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中型客車競業信息終結篇,盤點2019年國內客車企業的變動

2020-12-23 提加商用車網

作為商用車的重要組成品種,儘管大中型客車2019年未能取得市場端的突出表現,但行業卻依然保持了「人來人往」的態勢,有人偃旗息鼓,也有人悄然進場,這也許就是行業的魅力。以下按時間順序對其餘的企業交易、變更等信息進行盤點。

2019年2月第316批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五)25號的山東沂星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余達太變更為姜良峰。2019年沂星只銷往臨沂交運20輛SDL6841EVG純電動城市客車,慘澹亦經營。隨著武漢揚子江汽車交易給中信建投,目前山東沂星已成為東湖新能源旗下唯一的客車生產企業,具備了「集中精力做聚焦」的條件。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二十六)17號的陝西躍迪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代表由呂洪濤變更為逯迎春。陝西躍迪前身為陝西省商洛汽車改裝廠,生產秦東牌SQZ系列產品,2015年12月第279批交易給河北躍迪集團,啟用躍迪牌。此外,躍迪集團還有第(十二)17號的安慶安達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安達爾牌,AAQ系列),以及非目錄企業河北新宇宙電動車有限公司和河北聚乾電動車有限公司等。

2019年3月第317批

本批次,整車第99號的成都新大地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更名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李子豪變更為安聰慧,企業地址仍沿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驛區)車城東七路366號。成都高原廠也就是吉利汽車的成都基地,目前主要生產帝豪牌SUV。

本次交易的新大地,前身是成都拖拉機總廠下屬的成都大地汽車廠,生產大地牌、CDD系列輕中重型載貨車,大中型客車和乘用類小客車及相應二類、三類底盤,是資質比較齊全的整車企業。1998年6月,李子豪旗下的廣東順德日新發展有限公司入主,與成拖合資成立成都新大地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代碼更改為日新的縮寫RX系列,開始了在汽車業的新一輪冒險。包括與西藏藏羚/韓國雙龍、早期的永康眾泰甚至牡丹客車都傳出各種緋聞,並在2010年5月被央視曝光「非法拼裝」,十堰和銀川項目也折戟沉沙,企業日漸沉寂。此前吉利汽車曾藉助收購東風南充DNC、成立遠程汽車進軍商用車行業,本次成都高原廠能否重啟早年的客車業務尚有待觀察。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八)02號的衡陽客車專用車廠更名為衡陽智電客車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人由李承德變更為劉小軍,生產雁城牌HYK系列產品。2018年11月衡陽客車通過引入中國恆天資本,欲將其打造成恆天新能源南方基地,目前已由南京恆天領銳控股,變身為恆天系的又一家客車企業(此前已有湖北新楚風、江西百路佳),而有過安凱客車、南京金龍經歷的汪先鋒出任董事長。衡陽智電前身為成立於1950年的湖南衡陽客車廠,1996年更名為衡陽客車專用車廠,是「七五」期間國家客車重點生產廠,主要產品有60座前置柴油HY680大客車,50座空調柴油後置HY682H大客車,HY630輕型客車等產品,在長途客運和團體通勤領域有一定影響力。

2019年4月工信部第318批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三)19號的中機保定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客淶水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人由張東軍變更為王建英,生產華北牌、HC系列產品。該公司深層次由設於開曼群島的FUK TAI公司控制(典型投資公司結構),其旗下的北京福泰新能同時設有唐山兆豐機電和海天新能源,前者即為中客淶水大股東,後者則主要保有唐山客車,因此也不難理解產品上的「一脈相承」。

中客淶水前身為華北汽車製造廠,早期為國有企業,2000年1月與保定長城汽車合資組建長城華北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後轉為長城配套的企業,2011年被全資收購,從此罕有提及。至於留下來的目錄,早在2002年2月第11批變更為高碑店市中客華北汽車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1月第280再次變更為中機保定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地址變更為保定市淶水縣經濟開發區東區衝之大街102號,正式告別了此前「華北廠」的影子。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八)24號的長沙佳利汽車有限公司更換為湖南獵豹特種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鍾新農變更為李昌斌,商標從湘陵牌變更為獵豹(LEOPAARD)牌,繼續沿用XL系列。這也是湖南獵豹在將原整車118號的湖南長豐汽車交易給廣汽後的二次創業,除了新設立的湖南獵豹LBA、交易YZK的安徽獵豹外,本次的獵豹特車XL也是獵豹企業的重點布局方向之一。

