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老電視劇《天道》,其中有一個情節是丁元英和韓楚風去五臺山拜訪大師。
大師一直是身居簡出,不輕易見客,所以丁元英就用袋子裝了5萬塊錢遞給了小僧,讓他去通報,但是過了一會小僧原封不動的把袋子拿了回來,還說:師傅回話『非也』」,丁元英不死心,又往袋子放了5萬,但還是一樣的結果,之後的劇情不再一一敘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這部電視劇或者原著《遙遠的救世主》,這裡小編只說結果,丁元英和韓楚風成功的拜訪了大師。
在與大師交談期間,大師問道:「施主以錢敲門,若是貧僧真的收下了錢呢?」
韓楚風笑著回答道:「那我們就走了,因為用錢能買到的東西,就不必拜佛了!」大師笑了。
可以看出,大師對他們的回答很滿意,十分的欣賞,也可以說是心有靈犀,接下來就是品茶論道!
第一
先對韓楚風的這個回答探討一下,「錢能買到的東西,就不必拜佛了!」
那麼錢和佛有關係嗎?又有什麼關係呢?
先來看看什麼是錢,馬克思已經將其研究的很透徹了。
貨幣就是一般商品的等價物而已,這是最膚淺的一種解釋,如果往深的解釋,貨幣就是人類勞動量的外在度量器,人類的每一種勞動都可以抽象為一般的能量消耗,最後體現在各種使用價值的商品上。
貨幣可以買到的東西,其本質就是人的各種能量消耗的一種形式,包括,手的、腳的、腦的等等身體各個部位的,還包括了道德和非道德的,合法和不合法的!
反過來說,人的各種能量的消耗形式,也可以進行貨幣化,資本化,流水化,當人類被自己的能量形式所裹挾,人的就會被自身的能量形式所利用,最後被奴化!這是人除了作繭自縛之外,還能做什麼?
不甘的人要將本身從自己的能量形式中解放出來,不為消耗能量而消耗,而是要駕馭這種能量,不要被這種能量駕馭,進而也要避免成為金錢的奴隸。
那就要問了,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首先要知道點什麼呢?說到現在,錢的概念大家應該已經有了,無非就是人的各種能量形式的消耗而已。
第二
那什麼是佛呢?
是不是能量體,不敢妄斷!
丁元英:佛乃覺性,非人,每個人都有覺性,但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了,人可以壞,覺性卻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
到此,還有必要再去探討什麼是佛嗎?佛都是 ,說出來的佛都脫離了人的腦電波,既然是腦電波,那還是人的能量消耗,既然是人的能量消耗,那用錢也就能買到,但是用錢買到的佛也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跟佛本身毫無關係。
這只是勉強之說,首先佛不是能量的消耗,佛是無生無滅的,如果佛是能量的本身,那麼量體是什麼?只有量體覺到,才有說話的權利,才能在實踐上否定,才可以更精進,能量體都沒有覺到,那談什麼佛不佛的呢?
覺到能量體也是其次,先要解決的是徵服能量體的消耗形式。因為要解脫能量體的束縛,不為金錢而活著,那為什麼活著呢?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活著,將自己的能量消耗建立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然後把自己的能量轉換成貨幣,資本,等等,活在金錢之上!
說完金錢,再去討論一下興趣,金錢這一關過不了,別的都妄談,徵服不了金錢,興趣也就先不要探討了,先找到再說!
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後,將其貨幣化,進而徵服金錢,然後玩索興趣而有,佛不佛的以後再說!
說了這麼多,現在也只能先把佛放一邊,不管認識不認識佛,其中一點是肯定的,能用金錢買到的,只不過是佛知識而已,並不是佛本身。收錢就不是覺者,而是賣者,賣的是佛知識,賣的是能量形式,賣的是思想腦電波。而覺者是已經悟到佛的人,不賣而是了障,是知佛而並非什麼買賣所得,知佛者不是外求而得,而是人本就有的。
所以,用收錢不收錢來判斷是不是真的覺者。丁元英和韓楚風以錢敲門,這個錢可不是什麼敲門磚,而是試金石。大師的「非也」也證明了大師就是大師。試過之後,便只有誠心了。
第三
《天道》是部很不錯的電視劇,其中的每一個劇情都含有很深刻的意義。《天道》是由《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改編而成的,書中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男人是怎麼樣從一無所知的男孩走向一個成功成熟的男人的過程,從一個個文字中你就能看出作者背後人物在歷史變遷中思想的升華。
這本書的的作者和電視劇的編劇都是豆豆一人,她是一個很神秘的人,在年間銷聲匿跡很多年,至今雖然她還沒有自己的新作,但是她最經典的「三部曲」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去讀一讀的。
「三部曲」雖然講述了三個不同的故事,但是他們之間是有聯繫的,這一點可以通過男女主角的關係和思想來看,層層遞進,一脈相承!
書中的啟示對於現在正處在窮困潦倒的狀態下的人還是有很大的鼓舞的,當你進入書中,跟隨主角的思想去考慮問題,你的思路就會越來越清晰,所以小編建議大家讀一讀豆豆的「三部曲」,領悟一下真正的「天道思維」,讓自己重獲希望,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