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的這麼全的靛頦飼養答問之實用手冊55個方面解答

2021-02-26 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靛頦飼養答問之實用手冊55個方面解答

微信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梵牧野寄語:這篇長文不是梵牧野寫的,本人在網上看到,說的很不錯,各個方面都很仔細的解答,雖然有些地方和梵牧野的個人養法有些出入,但是為了尊重原作者,在此原封不動不做任何修改和點評,畢竟梵牧野的養法未必就是百分百正確。同時也傳達一個信息,就是大家要辯證的去看待養法百鳥百養,各人各手法,但參考前人的養法定會受益匪淺。看了這篇文章感覺很有參考價值,轉貼來讓各位評說。以下是正文: 

1:靛頦不知道是怎麼餵的,都餵的什麼食? 

  答:食怎麼配個人有個人的方子,其實不管什麼食,只要不太離譜,都差不多我感覺。我的簡單,一半綠豆,兩成雞蛋黃,牛肉和魚蝦各一成半。這是個基本的配方,如果有螞蚱、蟋蟀或者其他蟲的幹製品,也兌一些裡面。有了這基本的配方後,其它時間的隨時略做調整。當然,也有配的仔細的朋友,我在上海的朋友,他們就分的很詳細,裡面的東西也比較複雜。 

  要想養好鳥,食是第一重要的,咱們就從食上說吧,一是沒有萬能的通用配方,任何一個配方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別太迷信,如果有人把他的方子吹的神乎其神,什麼鳥只管喂,那我看他也基本上是不懂,要真這樣靛頦也太好養了;二是飼料配方要隨季節、鳥的年齡、甚至是不同鳥的不同狀態,有所調整,不能一成不變。三是飼料也個綜合管理的一部分,要配合其它管理來進行,雖說飼料重要,但也別太依賴,脫離了管理,飼料再好也養不好鳥。 

2:綠豆是清火的嗎?是生的還是熟的? 

  答:如果科學的講,綠豆肯定不止清火的作用,但目前調理鳥食,還主要是從清火的角度考慮的,你以後可以慢慢學習,靛頦食的配方五花八門,但綠豆幾乎是9成以上的配方裡都有。我用的是生綠豆,有許多人講綠豆生的有毒性,但老實講我是沒看出來有什麼不合適的,另外,其實我也不一定是全部用生,看見我籠子裡的淺沒?我每天一抹溼料,是把乾粉用開水衝開,要這麼說,這也算熟的了。(笑) 

3:蛋黃是幹什麼用的? 

  主:蛋黃我考慮主要是脂肪性的東西,鳥也不需要太多的脂肪,不過說一點也沒有我感覺也不太現實,之所以老輩人就用蛋黃,應該出於蛋黃是鳥在蛋裡就能吸收的營養,直接轉化成鳥本身,可能吸收的比較好。另外,蛋黃的脂肪也是不飽和脂肪,還有大量卵磷脂、多種維生素,我想這也是鳥需要的,如果再講究一點,夏天用鴨蛋,其他時間用雞蛋,鴨蛋性子涼一些,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4:到底是用牛肉好還是用魚蝦好,有人告訴我用牛肉,有的人說專放魚蝦,我都糊塗了。 

  答:這事說起來就複雜了,一般認為,牛肉上膘快,上火也容易,魚蝦可以慢慢緩膘,比較穩妥,但老是餵一是營養片面點,二是腥太重,對鳥的毛色有影響,紅靛容易髒脯子。藍的出黑環。 

5:為什麼牛肉容易上火而魚蝦不容易上? 

  答:你吃完飯刷碗應該有經驗,肉類的油很難刷掉,得加清潔劑,魚蝦的油用水一衝就可以了,據說這與牛肉和魚蝦的脂肪結構不同,靛頦在野外是吃蟲的,偶爾也吃魚蝦,它們的營養或者結構可能跟靛頦野外的採食情況比較接近,所以也不容易出毛病…… 

我剛才說的是一般的認識,其實這要有手法的,養靛頦餵飼料,有一個重要的手法,最忌諱隨意突然變更飼料內容,如果鳥吃原來的東西已經習慣了,要更改一定要一點點加減,說是牛肉不好掌握,但年前我有遼寧的朋友養靛頦,原來習慣了牛肉,突然換魚,鳥什麼毛病都出來了。再說了,牛肉不太好掌握,主要還是指乾粉說的,新鮮牛肉是很理想的飼料,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老輩人餵牛肉都是切的新鮮的,我們現在用牛肉粉實際上是偷懶的法,不過目前要餵新鮮的肉就怕你沒時間。 

6:不知道老輩人都怎麼餵靛頦的。 

  答:以前的餵法說簡單很簡單,不過說複雜那也很複雜。簡單是就用綠豆面、雞蛋黃一混,平時切點牛羊肉喂。說複雜,那要人天天盯著鳥看狀態,隨時調整,什麼時候餵牛肉、什麼時候餵羊肉,餵多少,都很有講究,要完全掌握,那至少得跟師父一年,天天擺弄鳥,師父當面對著鳥教,好多東西是口傳的,甚至口傳都傳不了,只能靠悟,找到一種感覺而已。現在生活節奏快,而且已經沒有專門養靛頦的職業了,現在咱們都是兼職養鳥的,呵呵。所以老東西可以了解,當然最好能熟練掌握,至於平時喂,還是按照目前的混合餵算了,而且現在的混合飼料餵法,也有幾十年了,也經過幾代養靛頦的前輩反覆摸索、改進,搭配比較合理,而且省事,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師兄現在還在用那老一套的東西,但他是有時間,我是沒空搗飭,就這麼餵了。 

7:我也聽說別人還加黃豆、苞米麵、花生、胡蘿蔔粉的! 

  答:我們得樹立個觀念,從營養全面的角度說,複雜一點不錯,但是否有必要我就不好說了。而且有的東西也不是沒壞處。黃豆不太好消化,玉米是粗纖維,用來寬腸的,加多了鳥不好上膘,如果料太葷,鳥養油了不愛動彈,那可以加一點調一調,花生還可以,就是難保存,太容易變質,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而且不加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好的。胡蘿蔔從營養上可以用,但想用來保持紅色,那也基本上沒什麼戲,再一個胡蘿蔔出粉太少,也不容易加工。其實你漏了一樣,如果你要加,我倒建議你加點苦菜粉,那東西清火,調理腸胃效果很好。我剛跟我的師父學養靛頦,老先生給我的第一件東西就是一包苦菜粉…… 

這還不算完全,我是說主要飼料是這麼處理的,靛頦需要吃的還不止這些。主要是昆蟲類和蔬菜類的東西,脫離了這些,靛頦要餵好是很困難的。一般來說,食有葷素,正常餵的情況下,食硬了要從蔬菜上找補,食軟了從蟲上找補,或者說在不調整飼料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需要葷點多餵蟲,需要素點可以加些菜,如果相對均衡,二者都要喂。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作為我個人,比較主張多蟲的餵法,即便是料硬。經常餵蟲接近鳥的自然採食狀態,昆蟲據說含有特別的昆蟲激素,鳥容易出狀態,另外野外的蟲子甚至可以不列到葷料內,多餵也不上火。 

8:那你都餵靛頦什麼蟲子呢? 

  答:秋天入新鳥,抓些螞蚱、蟋蟀、紡織娘喂喂,也會從北京和天津找朋友帶玉米蟲、麻根蟲。冬天和開春一段時間,以吊死鬼為主,也買麻根喂,螞蚱和蟋蟀秋天抓來餵不完的,也凍在冰箱裡,與粉料混合喂,這其實已經不是餵蟲的概念了。春天可以抓菜青蟲、菜粉蝶餵鳥,吊死鬼放冰箱裡,也可以保存到春天,夏天剛出的小螞蚱,皮軟,鳥很愛吃,而且更合適的是這時候鳥正好換毛,如果大量喂,對換新毛非常有好處,能換的很紅,我鳥多不夠餵的,都從淄博那邊的螞蚱飼養基地專門去買。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另外,也不是所有的蟲子都能餵鳥,那些大個的尖頭螞蚱、螳螂就不要餵了,體內有不少線蟲,鳥吃了不好。 

9:那你一天大約餵多少? 

  答:頭兩三年的鳥,一天所有蟲加起來10條左右,老鳥加倍。另外剛進的新鳥、換毛中的鳥餵的也很多。換毛前給鳥掐食,幾乎不喂。 

10:那市場上的麵包蟲怎麼樣?都說愛上火,可那東西好買,不知道行不行,我餵了一些,專揀那些剛脫皮發白的喂,我想這樣會好一點。 

  答:你想想看,成天吃麩皮子的東西能和吃草吃菜的蟲子比嗎?另外你有個常識性的錯誤,麵包蟲的好東西在皮裡,剛蛻皮的蟲子不成的,皮越厚越有實在的效果。至於上不上火,跟皮的厚薄沒什麼聯繫。 

11:看見有人用馬猴和蠶蛹餵靛頦,這些東西怎麼樣? 

  答:蟬不錯,不過下毛的時候餵更好,北京天津人養紅子,下毛用蟬衣的,靛頦平時我沒餵蟬,下毛的時候餵了些,毛長出來很亮,而且表面好象有層薄霜,很好看。至於蠶蛹,我有個朋友,原來販這個玩意,他講販子為了讓人覺得蠶蛹很鮮活,往上面噴稀釋的敵敵畏,蠶被殺的疼,就拼命動,以後我不敢用了,連我自己都不敢吃了,所以沒什麼經驗可說。 

12:聽說蜘蛛是個好東西,不知道具體怎麼樣? 

  答:你問的問題很好,蜘蛛真是養靛頦一大關鍵,得著重說說。蜘蛛的藥物作用我查了《本草》也請教了有關的中醫,他們說可以入藥物,但效果沒多明顯,我想這可能是對人,對鳥的作用真能說是神藥了。蜘蛛目前可餵的有幾類,最主要的是草地上的地棲性蜘蛛,像三道眉、草蜘蛛等,老輩人稱其為靛頦的「本命食」,有治病救鳥的功效,這樣的蜘蛛一天餵個十來個二十來個,鳥基本上就不帶死的了,還有一種地蜘蛛,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大小和草蜘蛛差不多,顏色發黑,而且殼有點亮,藏在石頭縫土坷拉下面,性子很涼,清熱解毒最好用,即便是鳥鬆了毛,五六個下去,你可以觀察,鳥的頂毛一會就開始收縮,餵個幾天,一般的病都差不多能調理過來。此外還有所謂的園蛛,就是瓦簷上、樹上經常結張大網的那種,顏色是深灰的,那東西鳥愛吃,上膘很快還沒危險,有樹叢裡結網的虎蜘蛛,黃色帶黑槓的,那是上性子用的,據說很靈,不過我沒餵過。 

13:蜘蛛平時好找,冬天怎麼辦? 

  答:冬天蜘蛛是不太好找,北京、天津的大鳥市有賣的,很貴,自己用我有幾個辦法,一是把秋天沒餵完的凍上,用的時候化凍,效果也可以。二是活的可以找個紙袋子裝起來,一袋裝個十來只,噴點水,用塑膠袋紮起來放冰箱的冷藏間裡,一兩個月死不了幾隻,隨用隨拿;三是人工養,不過這樣挺麻煩,我去年試驗過,弄草弄土,活是能活,可惜越養越瘦;四是提前大喂,趁蜘蛛還有的時候,多抓一些集中一個兩個禮拜狂喂,給鳥打個底子,冬天即便不怎麼喂,也可以把鳥理順,順利過冬的。 

14:那麼蔬菜怎麼喂? 

