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是中國人後裔

2020-12-16 廣志博士

日本,這個擁有歷史上千年的國度,一直與中國隔海相望、淵源頗深。

我們沉浮在歷史的海洋裡,就像是水中月、霧中花一般,寫不出力透紙背的雄渾筆墨,看不透朦朦朧朧的海上燈火。知情者悠悠地吹了口氣,便吹散了半個世紀的秘密。

都說「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施展拳腳,翻開歲月的年輪,試圖細數老樹上深刻的脈絡。我划船飄過那片藍色,潛入飄洋過海的經過。

看不真切的海上冰山

首先,關於其後裔是中國人的想法,本身是英國《泰晤士報》的一個猜測,多年來,也確實有許多人為此加以論證。

關於論證,最大眾的說法如下:

相傳,在千年前,秦始皇為尋求長生不老,於是派遣徐福東渡求取仙丹,而徐福因為並未尋得仙藥害怕秦始皇怪罪,就帶著秦始皇命令隨行的上千名童男童女遠走高飛,做了當地皇帝,而那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日本。

根據中國司馬遷的《史記》與日本宮下義孝先生家藏的《宮下富士古文書》(又名《徐福場》)等的史料記載,徐福這個人是確實存在的,包括直到今天,日本仍保留著徐福宮、徐福墓、徐福上陸紀念碑在內的等多處遺址。

且在1982年的中國,徐福故裡也隨之被發現(但故裡位置存在爭議)。

當然,這個傳說雖有史書記載和墓穴的考證,但關於是否成為了天皇這個問題,並未得到科學的認證。只能側面說明日本對第一任天皇,也就是神武天皇的身份存在爭議。

除此之外,英國的《泰晤士報》不僅對日本天皇是中國人作出假設,同樣也對朝鮮人做出設想。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日本祖先是誰這個問題在中國與朝鮮之中誕生較大,畢竟三者距離較近,且歷史上交往比較密切頻繁。

甚至據現今的考古證據,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來的遊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這更加佐證了日本天皇並非當地人的猜想。

從遺傳學上來說:2009年美國的雜誌《科學》曾發表過文章,發現日本的現代男性的基因竟與3萬年前的中亞、東南亞有關係,而現代女性的基因與約3萬年前的東北亞一帶存在關係。

這樣的分析過後,我們不難發現,日本部分群眾與中國人或朝鮮人有關的可能性確實不小。

錯綜複雜的地下冰山

日本天皇,也就是日本君主的稱號,與我國「皇帝」、「天子」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皇陵是日本皇家陵墓,一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地,裡面藏有大量珍貴的文物,一般存在於野外和寺廟。並且,日本皇陵中可能還有日本皇室起源的證據。

在日本的歷史當中,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到德仁天皇一共有著126代。而考古學上最早能夠得到考證的天皇是第十代的崇神天皇,中間十代的語焉不詳,也是眾多考古學家質疑天皇血統是否純正的原因之一。

就算如此,日本天皇仍有上百的數量,使得那窺探不見的秘密就像酒一樣散發著更加香醇的氣息,誘惑著人們不斷挖掘更深處的秘密。

關於日本天皇拒絕公開日本皇陵這個問題,有主要的下面兩種猜測。

其一:戰亂且多次盜墓。

日本皇陵歷史悠久,簡單地追溯過去就能很顯然的發現,日本皇陵曾多次慘遭盜墓。前面說過日本皇陵一般存在於寺廟與野外。

而野外,則是最容易遭到盜墓的「好地方」。而就算有寺廟的庇佑,但因為寺廟的荒廢,致使失去庇佑的情況也是不勝枚舉。例如天武天皇·持統天皇夫妻合葬陵便是著名的盜墓事件之一。

歷史上的日本,同樣也是個戰亂頻發的地方。因戰爭導致的混亂、虐殺、無序,使得到現在連真正的皇陵都無法精準判斷。甚至有人說,現在的日本皇陵裡供奉的某些天皇可能不過是平民百姓。

這裡猜測一下,日本皇室的不公開,也許是為了挽回一點作為皇室的尊嚴。

其二:有關日本皇室血脈是否正統的問題。

我到底來自於哪片土地?