至於長沙佳利的前身則是湖南省社會福利專用車輛廠,由湖南省福利總公司於1985年成立,屬民政系定點生產企業,早年生產湘陵牌XL6580、XL6600、XL6700和XL5030等產品,更以仿豐田Previa「大霸王」的XL6470輕型客車而知名,這是一款以湖汽HQC6450為基礎的二次改裝車,可選豐田3Y、4Y發動機,不僅保持了外觀的形似,「內芯」也是日本原裝。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四)32號的江西之信汽車有限公司遷址為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經濟轉型產業基地。作為浙江之信集團的旗下企業,江西之信是2018年7月第309批從第(六)22號的遼寧超越汽車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異地重組而來。之信集團作為一家金融型企業,去年年底傳出「爆雷」,旗下的江西之信、遨遊動力也已停產,甚至有投資者找到筆者諮詢此前在之信的投資何時能取回,故而此類企業也印證了一點:看似良心,其實居心叵測。

2019年5月第319批

本批,整車第58號的福建新福達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由賴雪鳳變更為葉宇亮。據了解,去年新福達進行了一系列法人變更,包括昌龍汽車附件、鑫美達零部件、帕特零部件、九龍座椅等旗下子公司都進行了改革,這也可看做是新福達的一次集權過程。在新能源普及、整車企業大量湧現的背景下,作為客車行業主要的三類底盤生產企業,新福達也失去了早年的先機。目前看來,簡單的從「坐商」到「行商」已遠遠不夠,新福達更需要吃透當下的政策,畢竟對於大中型客車行業而言,只有升級整車廠才是唯一出路,這必會導致三類底盤的減少。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四)14號的江西宜春客車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鄒克瓊變更為奉孝君。此前,上市公司江特電機曾控有兩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包括本次的宜春客車,以及整車類141號的江蘇九龍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然而隨著去年年底江蘇九龍的股權交割完畢,江特電機已徹底退出,而中宜客車也成為其僅有的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考慮到宜春擁有世界最大的鋰礦山,是著名的「鋰都」,因此保有上遊資源也是介入新能源產業的一法。

2019年6月第320批

本批,整車第104號的東風雲南汽車有限公司地址變更為雲南省嵩明縣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空港大道6號,法人代表由楊少傑變更為羅元紅。東風雲汽早年是東風集團和湖北明想集團的各50%合資企業,2017年引入雲內動力股份,以便企業更好在西南地區開拓。去年東風雲汽的單一車型EQ6608PA5便銷售451輛,甚至超過很多知名企業的全年銷量,因此是比較典型的中巴型企業。

本批,整車第126號的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變更為河南省滎陽市豫龍鎮康泰路513號。作為曾經的「中巴王」,少林客車曾以近萬輛的年度銷量位列行業頭排,也是大小金龍和中通後、第4家升級為整車企業的大中型客車企業,彼時企業位於滎陽市京城南路001號,在隨後的發展中受到周邊商業的限制,因此企業在2.5公裡外的東側啟動了搬遷項目。不過近年少林客車略顯沉寂,企業銷量下滑速度驚人,去年只有不到150輛的銷售記錄,與巔峰時相比要退步很多。幾年前筆者甚至親自聽到了「少林被某企業收購」、「買某品牌就是買少林」的銷售話術行為,我們也祝願少林客車能藉助本次企業遷址而重振雄風。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二十三)08號的貴州貴航雲馬汽車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人由宋海華變更為薛東方。此前的雲馬飛機製造廠有中航系背景,然而隨著中航不再發展汽車業務,目前公司改由陝西聚元創優科技控股。

2019年7月工信部第321批

本批,整車第3號的東風特種汽車有限公司生產地址由湖北省十堰市白浪中路51號變更為湖北省十堰經濟開發區龍門溝工業園龍門大道1號。東風特汽超龍客車2019年銷量高達3600輛,儘管比巔峰之期要有縮水,但依然是東風系中表現最好的企業。東風特汽同時是特種客車的主要生產企業,其利用東風卡車駕駛室生產的一系列「外觀粗獷、動力強勁」的「卡客車」令人印象深刻。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25號的蘇州益茂電動客車有限公司變更為上馳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新能源「十城千輛」的起步時期,蘇州益茂由海歸博士陳恆龍對企業進行企業股權改制,並進行了一系列新能源零部件布局,包括儲能裝置和電控系統。如今企業法人也變更為董明欽,目前由碳博士(美股上市公司)控股。至於蘇州益茂電動的前身,則為張家港市輕型客車廠,即廣為人知的東鷗牌ZQK系列產品。

