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小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熱議 安徽專家這麼建議

2020-12-23 鳳凰網

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 小時——日前來自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的一則消息,引發廣大學生家長熱議。那麼, 戶外活動和近視防控有啥關係?家長應該在什麼時間給孩子做 第一次驗光?價格昂貴的角膜塑形鏡真的適合你家孩子嗎?如何科學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針對家長關心的這些問題,新安晚 報、安徽網、大皖客戶 端記者採訪了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兩位眼科專家。

案例

9歲男生因近視花上萬元配鏡

「右眼180度,左眼155度,沒想到孩子才三年級就近視了。」拿著 9歲兒子的驗光報告單,胡女士心裡很不是滋味。

胡女士說,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年初開始,孩子在家裡上各種校內的、課外的網課。最近一段時間,她發現孩子的視力狀況越來越糟糕,總是眯著眼睛看東西,於是就帶他去醫院驗光,沒想到已經近視100多度了。

「我感覺可能是上網課導致的假近視,不知道過段時間會不會好 些。」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配眼鏡?胡女士很糾結。在家長群裡,胡女士 發現兒子同班近視的孩子並不在少數,還有孩子戴上了當下很火的角膜塑形鏡。

「據說這種眼鏡能控制近視的度數,但是價格比普通眼鏡貴了很 多倍,普通眼鏡基本只要幾百塊錢一副,這個眼鏡要一萬多塊錢,而且 每年都要更換,也不知道是不是什麼『黑科技』。」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胡女士「不惜重金」給兒子配了一副。

數據

我省兒童青少年近視率超50%

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兒童青少年近視率 較2018年下降了3.63個百分點。雖然近視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省仍然有超過50%的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下一步,我省將加強全省兒童青少年視力健 康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網絡建設,形成準確的、覆蓋各年齡段的全省兒童青少年視覺健 康信息。同時,切實改善學生學習環境。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對中小學教室照明設備進 行全面檢測建檔,分期分批更換和淘汰中小學校教室不合格照明燈具,並根據學生座位視角、教室採光照明狀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對學生課桌椅 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

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我省 還將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通過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確保 學生每天陽光下校內體育鍛鍊不少於1小時。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小時。

觀點

戶外活動對保護視力至關重要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青少 年近視的發生率居高不下,且呈現低齡化的趨 勢。」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省眼科醫院)眼科中 心主任史春生表示,這與孩子們的學習任務較重、過多使用電子產品不無關係。

在臨床實踐中,史春生發現學習鋼琴的孩子近視發病率較高,這 與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有關。除此之外,導致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眼睛接觸的光照不足。

「家長和老師都要注意,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嚴重程度和接觸光 照的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家一定要認識到戶外運動的重要性。」 史春生呼籲,增加青少年戶外活動時間,共同保護兒童青少年眼健康, 「正常每天要有1個半小時到2個半小時的戶外活動,從而保證能夠充分地接觸到陽光,促進眼球的發育,減少近視的發生。」

在科學用眼方面,史春生建議用眼時間一次不要超過40分鐘,也就是 正常一節課的時間,長時間用眼導致的眼疲勞會對視力造成很大的傷害。

提醒

角膜塑形鏡並不適合所有孩子

由於近視度數不可逆,為了延緩近視的進程,儘量讓近視度數小一 點,近年來,角膜塑形鏡的使用也越來越多。角膜塑形鏡真的有用嗎? 對此,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省眼科醫院)古巴一級眼科專家豪爾赫表示,角膜塑形鏡作為青少年近視防控的一種治療手段,通過對角膜流體力學的改變控制近視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是可以戴這種眼鏡的。

「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醫療器械,眼科醫生檢查孩子眼睛 排除其他眼病後,確認能用才可以用,而且要遵醫囑,由醫生選擇適合的塑形鏡,定期複查。否則,可能會對眼角膜等造成傷害,還可能造成眼部感染。」

豪爾赫說。 豪爾赫表示,一般來說, 8歲以上兒童才能戴角膜塑形鏡,如果有圓錐角膜等眼部疾病的話不一 定適合戴。此外,還有一些孩子會對鏡片產生過 敏的情況。角膜塑形鏡和框架眼鏡都能起到很 好的防控作用,在國內外應用都比較多,但缺 點是價格比較昂貴,佩戴起來比較複雜。