  答:蔬菜有很多種,現在把握用的其實黃瓜就挺好,黃瓜要用後腚那塊,清火的效果不錯,常餵蔬菜的鳥毛色靚麗。注意別餵含糖太多的水果,另外一定要注意別餵鹹的東西,靛頦這樣的吃蟲子的鳥,對鹽特別敏感,餵鹽輕的得病,重的很容易就死了。蔬菜有的人養是一年四季喂,我是分幾個時候,一是剛買鳥回來,我開始就下料重,那時候要用菜調劑一下,二是剛開春,或者說是立春後餵一段時間,那時候鳥燥,而蜘蛛一般又跟不上,餵點菜有好處,再一個就是換毛前掐食,用菜來衝淡比較葷的飼料,冬天菜別餵的太多,餵多了鳥拉稀。餵菜鳥一般不會主動吃,有幾個辦法,最簡單的是把菜剁碎了放在稀食裡,再就是蘸上粉料放籠子裡,鳥吃了粉料也比較容易接受蔬菜了,儘管這樣培養成了比較省事,但這有些成功率的問題,有的鳥死活不吃,我也拿它沒辦法。 

15:別人老說上火上火的,我一直也沒弄明白鳥上火到底是怎麼回事…… 

  答:呵呵,這是個老問題了,歷來說法很多,贊成的把上火清火當成養靛頦的中心思路;反對的又把它貶的一無是處,罵它沒科學道理。我也琢磨這事好多年了,今天分析一下。我感覺,上火的事情其實是有的,雖然概念比較混亂,但也可以大致分個一二三出來。根據通常的認識,我們可以把上火分成三個方面。一是食火,靛頦自野外的吃蟲到籠子裡養吃飼料,本身生理上要有個大轉變,有的鳥可以一下過渡過去,而可以說是大多數鳥,轉變很難,消化系統對新飼料產生不吸收、殘留甚至排斥,導致出現炎症,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鳥的精神萎靡,虧膘,看似吃食,其實根本沒怎麼消化,腸道殘留的東西多了,滋生細菌,出現急性腸胃炎,拉稀。嚴重的炸毛,到這一步,鳥也快差不離了。還有些症狀輕的,慢慢瘦下去,最後也很難養住。這樣的現象,有的養鳥人稱它為上火,這可以說是一種食火,所謂料硬容易上火,也主要是上的食火,我們知道,素點的東西,即便是不消化,也不愛殘留,即便是殘留了,也不愛變質生菌,葷料就不同,別說是在鳥肚子裡,就放在外面,那變質也是很快的,所以有料硬上火的說法。食火多發在新鳥身上,一般度過這一關,再就很少或者說基本上不會出現類似問題了;二是身火,這主要是鳥在籠子裡飼養,其生活環境與野外差距太大,比方溫度、溫差、溼度、光照、活動空間等,從而導致靛頦的生理機能出現混亂,鳥彈了臉,爪子腫了,不大叫,不換毛,都主要是從這方面來說的,身上憋了股火,我想可以這麼理解,哈哈;第三個就是心火,是鳥對自身以及周圍的認知環境,產生變化而導致。心火有幾個最主要的表現,首先是新鳥不吃食,那不是說鳥不餓,而是對籠子對人的恐懼壓抑了食慾,再就是返生,鳥瘦的時候自己知道抓緊吃東西補充體力,而給人老實的假象,等膘齊了就天天鬧,這也是鳥回過神來非常鬱悶,開始撒氣了,上性的鳥急於找母鳥,心情焦燥,在籠子裡一刻也不安分,換毛的鳥,行動能力下降,此刻格外警惕。見人就亂竄,這不能不說和鳥的心情有關係。有時候,心火也能影響到鳥的生理,導致疾病,比如說鳥尾巴尖生癀了,有的是食物不當,但有不少是受到驚嚇,導致了紊亂而出事。我理解的心火概念大致是這樣。

16:如何處理上火呢? 

  答:關於處理上火,我認為也得分三個層次去掌握。最初是要認識火。知道火是如何上的,會觀察鳥的狀態,比如說看鳥的膘,如果虧了這就要小心點了,趕快找食上的原因,因為食火的表現之一就是鳥虧膘,平時要多觀察,注意鳥的動作,有些奇怪的動作和表情,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也預示了鳥在哪方面不對勁,比如鳥跺地,叨籠子墊布,沒事趴在地上不起來,這些細節的地方不能漏掉,都是鳥有火氣的表現。大的到松毛、眼神迷離,拉稀,這是比較明顯的狀態,不過到這一步,再調整就要費點勁。中間層次是會控制火,也就是常說的清火。這要分食火、身火和心火來區別對待……先說食火的製法,大約有兩種,一是順勢,新鳥從進籠到開食,在適應飼料的同時,要加強蟲子等原來野外食物的供給,開始一點點飼料,逐步吃的多些,慢慢適應過來,在飼料比配上,開始也該素淡一些,逐步加硬。不過可有一條,開始素的話,一定要跟上活蟲,其中既上膘又清火的蟋蟀、蜘蛛是上選。二是取逆勢,通過添加特殊的東西來強制清火,其實我們飼料中用綠豆已經有這方面的考慮,另外餵蔬菜、餵苦菜粉、餵蓮子芯水,甚至加頭苞等西藥。當然,也可以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用。 

17:身火是怎麼回事? 

  答:上面說到身火的起因是環境,那制身火的主要手段當然是在管理上,主要是從溫度、溼度和空間上來找手法。養靛頦的最佳溫度大約是15度到20度,其實再冷點或者熱點也沒太大關係。冷到5度,熱到37、8度,鳥還是能受得了的,溫度上需要注意的是,切不能忽冷忽熱,這樣最容易閃了鳥,靛頦是候鳥,對溫度非常敏感,不小心就要出事,再一個是冬天不能烤鳥,我們有時候怕鳥冷,給放在暖氣上,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搞不好摔臉摔的飛快。在溼度上,沒有很一定的標準,總體上說,要寧溼勿燥。經常給鳥洗澡、往罩子上噴噴水,可以在屋子裡裝個加溼的裝置,我經常在家裡涮火鍋吃,滿屋子水氣的時候,靛頦就特別歡,這與靛頦在野外近水而居,喜歡潮溼是分不開的,當然了,我的前提是常溫下飼養,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水就得少用,特別是加強空氣溼度的手法,溫度低了再加溼,陰冷潮溼,鳥會死的,溫度高了而空氣特別溼,鳥就要換毛了。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此外還有空間的考慮,現在我們養靛頦的籠子,有觀賞上的設計意圖,實際上養鳥不算太好,籠子比較矮,壓鳥,大小也讓鳥飛不起來,這樣的籠子裡的鳥普遍缺乏運動,鳥養壯了一身力氣沒地方撒,很容易憋出病來,所以現在明智的人平時把鳥養在大籠子裡,俗稱「養籠」,鳥市上的大鐵籠子就可以用,我在唐山的朋友們還專門對養籠進行了細緻的設計,結構更加合理,想必以後會流行開的。此外,為了加強鳥的運動,洩掉身火,遛鳥和經常放飛也是不錯的選擇…… 

18:那養靛頦需要遛鳥不? 

  答:俗話說「畫眉甩出來的,百靈踩出來的,靛頦擺出來的」,這是從調理鳥的性子上講的,其實從發洩身火,加強運動的角度說,靛頦最好也遛。再退一步講,即便是在調教上,靛頦之所以不遛,是因為它比畫眉容易熟悉,如果拿出畫眉的調理精力,那培養一隻穩當老實的靛頦不是難事。 

19:身火是導致摔臉腫爪子的原因,最發愁的就是這兩樣,那解決了身火,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答:我可以很負責的說,只要管理跟上去,飼料上只要不是太離譜,根本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20:那要是已經摔臉和腫了爪子,該怎麼辦? 

  答:摔臉多發在紅靛頦身上,如果已經這樣,得看你的取捨,如果是追求好看,那索性叫鳥換到底,如果不怕難看,追求叫口,那就加強管理,任它摔去。因為儘管摔臉後再換毛的鳥也可以發嘴叫,但實際上有好多就上不了性,換次毛對鳥的體力消耗非常大,底子虛了,所以換好後必須在短時間內補充體力,否則叫不起來的。 

21:那應該怎麼讓摔臉的鳥換毛呢? 

  答:一是要高溫,保持個將近30度最好,二是在摔臉的初期,加強陽光照射,甚至晚上也點上白熾燈硬照它,三是加強溼度,可以在鳥籠下面放盆水。四是加硬飼料,把毛頂下來,一旦動的多了,那就再給鳥避光,天天下罩悶鳥,再另外就是保持安靜、使用色素或者多餵蟲子,保持換出來的顏色。 

22:爪子腫了咋辦? 

  答:爪子腫了有好多種治法,特別是現在的消炎類的藥物很多,不過我告訴你個關鍵,無論用什麼藥,都要給鳥泡爪子,這是很現實的手法,也特別有效果,至於泡完了再上什麼藥那隨便你,即便是不用藥,每天泡一到兩次,每次五到十分鐘,我還沒見過沒好的,當然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我告訴你,以前沒什麼藥物的時候,老輩人治療這毛病,都這麼處理,傳說是宮廷中就廣泛採用的,信不信由你。 

23:再說說心火吧。 

  答:心病還得心藥醫。說白了,心火沒法制,只能順其自然,但也不是不管不問,特別是在圓了膘回性子的時候,正是盤鳥要緊的時候,不在這時間把鳥馴服氣,以後就不好辦了。對待心火,我們要上升到第三個層次來論,就是利用火。鳥上心火是有前提的,就是鳥的自然生理狀態調整好了,精力充沛了才開始注意外界和自身的感受,拿身火來說,與心火是相通的,身上滿是力氣,發不出去鳥就煩躁,所以這個發洩的過程也就是心火的火源,因此,正確的引導出鳥的精力,也同時是鳥表現生命最精彩的一段過程,我們一方面要給鳥加強營養補充來源,另一方面要強化管理,讓鳥盡情發揮。朱熹不是講過嘛,問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這個道理。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我看一味的清火,不敢下重料,從源頭上去堵,鳥發不起性子,成天跟老僧入定一樣,沒有絲毫活力,就象人一樣天天打不起精神,這樣的靛頦養的也太沒意思了,回到原來的話題,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料很重而鳥的狀態還挺好的原因吧! 

24:簡單談談平時在管理上注意哪些問題? 

  答:這就有兩套方案,時間空閒的,我主張就用靛頦籠子養,當然也別用太好的,籠子凡是養鳥就有弄壞的可能性,特別注意,如果用我的手法,主張近水,最好不要用合竹籠子,就用素籠。靛頦專用籠子,設計矮而扁,能襯託出靛頦修長的體形,典雅大方,缺點一是鳥活動不大開,最好能多遛遛,多放出來飛飛,彌補不足,二是清理麻煩,得每天洗刷墊布,打掃衛生。如果沒時間,可以用第二套方案,鳥市上買大籠子飼養,設兩根槓,下面鋪報紙,傳統用馬糞紙。這樣不怎麼需要遛鳥,而且三天一打掃都沒問題。還有,無論怎麼養,最好裡面放一盆淺水,讓鳥能耍的開,想洗澡就隨便洗。 

25:靛頦需要多曬太陽嗎? 

  答:當然需要,但也不能老曬,凡事得有個度。陽光可以促使鳥體內的鈣質吸收,紫外線對鳥的羽毛有一定的好處,冬天天短,陽光不多,需要多曬曬,春天鳥要上性,需要接點外氣,不僅要曬,而且天氣暖和了要開窗戶讓陽光直接照射,玻璃會擋住紫外線對鳥有用的部分,冬天太冷,隔玻璃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曬多了鳥的毛會糙的,保持3到4個小時就可以了。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夏天太陽很毒,這時候保持每天清早上午和傍晚見見太陽就可以了,中午要給鳥陰涼。到夏末入秋的時候,靛頦要換毛了,那得遮陰,鳥到換毛的時候行動能力差,野外也格外警覺,喜歡躲藏,所以遮陰有助於鳥順利下毛,這時候每天清早或者傍晚給鳥一個小時的光照就夠了,當然,完全不曬也可以,入秋毛扎齊了後,需要再多接觸些陽光,有助於泛出顏色。另外,你說的你的鳥養的毛都打綹了,我分析除了食和水的原因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曬的少了。 

26:據說鳥洗澡會洗透凍死,我不大敢這麼做。 

  答:洗澡凍死的事情是有的,但我們可以完全避免。一是新鳥進籠子後,膘不是很足,體力有限,而且還不停的折騰,洗澡很容易消耗體力,這樣剛開始最好別洗,等養上一兩個月,膘水充足並且穩定了以後再讓鳥洗澡。二是注意方式,不能象畫眉那樣把籠子浸水裡,除了跳槓就是水,一定要水入籠,在籠子裡放水盆,鳥進去後洗完了可以隨便出來。畫眉體形大,而且在樹上生活,可以洗完後就躥上樹枝,靛頦不行,野外觀察的靛頦,都是在水邊逐步下去,洗完後溜達上來的,所以水浸籠子真的很危險。三是注意水的溫度,特別是冬天洗澡,別為了怕鳥冷而用溫水,用溫水鳥就沒數了,拼命洗,透支體力。洗的時候舒服,上來可就鬱悶了。 

27:有的鳥就是不洗澡,怎麼辦啊? 

