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危機脫困之道:新冠肺炎將如何影響消費行為

2020-12-23 環京津網

原標題:研究危機脫困之道:新冠肺炎將如何影響消費行為

如此長時間被困在家,將永久地(若輕微的話)改變未來中國 ,並影響亞太區消費者的行為方式。

十九世紀外交家克萊門斯·馮·梅特涅 (Klemens von Metternich) 曾風趣地說過:「法國打噴嚏,歐洲會感冒」。在二十世紀,這變成「美國打噴嚏,全球會感冒」。隨著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一些經濟記者開始將其解釋成「中國打噴嚏,全球會感冒」。

因此我們密切關注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傳播。拋開流行病學不談,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影響將具有更廣泛的意義,不僅影響中國、亞太區和全球經濟運作方式,而且影響消費者行為方式。中國經濟崛起的另一個影響是,影響人們採納並順應那些擴散到更廣消費領域的新技術和行為模式。中國已經並且將繼續對區域消費行為產生巨大影響。

新冠肺炎引起的行為變化很可能證明是新潮流 ——影響力方向變化。疫情導致數百萬人需要居家自我隔離,迫使許多人在一個多月改變行為方式。如此長時間被困在家,將永久地(若輕微的話)改變未來中國 ,並影響亞太區消費者的行為方式。

消費者居家一個月(或更長時間)將會有什麼後果?

生活節奏放慢,出現新的日常需求。在家工作是必需的。規劃限時購物出行,改變購物清單。夫妻日復一日地被迫呆在相同的空間,學會顧及彼此的空間需求(或者可能沒有)。老人以前對網上購物很謹慎,但現在發現,更易於使用的應用和社交媒體讓購物很輕鬆。

如何打發在家時間?中國中產階層將發現自己動手項目(DIY)的樂趣,並有足夠時間大掃除、清理可能忽略的角落,或移動家具、嘗試新布局,這為更多清潔用品、清潔新方式和家務新技巧帶來大量機會。消費者或許還將在日常健康或美容上花更多時間。

厭煩閱讀相同的舊新聞或反覆觀看短視頻,查找書架上長期閱讀的書籍、發現長期未讀的書籍,尋找素描、彩繪、拼圖、遊戲或手工等閒時工作?儘管在線購物蓬勃發展並且食品外賣持續進行(儘管有快遞限制),但放慢節奏的時代思潮將導致消費者轉向尋求更有意義的體驗而非僅僅積攢東西?根據《英敏特2030年全球消費趨勢》,我們認為是這樣。

在購物受限的情況下,中國居家家庭重拾家庭烹飪樂趣。在線烹飪視頻正幫助發現新食譜、做菜新方式。做飯、洗碗、拖地和孩子安睡後,被困在家還有什麼其他事情可做?更多孩子?或許無聊乏味、被迫接近和讓老齡人口煥發活力的愛國情愫將給彈簧床帶來更多壓力…

從有趣的角度減少浪費怎麼樣?更多家庭烹飪和更多地考慮購物策略,可能導致消費者更欣賞利用他們現有的東西,從而減少浪費。或許更少外賣到家餐食,更少一次性包裝。更少前往商場,可能最終導致更少快時尚衝動購買,扭轉一直佔主導地位的一次性文化。

為什麼這些行為將一直存在?

在戰爭中,勝利之師保持戰略目標不變,但會實地調整戰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要求。因此品牌也需要繼續推廣產品和服務,但必須通過創新方式應對消費市場變化,比如流行病疫情引起的變化。

贏得消費者的時間、技術和注意,對消費者和品牌都有好處。在中國,我們看到:

廚師在餐廳廚房直播烹飪教程;

健身教練直播健身課;

俱樂部 DJ 直播各種「雲泡吧」活動;

房地產經紀人直播帶看待售房;

電影院仍然關閉,電影通過直播首映;

藝人在家中直播表演;

農民直播要賣給買家的田間生鮮農產品;

汽車經銷商直播豪華車內飾;

零售商暫時多餘的店員通過直播進行在線銷售。

在線購物遭受的批評之一是缺少服務和人際互動。大型多人在線遊戲 (MMOG) 的一大關鍵吸引力在於,能夠在遊戲環境中與其他人競爭對抗和溝通交流。藉助創新應對危機的上述例子向我們表明,企業仍能夠通過大型多人在線展銷連接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如果創新在滿足基本人類需求方面奏效,那麼它有可能長久存在。人們仍然必須吃飯、睡覺、工作和做他們在正常情況下要做的全部事情,這是亞太區經濟將從新冠肺炎危機中回暖的原因。如果創新能夠長久地解決人類需求,那麼你能夠在有人的任何地方潛在地應用創新,尤其是如果未來幾個月他們可能長時間被困在家。現在中國經濟開始復甦並且供應鏈重新發力,我們將見證產業重構以納入新的消費行為。或許關鍵在於變革,但基調保持不變。

為什麼這些行為將在整個亞太區蔓延?

