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要求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小時。
筆者認為,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不合時宜,「體育家庭作業」可以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也經不起推敲。
第一,體育家庭作業也是作業,有布置就得有檢查,否則老師就難以得到反饋信息,也就失去了作業布置的意義。既然這樣,那麼誰來檢查學校老師布置的體育家庭作業呢?是由家長每天花1個小時的時間監督,然後評了分給個等級反饋給老師呢,還是由家長陪同拍照做好運動量統計,並把照片和統計結果上傳老師讓老師檢查評分呢?有人可能會回答:家長提供支持和保障,學生自個兒運動自個兒評分,老師收集檢查自評結果即可。
然而,在「學生代勞改作業」「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者「學生作業家長改」之類的現象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今天,給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只會增加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嚴重損害學校和教師的形象。按照某省日前出臺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老師,將被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所在學校的校長也將被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第二,在體育設施設備尚未走入千家萬戶的今天,體育家庭作業做什麼?有人可能會說,這裡所說的體育活動並不是指學校體育課所說的體育活動,諸如在客廳伸伸懶腰做做操,在庭院或廣場踢踢毽子跳跳繩,在田間小路上逛逛風景散散步,到對門山上望望遠景爬爬山……甚至幫父母做做家務,等等,都是體育活動呀,哪裡需要什麼設施設備?
誠然,這些活動要麼本身屬於體育運動的範疇,要麼雖非體育運動卻暗含有體育運動的某些因子,確實能收到鍛鍊身體的功效。然而,這些活動有必要作為家庭作業正兒八經地去布置麼?教育主管部門關於減輕青少年學生課業負擔的文件一個接一個下發,如果這些文件的要求能真正落到實處,那麼,憑著孩子好玩好動的天性,憑著家長之舐犢情深,即使有人想阻止這些活動的開展,孩子也會動起來的。
平心而論,關注青少年身體素質,引導青少年廣泛參加體育運動,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布置體育家庭作業,而是開足開齊每周的體育課,組織好每天的大課間活動,要把體育課上成有趣的課,要把大課間打造成歡樂的海洋。此外,還得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有時間有心情有精力去充分展示自己好玩好動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