  答:鳥不洗澡,許多情況是它有它自己的洗澡規律,在它不想洗澡的時候你硬是給水,鳥當然不幹了,所以我說把水盆放籠子裡讓鳥自己憑感覺洗澡,是比較現實的辦法。二是不習慣籠子裡洗澡,這樣可以想辦法引誘鳥下水,有幾個辦法,在澡盆裡放幾條小魚,鳥去抓魚吃,也就親近水了,換個大籠子養鳥,鳥能活動開,感到安全,洗澡的機率也就大了,還可以撤掉水碗,鳥找不到水喝,就會跑到澡盆裡喝水,喝著喝著就喝進去了,不洗澡只涮頭的鳥這麼對付它比較管用,第三點就是注意,最好別把水盆放在陽光下,水面反射的強光會刺激鳥不敢下去的。還可以把水滴到鳥身上,讓鳥找到有水的感覺,但切忌用水噴鳥,這樣鳥會怕水的。第四點就是鳥可能是出毛病而不洗澡了,而且最有可能的是尾脂腺發炎,可以抓出來檢查一下。最後要說清楚,鳥洗不洗澡,沒什麼太大的規律,就算我把水盆放籠子裡,同一隻鳥有時候一天洗了三次,而有時候一次也不洗。 

28:聽說養靛頦要搭露水,是不是也跟用水有關係? 

  答:可以說絕對有關係,但也絕對不僅僅是用水這麼簡單,這牽扯出管理上又一大要素,就是接外氣,或者說是接地氣。我們知道,靛頦是生活在野外的鳥,而且是地棲的鳥,現在住進籠子呆在屋子裡,無論我們怎麼改善環境,與野外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野外和土地,才是靛頦最適應的環境,儘管現在沒有太透徹的科學分析,但這是科學自身的問題,接外氣、通地氣對養靛頦有絕對的好處這一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條件合適,我們就應該經常打開窗戶、讓鳥接觸到自然的環境,要多帶鳥外出,和畫眉不同,畫眉遛鳥的時候可以掛在樹上,靛頦遛出來後要把籠子放在溼潤的草地上,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讓鳥感受到大地的氣息。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再提一下靛頦籠子,傳統的靛頦籠子都是透底的,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與地氣相通而設計出來的樣式,現在用的笸籮底也好,外插條也好,估計是為了美觀的需要,做玩籠可以,其實用性與傳統的制式沒法比的,現在大家好多人都拿這些籠子養靛頦,這也許也是傳統手法的逐漸淡化吧。接觸外氣的鳥,無論是開叫、換毛,都會比較順,這與天天悶在屋子裡的鳥有明顯的區別…… 

29:管理上還需要注意什麼? 

  答:溫度、溼度、用水、控制光照、保持運動和空間、常通外氣,就差不多了。 

30:談談靛頦的換毛? 

  答:換毛也是個養靛頦的特殊環節,要專門談談。大致來說,得分兩個層次,大的角度說,鳥都要換毛,但能否按照常理換下來,要把鳥的生理周期打點好,從春天來說,鳥要上性大叫,落性子了換毛才順暢,要是開始沒養好,沒上性,換毛就很麻煩。另外有人說摔臉了就不愛換毛,這也有些道理,因為摔臉後再用手法調理回來,鳥消耗比較大,上性難,所以摔臉的鳥不換毛還是沒上起性子的原因。當然,我也不是說沒大叫的鳥就一定不換,這需要第二個層次,在手法上調整。 

31:怎麼調整呢? 

  答:還得從飼料跟管理上來,春天鳥準備上性,要加硬飼料,多餵蟲子,補充體力,自然會發性子,但如果一旦上去了,叫到頂峰的時候,就要逐步降下硬度,記住一定是逐步,等到落性準備換毛前,正好要把飼料掐到最素淡,不久毛就會有所鬆動。動毛前活蟲暫時停一停,在稀食裡調上些新鮮的雞蛋清,中藥店裡買些蟬蛻,磨成粉喂喂,可以單獨放一小罐,也可以拌進稀食裡。堅持到毛下的比較暢快再減少。管理上一旦落了性子,要多增加溼度,見毛下了,把鳥罩子罩好,鳥放在僻靜的地方,平時堅持往罩子上噴水,隨時保持溼潤,我有些外地的朋友乾脆把籠子坐到水盆裡,效果也很好,可我的鳥多,沒這麼多空閒地方,只好挨個噴了。此外一定要少打擾它,換食水的時候,過籠也要下罩,千萬不能驚了鳥,鳥這時候受驚了,很可能要終止換毛的。等到鳥的毛下了三分之一左右,要調重飼料。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儘可能多的餵蟲子,飼料裡大量加螞蚱粉等東西,蟲子最好是活螞蚱,螞蚱這時候正好長到半大,外皮還比較軟,餵靛頦非常好。此外還有蟬,也可以喂,不但有助於下毛,換出的毛也很漂亮。加強餵蟲子、料重,要堅持到老毛脫乾淨,新毛管展開後二十來天到一個月左右。 

32:蛋清和蟬蛻下毛是怎麼個道理? 

  答:蟬蛻我沒考證過,以前老手法給紅子下毛用的比較普遍,對靛頦也有用的。蛋清也是老手法,據說生蛋清裡有種酶,可以阻止蛋白質的吸收,鳥的羽毛得不到營養供給,比較容易脫落,這與掐食應該也是一個道理。 

33:我些朋友養靛頦,換毛倒是能換,可換下的毛普遍不理想,紅靛頦的頷白了,藍的脯子都亂套了,這是怎麼回事? 

  答:給紅靛頦保紅,其實現在手法已經比較成熟了,大致有三個方法,一是純用活蟲和螞蚱粉喂,加強對野外生活的模仿,管理上用我上午提到的放青,平時還可以不放,換毛的時候最好要堅持,就把靛頦籠坐在草坪上,加強搭露水,接地氣。這樣換出的毛最真,弄好了跟新鳥的紅片幾乎沒區別的。二是加天然的色素,我是用枸杞,但用枸杞得加重,和原來的飼料半對半,營養不足用活蟲來填補。三是現在有賣人工色素的,日本和北歐的據說都很有效果,不過我是沒用過,也不知道具體的配比方法。需要說清楚的是,用後兩種方法,可以換的很紅,但怎麼看上去都有點假。藍靛頦亂環子我也不太好掌握,總的來說,我感覺也純用昆蟲喂,效果能好些,再者藍靛頦變數太大,有些情況很難預料。另外,我上個月去了唐山,聽一位朋友講,當地一位老先生,給紅靛頦換毛,不餵蟲子也不加色素,換出來跟野外的一樣,如果真這樣,那可是絕學了,可惜我無緣請教。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你在我家也看到,我養了好多藍靛頦,也有弄清楚控制藍的倒換羽色的想法。

34:怎麼知道鳥要上性了呢? 

  答:紅靛頦的嘴發黑,藍靛頦的嘴裡面發黃了,就表示要上性了,另外藍的在上性前,有個泛藍的過程,有的地方叫「刮鬍子」,就是藍的在上性準備配對前,要換掉下頷和胸前的毛,出現比較亮的藍色和紫色,書上叫「婚羽」。不過我觀察,這也不是一定的,而且泛藍的方法也不太一樣。有的鳥不泛也照樣開叫,有的鳥是舊羽脫落,新羽變成比較漂亮的顏色,還有的是原來的羽毛直接泛出顏色來。 

35:靛頦可以像百靈那樣押口嗎? 

  答:可以押,但也不可以押。靛頦不像百靈押口那麼容易,甚至說是很難,但真押上口的靛頦那就有講究了。話又說回來,靛頦就算不押,本口叫的也不賴。 

36:押口有什麼講究? 

  答:要說細了不是一兩句話的問題,今天簡單點說,據我師父講,紅靛頦可以押上百靈口,十三套,但與百靈的十三套還是有些出入的,可惜我連會十三套的百靈都沒養過,也沒給紅靛頦正經學過;藍的有三大蟲口,蟈蟈、油葫蘆和蟋蟀,還有的藍靛頦能叫上咱們下雨天后一種小馬猴的聲音,「伏嗒爾伏嗒爾」的那種,有這口的藍很少見,我養到現在,包括朋友的,也只見過三隻,有這口的藍就上講究了,以前據說賣的很貴。叫的事情先簡單說說,改天有工夫可以仔細談談。 

37:簡單說說怎麼挑鳥? 

  答:大概說說挑鳥是可以的,挑鳥其實不僅僅是品相問題,是個綜合的考慮,而且我在網站上認識一位老先生,是玩靛頦的高手,他曾經寫過一篇如何選鳥的文章,函蓋的很全,原來是文言的,我試圖進行了白話翻譯,改天我可以給你一份列印件。關於品相上的考慮,紅的來說,主要還是個頭大,體態修長,顏色有點深,帶點冷色調的是大青毛,可取,還有,在同是青毛鳥的情況下,選擇顏色淡一點的;有一種比較短小的,毛髮黃,叫黃皮子,性格好一些,但沒什麼大發展,除非出了脯紅等品相,一般不要買,眉毛和岔子粗亮,紅頷與岔間的黑線要細、短,胸脯和肚子發白,或者肚子白胸脯青的也可以,肚子發黃或者有雜色的稱為鳥髒,還是別要了,腿的顏色別太深,粉紅色的腿叫弓弦腿,是上品,紅頷要大,形狀要寬,頷雖大,但比較窄長的比較多見,算不上什麼好的,另外,頷周圍有不少鳥長有一圈深色的毛,儘量不要選這樣的鳥,如果頷足夠大,有這圈毛也湊合。紅靛頦的特殊品相,主要還是脯紅,就是肚皮上出現幾顆紅色的羽毛,根據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藍靛頦分兩類,走兩個極端,一種是環越多越好,好的有七道九道的,一種是環越少越好,稱為塊絳鳥,注意如果是環少的,比較忌諱出現黑色的毛。無論環的多少,最下面的都是絳紫色的,稱為紫託,我喜歡紫託大的藍靛頦,特別點一下。再我得說個事,品相都是人定的,當然裡面有審美的某些因素,但也別太拘泥,但論養功,不問品相我感覺還是挺實際的。 

38:養靛頦有用籠子也有用架子的? 