本批,民用改裝類第(十)106號的江蘇國唐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國唐汽車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由王海榮變更為張新中,生產鑽石牌SGK系列產品。國唐汽車是中國信科CICT集團投資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由烽火科技集團與大唐電信科技聯合重組而來,目前股東包括高鴻股份、悅達集團等。國唐汽車前身是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招商引資的江蘇登達汽車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1月第244批由第(九)16號的上海光輝客車廠有限公司跨地域重組交易而來,廠址位於建湖縣高新技術經濟區南環路88號。目前國內知名的通訊商裡,中興智能ZTE已經通過收購珠海廣客GZT資質、成功入圍整車企業隊伍,而烽火和大唐重組後的中國信科也通過江蘇國唐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紛紛成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布局企業。至於產銷規模和盈利水平無憂的華為,能否、或何時進入汽車行業,也是圈內津津樂道的話題。

2019年12月第326批,整車第144號目錄的江蘇卡威汽車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蘇華梓車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孟明華變更為朱晨玲。目前華梓車業仍然是一家頗具神秘色彩的企業,而江蘇卡威則知名度高一些,前身是民用改裝類第(十)46號的張家港市江南汽車製造廠JNQ,2013年7月第250批交易變更為江蘇卡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278批升級為整車企業。而卡威原本是一家以皮卡業務著稱的企業,但其收購的江南汽車JNQ只有M類資質,無法生產N類皮卡和載貨汽車,因此卡威被迫「借殼」洛陽一拖,合資生產福德牌LT系列皮卡,並與悍馬傳出緋聞。在2015年新能源大潮中,卡威也曾造過一系列客車產品,比如當時異常流行的6米大海獅、萬寶歐系輕客,以及與常州格維創聯合作的模塊化8.5米公交車等,但都成往事。另,卡威還有一張民用改裝類目錄第(十)19號的江蘇卡威專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是2009年8月194批收購鎮江市電站輔機廠資質而來,生產卡威牌KWZ系列的3字頭自卸、5字頭專用和9字頭半掛車,但並不是其主營業務。

2019年8月工信部第322批

本批,整車第89號的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陳漢君變更為陳道宏。公開資料顯示,陳道宏此前是廣汽豐田公關課課長、廣汽菲克執行副總裁,後調回廣汽集團工作,擔任經濟運行本部副本部長兼經營管理部部長,升任集團總經理助理級高管。

2019年9月第323批

本批,整車第102號的濰柴(重慶)汽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韓黎生變更為丁迎東。濰柴重慶即英致汽車Enranger,是濰柴集團最早進入乘用車行業的企業,2015年6月第273批由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變更而來。至於嘉陵川江的前身則是渝州汽車廠,是重慶地區重要的客車和載貨車生產企業。

2019年10月第324批

本批,整車第118號的福建天際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設立非獨立法人的紹興分公司,註冊地址福建省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泉州汽車基地一號路三號,而生產地址則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瀝海鎮雲帆道8號,這是天際汽車紹興工廠投產的重要信號。同年12月29日,天際汽車ENOVATE首款SUV車型ME7量產下線,而稍早些時,更為人知的則是由東南汽車DN代工的電咖汽車Dearcc轎車EV10。至於天際汽車的前身,則是西虎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西虎牌QAC系列產品,更早則是福建八閩汽車總廠,生產八閩牌CJY系列(中國金燕,ChinaJinYan)、BM系列產品。

本批,整車第58號的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法人代表由邱志向變更為王藝宏。作為福建龍巖的一家整車企業,此前曾傳出國能汽車借殼上市,企業也曾一度變更為NEVS的下屬公司,然而隨著整車第176號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GNE的設立,「借殼」之舉也不再需要,新龍馬也重新回歸。目前新龍馬由福汽、龍馬工業主要控股,NEVS、五菱柳機和梟龍汽車等單位參股,主要生產啟騰系列乘用車、福建牌客車、越野車和載貨車等。本批,整車第118號的四川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由孫振田變更為殷文,在325批中也有記錄,筆者此前已在文章中有介紹,不再贅述,參見(中通申報了新式13米,重汽新品有3款,325批客車公告還有哪些亮點?