平常人從來不會惡意去拒絕探索這個問題。而一旦惡意拒絕,那一定是有什麼難言的存在,日本天皇就算不知道自己的來源,那也一定窺到了冰山的一角。

也就是說,拒絕探索,一定是害怕顧忌著什麼,所以小心翼翼地降溫降火,生怕一點兒冒頭的火星子便引起整片大森林的災難。

只要拒絕,就能拒絕挖掘過去,就等於不存在日本天皇血脈不正統的問題。

換個說法,只要不公開,日本的信仰將永恆的存在下去。

冰山的傾斜方向

鳥越憲三郎,日本著名學者,也是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他在1985年出版的著作《倭族之源:雲南》中,從倭族的角度,論證了從稻文化開始的中日關係。

且早在1970年,鳥越憲三郎先生便指出:「日本人源自中國雲南。」

之後,眾多日本學者與專家開始論證這一結論,在眾多結論中,大多把日本起源確定為是雲南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種說法。

不光是學者懷疑,就連日本皇室成員本人都對自己的起源存在疑問。

明仁天皇,是日本歷史上是一名堅決不參拜靖國神社的第125任天皇。

(1992年時,明仁天皇曾對日本侵華的罪行公開向中國進行道歉,隨後同年對中國進行了正式的訪問,他是日本第一個訪華的天皇,對中日關係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1年12月23日,明仁天皇在發布會上曾公開表明:「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感覺自己對朝鮮半島有著莫名的親切感。並且根據日本編年史的記載,日本歷史上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的母親是古代朝鮮的一位國王的家人。」

對於日本皇陵為何不公開這個問題,其實無論是世界其他國家,還是日本社會本身,一直都是眾說紛紜。

而在2007年初,日本政府在皇陵禁令上有過鬆動,但限制條件極為嚴苛,諸如每個學術團體只能派出一名代表,而且進入皇陵不得挖墓等使得謎團仍無法解開。

但這個問題的謎團就真的如此重要嗎?

說到底,日本天皇的血緣是否正統,這都不過是別人的家事,公開與不公開都是自己的權利。

血緣正統,激不起半點漣漪;血緣不正統,日本人民則信仰支離破碎。

但在如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裡,每個國家的動蕩都與其他國家緊緊聯繫,有時候歷史的真相,在與現實相照應的時候,也就無需計較這麼多了。

趙鑫珊,我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他曾在《哲學與當代世界》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