  答:我跟你說,老輩養鳥的,根本就沒有架上養這一說。當時架子有幾個用途,一是挑鳥,鳥栓在架子上比較穩,容易看的仔細;二是給鳥開食,老輩人用填食、抹食給鳥開食,在架子上比較好操作;三是救治病鳥,架子上鳥的活動範圍小,能減少體力消耗,也容易填抹些藥。當然了,在後來飼養中,也發現架子有些優點,比如鳥容易盤熟、觀賞比較直觀、體力損耗少,新鳥不大容易死等特點,架子上養鳥也就流行起來了,現在也可以看到做的非常精美的靛頦架。但是架子上養也不是沒毛病,首先是考驗心理素質,鳥栓架子上人就不大好離開,反正我是這樣,有時候明知道栓的很好,鳥不會出事,但一離開鳥我就提心弔膽,生怕出意外,其次是架子上的鳥栓的不好容易抻了脖子,影響鳥叫,再就是架子相比籠子來說,畢竟不是正宗的東西,栓在架子上養鳥的人很多,但一直在架子上養而不給鳥進籠子的我分析也沒幾個。 

39:細說靛頦飼料搭配與營養分析。 

許多飼養靛頦的朋友平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飼料的合理搭配。其實,靛頦的日常飲食與人一樣,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吃同一種飼料,這就好比「南北大菜」風味不同,主要是要考慮營養搭配基本合理就行了,同時,還要根據不同時期對輔料(蛋黃、魚、蝦、螞蚱等)進行適當增減。 

下面,我向各位朋友推薦一種飼養靛頦的粉料配方: 

一、主要原料:綠豆、黃豆、小雜魚(泥鰍、葫蘆籽、麥穗魚都行)、河蝦、雞蛋黃、螞蚱、胡蘿蔔。 

二、比例搭配:豆面55%(綠豆45%、黃豆10%)、蛋黃粉15%、雜魚粉10%、河蝦粉10%、螞蚱粉5%、胡蘿蔔粉5%。 

三、製作方法:①去市場買鮮活的魚、蝦、螞蚱(秋季)、胡蘿蔔(切片),用沸水炒熟後曬乾備用; 

②將綠豆和黃豆按比例用清水洗靜後放在電飯鍋內,加水少許,煮15分鐘後取出曬乾; 

③將上述原料按照配備比例放在一起後用機器進行粉碎; 

④將熟雞蛋黃搓入粉碎好的粉料中即可。 

喜歡餵顆粒的朋友,可將上述粉料稍加水後調勻,上機器再加工一次。 

四、營養分析:這個配方的主要成份是豆面,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雞蛋中含有大量的熱卡、蛋白、鈣、磷和腦黃素,對改善鳥的體質有很大幫助;魚、蝦、螞蚱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錳及昆蟲激素,這些也是靛頦在野外生存時最喜歡吃的食品;胡蘿蔔作為一種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靛頦長期食用,可以改善和調節腸道,防止疾病發生。 

40:靛頦如何知曉是否虧鏢。 

這個問題挺難說,完全是種感覺,籠統的說是等鳥的毛收起來後,如果能明顯看到龍骨,那鳥應該是比較瘦了,但滿膘的鳥收毛也能隱約看到龍骨,所以說這就是個度的問題了,沒法語言形容。 

不過用手抓住鳥,通過手指感受來的更直觀,但也需要抓過多隻鳥,反覆對比才可以掌握標準。

當然,我說的是相對的瘦,那些嚴重虧膘的還是好看些。 

看膘是養靛頦的必修課,不僅要能看出一新鳥的膘水變化,而且自己養的鳥,稍稍一落膘也要能立刻察覺並採取相應措施。這種功力是在實踐中得出來的,有經驗的行家往往能在鳥稍微一不對勁的時候就採取了措施,處理起來就方便許多,而沒有經驗不會看鳥的狀態,等到最後發病才處理,所以鳥死的也多。所以也是所謂有經驗沒經驗的區別之一了。有的朋友講起養靛頦理論一大堆,但鳥該死還是死,一般就是缺乏這種實踐的經驗。 

41:靛頦溼飼料防止變質的方法研究--蚯蚓是個好東西。 

在餵靛頦的溼飼料問題上,不少人都因配好的溼粉內含有大量的高蛋白成分,極易發生變質而苦惱。本人對這個問題通過實踐摸索,得到了一個較好的防止溼粉變質的方法,即使放在食罐裡一整天也沒問題,直到靛頦全部吃完也不會變質而引起鳥拉稀。並且相對的營養價值還有提高,對靛頦的身體需要還有了進一步的營養補充,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年齡較大的南方朋友可能都知道,過去沒有電冰箱的年代裡,夏天街頭的餛飩擔子是沒有對肉餡的保鮮條件的,但是過去人們照樣能吃到夏天賣的餛飩,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呢?據老人們說,那時因為賣餛飩的人在肉餡中加了少許的蚯蚓肉,蚯蚓肉能防止食物變質。我用這樣的方法做過試驗,把蚯蚓肉和牛肉剁在一起,故意放在這種季節的常溫下,到第二天總共經過了約38個小時,肉餡仍沒有變味。今年我用這樣的方法餵靛頦,不必考慮兩三個小時就得把剩餘的取出倒掉的麻煩了。 

本身蚯蚓肉就是高蛋白的東西,蚯蚓體內所帶有的腸子中的泥沙還含有微量元素和有助靛頦消化的作用。蚯蚓軀體含粗蛋白蛋41.62%~59%(大平2號達54.80%)、粗脂肪23.0%、水分13.56%、碳水化合物等4.7%、灰分7.2%。此外,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A和B等。蚯蚓本身就能餵靛頦的,它性涼無火有利於這種季節靛頦食用。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蚯蚓的營養成分不亞於餵食其它的肉類或魚蝦肉,它所具有的土腥味還容易使靛頦接受成為喜歡的食物。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實踐,我已經把蚯蚓作為靛頦配製軟食的一種成分了,並且還經常的直接餵靛頦吃蚯蚓,靛頦的身體狀況很好。 

42:說二條治療靛頦毛病的成功經驗。 

一、治療腳腫的毛病。腳腫一般都是外傷引起的,生活環境的改變,造成爪子與棲槓、籠條、布墊的反覆磨檫,如籠具有毛刺,不光滑,把腳指磨破就會引起腫脹。不及時治療就會引起斷指掉爪,有礙觀瞻。(食物引起的腳腫少之又少),治療辦法:用溫高錳酸鉀水泡腳一天一次(最好兩次),每次四分鐘,泡洗時要用棉籤反覆搓擦傷口。泡洗後用紙巾把藥水檫幹,抹上紅黴素眼膏就成。連續五天見效,半個月到二十天康復。我以前的和今年的靛頦腳腫全是這麼治好的。 

二、治療「喘」的毛病。靛頦得這個毛病是受寒引發的,發病前期表現為張嘴呼吸,由呼吸道炎症引起。中期症狀更明顯,有打噴嚏、咳嗽狀。到後期表現為高燒、炸毛、不吃食、流鼻涕,此時呼吸道肺炎並發,救治困難。我的治療辦法:前、中期每天用頭孢氨苄膠囊半粒調勻於一缸黃瓜粒餵之,連續五天,既可治癒。我用此法治癒多隻(包括上個星期剛治好的一隻紅靛頦)。 

43:觀鳥之糞便,其說法頗多,總結如下。 

一、開食與不開食,開者為條狀,不開為稀而在墊子上為白色團狀洇開。 

二、食之葷素(單指主要飼料)。葷多則細,素多則粗 

三、零食的多少。蟲多則黑,蟲少則褐。 

四、食之乾濕,吃幹多則色多,溼多則白。 

五、鳥之健康。鳥不精神,虧膘,如再出綠色糞便,如果再稀,基本上藥石罔效。 

從排洩的機率看鳥,在換墊子之時,多陪鳥呆一會,如果糞便稀了或長時間不排洩,那可要小心了,呵呵。往往在剛換墊子的時候,對鳥的糞便觀察最準確,平時糞便積累多了就搞混了…… 

44:聊聊盤鳥的手法。 

我得先聲明:就我自己養鳥來說,我的手法都是大家知道的,沒什麼秘笈可言,馴鳥關鍵在於耐心細緻的手法和堅持不懈的態度,如果說有秘笈,我覺得這就是秘笈。 

關於具體辦法,下面一一列出,供大家參考: 

(一)壓 

此法久聞流行於北京、天津一帶,一般用於購置新鳥的時候,也有個別對靛頦始終壓下去的,就是天天在手上養。鳥買到手後,先別急於回家去開食,您用一綿線脖鎖,把鳥鎖住[翅膀尾尖必須捆住]把脖鎖的另一關繞在左手食指上,買一平溫純淨水,先給鳥開水,用水反覆點滴鳥鼻孔與嘴,並把鳥噴溼,使鳥站立於食指上,讓鳥不斷的喝水,直到第一次排便,您就這樣從鳥市玩上半天,介時,您也玩美了,鳥從您手上也站穩了,也不怕手了,也不怕人了,這一關很重要,以後關係到鳥的老實與否!關係到鳥是否在人群中大吼大叫!所以您買鳥到手的頭半天,重要而關建 ,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您從鳥市把鳥玩穩了,中午回家把鳥上架,再調軟食放蟲於面上,此前可將粉食粥汁,抹在鳥嘴上,先讓它嘗試人間美味!許多鳥經過半天的光喝水肚子早餓了,一見蟲食便開吃,甚至有些新鳥搶奪蟲子,哈哈哈、、、、成了強盜也!!」 

(二)架 

嚴格意義上說,架養靛頦是「壓」的手法的延續、簡化與發揮。傳統宮廷飼養手法中,並無架養靛頦一說,起先用架子只是為了給難於開食的鳥、出了毛病的鳥「抹食」而已,後來可能感覺鳥捆在架子上,表現比較穩定老實,而且可以隨時用手摸摸鳥,不管鳥願意不願意,反正架子上的鳥表現上是不怕人不怕手了,可能就這樣,架養就流行開了。我平時架養靛頦的機會很少,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就抄我師父的一個說法給大家,就是要架子上養靛頦,至少要養到冬天下雪後再進籠子,否則還不如一直在籠子裡喂。 

(三)衝 

衝是調教鳥的基本方法之一,普遍採用於包括靛頦在內的各種鳥只的調馴中。具體對靛頦來說,就是把鳥籠子放於人多聲雜的場所,讓靛頦天天面對來來往往的人群,時間一長,鳥就會慢慢磨練的不怎麼怕人了。衝鳥的時候要注意,開始還是把籠衣打開一點,以後逐步開罩,不過在人雜的地方,我建議無論鳥有多熟,還是不要撤籠衣不用,一定要罩一邊,人太多了難保不會發生驚鳥的事情,鳥一緊張就望相反的方向飛竄,不加籠衣保護,容易撞破了頭。因為不是每個養靛頦的朋友都有條件把鳥放心的掛的鬧市去衝的,所以在家衝也是個辦法,把鳥放置於客廳、走廊等家人經常流動的地方,放置於電視機等聲音比較嘈雜的地方,慢慢也會有效果的,養鳥者在生活中也無意的調馴了鳥。 

(四)盤 

此處的盤是指狹義的把玩籠鳥,也是基本的調教方法之一。這是人和靛頦接觸最近的方式,也是最有意思的方式了,是馴與玩的臨界點。好多養鳥的朋友,都是在盤鳥中悠閒度過玩鳥最快樂的時光的。 

盤鳥要提前有點準備,起碼鳥不能太生,要是罩了籠衣還在籠子裡面橫衝直撞,這鳥沒法盤。所以太生的鳥還是多遛、多衝一段時間為妙,感覺起碼在籠子打半罩的時候,人站在鳥面前1米左右,鳥還不怎麼緊張為宜。 

盤鳥的時候,籠衣是一定要有的,開一面對著人,這樣端起籠子,鳥就不會飛撞,不會受傷。因為籠子背面的籠條已經被籠衣罩住,即便鳥偶爾驚飛一下,因為是鳥喙先出去,被柔軟的籠衣擋回來,傷不到腦袋,而開著罩一面因為對著人,鳥也不敢朝這邊撞來。開始的時候,可以準備些活蟲,用鑷子夾了給鳥吃,慢慢混熟後改為手遞,增加人與鳥的親密程度。盤鳥的時候,人與鳥距離近,也是我們觀察鳥的好機會,也就是說,不必單純為了盤鳥而盤鳥,應該同時觀察鳥的膘情、神色、進食、排洩等方方面面表現,結合平時的餵養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考慮對策,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盤鳥以端為宜,但傳統的京籠沒有可端的地方,不像畫眉籠那樣留「手扣」,也不像四川籠那樣底下加把手,感覺有那麼一點不方便。盤鳥雖然不像遛畫眉那樣天天搞,但也要持之以恆。時間倒不拘早晚,沒事就端來盤盤。靛頦雖然是很畏人的一種鳥,但相比畫眉來說,還是好馴多了,我們要有信心。 

盤鳥的過程中,隨著人與鳥的逐步熟悉親近,籠衣也要逐步開大,到最後拋棄了籠衣,鳥籠端在手上,鳥還鎮定自若,該幹什麼幹什麼,那基本上一隻訓練有素的靛頦也快誕生了,下一步託手大叫,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根據我的觀察,除非是膽子天生極大的鳥,一隻普通的靛頦,要達到這一狀態並且穩定的保持下去,從開始入籠計算,應該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45:影響靛頦「伏籠」的原因。 

