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
拓寬銷售渠道 加快數位化轉型
各國中小企業努力應對挑戰(記者觀察)
本報記者 鄭 彬 張 悅 李曉驍
為了讓消費者安心外出用餐,英國倫敦的一些餐廳設置了私人用餐倉,以保證社交距離。圖為8月6日,人們在一家餐廳的私人用餐艙內就餐。
影像中國
5月13日,義大利政府頒布一項總額550億歐元的「重啟法令」,幫助該國企業、個人和社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根據這一法令,義大利政府將拿出256億歐元用於為收入受到疫情影響的職工發放補貼,約50億歐元用於資助中小企業。圖為工人在義大利蒙特維東科拉多的一家帽子製造廠內工作。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地中小企業造成嚴重衝擊,多國政府機構紛紛出臺針對性緊急救助計劃,中小企業也積極通過拓寬銷售渠道、加快數位化轉型等手段,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國經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尤其嚴峻。國際貿易中心對132個國家中小企業的調查顯示,2/3的微型和小型企業業務受疫情影響嚴重,1/5中小企業面臨永久關閉風險。經合組織研究報告認為,旅遊、零售、餐飲、建築、交通運輸等服務行業受疫情衝擊最嚴重,行業內中小企業也最為集中。
由於中小企業在穩定增長、增加就業、促進創新、改善民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多國政府和中小企業紛紛採取措施以應對挑戰。
綜合運用財金政策,解決流動性危機
卡洛斯·愛德華多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從事導遊工作多年,疫情的蔓延使他陷入失業的困境。最近,他和搭檔一起創建了「巴西虛擬遊」網站,為旅遊愛好者提供實時講解服務。今年4月,巴西政府宣布為旅遊及相關行業提供50億雷亞爾(1雷亞爾約合1.28元人民幣)的特別信貸,其中80%用於中小微企業。受益於此,卡洛斯有能力採購設備、搭建網上平臺,並計劃將線上景觀從裡約拓展至全巴西。
面對疫情衝擊,許多國家第一時間放鬆貨幣政策,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並針對資金儲備不足的中小企業出臺專門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以保障企業生存和就業穩定。資金「及時雨」不僅維持了中小企業的生存,還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歐盟委員會聯合歐洲投資基金釋放了100億歐元資金,用於扶持超過10萬家處於危機中的中小企業。歐盟還在7月達成的1.85萬億歐元經濟復甦計劃中建立新政策工具,重點解決中小企業資金來源和償付能力等問題。巴西政府提供了多批特別貸款,到今年年底向中小企業提供的信貸額將達到2000億至3000億雷亞爾。智利設立多個類別的基金和信貸計劃,幫助無法通過銀行獲得流動資金的中小企業融資。
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通過減免稅費、提供貸款擔保乃至現金資助等,幫助企業解決流動性危機。歐洲中小企業聯合會研究數據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歐盟27個成員國都採取了稅收減免和貸款擔保等措施。德國對員工規模在5人以下和1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分別給予每月9000歐元和1.5萬歐元現金支持,同時建立總額20億歐元的初創企業基金,作為支持初創企業、新創立的技術公司等發展的風險投資基金。法國推出3000億歐元的企業貸款擔保政策,並向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提供30億歐元的準股權長期貸款。義大利推出70億歐元的中小企業擔保基金,減免中小企業債務30億歐元。
拓展出口市場,提振有效需求
在多個配備視頻會議系統的商談間裡,一些韓國出口企業正通過視頻會議展示產品、洽談業務——這是韓國視頻出口洽談會的現場。洽談會由韓國貿易協會聯合韓國中小企業振興公團等機構舉辦,有52家海外進口企業和117家韓國出口企業參與。對參加洽談會的企業,韓國貿易協會在宣傳視頻和產品名錄製作、海外郵寄樣品、現場翻譯等方面提供支持。「線上視頻洽談會節省了時間和出差費用,是非常好的商業對接模式,能幫助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擴大出口。」參加洽談會的一家韓國出口企業負責人表示。
一段時間來,線下消費萎縮、跨境貿易受阻,中小企業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難題。提振出口,成為一些國家政府支持的重點。除了促成在線洽談,韓國出口部門還積極拓展海外電商市場。韓國中小企業振興公團與東南亞兩家知名電商平臺籤署合作協議,支持該國中小企業品牌進軍東南亞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市場被視為重要增長引擎。韓國全羅南道政府與韓國木浦大學啟動大中華區綜合出口扶持項目,通過開設直銷商店,在社交媒體平臺線上營銷、帶貨直播等擴大在華銷量。
為推進經濟復甦,多國採取措施激活消費,擴大有效需求。英國7月宣布將餐飲、住宿和旅遊業增值稅從20%降至5%,持續到明年1月;8月推出外出就餐享5折活動,覆蓋全國約13萬家餐飲門店。6月到7月,韓國政府攜手商家在全國各地舉行大規模線上線下打折促銷活動,並將其與旅遊項目銜接。該國政府還為中小企業和工商業主提供促銷經費,向民眾發放線上優惠券。
為維持居民購買力,歐洲多國採取就業補貼政策。截至7月,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推出的就業補貼覆蓋4500萬個工作崗位,佔勞動力總數1/3。法國9月初宣布總額10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1/4用於支持就業。不過,有經濟學家指出,這可能會延遲就業市場改革,增加毫無獲利能力的殭屍企業數量。
關注長期發展,數位化助力企業轉型
MEEKS SHOES是一家擁有120年歷史的英國老牌鞋類零售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政府貸款建設線上平臺,打通線上線下渠道,該企業成功轉型電商模式,營業額增加了200%。「數位化轉型是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該企業第四代負責人約翰·愛德華表示。
當前,各國政府已開始將政策重心從應對短期危機轉向關注企業長期發展。數位化成為中小企業轉型的著力點。荷蘭國際集團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歐洲線上活動平均增加28%,其中在線社交、娛樂和教育分別增加39%、38%和31%。研究認為,疫情防控加速民眾消費習慣的改變,並將成為一種長期趨勢,企業應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數位化轉型,以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韓國中小風險企業部推出「遠程辦公服務優惠券」項目,補貼中小企業因居家辦公、視頻會議等產生的費用,以此鼓勵數位技術普及,提升企業競爭力。韓國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實行遠程辦公後,員工每天節省了近兩小時的通勤時間,公司日常辦公支出隨之降低。遠程辦公還打破了招聘的地域限制,使公司更容易找到合適人才。
然而,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易事。歐委會評估顯示,歐盟僅有17%的中小企業數位化建設取得了進展。歐洲企業政策專家盧克·亨德裡克表示,當前歐洲中小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資金不足、發展戰略缺失等短板,因此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非常關鍵。厄瓜多媒體也指出,中小微企業沒有足夠的時間、技術手段實現數位化,更沒有足夠資金僱用相關運營人員。
對此,歐盟通過開設數字培訓課程,啟動「數字志願者」能力計劃,擴大「數字創新中心」項目,幫助中小企業建立數據驅動的商業運營系統。歐盟還通過創建歐洲共同數據空間,幫助中小企業更加便捷和安全地獲得共享數據。厄瓜多政府也為中小企業提供數位化培訓,初步覆蓋約1萬家中小微企業,幫助企業建立數位化平臺,實現遠程辦公、在線交易等。
(本報布魯塞爾、首爾、裡約熱內盧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