該存錢還是買房?內行:這兩樣東西才是硬通貨
    最近,經濟內循環被頻頻提出,消費和投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向,為了提倡人們多消費,國家還發出「優惠券」拉動經濟循環。可見消費對於促進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近年來,「炒房致富」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節衣縮食,勒緊褲腰帶,不惜背上巨額房貸,就是為了買房保值。
  • 經濟內循環下:還把存款變房產,糊塗還是賺了?聰明人早做了選擇
    如今已經過去5個月時間,隨著內循環的定調,老百姓繼續把存款換成房子來抗通脹,到底是糊塗還是賺了?樓市「多事之秋」,房產貶值會加快?還把存款來買房,是賺了還是糊塗?2大信號確立,不少人都想錯了。大家最關心問題是,內循環模式會怎樣運轉?房說君以為,金融經濟要想實現健康內循環,就跟「房地產」離不開關係。
  • 熱文TOP10: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熱文TOP10: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房地產方向還用懷疑嗎?政策會有變嗎?但每一次高端的會都會引起一番新的解讀,一些期盼調控能放鬆的人死摳字眼,但凡抓住一點希望就跟救命稻草一樣,無限放大。
  • 國家13字定調,樓市走向出現3大「反轉」,買不買房清楚了
    買房是一件人生大事,俗話說,有房才有家,家是人們心靈的避風港。所以,買一套房子是大部分人人生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顯然,如今的房價太高,很多人買不起,所以大家很期待房價下降。尤其是今年特殊事件發生之後,很多人認為房價會由此走向拐點。不過,從今年的房價走向來看,除開年初那段時間房價有些許變動,之後便一直維持在高水準,甚至有一段時間,一些大城市出現樓盤過熱的情況。好在國家及時出手進行調控,深圳、南京等大部分熱點城市升級、調整本地的樓市調控政策,才穩住了房價走向。
  • 存錢還是買房,怎麼解?
    值得明確的是,內循環即為國內經濟的循環流動,只有經濟循環活躍起來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才能更好。其中房價穩定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人會認為買房也是一種消費,但是由於錢都流入到房地產裡面去了,造成其他行業分配不均,因此只有穩定房價才能使經濟逐漸回流到其他行業。
  • 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但每一次高端的會都會引起一番新的解讀,一些期盼調控能放鬆的人死摳字眼,但凡抓住一點希望就跟救命稻草一樣,無限放大。可見,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僅僅用了13個字,大家可能會很好奇,最重要的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難道不提了嗎?不提是不是就意味著不用堅持了?還真有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即便是內心不這麼想也要忽悠別人。
  • 年輕人想買房,但身上錢不夠,該不該借錢?
    如今的房價,算是一年一個價位,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不得不說,這也算是事實,甚至讓很多年輕人最抱怨不已的,便是曾經如果咬咬牙的話,或許還能上車,但是如今連上車的資格都沒有了。 於是乎,很多人便萌生了一種念頭,即找人借錢買房。
  • 在經濟內循環下:房產貶值加速,將存款轉為房產,究竟是賠還是賺
    據有關數據顯示,08至19年我國居民槓桿率上升約36%,個人房貸約佔商業銀行貸款的50%,這些數據均在表明,老百姓的錢其實都用在了買房上。毫不誇張地講,在經濟內循環的前提之下,擴大消費與促進實體制經濟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高房貸問題。內循環究竟如何運轉?兩個信號下多數人想錯了。
  • 月薪5000該如何存錢?兩種方法,只要你有手就行
    額外插一句,如果你月薪5000房貸卻有6000,這篇文章對你則毫無用處,因為你的資產負債已經處於極其不合理的狀況,還何談存錢?下面進入正題。想要存錢無非就兩種途徑,一個開源一個節流,這四個字看似很簡單,但一旦你系統性地去執行就會發現,結果會比你想像中的好得多。我們先從節流說起吧。
  • 90後滬漂情侶存錢買房記
    他們經常調侃自己正面臨「中年危機」,已經結婚生子的開啟了孩奴生涯,沒結婚的也進入了被父母「奪命式」逼婚的階段……然而最讓人傷腦筋的,大概還是到了而立之年,不得不去思考的房子和車子。據統計,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子除了廣州的房價尚且能接受外,北上深動輒5、6萬的房價,對於現在普通的年輕工薪族來說,無疑是高不可攀的。
  • 北京房價都跌了,是時候買房了嗎?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1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0月為45城;環比看,濟寧漲幅1.2%領跑,北上廣深分別跌0.1%、持平、漲0.9%、持平。
  • 2020年已過四分之一,觀望還是買房?馬光遠提出三字原則
    樓市的回暖,也讓不少購房者「蠢蠢欲動」了。雖說,近些年房價上漲了不少,但是,買房的人也越來越多,畢竟大部分的購房者都抱有「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房價越高,越能刺激樓市需求。往年,春節前後,一直到三月份,都是樓市需求量比較高的時期,一來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返鄉置業,二來天氣轉好,更多人也願意外出看房了。
  • 2020年,該趁早買房還是再等等?馬光遠「21字」忠告,字字在理!