(一)天生的素質 

首選,我不得不非常遺憾的說……真正決定靛頦是否馴服的因素是先天的,並根據個體的不同而不同,怕人的鳥天生就怕人,不怕的怎麼折騰也不怕,而且這種個體的差異我們根本無法改變。如果你得到一隻天生不怕人,心理素質良好的靛頦,那是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只要稍加調理,就成為一乖巧的寵物,而且日後即便是沒太多的時間陪伴它,它也照樣很馴服;相反,如果是非常怕人的鳥,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法消除它的畏懼感,使其「伏籠」,但總是感覺和人有一定的「距離」,正如同不是窩雛的畫眉很難遞上蟲子一樣,而且一旦後來疏忽了和它的交流,過段時間,又「返生」回去,翻臉不認識你了。多數鳥都介於這兩者之間,不過,情況偏重於後者的居多,程度不同而已。 

白相人兄以及我在青鳥中的、現實中的好多朋友,都提到可以放飛叫遠的靛頦,令人神往。不過我冷靜思考一下,覺得固然是養靛者的手法高明,但天生的素質應當佔主導作用,同樣的飼養者,也不可能把隨便一隻靛頦都馴成那種境界,即便是從窩雛養起的……我曾經得到一隻紅靛頦,黃毛鳥,樣子一般,帶點粉岔,在封閉的屋子裡可以放出來玩一會,餓了就飛到我手上找東西吃,毫無懼色,玩夠回籠子歇著,這樣的鳥我也沒有專門給它補課加工,完全是自身性情的原因。 

46:新靛頦開食方法。 

1 乾粉換食法 靛頦下網後,首先要上水,因為鳥緊張容易口渴,中午後,上粉面,加蟲,蟲要剪成兩三段,多加,再粉面裡攪和,然後在抓一小撮用水沾溼(整蟲不剪)放在粉面裡。第一次主要是使靛頦認食。將鳥置放安靜處,上不上罩都可。靛頦吃蟲時蟲沾上很多面,以後再加食或蟲時不用在放整蟲了,因為靛頦已經認罐裡的蟲段了。逐天減少蟲的量,如果正常的情況下,4-5天後可以完全脫離蟲。注意一點,飼料裡不可加花生粉!這種方法優點:適合上班族。不費事成活率高。缺點:鳥容易上火,彈食。但是飼料素可以使鳥上火的機率大大降低。 

2 稀糊狀飼料換食法: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稀食開食。第一天不上水,食稀點,在食上面放一兩條麵包蟲整蟲即可,鳥在喝水時能夠看到蟲啄吃,吃完後,要在放一兩條剪段,鳥會繼續找蟲吃,第二天務必上水,切記!時間長了粉面沉澱,食表面會出現一曾薄水,容易喝乾,因此要經常觀察,沒水了要加水,攪勻。最好放一點羊肉沫(因為羊肉味衝,)鳥在吃蟲時可以吃到養肉。當發現食的表面有窩或小窩點,說明鳥已開始吃食了,(快的3天即可)蟲和羊肉沫停止飼喂,繼續稀食飼喂,逐天漸幹最後到幹糊狀。這個時期要在繼續半個月。如果鳥只喝水,吃蟲(吃蟲時一般都甩水)不在理會水食了,(因為不能多放蟲,鳥只挑蟲吃起不到效果)時間一長鳥會虧膘,餓昏了,甚至連蟲、水都懶得看了,開始扎毛,這時就要上手填,第一次用羊肉沫沾麵糊糊掰開嘴用竹鑷子(加蟲的那種,鳥市有賣)輕輕送進嘴裡,之後抓住鳥頭沁點水,兩小時之後同樣方法再來一次,別管它了,就這點營養足夠今天支撐的。一般情況當天就會認稀食了,別忘了再稀食裡加兩條蟲段,因為鳥已餓昏了想吃蟲或喝水已經沒有力氣了,等緩過來,必然要喝水吃蟲,再喝水中會喝進麵糊了。優點:鳥不易挑食,容易吸收,消化,容易上膘,不易上火。缺點:不適用上班族 ,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3 上架換食,也就是新鳥上架捆膀、尾,這個過程最多半天,快的幾分鐘就能站架了,栓線不能過長,兩邊以夠到食水罐為好止。兩種方法均可應用。優點:鳥馴服快,不愛蹬架(籠換在上架容易蹬鬧,更容易傷腳折條)推薦! 

4 戳杆換食,新鳥不捆,人要舉著,鳥飛下杆後要提線讓鳥重新站杆切勿用手抓鳥拿上杆來!用羊肉沫沾麵糊抹嘴,剛才以講到羊肉的氣味濃鳥慢慢就會吃了,直到一給就吃的情況下,(間隔時間在兩小時左右)可以上架,這個時間再兩天左右,晚上要熬夜。上架後可以不用捆綁。只要鳥吃食了蟲、肉停止飼喂,優點鳥馴服快,易上膘,不易上火,不怕人。新手不推薦! 

5 在鳥市買的靛頦已經開過食了怎麼辦?首先要問清用何種方法開的食?不管什麼方法,回去後都要投以稀糊食飼喂,時間要持續半月有餘,最好一個月不能餵蟲、肉。這樣鳥上膘快不易上火。 

47:紅靛頦春天換毛的飼料。 

1黃豆粉6兩 

2鴨蛋30個 

3枸杞3兩 

4花粉2兩 

5胡蘿蔔3兩 

6泥鰍1斤 

7蟬蛻2兩 

8白蘇子粉3兩 

9河蝦1斤 

10紅粉 

做出鳥食大概2斤 

48:本地對於紅點頦的飼養從頭至尾分為幾個階段:一般為相鳥,換食,.馴養。又有養活與養好之分。本帖也只著重談一下相鳥和馴養的方法。 

一,相鳥 一般認為「五長」的鳥性較大,難以馴服;身材短矮的鳥要老實的多。實踐中很有些道理,但也不盡然。在本地,鳥的性和膽是分開來看的。以性大膽大的鳥為最好,長短身材中都有,在鳥中的比例最少;往往體格較健壯,眼大且炯炯有神,少有驚慌之色。因雄性特徵明顯,「海兒」的紅片較大,有些能出粉岔、脯紅,或帶暗彩,服籠又快,能選出定是好鳥,但可遇而不可求。 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性大、膽子卻一般或較小的鳥也很不錯,常出自「五長」中,一般毛片收的很緊,身材修長,常畏人,眼神驚慌,不敢與人對視;也因性大而雄性特徵明顯,紅片也較大,有些亦能出粉岔、脯紅或暗彩,只是服籠要費些工夫。如是膽極小的,非要倒過一兩茬毛才能安定下來;如能選到也很幸運的。' 

性、膽都一般的鳥,只不過是一隻普通靛頦而已,就看養功與自身出息了。至於性小的鳥不管膽子大小皆不足取,一般性成熟較慢,養幾年也很難開大叫,在野外也是沒人親、沒人疼的主兒,萬一選到這樣的鳥,耗不住就只能放生了事兒。又有些當年的膀花,身上是既看不到粉岔也看不到脯紅的。然而它們身上卻帶著出彩的基因的,只因性未成熟,並沒能顯現出來,需在野外換一茬毛才能把彩倒出來。象這種鳥是要看毛根才能辯的出的。 

粉岔的暗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紅點頦帖子裡的麻岔,還有一種是岔的白毛中隱約的有白粉色的毛根,通常只在一側的岔上、多數也不會超過一、兩根,因顏色極淺,不仔細觀察很難看的出來。象這兩種岔子,只要第二年換毛的方法得當,是很容易倒成粉岔的。 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另,山東在過去稱粉岔是紅岔的,現在仍有地區如此稱呼。而粉岔與亮岔的意思卻是相通的,即都是白亮的意思(古漢語中,「粉」即是白,繡眼又稱為「粉眼」,本意也是如此)。現在的粉岔多是後人誤傳所致。此一說還待考證。暗彩的脯紅也能看出。,普通靛頦胸脯上毛的毛根是黑色或深灰色的,整根毛由毛根到毛梢是由黑或深灰而漸淺灰的,整個胸脯的顏色也便呈青灰色的了。帶暗彩的鳥,胸前毛色通常會泛一層白梢,但這還不能確定,須把鳥拿在手裡,吹開或用手撥開毛來看;如果毛的根部是黑色或深灰色就沒戲了;如果毛的根部是雪白色或有半圓型的雪白色區域,且白色邊緣整齊、通常佔整根毛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以上,這些毛到第二年秋天便是有可能倒成粉紅色。又因各鳥遺傳基因不相同,所帶暗彩數量也不盡相同,如帶有5、6根毛根就算是可以了,如有10根或10根以上毛根,倒出來的紅片便會很大,這便能稱的上是紅靛頦中極品了。如只有1、2根這種白色毛根,就算倒出了彩,也沒什麼意思。 

二,換食 論壇裡有很多這方面的帖子,雖方法有差異,但效果應是基本一樣的,山東的方法與此也是大同小異。 

另每年的新鳥中總有個別性極大,脾氣又倔強的鳥,連蟲子也不吃,普通的換食方法極易脫膘死鳥。如是普通的鳥,撒手放了也就得了;但如是帶彩的好鳥,便怎麼也不會捨得放的,就非要給它填食才行。因在山東捕到的紅點頦都已是成鳥,填食方式與普通填雛方式不同——首先把客食麵和新鮮牛羊肉調成粥狀,再準備一根食扦或細竹片,左手把鳥拿在手裡,右手把鳥嘴掰開了,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把鳥的上下嘴卡住,嘴尖朝上,然後右手拿竹片挑些調好的食,不要太多,一次必能咽下才好;竹片平端到鳥嘴的上方,然後把竹片上下順起,輕抖,食會從竹片上滑落到鳥的嘴裡;這時千萬不要鬆手,因食在鳥的嘴裡,手一鬆開,它便會將食從嘴裡甩掉,就前功盡棄了;這時左手切要保持握鳥的姿勢,將握鳥手的胳膊肘在凳子或自己膝蓋上由上而下用力墩一下,剛填的食便由鳥的嘴裡進到食管裡了,這時再把卡鳥嘴的手鬆開,它甩不出就只能咽下去了。一般兩個小時填一次,每次兩、三下就足夠了。此時食中的營養要高一些,但卻不可填的過飽,這樣既能保住膘,又能使鳥有飢餓感,如此換食才能成功。如每填即飽,其必不思飲食,換食便也就無從談起了。 

三,馴養 此是養好紅點頦的關鍵所在,亦是體現養鳥人養功高低的標準。即所謂養好與養活之區別也便在此,主要有以下幾點: 

食的調配。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此為治國之本。然鳥的馴養其實也是以食為本的,特別是象紅點頦之類的鳥,便更是如此。當年前輩教以養技,每每叮囑最多的話語便是:把不好食便養不好鳥,萬萬將食把住。可見食的調配對於紅點頦飼養是何等的重要!一般而言,於每年深秋,待老鳥換完毛和新鳥補齊膘後,食中的營養就要慢慢的降下來了,主要以綠豆面加雞蛋黃為主,雞蛋黃的比例佔到30%左右,再適量餵以活蟲或鮮羊肉條便足夠了。此時室內溫度亦不可過高,如有暖氣更需經常開窗通風方可。其目的有二:其一,防止鳥因食太硬而焦躁上火、鬧籠返生。其二,防止鳥因食物營養過高,而在冬天二次換羽,消耗過多的精氣。此二項皆是為來年春天靛頦開大叫做準備的。眾所周知,紅點頦於秋冬小叫,而只春天大叫。其小叫多單足呆立於槓上,唧唧嚦嚦,含混不清;既無口可言,亦無旋律韻味。而春天之大叫,則常於籠中,或上下跳躍,或左右盼顧,神態極是精神;雖其聲高如百靈般縈繞婉轉,音膛如畫眉般慷慨激揚,然卻又能哨出流水般叫口,綿綿不斷,令人百聽而不會生厭。如若使其在冬季炸籠、返生或甩臉、脫毛,到春天就很難聽到紅點頦大叫了。養紅點頦而無以大叫悅耳,猶如家藏美嬌卻不可投懷送抱,總不能盡興。實乃一大憾事。待養過一冬,至第二年「立春」節氣之後,便要將食加硬了,使鳥的性成熟有足夠的營養做保證。一般是綠豆面為一半,蛋黃和羊肉各等量為另一半,活蟲若干。如此到「清明」前後,隨著氣溫升高,鳥在鳴叫時,嘴茬便會由閉合而漸張開,且口腔墨黑,聲音也便會由小叫而漸大叫,直至開大口囀鳴。紅點頦大叫聲音極大,常以其聲能蓋過百靈大叫來形容之,其實也確是如此。此時叫口亦清晰明朗,口全的鳥常以天音為主,兼有地鳴。天一放亮即長鳴不止,夜晚置燈下亦能囀鳴不休。此時食中營養比例一定要保持住,萬不可忽高忽低。如此這般,便能鳴囀兩月有餘了。再待到大小暑之後,體健的鳥已歇口並開始換毛。此時的食更要加硬方可,常以綠豆面二兩,加入8隻蛋黃、蠶蛹粉若干;或綠豆面三份,蛋黃、羊肉等量佔到七份;野生之活蟲多餵無妨。現又有加入適量鈣片、食母生、魚肝油等,都可以,但量不可過大,過則適得其反。如此,不用兩月毛便能出齊了。待過了深秋之後,食中蛋白質含量也就可以逐漸再減至冬天比例了。按此循環調配愛鳥飲食,既利於健康,又能年年欣賞其囀鳴大叫,是膠東養家常採用的方法,各位鳥友可試用以驗證。 