後記

至此,筆者利用一個系列完成對2019年大中型客車競業信息的盤點,包括諸多企業的業務變更、擴張和人事調整,以及諸多整車企業的湧入,它們共同導致了客車行業格局的新一輪變化。

任何行業都是「有紅就有黑」,有些信息看似只是一條簡單記錄,背後卻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新聞,也由此衍生出各種產業故事,在各種場合流傳。當然我們無法做到每次都是親歷者,但卻可以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用客觀、理性的文字記錄發生的一切,或許這也是對產業的一種貢獻。(完)

圖文:C3

相關焦點

  • 宇通卡車業務漸成形,比亞迪等忙擴張,2019國內客車競業信息詳析
    早在2019年10月數據分析系列文章的前言篇,筆者便曾介紹到:競業信息(Competition)其實是數據分析研究體系(Data Analysis & Research)的三大基礎課題之一。細心的讀者也一定留意到,在每個月的產品分析篇中,筆者總會把競業信息與產品數據分析模塊合併,因這都屬於「數據研究」的一部分。
  • 合三為一、加速復工、持續轉暖,330-332批客車公告分析中篇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的校車新品比例處於近一年的高點時期,筆者在2019年度盤點中提出,校車這種應對學年制的需求,將在三季度秋季開學期迎來年度的市場高峰,而仍有意於校車業務的各家企業也紛紛推出自己新一代的校車產品,後文具體闡述。
  • 客車巨頭廈門金龍2014年劃歸福建省後,與宇通客車差距越來越大
    一、營收情況專門做商用客車的主要由宇通、中通、金龍、亞星、安凱、曙光這幾家,當然福田、比亞迪等綜合性車企也有做,但做大中型客車的主要是以上這幾家,其他量不多,暫不考慮。通過以下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同比2013年底金龍營業收入減少了14%,淨利潤減少了21%;而最大的競爭對手宇通客車營業收入增長了38%,淨利潤增長了6.45%。2013年金龍和宇通的銷售收入差距只有13億元,到2019年達到接近126億元。
  • 宇通客車現高層人事變動 上半年淨利同比下滑90.78%
    《每日財報》注意到,作為中國客車龍頭企業的宇通客車,剛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後,僅隔2天,就出現高層人事變動。據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8月27日收到副總經理戴領梅先生的辭職報告書。
  • 中國價值公司100之客車企業排行榜|三大評價維度 宇通高分拿第一
    經營方面,在大中型客車市場,宇通客車處於霸主地位。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數據顯示,宇通客車2019年銷量5.87萬輛,同比下降3.6%。宇通客車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0%以上,在機場擺渡、校車等細分市場更是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
  • 1815臺海格客車助力2022卡達世界盃!蘇州金龍攬獲大中型客車出口...
    2020年11月30日,中國客車製造再次領舞世界,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服務卡達世界盃雲籤約儀式在卡達首都多哈和中國蘇州同步舉行,海格客車1815臺大單成就中國大中型客車出口卡達史上最大批量訂單,這也是2020年中國大中型客車出口的最大批量訂單。在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經濟穩步恢復的當下,海格客車以漂亮的成績單,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再譜華章。
  • 2020年中國客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宇通客車穩居行業龍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從國內六大地區客車市場表現來看,1-6月,華東地區銷售5.81萬輛,同比增長4.09%;中南地區銷售3.06萬輛,同比下降7.89%;華北地區銷售1.94萬輛,同比下降9.32%;西南地區銷售1.53萬輛,同比下降23.18%;西北地區銷售0.95萬輛,同比下降24.16%;東北地區銷售0.54萬輛,同比下降44.14%。
  • 大中型客車92款,鉸接成為電動化新領域,339批客車公告來了
    前一階段,筆者由於個人事務較多導致創作工作時斷時續,很多策劃好的文章也因故未能與讀者及時見面,在此向廣大支持提加商用車、尤其是客車類話題的粉絲們致歉。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裡,筆者將以更勤奮的態度,更多樣的話題,將更豐富的客車訊息帶給大家。
  • 比亞迪佔純電客車榜首,濰柴發力燃料電池,328-329批客車公告解析
    具體而言,中通、比亞迪均為12款,與北汽福田7款並列三甲,其餘幾家也都是「知名企業」,宇通、海格、金旅、申龍等傳統企業,依託大型汽車集團的中車、廣西汽車(五菱)、重汽(合併原濟南豪沃)、吉利(遠程商用),以及中興智能ZTE。與2019年市場端數據相比,也大多是這些企業榜上有名,行業格局已變從產品端也可得證。
  • 2020年中國旅遊客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宇通客車競爭優勢...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國內旅遊及入境旅遊市場均平穩增長。2019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
  • 宇通客車深耕海外市場,純電動客車開創新裡程