建議

孩子4歲前應進行第一次驗光

由於眼睛疾病不易察覺,再加上很 多人覺得孩子還小,視力防控這件事可以等孩子長大後再說,因此往往等發現時就已經晚了。為了防止錯過孩子視力發育的最佳治療時間, 父母最好從孩子4歲開始,每年都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視力。

「兒童視力問題主要包括 近視、斜視、遠視、弱視等,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有遠視儲備的, 從嬰兒期到八九歲是正視化的階段,我們建議孩子的第一次驗光在 4歲之前完成,因為遠視、弱視等眼部疾病在6歲以前發現並幹預會取得很好的效果。」豪爾赫建議,從4歲開始,家長每半年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次 視力,建立一個完整的視力健康檔案。

對於已經近視的兒童青少年,豪爾赫建議 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驗光配鏡。需要注意的是,從 醫學原則上來說,12歲以下的青少年在驗光的時候要經過正規的擴 瞳「。因為孩子的睫狀肌調節能力很強大,如果沒有擴瞳檢測結果是不準確的。」豪爾赫說,在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配鏡店都能遵循醫學驗光的 流程,極少數會出現不規範的情況,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

相關焦點

  • 為中小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熱議 眼科專家稱戶外活動對保護視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 小時——日前來自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的一則消息,引發廣大學生家長熱議。那麼, 戶外活動和近視防控有啥關係?家長應該在什麼時間給孩子做 第一次驗光?價格昂貴的角膜塑形鏡真的適合你家孩子嗎?
  • 體育要布置家庭作業,但大家為什麼都在熱議英語?
    這段時間在頭條曬國慶作業大禮包的不少,八天假期,有的二三十張試卷,有的四五十張試卷,還有一些非常耗時的作業,比如視頻打卡,手抄報,作文等等。 當然,還有不少孩子這個假期可能耗在培訓班,開始持續多日的強化培訓。 天下父母都知道孩子的學習負擔很重,天下老師也明白學生的學業負擔越來越重,但沒有辦法,一路狂奔。
  • 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不合時宜
    日前,安徽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要求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小時。筆者認為,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不合時宜,「體育家庭作業」可以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也經不起推敲。第一,體育家庭作業也是作業,有布置就得有檢查,否則老師就難以得到反饋信息,也就失去了作業布置的意義。既然這樣,那麼誰來檢查學校老師布置的體育家庭作業呢?
  • 分層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你得知道……
    學生處於身心發展的時期,由於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差別使得分層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模式,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應該本著實效性、可行性和科學性,依據學生的不同需求並緊密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進行布置,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體育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終身體育鍛鍊打好基礎。因此,體育教師要學習先進的分層教學指導思想,基於學生的身體素質布置合理有效的體育家庭作業。
  • 安徽要求為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校內、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2小時
    為減少校園裡的「小眼鏡」,我省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以及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等,保障學生校內、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2小時。 通過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陽光下校內體育鍛鍊不少於1小時。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小時。深化體教融合,整合青少年體育賽事,吸引兒童青少年廣泛參加體育運動。 並結合「全國愛眼日」、「開學第一課」、「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等重要時間節點,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開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近視預防主題宣傳教育。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 通過網課上體育課 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 「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 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
  • 中小學生作業須總量控制
    天津北方網訊:作業是診斷教學效果,進行教學反饋的重要渠道。「中小學生該不該留作業?留什麼樣的作業?留多少合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市教科院課程中心主任趙福樓表示,目前中小學生作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老師布置作業比較隨意,作業的有效性不高;各學科布置作業,缺乏總量控制,從而加重了學生作業負擔;有的老師布置的作業形式比較單一,都是紙筆作業,以做題為主,這樣學生沒有興趣。此外,還存在著學校減負,家庭增負、社會輔導機構增負的問題,所以還需要家長與學校密切配合,共同保證學生每日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 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例如,2019年9月,廣東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鼓勵學校每天布置適量的體育家庭作業;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確保假期學生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