49:紅點頦之出彩 

紅點頦是集鳴叫與觀賞於一身的著名籠鳥,頦上的紅片(山東叫「海兒」)是其美麗身姿的點睛之處。如換羽後紅片退黃,其觀賞價值將大打折扣,養鳥之道便也就無從談起了。然紅點頦的出彩自古便是敏感問題,因很多養家處方決不外傳,以至於流失掉很多,實是可惜之極!現於公園、市井所掛籠鳥也多是一茬後退成黃片的黃靛頦;如胡蘿蔔、紅菜椒等被普遍試過,但效果並不明顯,與野鳥之色相去甚遠。鳥友間每每談起,無不搖頭哀嘆不已。 

然而,只將其點破,紅點頦茬茬換出紅片並非奇難,今有山東養家常用良方,各位盡可一試,此難疑即可應刃而解。以枸杞子少許,溫水泡軟,再蒜臼搗成稀糊漿狀,將與客食麵等量,再加生核桃粉一成,拌成軟食;為防變質,以勤加勤換為宜;另多餵鮮活螞蚱草蟲,將乾粉料撤掉不用。於換毛前半月開始,直到毛全換齊;或有先換體羽而頦後換者,毛齊後再續餵一月即可。雖較野鳥稍遜色,但其色澤已足若晚霞一般而燦爛奪目矣!此方法山東養家多有用者,經濟且效果較理想,枸杞子不過十元每市斤,一隻鳥兒一斤左右便足夠了。此方法我也曾貼於流金之上,其中信者有,不信者也有;或有改進者以枸杞做粉混於乾粉料中,其含糖多,做粉談何容易?且加熱蒸炒對色素多有破壞,亦不利於吸收,想必效果不會很好。 

另,以此方需注意兩點: 

一則,籠內要保持溼度。或常搭早晚露水,或勤洗澡以保溼;或更有甚者——將艾蒿*或黃荊葉鋪於籠內,再將籠衣浸溼半罩於籠上,以求其潤。定有疑問者,鳥之換羽都以少洗或不洗為妙,哪有勤洗之道理?此結論書店所售鳥書中多如此認為,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本地養家以為,以夏季高溫,只不使風吹,勤洗有百利而無一害。想野生靛頦乃地棲性,正常於夏末秋初換羽,正是早晚露水漸豐之時,其常穿梭於茂草之中,與露水、地氣混在一起,環境溼度之大可想而知。現人工養於籠中,只能按此摹仿。「勤洗保溼」與常識中「換羽時早晚常搭露水」有異曲同工之妙,此亦為前人所言之「溼則色潤而幹則澀也」。皆因溼度對於羽毛著色,是極有幫助的。望各位切記。 

二則,避日光直曬,宜陰不宜陽。此非古法,乃本人杜撰而出,但卻事出有因——一友人以養芙蓉出售為副業,家中紅玉極多,南北陽臺都是;雖以相同養殖方式,然北陽臺所養紅玉之羽色總比南陽臺要鮮豔許多,此兄始終不得其解。經多時比較觀察,恍然大悟,此乃陽光退色所致。以遮陽法終得以解決。後與此兄談天時不經意提到,對我啟發頗多——紅點頦換羽亦應如此。此結論乃舉一反三所得,暫且放在這裡,各位可以今後實踐來證明之。(*附:艾蒿,俗稱艾子,又名青蒿或陳蒿,皆同一類而有小異,有特殊氣味,過去常以此物曬乾後點燃燻驅室內蚊蠅。膠東丘陵、矮山上多有生長。按《月令通篡》所言:「伏內庚時 取青蒿懸於門庭內 可闢邪氣」。現許多地方仍有此風俗——於「端午節」清晨採艾蒿將與桃枝共插於門上,用以闢邪。其性平寒,中醫主治風溼寒熱,熱結黃疸,祛瘴瘧,對瘙痂癢惡有奇效。——將其置靛頦籠內,多為驅蚊降暑,免生腳黃。黃荊葉亦有解體表熱毒之功效。) 

50:預防生「瓦」 

所謂生「瓦」,即鳥腿「角質層」增厚之俗稱也,多不雅觀,與鳥之年齡有直接關係。生瓦與否,亦是體現養功標準之一。野生靛頦雖生瓦,但並不嚴重,且多能自行蛻掉。而家養靛頦卻多有發生。本地養家認為,靛頦生瓦多是缺水所致;每天洗浴、空氣溼潤者,生瓦較慢,且多能蛻掉;而洗浴不勤,空氣乾燥者,生瓦較快,多不易蛻。如長此以往,堆積增厚,而影響美觀者,便只能人工拿掉。多以夜晚時於黑暗處將鳥捉出,以黑布罩住鳥頭(免使懼人返生),將鳥腿浸入溫皂水或溫醋水中浸泡使軟,反覆幾日,如能自行蛻掉最好;如還不行,便只能以手拿掉。然終對鳥傷害頗多,實萬般無奈而為之。應以預防為上上策。 

51:預防上火 

靛頦本野性極大,人工飼養多關於籠中,生黃上火在所難免。常於火起之時餵以蜘蛛或牛黃去火,然終是亡羊補牢之舉,不宜提倡。如能按以下兩點則多能預防。其一,食中綠豆面斷不可少,更不能以黃豆面、豌豆面取而代之,此乃取綠豆祛火解毒之功效也。其二,平時應多以苦菜根、蓮子芯泡水給鳥飲用;或將馬齒莧、苦瓜、枸杞葉芽等搗成糊狀,與客食麵拌成軟食。既可補充一定維生素,又有清涼去火之功效,預防效果都較明顯。 

52:訓鳥 

或有養家質疑?靛頦既不能叼籤亦不能打蛋子,訓之何用?其實不然,記得北京英翔曾說過,不管何種鳴鳥,都是以能託籠叫為最高境界。靛頦之「訓」,便是為託籠叫或出籠叫打基礎也。 

記得年幼時,曾於公園內見一養家將紅靛頦放於籠外,其能跳於籠頂長鳴不已,而不懼人圍觀,直看的嘖嘖不已,佩服的五體投地。幻想自己也能長進到有此一天。之後,幸有前人指點,終得要領,其實並不複雜,只是耗時頗多而已。 

以下便是大概:新鳥上食後即扎翅上架。山東多用臺架,非常簡單;一拖糞板,一槓,兩邊用木板將其連接,食、水缸置架兩邊;架不宜寬,以鳥站槓中間,左右各邁一步即可吃食、飲水便可。栓繩亦不宜長,儘量縮少鳥於架上活動範圍,如此服架較快。此時架應置於地上安靜處,除添食水,或以手給蟲外,其它時間自不用理它。切不可將手逗鳥或撫摩親近,只會增加其恐懼心理,而適得其反。待一月有餘,鳥已服架且安定下來,性亦已大減。此時應將翅解開,並可常託常舉。每日食缸必有一、兩小時清缸時間,使其有飢餓感,再託架餵以手蟲,或以手拿蟲逗鳥追手,以此增加鳥與人之間感情。一般如此要兩至三個月,到第二年春節過後,鳥多能以殷切眼神看人,且不躲避而向人前撲,到此便已基本成功一半。如此時確定鳥已不再懼人,便可將鳥下架進籠,多十分老實。再過幾天時間如未有返生跡象,與人仍十分親切,便可誘其出籠吃手蟲。出籠前仍應使其空腹,過入浴籠讓其洗浴,待羽毛理至半乾,以蟲誘其出籠,多不亂飛且能於人左右連接手蟲者,便已基本成功。開始階段人應少活動為好,免使受驚亂飛;鳥在籠外時間亦不宜久,於其吃飽之前,便應以蟲誘其回籠為妙。如此調訓時間久了,直至出籠前可不洗不餓、人隨意走動亦不驚慌、於室內來往飛梭而不頂玻璃、手持蟲能飛來銜走或能在手上站住者,此鳥便算馴養成功。如此馴養之靛頦多能於春天出籠大叫,託籠叫也決無問題。 

若想使其能在室外出籠叫,除堅持以上馴養,還應每天堅持遛鳥,常掛於熱鬧市井,使其熟悉室外環境;如此也還要再等一年之後方敢將其放出。靛頦於春天時護籠性極強,出籠後多飛於籠頂大叫不止,並喜歡將草棍、樹葉等拖入籠中,其為本性使然,不用特意訓之。另,靛頦馴養以藍靛頦較易,紅點頦相對較難;然而靛頦馴養貴在堅持,除極個別膽小性大之鳥外,一般都能成功。 

53:遷徙 

紅、藍點頦一年春秋遷徙兩次路過北京,遷徙時寂靜無聲,不易被人察覺。紅藍點頦都是在夜間靠星象及磁場導航遷徙,白天休息。所以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在雨天的早晨可以逮到很多點頦,而在大晴天是卻連一隻點頦也見不到的原因了。點頦在春季由冬季的棲息地返回出生地繁殖。由於是地棲鳥類,故我們總會在遷徙期時,容易在荊棘高叢,高的乾草叢,麥田,豆角地,玉米地,棉花地,高粱地或蘆葦塘見到它們的身影,偶爾也會在綠化帶或樹林及果樹園見到。遷徙總是不會離開水源很遠,很少走山地或盆地,多走平原及沿海,遷徙時大面積見於我國華北平原及沿海地區。由於急著繁殖,所以春天的點頦遷徙既集中又迅速,自5月1日前後至5月10幾號,隨著一、兩場春雨,你就會發現所有的點頦都已經飛走了,若遇一年春天無雨,那春天就幾乎見不到點頦了,全都不停歇飛過了。遷徙過程中,雄性快於雌性,雄性早些飛到繁殖地就可以強佔優勢地帶就更容易吸引到雌性,當然也有成對遷徙的。但總而言之,老鳥獲得交配的機率要大於前一年出生的小鳥。 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

養鳥人常聽說到春藍秋紅這句話,指的是春天留藍點頦,秋天留紅點頦。本人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原因是春天在遷徙返回時,無論是去年的小鳥還是隔年的老鳥都已在野外生活了很長時間,生殖腺已發育成熟並且又進入了繁殖期,所以被捕到後既不容易飼養,又不容易伏籠,死亡率很高。即使養活了,夏季很少有正常換羽的,不愛鳴叫,叫也不是連口,不如秋季捕到的小鳥叫的好。春天捕捉到的紅點頦都為大黑嘴大黑腳的鳥,既無飼養價值,又無鳴叫可言,不如不逮或放生,讓其繁育小鳥為秋天做準備。隨著氣候的轉涼,北部繁殖地的氣溫開始下降以及事物的匱乏,紅藍點頦開始向相對溫暖的南方遷徙。秋天紅點頦一般在農曆白露左右飛到北京,秋季遷徙時間較長,有時會拖到11月還可以見到末窩的小鳥。遷徙在前面的是成鳥,體質好,又有經驗,當年的幼鳥會隨後而至,遷徙過京高峰會在9月15日至25日之間,如此時趕上一場秋雨,那麼你就會發現紅點頦會隨雨鋪天蓋地而至。在遷徙高峰期間,無論是捕捉到的還是市場上出售的都不乏上品之選。10月份,偶爾還會逮到或買到不錯的紅點頦,但此時的鳥的繁殖地就是更靠北的了,調教起來,即使是小鳥也要多下工夫了。 