假設證明了日本天皇血緣不正統,我們又照亮了怎樣的現實,怎樣的未來呢?活在當下,放下成見與苛責,也正在成為一段歷史。

作為後輩,我們沒有為先烈原諒日本罪行的資格。但同樣的,我們也不能以有色眼鏡視人,將當年的日本罪行全然扣在如今的善良的日本民眾頭上。

「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這句話是馬未都先生所說的。

就如餘秋雨先生所答的那樣:「小人牽著大師,牽著歷史,小人把繩索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居然可能是吳姓後裔!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為當今世界唯一使用皇帝名號的國家元首。據傳天皇譜系萬世一系,數千年來一直延續著純正的血統。如今我們最熟悉的可能是被猜測為徐福的神武天皇,或者近代的明治天皇。而你可能不知道,在日本,歷來有「皇祖太伯說」,意為天皇的祖先是吳太伯。吳太伯何許人也?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曾經在第二世界戰中投靠法西斯陣營,最終慘遭失敗的日本裕仁天皇,因為戰爭失去了日本民眾的支持,導致民眾對於裕仁天皇公信力越發質疑,裕仁天皇一時間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真正的危機,還要屬幾十年前,那場誰是「真正的天皇」之間的較量。
  • 日本天皇哪來的?為何明仁天皇公開承認自己有韓國血統?
    日本民族和朝鮮民族屬於一對老冤家,因為歷史原因所以衝突不斷,至今兩國國民之間仍然有著很尖銳的對立情緒;但是,同時,這兩個民族的地緣和人文方面的聯繫又很緊密,有一個事實可能很多日本人都無法接受,韓國人甚至中國人都感到意外,就是——日本皇室實際是有朝鮮半島血統的!
  • 中國皇帝後宮妃子成群,為何日本天皇只娶一妻,裕仁天皇揭秘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的後宮是妃子成群,除了皇后之外還有眾多的妃子,可是延續至今的日本天皇卻提倡一夫一妻制,尤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在位62年,只娶了一個妻子。日本天皇也是封建社會的遺留,為何日本天皇卻不像中國古代皇帝那樣,娶多個女人呢?
  • 比秦始皇陵和胡夫金字塔更大的皇陵?日本說他們是最大,但不敢挖掘...
    這是日本的大仙洞,一個被神秘籠罩的古墓冢,規模巨大。 日本人稱自己為「大和民族」 ,並不是說日本沒有其它的少數民族,而是日本第十六代天皇在位的這段時間,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大一統時代和盛世,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大和時代」,日本文化的源頭也正是出自這一時期。
  • 二戰後,日本天皇的權力被架空,那麼天皇現在的作用是什麼?
    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從神話傳說中的神武天皇,到現在的德仁天皇,共傳了126代。相傳,天皇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這也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的原因。日本最早有關天皇名臣的記載,是於公元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淨御原令》。
  • 日本天皇起源,是徐福假借中國上古時期古越國天皇氏的稱號
    天皇是日本最高的統治者,關於日本天皇的由來,日本人自稱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把天皇的來源給神話了。一直到現在日本的皇陵都不對外開放,也不讓考人員研究。日本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比較短,大約也就是公元5世紀左右,和韓國一樣基本都是用漢字記載。日本連自己的文字都來自華夏,所以天皇的歷史基本上都是編造。那麼日本天皇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呢?據說當初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求仙,來的了日本現在這個地方。當時日本被稱作東瀛,東瀛列島上的原住民基本上還處於原始社會的最早期,別說有文字,估計連文明都稱不上,人與動物生活的沒什麼區別。
  • 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沒自殺謝罪?天皇的回答只有4個字
    日本這個國家曾經在歷史中,向很多國家都發起過戰爭,而且日本人的手段是非常殘忍可怕的。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沒自殺謝罪因為日本曾經在中國國土上肆意放縱,搶奪掠殺,中國人的內心是非常憎恨日本的,即便中國在戰爭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 時寒冰:大唐使者為何敢讓日本天皇下跪?
    這句話直譯過來,就是說:倭國(指日本)派使節來朝進獻貢品,唐太宗派新州刺史高表仁持旌節前往撫慰,高表仁與他們的國王(即日本天皇)爭禮節,沒有傳達王命就回到了朝中。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事件。    高表仁謁見舒明天皇。根據大唐禮儀,高表仁要求舒明天皇面朝北跪拜接受大唐的旨意,作為日本的第34代天皇,舒明天皇感覺很為難,最終拒絕了跪拜,高表仁大怒,憤而揮袖而去。天皇當場懵圈。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無姓無氏,原來他才是太陽的後裔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由於被認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
