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最火的學科是什麼
大語文?編程?
不不不!那絕對是體育啊!
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
通過網課上體育課
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
「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
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
不過家長們有沒有準備好?
以後輔導的家庭作業裡
除了「抄寫生字」「做算術題」外
可能還會出現
「跳XX個跳繩」「跑XX米」……
體育也要留家庭作業!
最近,這些報導坊友們都還熟悉嗎?
「因體質健康達標測試作弊,太原工業學院兩名學生被取消學士學位獲得資格」、「初中男生做不了一個引體向上」、「大學生軍訓頻頻暈倒」……
除了體質問題
視力也不咋樣
教育部今年11月發布的中小學生視力情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最近半年,我國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此外,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
所以今年9月
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
《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
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發展
《意見》提出,要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有網友質疑
學生的學業壓力已經不小了
把體育當成作業甚至掛鈎成績來完成
會不會適得其反?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副司長李晉陽此前就回應了「體育課為什麼要強制留作業」的問題。他認為,要通過這種強制方式讓大家樹立意識,能夠自願地去運動。「當體育鍛鍊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需要作業去強制的時候,那麼可能我們的身體素質就真的強起來了。」
其實,從部分網友的擔憂來看
家長們並不是對孩子
進行體育鍛鍊有太大牴觸
而是多體現在布置體育作業之後
如何量化?誰來監督?怎麼保障?
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好在據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小學、初中、高中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比率分別為90.22%、93.54%、93.54%,體育器械配備達標比率分別為94.2%、95.9%、93.8%,達標比率均較往年有所增長。
而且,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
體育家庭作業該怎麼布置、如何評價?
河北石家莊、保定等城市
選擇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運動形式
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
以邯鄲市邯山區為例,學生們要根據邯山區家庭體育運動APP的要求,完成當天的鍛鍊內容,家長進行視頻錄製並將完成情況上傳至APP。
在北京海澱區
體育家庭作業實現了「私人訂製」
2020年的國慶假期,海澱八所學校的學生們利用「學生體質監測與提升」小程序,可以查看自己的體質健康分析報告,能完成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體育作業。
體質監測分析報告示例 來源: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官網
看來體育家庭作業早晚要來
坊友們覺得上面這些方法怎麼樣?
你們怎麼看?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