而藍點頦則不然。春季的藍點頦由於正處於發情期,其羽色為最亮麗時斷,尤其是下頜各色環羽鮮豔奪目,煞為美麗。春季捕捉到的上品(藍點頦的挑選與鑑賞本文略)無論是去年的小鳥還是隔年的老鳥,都可以飼養,一段時間後都可以伏籠(約在當年秋季時候),且在很短時間就開始了鳴叫。但是由於老鳥去年已在野外換過一次或多次羽毛,在人工飼養後,換羽就不是十分痛快了,這樣就失去了飼養的價值,所以建議春天留去年的小鳥為好。秋天所留的小鳥的下頜顏色都不是十分亮麗,藍色及慄色也不清晰,不如春天的鳥閃著金屬藍色絢麗耀眼。就連秋天的老鳥的羽色也不十分美麗。原因是雖然已經性成熟,但是剛剛哺育完小鳥,又加上長途飛行,且尚未處於發情期,所以也屬正常。家養的小鳥到了春天也不會如野外的鳥亮麗,原因是與性成熟的早晚有關係,家養的藍點頦也會隨著生殖腺的發育成熟而變的美麗,這就是人說的為什麼藍點頦越養越藍了。 

54:飼養 

一般點頦在野外環境下可以存活4-5年,而人工條件下飼養可以活7-8年甚至10多年。因為既沒有天敵的威脅,食物又充足,性成熟也晚,故生活時間長。點頦屬於比較不好養的鳥,黃雀、畫眉、山雀要難的多,但比起壽帶,涉禽,吸蜜鳥等鳥類要容易多了,點頦對環境,食,水,衛生,溼度,溫度,陽光要求都比較全面。要是一隻養了5、6年的點頦不褪色,腿腳不起瓦,出去向新鳥一樣,那可以說是養到家了。 

1.鳥籠及器皿:點頦圓籠,高32公分,48或52跟條,一根棲木,兩端各一乾粉罐和一水罐,另加一淺平口軟食摸。亮底,籠內頂上*****嵌一布繃子。配蓋板和籠抓。新鳥也有使用亮架或紅子戳子飼養的,易接近人,並不會撞傷。 

2.乾粉料的配比:豌豆面:綠豆面:雞蛋黃:花生面:牛羊肉粉:微量元素= 2 :2 2 :0。5 :1 :0。5

3.新鳥認食:秋天得到的小鳥一般都比較好開食。開食前應確認小鳥有沒有糊屁股,如果糊了,應該用尖刀小心剪短洩殖腔周圍的羽毛,不要圖省事連根拔去,這樣小鳥很容易拉稀。另外,由於被捉情急或得到之前的不正確餵養,導致小鳥上火,也不宜立即換食,應該先餵玉米螟,蟋蟀,地蛛蛛,同時撥去其尾脂腺阻塞的尾脂,同時每日水浴,儘快去火後再實施換食。換食時,應該首先扎膀,(必要時也要扎尾)放置在較安靜的地方,需上半罩,罩鳥籠的後部,最好周圍放幾隻老鳥,使其見到同類不致驚慌,籠底鋪上蒿草或其他種類的青草,放一敞口罐水於籠底固定防止鳥碰翻,再放一敞口罐或食抹在籠底,放四五條活的麵包蟲在裡面。因為新鳥不太適應上槓去啄食吃,只習慣在地面上撿食。人應躲開其視線,但可以偷偷觀察其動靜。如發現其啄吃了罐裡的蟲子,便可以繼續換食了。把克食麵放罐底或抹底一層,把麵包蟲沾上水後放在面上,這樣蟲一動就裹的渾身是面,有是活的,鉤起鳥吃食的欲望,鳥一吃就帶進了克食麵了。此一步是關鍵,有的幼鳥不是很挑剔,一股腦連重帶面全吃進去了,這種鳥就容易換食;有的鳥挑剔,發現不對了就叼出蟲子,甩了又甩,甩掉面後光吃蟲子,這樣的鳥換食就要費勁了。但不用怕,只要吃蟲子就行,餓了,它就得一起吞了。接下來就把蟲子剪成兩段,沾上水放在面上,新鳥也會啄吃。如法,蟲子段愈來愈小,沾上水後再與面拌一下,只要露一點蟲子的身體新鳥都會啄吃裹著蟲子段的面球。如此拌上五,六次就可以看見新鳥挑揀啄食克食麵了。接下來就可以把水滴滴在面裡,拌一下,視覺的效果和蟲子段差不多,鳥也會很笨的去啄食,這樣就是滿口的面了,他再挑揀也就是面了,就換過來了。挑剔的鳥會在你無論把蟲子剪到多小段時,他都會儘可能的甩掉裹在上面的面而光吃蟲子。如果這樣兩天你就會發現此鳥身子發胖,眼睛無神了。要趕快採取其他方法,一是改用稀食加很小的蟲子段,二是把小蟲子段改為牛羊肉粒沾水活乾麵兒裡改食,然後再滴水的方法。如果是用稀食換過來的鳥,可以在三,五天完全吃稀食後,把食抹放一半稀食一半乾食,鳥會吃完稀食再吃乾食的。以上過程應把食,水罐放在籠底,要等鳥徹底認食幾天後再移至棲木兩側就可以了。換過食一周後就可以每天餵兩次蟲子了。每次一,兩條。換食時,由於習慣的改變或消化的原因,有的小鳥雖然換過食來可還是很瘦,只要羽毛還抱的很緊就沒有關係,只要換過食後用稀食加牛羊肉糜補幾天就會上膘了。一般講,餵稀食不容易上火,但比較費勁,時間不充裕的愛好者可以餵乾食,有時間再餵稀食。以上換食法適合時間不太充裕的愛好者,但此法的缺點是換過食的鳥愛彈食,較浪費,但不盡然。另外,天氣的原因也會影響換食。有的養鳥人發現自己的小鳥昨天還吃的好好的,怎麼今天早上一看,小鳥就一口都沒動食,且撞的頭破血流呢?這是因為今天是陰天或是雨天。自然環境下,在陰雨的天氣,不利於飛行,小鳥會停留在一處不做飛行,沒有體能的消耗,就幾乎不捕食,待到天晴後會再度遷徙。碰到此種情況,我會把小鳥撒出籠子,放在陽臺上,(已扎膀)給其更大的活動場所和有藏身處的地方,不應換食,應餵活蟲或人工填食,保持消耗所需,減少騷擾,度過這樣的天氣。等到晴天后再捉回籠中繼續換食。另外在陰雨天氣趕上換食,也可以採用燈光照射的方法,人工給小鳥一個好天氣的感覺,這樣也可以導致減少死亡。換食過程自始至終應每天更換籠底紙託或青草,以便及時了解小鳥的糞便情況,由稀屎到半稀屎到消化後的白觖屎,那麼你就成功了。另外一種方法是針對倔強不吃蟲子的小鳥或時間較充裕的愛好者,把小鳥扎膀後放於戳子或亮架上,用鑷子或手把牛羊肉條或拌有牛羊肉條的稀食抹在小鳥嘴邊,小鳥會由於愛乾淨而去舔,就把食物帶進了嘴裡,這樣一兩天後就會自己啄餵過來的食了。如此換過食的小鳥不愛彈食也不懼怕手食。 

4.平時飼養:一般來講,換過食來的小鳥都應該上亮架,並經常與人接觸,用手相逗,至次年春節後再放回籠中,這樣的小鳥會伏籠且很穩當,但也不盡然,有的小鳥天生就愛鬧,要等換完一次羽後才會穩當的。餵食過程中,入冬後應加大花生粉,雞蛋黃粉及肉粉的比例,且立春後應相應減下比例。秋天得到的小鳥在北方10月下旬就應移至屋內飼養,室溫在12-25攝氏度都可以的,籠底應用棉墊以免腳部著涼,如發現有小鳥經常一隻腳站著,另外一隻綣在腹下羽毛裡,在此情況下,應該晚間把籠罩罩上,躲開風口,用棉線纏裹棲木,並應及時增加蛋黃比例。平時飼養過程中,每天應餵水果和蔬菜,黃瓜,蘋果,香蕉,白薯,西釉,橘子,等很多種。平時飼養是否晚上要罩罩,我個人認為應因鳥而異,有的鳥罩上罩後會很鬧,不罩卻很老實,那就不罩,有的鳥罩上不鬧,不罩就鬧,那就罩上。個人認為沒有固定約束。點頦酷愛水浴,有時小鳥會洗的渾身溼透,體弱的會因此而喪生,所以新鳥要在圓膘後再進行水浴。每周兩次就夠了,洗完後有條件的應曬太陽,這樣鳥的羽毛會十分順也豔麗。夏天可以每天一次。有些小鳥膽量極小,懼怕人臉或人手,有時會因為害怕而仰頂。此時應趕快調整鳥籠位置,使棲木與人臉成直角,這樣小鳥在活動時就不是正面看到你的臉,就不會再仰了,而且在餵食時,人面應避開直視小鳥,就可以改過仰頂的毛病。養點頦需經常遛鳥,人們常會認為紅子,畫眉,百靈需要遛,其實點頦也需要遛,在溫度適合的天氣裡,18攝氏度以上都可以,白天可以提著鳥籠到公園遛彎,這樣養的小鳥會又穩當,毛又順,會和野外的一樣的。平時餵食可以每天餵乾食,每隔一兩天餵次稀食,本人不贊成每天餵稀食,這樣出來的鳥到春天軟且生殖腺發育不成熟。平時每日應供給10條左右的麵包蟲,皮蟲或玉米蟲,春秋的時候,(也就是蛛蛛多的時候),應該每天餵3,5個草蛛蛛。平時飼養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豐富飲食內容,儘量與其在自然界所吃的東西靠近。 

55:換羽 

之所以把換羽單列出一章,可見其重要性了。野生鳥類換羽是在幼鳥孵化長大以後進行的。羽毛已經一年了,求偶時的炫耀與爭鬥,以及孵鳥時的損耗,成鳥需要換成冬羽了。雀型母的鳥類有一年換兩次羽的,而點頦一年只換一次。去舊羽換上新羽,鳥兒會更加美麗動人。野外的鳥兒會順利完成換羽。但是籠養的點頦就不會那麼幸運了,飲食,營養和春天的鳴叫以及性成熟等許多的因素都會導致換羽的不暢,輕的羽毛雜亂,眼睛無神,停止鳴叫,看上去好象走路輕飄飄的樣子,重的會導致死亡,所以換羽是很很關鍵的,也是看一個人養鳥好壞的標準。換羽首先要看飼養的人的責任心了,養鳥不上心,再懂也沒有用,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動不如行動,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其次,換毛要掌握六要素:食、水、衛生、溫度、溼度和陽光。正常情況下,鳥兒應該在一入伏開始換羽,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左右完成換羽。先從食說起,換羽時鳥需要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所以鳥食一定要硬,前一天晚上應該在一個空的食罐中多放幾條蟲子,這樣第二天天剛亮時鳥兒就能吃到活蟲,這樣非常有利。紅點頦換羽時應用稀食,每天早上活新鮮稀食至於抹中,不宜過多,因為天熱容易餿,下午可以再活,也可以改用乾食。食要充足,營養要豐富,特別是鮮雞蛋黃的比例要增加。建議參考數字,按順序依次為:雞蛋黃,鮮瘦牛或羊肉,綠豆面,花生粉,鳥用添加劑 比例為:2:2:1:0.5:0.2 用純淨水或礦泉水和成稠狀置於鳥踩不到的地方,鳥會自己啄吃,同時白天還應多餵玉米蟲,麵包蟲,皮蟲,麵包蟲成蟲,及草地蜘蛛,蟋蟀,螞蚱,及蝴蝶,蒼蠅等活蟲以增加動物蛋白,對於換羽十分有利。水,水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項,因為自來水到處都是,簡單又方便,盛上便用,這樣對於一個一般養鳥的人就已經夠了。但是要想養好點頦還差的遠。自來水中的漂白粉和或化學添加劑會影響點頦換羽的質量,所以應儘量避免使用。應使用礦泉水,純淨水或未汙染的雨水及河水,要是能堅持整個換羽季,那麼鳥毛的顏色就會既鮮亮又不會變色的。另外,夏天飲用水也容易餿,最好中午再換一次水。換羽期間,水浴應保持每周2-3次。衛生關,點頦本來就好乾淨,換羽期間更是要保持清潔,籠底要墊上未汙染的野草,野菜什麼的,兩天一換,草要保持溼潤,如果可以堅持整個換羽期,鳥兒就會連腿,腳上的角質都褪掉。另外,保持衛生可以避免病菌的傳播,以及周圍環境及人的生活環境的良好。溫度也影響鳥兒換羽的好壞,北京天氣夏季十分炎熱,經常會有高於攝氏40度的天氣,這種天氣很不利於鳥兒的換羽,遇到高溫天氣,應及時在周圍潑水降溫或將鳥兒移至陰涼處。溼度也十分重要。自然情況下鳥兒在野外滿是露水的地方生活,適應了環境而形成依賴。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人工飼養下也要儘量創造溼度大的環境,這也是入伏開始換羽的原因。伏天是北京溼度最大的時候有利於鳥兒換羽。另外還要設法加大其生活區間的溼度,比如在陽臺上,平房放在有綠色植物的地方,或夾在花盆中間。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老年人在換羽期提著鳥兒去滿是露水的高草中接露水,這樣的鳥兒換出來的羽毛鮮豔明亮還不變本色。陽光在平時飼養時就十分重要,直接通過作用腦垂體影響鳥兒的性成熟的早晚,日照同時也在換羽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野外的鳥兒早上渾身溼漉漉的會在清晨的陽光下梳理羽毛,同時會把尾脂腺分泌物塗抹在羽毛上,讓羽毛充滿了光澤。白天陽光直射而強烈,應完全避免長時間在強光下而移至涼爽處。相信以上六點對您在點頦換羽時期給予幫助,並在自己成功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順利度過換羽一關。另外換羽時還應注意的是不能為追求一時的效果,而忽視了鳥兒的安全,在野外被貓,黃鼬,老鼠,鷹隼,伯勞,等天敵傷害。再有就是除必要的餵食外,人也應儘量避免接觸,給鳥兒一個安靜的環境換羽,也不至於受到驚嚇撲稜散了新換的羽毛。 