  • 日本天皇家族為什麼持續了2000多年?
    奇怪的是,日本天皇幾千年裡都是同一個家族,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家族篡位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天皇是怎麼來的。傳說天皇是日本的創世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也就是神的後代,有君權神授的感覺。歷史學家認為從第一代到第十四代天皇都不太可信,而從第十五代開始才有了史料記載,所以第十五代才算是真的日本天皇。回到之前的問題: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殺了天皇篡位?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日本天皇是神的後裔,有神聖感。第二,天皇長時間沒有權力,只是一個象徵。一開始,天皇是掌權的。
  • 日本天皇是「天下第一世家-吳姓」的後裔
    據說,當年吳國被越國滅掉以後,有一批遺民東渡到了日本,天長日久就逐漸融合到日本民族中,其中的一支後來演變為日本的皇室。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來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我國的史書《魏略》、《晉書》、《梁書》、《北史》、《路史》,對此都有記載。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天皇和首相誰大?工資多少?要上班嗎?
    說到日本天皇,大多數中國人的腦海中會出現兩種象徵性的印象:一種是日本「天皇」與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另一種是在日本裕仁天皇統治時期,他對中國、朝鮮發動了戰爭,甚至發動了東南亞乃至美國戰爭、東亞大戰和太平洋戰爭。
  • 日本天皇傳了126代,期間從未中斷,為何始終沒人推翻他?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就開始學習西方民主化,如今看來無論是民風還是民智都是世界一流,為何還能忍受這種特權階層的存在?還要吃掉自己的納稅錢。別看日本是個超級發達國家,日本人一輩子過的並不輕鬆。日本的天皇情節談到這個問題,離不開日本的古代神話。這涉及到日本文化的一個意識形態問題,和我們現在無法證實上古神話人物一樣,第一代天皇也是個無法證實的角色,是大約出現在中國周僖王時代的神武天皇,真的是慘。至少我們還能證明夏商周的歷史,堂堂一個周朝的日本人物 日本人就沒辦法證明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
  • 他曾是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明仁天皇200年來生前退位第一人
    但昭和天皇不願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小時候那樣遠離雙親生活,於是,昭和天皇在內宮設置了皇子御殿,把明仁留在身邊。圖為兩歲的明仁皇太子。但是根據嚴格的日本皇室傳統,明仁從兩歲必須開始同父母分開生活,在皇家幼兒園長大。1936年,明仁滿兩歲後離開雙親,開始是由赤坂離宮內的東宮傅育官撫養。
  • 戰後投降的日本:天皇走下神壇
    天皇的近臣們經過仔細研究後推舉了一個能與盟總充分協作,熟悉美、英的人物——幣原喜重郎。幣原喜重郎1872年出生於大阪市的一個地主家庭。他少年聰穎,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成為三菱財閥的女婿。他憑藉深厚的資本,歷經5屆內閣,4次出任外相,是個資格非常老的外交家。老到什麼程度呢?20世紀20年代,幣原在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的時候,堂堂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還在他手下當武官呢。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裕仁一直熱心於研究歷代天皇的先例,1月下旬他讓學者為他講授宇多天皇讓位之事。宇多天皇887—897年在位,於31歲時退位。裕仁還將英王室看作是現代皇室禮儀的參考典範,讓官員扼要匯報英王退位的慣例。天皇退位的話題很快洩露給了媒體。1945年10月下旬,近衛公爵公然提起天皇退位的可能性,然後又迫於內閣壓力發表了修正聲明,引起騷動。
  • 日本的「天皇」稱號是中國的
    要說這「天皇」這個稱號就必須要講到我們華夏的淵源,即中華的創始神話: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盤古開天地使得有天與地。地球之初只是一片混沌,混沌初開而孕育盤古大神,盤古醒後覺得混沌不清就拔下自己的一顆牙製成大斧劈開了混沌,輕的部分上而為天,重的部分為地。「天皇」的天就是由此而來。
  • 擁有這些姓氏的日本人,自稱是中國後裔,專家:不想認可但是真的
    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當中,中國人一直都有「落葉歸根」傳統,哪怕是移居國外,也會經常返回家鄉祭祖,自從中國同日本建交,不少的日本人都自稱是中國的後裔,申請來中國祭祖。在這些祭祖的人當中,最有名的還是當屬前日本首相羽田孜,他多次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說自己是徐福的後裔,2002年,羽田孜就攜帶家屬來到了贛榆縣金山鎮徐福村尋根祭祖,除了他以外,還有大量的日本人都自稱是劉邦的後裔,不過他們的的確確是中國後裔。
  • 日本天皇「三大神器」都是啥?
    是日本皇室從神代以來的「三神器」之一,日本《古事記》中雖然提起此劍,但這本書是神話的記載,因此不被視為歷史文獻。對於草薙劍的記載比較可信是的《日本書記》的記載,當時天武天皇生病,眾人認為是草薙劍導致的,因此在公元688年,此劍從天皇王宮取走,放置在熱田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