首先,英敏特研究顯示,亞太區大多數消費者在網上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表現很活躍。英敏特在 13 個亞太區國家/地區調查超過 12500 位擁有任何數字設備的消費者,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在多個數字互動領域很活躍,表明他們樂於參與品牌互動,尤其當他們手頭有空閒時間時。

在截至 2019 年12 月的三個月內你在任何終端上做過任何以下事情嗎?

品牌沒有理由不利用此類直播、在線和互動方式接洽客戶,無論他們是否居家隔離。

英敏特研究還顯示,亞太區 77% 的消費者同意,他們想要更好地了解所用的東西(例如品牌、社交事項等)。這表明需要可靠的新聞和信息來源,打擊假新聞。這是品牌可介入成為專家並且不僅提供人際互動、而且提供權威專業知識的環節。消費者尋求通過更多社區合作渡過任何危機,他們也期望更多品牌與社區(和在社區內)合作解決社會問題 ——從病毒疫情到氣候變化和食品安全。

相同的消費行為驅動力適用於更廣泛的亞太區,正如在中國一樣,無論是否有危機。關鍵在於把握任何機會——危機或其他因素帶來的機會——並通過創新思維發現利用技術解決生活問題的新方式。當然,關鍵在於了解消費者需求和背後原因。

作者郭馬修(Matthew Crabbe) 系英敏特亞太區趨勢總監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葡萄牙新冠肺炎疫情給移民帶來更大影響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9月9日電 據葡萄牙《葡華報》微信公眾號綜合報導,日前,由衛生與熱帶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進行了關於新冠肺炎對葡萄牙阿馬多拉市移民家庭和本地家庭造成的影響的比較研究。無論是什麼結果,新冠肺炎及其帶來的一切影響了所有人,但對移民來說,這些影響尤為嚴重。「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疫情期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困難的,但對於移民家庭來說,情況更加糟糕,因為移民家庭更容易遭受由健康危機引起的社會經濟問題的影響。」
  • 新冠肺炎疫情塑造了葡萄牙人新的消費行為習慣
    葡薩博網站12月11日報導,根據安永公司當日公布的「安永未來消費者指數」調查結果,新冠肺炎疫情塑造了葡萄牙人新的消費行為習慣。受疫情影響,34%受訪葡萄牙人表示收入降低,80%表示消費更加謹慎,67%表示儲蓄增加,66%表示削減不必要支出,71%表示將減少聖誕節和元旦前夜消費。分別有91%、82%和54%受訪葡萄牙人表示消費行為、工作行為、購買產品有所改變。大多數葡萄牙人減少了休閒度假、購買奢侈品和其他娛樂方面的支出。超市送貨上門服務有所增長。
  • 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製造業影響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社會影響空前。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球已有210多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病例,累計死亡超過9萬例,累計確診超過156萬例,而且局勢還在繼續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絕無僅有」的危機,全球經濟陷入停滯狀態,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加嚴重,全球將出現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受貿易緊張局勢和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航空製造業作為全球性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更為直接、更為深遠。
  •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百年一遇」的危機,給全球造成的影響遠不止...
    新華社發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發布會上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危機,其影響將持續幾十年。新冠病毒傳播性之強、殺傷力之大,不僅所有國家都受到了波及,而且波及的層面也不限於生命健康本身,而是擴散至社會、經濟、政治等方方面面。
  • 2020體博會將發布《2020年全民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
    2020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將於9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舉行。記者日前從組委會了解到:在9月28日開幕當天舉行的中國體育產業峰會上,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將發布《2020年全民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北京再次叫停線下課程,校外培訓機構如何脫困求存?
    受新冠肺炎最新疫情影響,北京市教委發布通知,暫停原定6月15日小學一、二、三年級返校複課,暫停校外培訓機構恢復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 而此前,北京市教委曾在6月9日發布通知稱,6月15日起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恢復線下課程活動。疫情的反覆,再次給教培從業者潑了一盆冷水。
  • 疫情對國人消費行為有何影響?《中國購物者報告》:消費態度發生...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2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到底對國人的消費行為產生怎樣的影響?今天,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了《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近乎持平。
  •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美式人權」危機
    沃克斯新聞網4月10日報導指出,「從餐飲業、旅遊業到媒體業,整個美國經濟都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就像危機帶來的其他影響一樣,那些本已是最脆弱的群體也將首當其衝地受到經濟影響」。「這段時間最容易遭受裁員的人正是那些薪水最低的人,例如餐飲業和零售業的低薪工人」。根據美國全國餐館業協會4月20日發布的調查報告,受疫情影響,三分之二的餐廳工人(約800萬人)因餐廳關閉已被解僱或休假。