各類鳥直通車:

1.繡眼模塊

https://mp.weixin.qq.com/s/D9s9w9Ss11sIKLUyTVoCxw

2.靛鴝模塊

https://mp.weixin.qq.com/s/Db1eOb1skCX53kfw2S3lEQ

3.百靈模塊

https://mp.weixin.qq.com/s/vsmE5cgDVAIzTFg0noyEWg

4.畫眉模塊

https://mp.weixin.qq.com/s/_yhvW_NpD3c0o8b5mS6b8A

5.其他鳥類模塊

https://mp.weixin.qq.com/s/Nbq853tHnW8M5Wl8AqQ0NQ

您的每次喜歡和點讚都是梵牧野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靛頦論壇】聊一聊靛頦鳥飼養指南
    上性大叫中的靛頦要餵青料嗎??有好幾位鳥友給我發簡訊問。 我說說自已的做法,供鳥友們參考之。 每年春節過後,我就給靛頦停餵溼粉。我配的溼粉是用大皮蟲漿加黃瓜泥拌粉料。這是每天強制性給鳥餵青料,整個冬季全是如此餵法。停餵溼粉後,只餵乾粉和顆粒,另外每星期加餵一次青料。 靛頦上大性之後,前一個月基本不餵青料,讓它上足性,叫透徹!
  • 靛頦之「紅與藍」之別以及怎樣才能確定這隻靛頦養成功了
    另外根據《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記載,歌鴝多為一種少見且罕見的鳥兒[1]。靛頦作為歌鴝的一種,近年來引起人們養鳥圈廣泛的關注,其繁殖期是在每年的4-6月份,夏季主要在我國的東北、青海以及四川的北部進行繁殖,到了冬季則會在我國的西南部越冬。
  • 鳥中君子:靛頦,看完這些講究你就知道,為何不推薦鳥友飼養了
    在我國上千年的觀賞鳥飼養史上,古人們用經驗和知識為我們流傳下了「四大鳴鳥」之說:分別是畫眉、繡眼、百靈和靛頦。每一種鳥都特點鮮明優勢明顯,會十三套口的百靈、透著江南靈氣的繡眼、能打能唱的畫眉,而今天要介紹少的這種觀賞鳥,是最不推薦大家飼養的一種,也是老北京地區最火熱的觀賞鳥之一:靛頦。
  • 披露鳥販子們是利用何種方法讓野生靛頦鳥改吃麵食的
    我可以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有關靛頦鳥替食的知識。靛頦鳥屬於野生水鳥類,屬於候鳥。有些中國的有錢有地位的人非常鍾情於飼養這種靛頦鳥。也因此,靛頦鳥歷來都是高身價的貴族鳥。有些鳥販子們專門靠野外捕捉此類鳥進行謀財,這是應該被禁止的...
  • 靛頦鳥兒籠具使用小常識
    漂亮的籠養靛頦鳥兒靛頦鳥兒餵養使用的籠具有一定的講究,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相關小常識:1、鳥兒籠一定要購買使用標準的靛頦籠2、棲木籠內一般要配備一至二根純棉線繩纏繞的棲木,一是方便鳥兒站棲,而是為了方面安放食罐和水罐.3、食罐和水罐食罐和水罐.一定要選用瓷質的淺平口罐,這樣不會割傷磨壞鳥兒的腳爪或嘴喙.
  • 中國四大鳴鳥之一靛頦餵養常識
    可以說這靛頦鳥兒絕對是養到家了,鳥友養功也絕對不一般.靛頦餵養少不了得肯定是鳥籠及器皿了,這個養靛頦是非常有講究的:籠具必須是圓籠,籠高32公分,籠條48根六兩,玉米面二兩,雞蛋黃十五個,花生面一兩若是新鳥可以相對簡單一點兒,綠豆面八兩,玉米面二兩,蛋黃15個,新鳥換食成功後可以加大葷料的量。
  • 母豬飼養管理手冊(豬知樂解說)
    一、前言母豬的飼養管理是一個豬場的核心內容。母豬繁殖力的高低(通常以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數量來表示)是影響豬場經濟效益的主要指標。與商品豬管理最大的不同是,母豬生產是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一環扣一環,某個生產環節的飼養管理問題會直接影響下一個生產環節甚至是母豬終生的生長和繁殖性能。
  • 《鬃獅蜥飼養超級指南》新手入坑必備指南
    【爬寵飼養超級指南】系列叢書成功地填補了國內爬寵書籍市場的空白,成為新手玩兒爬的必備手冊,也讓更多玩家懂得正確養爬,科學養爬!經過團隊和眾多圈內大咖、專業人士的聯合編撰校對,目前已出版 鬃獅蜥 / 豹紋守宮 / 玉米蛇 / 角蛙&樹棲蛙 / 捕鳥蛛/ 樹棲守宮 6冊飼養超級指南。點擊了解👉 6冊叢書及相關內容【現貨 包郵】
  • ️ 紅點頦馴養之山東篇
    靛頦的飼養是如何從宮廷流入民間,已無從考究。但當初流傳並不廣,也只限於官宦商賈人家飼養。因靛頦是要吃蟲吃肉的,過去無蟲可買,都是以新鮮牛羊肉切條拌克食麵來飼餵的,平常人家哪裡捨得,人都吃不上呢,怎會用肉來餵鳥雀這些玩物?如此便把這東西給局限住了。然而,靛頦從京城傳入山東,據說卻是與梨園戲班有著極大的關聯。
  • 特別推薦丨15萬+字的《射頻與微波技術實用手冊》,免費下載看這裡!
    這本《射頻與微波技術實用手冊》,搜集了ADI官方網站的相關資料,按ADI信號鏈產品進行分類整理,共48篇技術文章,旨在梳理射頻與微波電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為廣大從事該專業的工程師以及電子工程相關學子提供參考指南。
  • 靛頦鳥服籠秘籍早知道
    三、上架之後就是上手盤玩盤玩是檢驗靛頦鳥兒服籠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上手盤玩要講究手法,首先牽著鳥兒的脖繩,將鳥放在手上,止到鳥兒能順服地站在手上同時要不時地用另一隻手撫摸鳥兒的頭和背,增進人與鳥的感情,減少鳥兒對人恐懼,每天如此,效果更好!每天最好兩次,每次半小時左右!
  • 日本交易所發布《ESG信息披露實用手冊》
    來源:新浪財經原標題:Summary of Practical Handbook for ESG Disclosure來源:Japan Exchange Group日本交易所集團和東京證券交易所於2020年3月31日聯合出版了《 ESG信息披露實用手冊
  • 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畫眉、百靈、紅藍靛頦、字字紅、字字黑等,叫起來百囀千聲,聲音悅耳動聽。這些鳥都被放入籠中飼養,養鳥人以提籠遛鳥為樂。 錫嘴、交嘴梧桐之類的鳥,不能在籠中飼養,只能在架上棲止。老北京最常見的架鳥當屬梧桐,經過訓練的梧桐會打彈兒、開鎖、叼旗、開箱等各種絕技。舊時每到北京冬天最冷的時候,時常會看到有養鳥人在冰面上訓練梧桐打彈兒,即養鳥人把一個彈丸扔在空中,梧桐會飛上去接住。
  • 飼養泰迪犬全攻略,7大方面須知!
    泰迪一直是較多人飼養的一個犬種,泰迪嬌小可愛聰明伶俐,不算是很難養的一個狗狗,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養護技巧,你也可以輕鬆養狗,接下來給大家講一講泰迪犬飼養的七個注意事項,請收好!在泰迪出生後40天左右就可以進行第一次驅蟲,泰迪在6個月之前,體內外驅蟲每個月一次;6個月之後,體外驅蟲一個月一次、體內驅蟲三個月一次。驅蟲後泰迪會出現嘔吐拉稀、食欲不振等情況,這時可以餵些寵物益生菌,調理一下。4、疫苗泰迪幼犬適合打第一針疫苗的時間是它出生滿45天的時候。
  • 全球反恐手冊:特種部隊實用指南
    《全球反恐手冊:特種部隊實用指南》內容包括:反恐:背景與演變、反恐特種部隊隊員的招募和選拔、反恐特種部隊隊員的訓練、反恐特種部隊的組織機制、武器和裝備等。作者簡介勒羅伊·湯普森先生,受過專業的安保和反恐培訓,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不同的單位包括軍事單位工作過,出版過38本相關著作,包括本書和《人質營救手冊》、《特戰手冊》、《人身安保》等,系相關領域極負盛名的專家。
  • 鷯哥飼養手冊——從選鳥到學語
    那麼如何飼養一隻鷯哥呢?此外就是要選擇鳥肛門處乾淨的,不乾淨的一般消化不好,飼養時容易拉稀。02性別對於鷯哥來說,公母各有優勢。04洗澡洗澡是飼養鷯哥不可或缺的。鷯哥本身就比較愛乾淨,在溫度適宜的天氣裡可以每天都進行洗浴。
  • 【新課推薦】:《職業吉他實用套路手冊》
    說到樂隊吉他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主音吉他,妥妥C位沒跑,前女友都可以組個球隊。隊裡的二吉他,就是來湊個人頭,多領個盒飯。
  • 《美國末日2》訓練手冊在哪 全訓練手冊位置一覽
    最後生還者2全訓練手冊位置介紹 1、製作訓練手冊... 在美國末日2中有個特殊的道具——訓練手冊,這個道具可以提高遊戲人物技能等級,在遊戲中因此很重要,那麼美國末日2訓練手冊在哪?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飼養可愛的小烏龜的3個方面,第二點你是不是忽略了!
    飼養可愛的小烏龜的3個方面,第二點你是不是忽略了!·前一段時間,聽說朋友曾經養過一隻龜,於是就去他那裡取取經,自己養一隻小烏龜。於是朋友很精細地說明了一些養龜的注意事項。第一、食物方面·烏龜是一個神奇的寵物,它們對於食物來說並不挑,什麼食物都是來者不拒的。所以,很多人都是隨便餵一點兒食物就可以啦!
  • 電工速學手冊全能圖解,小白也能快速入門並提高,好用!
    電工速學手冊全能圖解,實用技術圖文詳解,0基礎也能快速入門與提高電工是建築工程施工項目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隨著現在電氣項目的不斷發展,以及工程複雜性不斷提高,建築工程對電工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專業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