  • 福州一中布置體育暑假作業 提供視頻運動菜單
    原標題:福州一中布置體育暑假作業 提供視頻運動菜單 今年暑假,福州一中的高一新生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還有一份致家長信以及16個原創微視頻組成的運動菜單。信中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體育暑假作業,「至少完成一項體育技能的學習,並堅持每周至少參加兩次身體素質鍛鍊,每次選擇兩項身體素質進行鍛鍊,建議時長為30分鐘以上」。
  • 體育課必須布置作業,未來把體育納入高考有利於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學校在布置體育作業時,必須講究科學性。學校布置體育作業的目的是督促孩子們、解除繁重的學習壓力、增強孩子自身的身體健康,將一天繁重的學習任務解脫一下,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太大了,過於繁重的學習環境,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布置家庭體育作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教育領域的一個進步。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可能去做想要做的事情,體育教育,關乎整個民族的體質和素質。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例如,2019年9月,廣東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鼓勵學校每天布置適量的體育家庭作業;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確保假期學生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今年11月,安徽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提出,要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小時。  而在安徽省之前,其實已經有其他省份做出嘗試。例如,2019年9月,廣東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鼓勵學校每天布置適量的體育家庭作業;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確保假期學生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
  • 體育家庭作業要來了?眼科專家提醒:戶外運動很重要
    體育家庭作業要來了? 眼科專家提醒:戶外運動很重要 日前,安徽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根據統計,2019年我省兒童青少年近視率較2018年下降了3.63個百分點。
  • 寒假體育作業如何不流於形式?專家提出目標管理法
    寒假將至,學校給孩子們留體育作業已經成為常態,但體育作業大多數都是家長最後一天給孩子的體育鍛鍊表格上簽字,幫助孩子作假了事。體育作業怎麼留才更科學、效果更好?近日,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振明就如何收體育作業、如何判體育作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採用目標管理法留體育作業每年寒假和暑假,不少學校都會給孩子布置體育作業,譬如,每天需要跳繩多少時間、跑步多少公裡等等,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並沒有真的完成,只是最後央求父母在完成體育鍛鍊的表格上簽字,糊弄了事。
  • 「跳XX個跳繩、跑XX米」……體育家庭作業來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要說今年最火的學科是什麼,「體育課」稱第二,別的不敢稱第一。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溫泉中學、市實驗小學實施,旨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什麼是體育家庭作業?所謂體育家庭作業,就是學生回到家中,按照體育教師為孩子們制定的家庭鍛鍊計劃,進行各種體育鍛鍊,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終身鍛鍊習慣的目的。據悉,溫泉中學的體育家庭作業由學生自主或家長陪同完成,每個學生或者家長自行設計成績記錄表,每天記錄測試成績。學校每個學期將組織一次體育測試,每個學年進行一次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該測試成績將做為學生體育中考平時成績的主要參照依據。記者了解到,溫泉中學的體育家庭作業分為必練部分和選練部分。
  • 5名中學生當眾銷毀手機引熱議: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教育部...
    這些年,由於孩子沉迷手機帶來的家庭矛盾、引發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杭州濱江一小區,一名15歲的初三女孩從19樓墜下,落在三樓陽臺上,當場死亡。警方認定為自殺。事發前,家人發現女孩又在玩手機,提出反對意見,雙方發生爭執,隨後女孩跳樓身亡。 河北廊坊市,一名13歲女孩很晚還在玩手機。
  • 甘肅蘭州出臺中小學生作業「十條嚴規」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 為進一步規範中小學教育教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近日,甘肅省蘭州市教育局出臺中小學生作業「十條嚴規」,明確規定教師須親自批改作業,提倡作業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學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應付性批改,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
  • 「體育作業」怎麼布置?作業怎麼做?記者走進北侖多所學校
    受訪者供圖    近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發布會上強調,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    其實,在北侖區已經先行一步,孩子們已經很熟悉體育課家庭作業了。    體育作業怎麼布置?體育作業怎麼做?
  • 教育部:要布置體育作業實現「勤練」
    中國教育部:要布置體育作業實現「勤練」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22日,中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北京解讀體教融合相關文件時表示,「要組織經常性、常規性的體育訓練,要布置體育作業,課堂上教會的運動技能要經過進行常規化的訓練,特別是要組織面向全體學生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