    2020年11月30日,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通客車」)與卡達國家運輸公司(Mowasalat)通過線上雲籤約1002臺2022年卡達世界盃車輛供應及服務合同。訂單總金額近18億元,其中純電動客車741臺。
  • 宇通客車/金龍客車/安凱「拼」百輛訂單!5月客車出口還會漲嗎?
    進入5月,宇通、金龍、比亞迪、安凱等中國客車企業在海外做得更加有聲有色,攬獲的大單一個比一個讓人驚嘆,「原來中國客車在海外這麼『香』!」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客車企業5月在海外市場的成績到底如何?截至2019年12月,宇通客車在哈薩克斯坦的整車銷量總數為2060輛,在同期中國出口哈薩克斯坦的大中型客車中佔比超40%。隨著本次出口的順利完成,宇通客車一舉成為哈薩克斯坦大中型客車市場保有量第一的客車品牌。
  •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9評價權威發布,宇通成為唯一獲評優秀客車企業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9評價權威發布,宇通成為唯一獲評優秀客車企業 2020-01-03 17:13:22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2019年12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9年評價結果,共有1563家企業參與評價,其中,宇通客車以95分的優秀成績登榜,成為榜單中唯一一家達到「優秀」級別的客車整車製造企業
  • 宇通18億籤約卡達世界盃用車創海外新能源客車最大訂單
    在明年4月,宇通客車將陸續發運批量車至卡達。隨著來自卡達世界盃用車訂單的到位,宇通客車的海外版圖再下一城。相關信息顯示,作為業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客車企業,宇通客車是全球銷量第一的客車品牌,其銷售及服務網絡覆蓋歐洲、拉美、非洲、亞太、中東,獨立國協等市場,產品批量遠銷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超70000輛。
  • 安凱客車榮獲「公共運輸品質客車製造企業」稱號
    在交通運輸部、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交客運企業的百餘名代表共同見證下,20條2019-2020年度「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出爐,同時在此次活動上,安凱客車榮獲「公共運輸品質客車製造企業」稱號。在這個公共運輸領域最具號召力和吸引力的交流展示平臺,安凱客車的產品、服務以及對城市綠色出行的貢獻,獲得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和公交企業代表的共同認可。作為高品質新能源公交的製造企業,安凱客車將不斷應用、升級產品和技術,持續為綠色低碳出行貢獻堅實的企業力量。
  • 宇通重回第一,安凱進前五,2019年12月最新客車公告分析(上)
    工信部326批紅頭文件於2019年12月6日發布,這是2019年車企申報的第11個公告批次,同期下發2019年第11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這些都是2019年的最後一個文件批次,也是自然年的收尾工作。
  • 1815輛海格客車將助陣2022卡達世界盃
    11月30日,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服務卡達世界盃雲籤約儀式在卡達首都多哈和中國蘇州同步舉行。海格客車1815輛大單成就中國大中型客車出口卡達史上最大批量訂單。這也是2020年中國大中型客車出口的最大批量訂單。
  • 宇通客車:公司擁有國內最完備的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產品型譜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宇通客車(600066)提問, 請問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布局是怎樣的,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專注於客車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通過多年來的自主研發和系統的技術創新,逐步掌握了新能源、智能化
  • 影響中國客車|自主品牌品質擔當,看金龍客車「成績單」
    品牌榮譽與口碑,成就了金龍客車2019的影響中國客車「成績單」。2020年3月18日,由中國客車網與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聯合主辦的第14屆影響中國客車業系列活動線上發布會隆重召開。客車行業專家、學會代表、客車製造、技術配套、公交客運等客車人們線上相聚,隔屏相望,共襄盛舉。
  • 27家汽車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排行:吉利汽車第四 長城汽車第五
    本文為2019年榜單系列文章之汽車篇,共選取27家汽車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據數說商業統計,27家汽車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總額為18065.2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761.71億元,減少696.51億元,同比下滑3.71%。平均營收為669.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