  • 葡萄酒業對後新冠肺炎危機的想像
    該公司創始人Michael Skurnik談到了這場危機造成的巨大經濟災害,並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避無可避,餐飲業復甦仍需時間。不過,他對未來持樂觀態度。作為主要向餐廳和零售店出售葡萄酒和烈酒的批發商,Michael很擔心慘遭打擊的餐廳,但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線希望。「人們未來肯定會前往餐館吃飯,但現在大家卻因疫情形勢不明朗而舉棋不定,萬分憂慮。
  • 《易經》:脫困而出的關鍵,在於悔悟而有所改變
    到了那個時候,否極泰來,自然便可以擺脫黴運的影響而開始迎來發展的好運,而這其中的關鍵,便在於自己身處黴運不斷的環境中時,是否能夠一以貫之的去堅守自己的中正之道,不半途而廢,不改變自己的操守德行,從頭到尾都能堅持而不放棄,「慎終如始」,那麼無論曾經如何的黴運不堪,都必定會迎來嶄新的時刻。
  • MSCI詳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如何影響全球市場?
    在疫情下,中國和全球市場究竟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近期,國際知名指數公司MSCI發布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如何影響全球市場》(The coronavirus epidemic: Implications for markets)的研究,並授權第一財經獨家發布。
  • 《品今觀市|線上課堂》系列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中國經濟的...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國際金融市場風起雲湧,解析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把握疫後經濟發展主動權  執行和傳導路徑是否通暢,大規模基建能否重塑發展信心,我國經濟最有利政策又將如何導向?
  • 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經濟的影響及應對
    到2020年3月11日,非洲航空公司損失已高達44億美元,僅非洲航空巨頭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的損失就達1.9億美元之多。跨境貿易活動中斷。非洲內部貿易放緩將對各國經濟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其中,非正式跨境貿易額約佔非洲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這有助於提高非洲人民生活水平,加強非洲大陸區域一體化進程,促進非洲經濟發展。
  • 門票漲價、新冠肺炎閉館,日本東京迪士尼樂園面臨危機
    門票漲價、新冠肺炎閉館,日本東京迪士尼樂園面臨危機東京迪士尼樂園借迪士尼度假區35周年活動獲得了大量粉絲的支持,2018年入園人數更是突破3200萬人,為歷史最好記錄。同時,東京迪士尼樂園通過用人偶角色來舉行活動、開發新商品等,藉此給遊客提供更具有滿足感、高附加值的消費體驗。結果就是2019年3月決算時,迪士尼收益達5年最高。另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增收就是門票價格的提高,這與消費者一直的信賴和支持分不開。
  • 消費信貸到底是如何影響消費者進行買買買的?
    作為一種金融工具,消費信貸被廣泛認為有促消費的作用。理性消費者將其當作融資、消費、支付的工具。但同樣的,消費者也會將其用於購買並不需要或者遠超過自己實際支付能力的商品。消費信貸會超出「工具屬性」,被冠以各種負面的評語,正如當下人們對於「消費信貸」的反思一樣。但是,消費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為。
  • 明斯基過程:沒有一勞永逸的脫困之道,任何成功都是暫時的!
    如何制定反周期的監管政策以幫助調節人性,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保羅麥卡利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經濟學很難進行實驗。於是,每次重大經濟事件的發生,都會成為檢驗舊理論的試金石,也會成為發展新理論的導火線。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所謂大衰退,正是這樣試金石和導火線。危機後,至少有三位已故經濟學家再次獲得了大量關注和美譽,他們超越了自己的時代。
  • 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將從三個方面影響國際格局的變化;一是使大國政治格局加快向更加均衡的多極化方向演進,促進國際權力由「一超」向「多強」轉移;二是增強非極化的發展動力,促進國際權力由大國向中小國家及非國家行為體轉移;三是加快國際政治地理中心由歐美向東亞轉移。三個方面國際格局的變化最終將促進更宏觀層面的國際格局——非西方化——的演進。
  • 從嚴重虧損到涅槃重生:中國鐵物的改革脫困之道
    沒有人想到,在風險不外溢、剛兌不打破的嚴苛要求下,中國鐵物通過債務重組和債轉股,換來喘息之機;通過盤活資產、清欠清收、守穩主業,積極償還債務,贏得市場信任;通過加強黨建、嚴格風控、完善管理,堵塞發展漏洞,激發內生動力,5年來,中國鐵物走出了一條「外科手術+內科調理相結合」的扭虧脫困道路,連續五年利潤遞增,資產負債率重回正常水平,一度虛胖的企業變得更加精壯健康。
  • 黃石裝修行業如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
    近期,新冠肺炎肆虐,全國各地疫情均十分緊張,越來越多的省份和城市公布了確診病例,包括很多疑似病例,情況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嚴重。在疫情沒有得到明顯控制,醫療機構還沒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方案之前,裝修家居建材企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並且做好充足的準備,避免疫情影響公司穩定。裝修行業如何化「危」為「機」?危:2020年第一季度,裝修業務情況嚴峻,請大家清楚認識!
  • Cirium洞察:新冠肺炎對航空業的影響
    ) 數據視覺化計劃聚焦自2020年1月1日以來到現在中國國內航班和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的數據,視覺化呈現計劃航班、實際執飛航班,以及未能按計劃執飛航班等數據,從而準確反映和揭示新冠肺炎 (COVID-19)對此帶來的影響及對全球航空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