    此前有數據顯示,我國的房子足夠34億人居住,但房價卻依舊讓人「望房興嘆」。為此,很多人紛紛表示很疑惑,2020年,應該「趁早買」還是「再等等」?在過去的20年中,房地產發展過快,導致房價上漲了數倍,使許多購房者遭受高房價困擾。房屋的住宅屬性逐漸被削弱,金融屬性不斷被擴大。因此許多人買房只是為了投資,而不是為了滿足住房需求。
  • 買房選東戶還是西戶?一聽內行人分析,才知好多人都選錯了
    買房選東戶還是西戶?一聽內行人分析,才知好多人都選錯了買房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件人生大事,不過買房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要想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那是要花很多錢的,而且在挑選的時候也要注意了,要不很容易就會買錯,買房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謹慎,萬萬別買錯了,畢竟是要住個幾十年的,還要看房子的戶型,房子周圍的基礎設施跟環境等等,特別是朝向問題,就更不能出錯了。買房選東戶還是西戶?
  • 經濟內循環下:房產貶值加速,將存款轉為房產,聰明人早做了選擇
    隨著今年疫情的影響,出口貿易受到制約,在今年7月底的企業家高級別座談會上,國家就已經定調,提出「經濟內循環」這一理念。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要大力扶持國內的實體企業,讓國內自己的經濟循環起來,不要再依靠對國外出口,畢竟現在大環境已經改變了,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所以讓它循環起來,刺激國民的消費。
  • 阿里員工感嘆:和女友從0開始存錢,四年時間成功在北京四環買房
    房價問題一直困擾著上班族,很多人窮其一生都沒辦法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特別是在北京上海深圳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房子也成了成年人面對的第一大難題。畢竟現在談婚論嫁的前提就是有房有車有存款。而「三有青年」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成了「房奴」。
  • 中國常見的3家銀行,不支持存錢,也不借錢,靠什麼開這麼多年?
    銀行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就是存錢和借錢的地方,一般來說,很多人手裡一有錢就會存進銀行,如果買房買車錢不夠的時候也會去銀行。因此,銀行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而就在所有銀行中,除了「六大行」比較常見之外,還有三家銀行同樣也很常見,不少人也都接觸過,但一直都沒有其他銀行常見的那些業務,而這三家銀行就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一說起這三家銀行的名字,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尤其是國家開發銀行,一般很多學生也都接觸過。
  • 2020年要不要買房?國家智囊「7字」直言,這兩類人或有麻煩
    本文來源:久富財經,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原文:未來5年,買房與不買房的區別有多大?國家智囊「7字」直言房子作為居住之所,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其是安居樂業的一種體現,不少人都希望能有一套房子。不過,在談及2020年要不要買房這一話題時,很多人在充滿期待的同時卻有幾分無奈。
  • 孫宏斌9字提醒,2021年不能「閉眼」買房了
    房子作為一處居住之所,很多人更是將其與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聯繫在一起,而和房子相關的話題也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因今年突發事件的影響,各行各業都遭受到了或大或小的衝擊,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年關將近,在2021年要不要買房之間糾結的人也有所增多。那麼,2021年該「買房」還是繼續「觀望」呢?有內行人表示:樓市3大「逆轉」來襲,孫宏斌9字提醒,2021年不能「閉眼」買房了。
  • 未來5年,是選擇「存款」還是「買房」?看完分析「清醒了」
    因為最近兩年房價的波動較大,各大城市的房價都上漲不少,所以很多人都在糾結到底現在是該買房還是存錢,買房怕房價下跌,存款收益又太低,加上通貨膨脹,購買了是持續下降。那麼未來5年之內,我們是應該選擇存款還是買房呢?其實這個誰也說不準確,我們只能按照存款的收益和房價可能的上漲或者下跌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