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軍的座右銘是「做好準備」。但德國少年馬克斯?埃貝爾對希特勒禁止童子軍後發生的事情毫無準備。當其他男孩歡呼時,這名17歲的少年被一群納粹青年包圍,其中一人拿著一把刀。埃貝爾拒絕放棄偵查工作的態度變成了一場生命之戰。
那是1937年,童子軍是眾多被納粹禁止的青年組織之一。現在,德國的每一個非猶太男孩都被要求成為希特勒青年團的一員。埃貝爾,一個不信任納粹的和平主義者,拒絕了納粹,並為此付出了代價。
那個童子軍遭到一群納粹青年的騷擾和襲擊。為了強迫他加入,其中一名成員刺傷了他的手。埃貝爾奮起反擊,抓起刀,劃破了另一個男孩的臉。後來,意識到自己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他逃離了德國,並最終成為美國公民。
埃貝爾只是被「希特勒青年」改變了生活的數百萬德國年輕人中的一員。「希特勒青年」組織旨在向孩子們灌輸希特勒的意識形態,然後將他們送往戰場。
1933年,在柏林,一群男孩離開營地去遠足參加希特勒青年夏令營。
到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臺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孩子都是像童子軍這樣的青年組織的成員。1909年,英國發明了童子軍,並迅速傳播到德國。但還有另一場聲勢浩大的青年運動——由納粹發明的運動。自1922年起,國家社會主義者就有了一支青年武裝,旨在為其準軍事組織訓練和招募成員。隨著納粹勢力的壯大,他們的青年勢力也在壯大。
1933年1月,希特勒青年團有5萬名成員。到今年年底,這個數字超過了200萬。隨著20世紀30年代的發展,納粹對這些深受德國年輕人歡迎的組織發動了戰爭。首先,他們禁止兒童組織與共產主義等政治運動有聯繫。1936年,他們禁止了所有的青年組織——包括童子軍——並強迫其成員成為希特勒青年團的一部分。猶太兒童被禁止參加。
禁止童子軍活動傳達了一條信息——服從,否則就會受到懲罰。這也產生了實際的影響:由於其他童子軍組織被禁止,孩子們獲得童子軍經驗的唯一途徑就是加入希特勒青年團。當德國發動戰爭時,拒絕加入的兒童被疏遠,然後受到懲罰。到1939年,超過90%的德國兒童是希特勒青年組織的成員。
從六歲起,德國男孩就必須加入納粹青年組織。他們身著制服,身披國旗,接受艱苦的體能訓練,為日後在國防軍服役的兩年做好充分準備。
對納粹來說,這個組織還有其他好處。它不僅允許第三帝國向最易受影響的孩子們灌輸思想,而且還讓納粹把他們從父母的影響中消除,他們的父母中有些人反對納粹政權。納粹黨知道,家庭——通常不受政治迫害的有凝聚力的私人團體——是他們實現目標的障礙。「希特勒青年團」是將希特勒的意識形態引入家庭的一種方式,一些「希特勒青年團」成員甚至在父母的行為方式不被德國認可時譴責他們。
雖然童子軍是被禁止的,但納粹吸收了童子軍的許多活動和傳統。希特勒青年參加了典型的童子軍類型的活動,如野營,唱歌,手工藝和徒步旅行。他們去夏令營,穿制服,在營火上背誦誓言,講故事。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活動發生了變化。雖然女生團體關注的是藝術體操和冬衣運動,但男生團體更像是一個小型軍隊,而不是童子軍的巢穴。他們對成員實行軍事化的命令,並對年輕人進行從武器到生存的各種訓練。所有組織都進行了大量的宣傳,鼓勵人們對元首近乎宗教般的忠誠。
阿方斯·赫克的經歷是典型的。正如他在20世紀80年代告訴《波士頓環球報》的那樣,他迫不及待地想成為一名成熟的希特勒青年團成員,享受遊行、唱歌和參加集會。「我的肉體和靈魂都屬於阿道夫·希特勒,」他回憶說。二戰結束後,他花了數年時間才擺脫了這種灌輸。
阿道夫·希特勒與納粹黨希特勒青年團在1935年的一次聚會上。
一些男孩拒絕加入希特勒青年團,並把他們的青年團轉入地下。其中一個組織,雪絨花海盜,甚至攻擊希特勒青年成員並破壞他們的活動。大約5000名雪絨花海盜被認為蔑視納粹,在牆上亂塗反戰塗鴉,並參與各種暴力和非暴力抵抗。1944年,6人在科隆未經審判就被處以絞刑,原因是他們涉嫌參與黑市交易。被佔領國家的童子軍也進行了抵抗:例如,在法國,童子軍救出了40名猶太兒童,使他們免於被驅逐出境;在奧斯威辛,一群波蘭童子軍進行了抵抗,甚至逃脫了納粹的魔手。
隨著戰爭的進行,很明顯,希特勒青年的真正目標是為帝國培養更多的士兵。多年來被納粹意識形態浸透的孩子們變成了順從、狂熱的士兵。最終,這些士兵變得越來越年輕。從1943年開始,所有17歲及以上的男孩都被迫服兵役。
1945年,絕望的納粹領導層開始把年紀較小的男孩趕出學校,送他們去前線。這些沒有經驗的孩子本質上是被徵召去執行自殺任務——如果他們拒絕,他們就會被處死。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在被俘的盟軍手中受到了殘酷的對待。
戰後,希特勒青年團被解散。如今,這個群體被認為是納粹政權最令人膽寒的一面——證明了一個極權主義國家可以利用兒童來養活自己的軍隊,並助長其仇恨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