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龍汽車(眾泰大冶分公司),2015年底與大冶市籤約,號稱大冶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2016年3月開工建設,僅僅用時15個月建成15萬平米現代化廠房,2017年7月1日,備受期待的首臺「大冶造」漢龍汽車整車下線。
2016年3月,漢龍汽車產業園項目開工
出道即巔峰,說的就是漢龍汽車在大冶的發展曲線。作為曾經的網紅品牌——眾泰,野蠻擴張的步伐在2016年達到巔峰,當年銷量突破30萬大關;2017年出現了略微的下滑,但依然高達31.7萬輛。但201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車市大環境發展變化,眾泰的市場急轉直下,全年僅銷售新車23萬輛,銷量下滑26.23%;2019年,眾泰汽車銷量再度遭遇腰斬,累計銷量進一步下滑40.1%,至15.3萬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眾泰更是始終處於「寒冬」之中,據有關媒體報導,眾泰目前運營的八大生產基地僅有永康、大冶、重慶和金華四個基地處於間歇性生產狀態,其他四大生產基地已經完全停產,上半年銷量慘不忍睹。而大冶眾泰(漢龍)從建成之後就一直不溫不火,前期想打新能源汽車的招牌,辦證問題拖延很久,後期受車市大環境及眾泰品牌口碑下滑的影響,至今仍是一蹶不振,完全沒有達到當地黨委政府對這個項目的期待。
大冶本地「抖友」發布的視頻
任何一個龍頭性項目的引進,都是機遇與危機並存。2015年、2016年的眾泰還是如日中天,正是大肆擴張的「新星」,2020年的眾泰已是「日落西山」,能不能「東山再起」已是一個大大的「?」。從飽受期待到不願提及,漢龍汽車在大冶的發展不得不說讓人惋惜。一個號稱百億級的招商引資項目,政府平臺在裡面在裡面究竟有多大的投入我們不得而知,但當地的「謠傳」這個數目是巨大的。除非有逆天的資本活血注入,不然,已是「泥菩薩過江」的母公司,大冶漢龍顯然已經指望不上了。
怎麼樣盤活「漢龍」汽車,已經成為大冶市委、市政府繞不開的一道難題!
一方面,漢龍汽車建有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車間,還有發動機、輪轂等配套工廠,據報導不少還是進口設備,這還是一筆不小的資產,目前在市場上還有一定吸引了。另一方面,前面提到這麼大的項目,政府一定是有配資投入,有傳言漢龍還在當地有不少借支,這也會給當地的發展套上沉重的「枷鎖」,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地方發展。
以漢龍為龍頭,大冶有志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對於大冶而言,漢龍汽車現在還只是個小「膿包」,擠擠可能就好了;如果拖下去就可能變成大「膿包」,不動手術都可能好不了。
近日,長城汽車收購荊門整車生產基地,應該對大冶有所啟示。2016年,長豐獵豹汽車落戶荊門,當年項目開建,2018年首臺「荊門造」獵豹汽車下線。軌跡與漢龍在大冶的發展何其相似。據網絡信息披露,荊門獵豹原由地方政府擔保融資建設,獵豹陷入經營危機,當地政府予以收回,並積極與長城汽車洽談合作。2020年10月19日,荊門市政府和保定市長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籤訂項目合作協議,根據雙方協議,荊門市政府以股權轉讓方式將荊門整車生產基地轉讓給長城控股。長城控股對現有的荊門整車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將原有的SUV專用生產線改造成SUV和皮卡兩種車型同時生產的柔性生產線,在荊門生產SUV和皮卡車型,並投資新建底盤、內外飾、汽車座椅、橡膠件四個零部件工廠。未來,長城控股還將統籌建設配套產業園,招引其他汽車配套企業入駐。
2020年10月19日長城汽車與荊門市政府籤訂合作協議
大冶漢龍與荊門獵豹有相同,也有不同,能不能痛下決心非常重要!尤其在當今汽車行業市場接近飽和的狀態下,怎麼樣把手裡還有一定價值的牌儘早打出去,非常考驗智慧和手段!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