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勤勤表示搭檔週遊是個很努力的演員。
2020年的「懸疑劇之熱」吸引了眾多大咖演員加盟出演該劇種。由「凍齡女神」蔣勤勤與新生代硬漢週遊領銜主演的刑偵懸疑網劇《迷霧追蹤》12月11日開播,緊湊高能的劇情,電影化的質感,蔣勤勤從古裝女神變身颯爽女警的轉型力度之大,將現實中的「網約車案」拍進劇中的強烈衝擊感,都為該劇加分不少。二胎生子後再度亮相螢屏的蔣勤勤,為何選擇了一個與自己過往古典溫柔氣質截然不同的女警角色?她又是怎麼看待林雨虹式的性格剛硬、「被生活拋棄、也拋棄了生活」的職場女性?日前,蔣勤勤接受了南都記者的專訪。
分享新角色給自己帶來的嘗試和挑戰之外,蔣勤勤也談起了自己的父親,劇中看似糟糕的「父女關係」,其實引發了蔣勤勤對現實中父輩之愛的深沉思考。30+姐姐/哥哥乘風破浪活出二次青春,這樣的題材也在吸引著蔣勤勤和她嘴裡的「陳建斌老師」的注意,年齡對實力派女神來說從來不是危機,在作品上不緊不慢地用心打磨出一個個生動的角色,在工作之外的家庭生活也能悉心經營得溫馨幸福,蔣勤勤一直在尋找做到完美平衡的方法。
角色之緣
「跟角色相似」,曾經不懂父輩的愛
南方都市報:《迷霧追蹤》是一部懸疑題材劇,出演刑警角色也是你首次嘗試,是什麼讓你下定決心出演?
蔣勤勤:在這部戲裡我扮演的角色是刑警隊長林雨虹,離異人士。這是個一出場就被設定為「看似被生活拋棄的女人」。林雨虹從小生活在一個她自認為是被人輕視的家庭裡,她覺得父母沒有給她足夠的關愛、理解與支持,所以她的性格比較孤僻,不善溝通與言談。在這部戲每一個案件進程當中,她慢慢地從中發現了生活的真諦,慢慢地尋找到真實的自己。與其說這是一個被生活拋棄的女人,不如說她是一個拋棄了生活的女人,她慢慢地從生活中尋找那個曾經迷失了的自己。
南都:聽說當導演找上你的時候你很驚訝,是什麼讓你最後下定決心出演這個角色?
蔣勤勤:其實我在之前完全沒有想過會演這樣的一個角色,後來導演找到我,因為他看了一些我的劇,覺得我身上有某些東西是他想要去挖掘的。我最後決定來也是源於我的父親,因為他是一名警察。我能從他身上找到很多創作這個角色的靈感,我觀察我爸爸的工作,以及他工作中的狀態、言行和性格,從腦海中慢慢提取出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創作,就像在複製我父親的言行舉止。
南都:你覺得自己與角色有哪些相似之處?
蔣勤勤:在「關係」上非常相似,就是父女之間的關係。我的爸爸也是一個不善言辭、不善表達的人,從小我也覺得被父親輕視,得不到他足夠的關懷與支持。這一點我覺得自己跟角色特別像,就是不理解、缺少溝通,才有這樣的錯覺。現在為人父母之後,慢慢地懂得了父輩的愛就是很深沉、很含蓄的。
南都:為了塑造角色你做過哪些前期準備?
蔣勤勤:我倒沒有為這部劇特別去做準備,只是在以前看過《便衣警察》《重案六組》《真相捕捉》等同類型片子。但我覺得這個選材還有這個人物離我非常近,我非常熟悉。因為我從小生活在一個警察大院裡,我爸爸也是警察。這一切對我來說並不陌生。
南都:戲中哪個場景讓你印象最深刻?
蔣勤勤:那個廢舊的二層小樓房裡,我對那個場景記憶非常深刻。這場戲非常的激烈,有很多很複雜的情感上的博弈,比如我父親的生死之謎、被綁兒童的生死之謎,疑犯本身的身世之謎,還有我自己的身世之謎,種種情感交織在那一大場戲裡,挺虐心的。我拍得眼睛也腫了,然後一臉的血,在一個充滿汽油的屋子裡,快讓人窒息過去,那一場戲給我的感覺——身心疲憊。
合作之趣
「週遊很能吃苦,導演特別有能量」
南都:劇中你和年輕演員週遊組成「姐弟CP」,兩人從意見不合到變成默契的搭檔,是什麼讓兩人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蔣勤勤:我覺得林雨虹和趙偉之間不是意見不合,是他們的行事風格不太一樣,我們跳出了傳統意義上「男女主角不打不相識」的模式,更多展現他們從互相熟識到互相欣賞、互相信任的過程,這是他們在工作中慢慢建立起來的。
南都:看你的微博與週遊的互動妙趣橫生,與他合作過程中有什麼趣事嗎?
蔣勤勤:我記得剛開機不久,在拍一場戲時,週遊跟我說,他小時候跟媽媽去參加一個電視節目錄製的時候看到了我,他沒想到現在能跟我一塊拍戲。在他幼時記憶裡有那麼模糊印象的一個人,在以後能一起合作、一起拍戲,我覺得這個還挺奇妙的。
南都:你對這位合作對手評價如何?
蔣勤勤:週遊是一個很努力、很能吃苦的青年演員。他拍戲很拼,我記得有一場我沒在現場的戲,聽副導演說,是要拍他從二樓跳下去,導演準備了替身,但是他跟導演說要親自上陣,這點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很嚴謹、對工作有敬畏之心的人。他有時候會找我聊劇本、聊人物,他很積極,雖然這是一個懸疑片,情節、故事上的交代可能更為重要,但他也努力地在這裡面展現出自己的人物性格和色彩。
南都:與新銳導演餘慶合作,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蔣勤勤:導演是一個特別有能量的人,別看他個頭小小。我覺得現在的年輕導演都非常厲害,他們閱片無數,接受度很高,他們有激情有想法,敢說敢做,現場的應變能力也特別強。所以我很期待我們這部戲最後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可能會讓我很意外。懸疑劇的後期很重要,怎麼把這些情節、人物更好地串聯起來,這是一個導演的再度創作。
南都:不拍戲時你會做什麼?週遊透露你給其他演員煲湯或分享零食?
蔣勤勤:我很宅的。我不拍戲的時候幾乎都待在酒店裡,然後就刷劇。在現場我會煲一些湯給大家分享。這也是一個增進大家情感的方式,大家就會很快地進入,很快地熟悉和了解彼此,這樣就會有默契。
平衡之道
「事業上會拼盡全力」
家庭上和陳老師互相扶持
南都:家庭事業兩手抓,做到完美平衡的方法是什麼?
蔣勤勤:我覺得這是一個此消彼長和自身取捨的問題。你有可能在某個階段需要進入到這個角色,這個身份中,那就儘量在這個角色中去完善和做好自己。比如說我在家裡的時候,我會照顧好家人,照顧好家裡,但這並不等於陳老師就不照顧。到我出去工作的時候,陳老師就會照顧家裡和家人。就像我這次出來拍戲,陳老師就會扮演「全職先生」的角色。
南都:陳建斌老師演的《三叉戟》非常火,你有捧場嗎?對30+姐姐、40+哥哥活出二次青春這樣的題材,你們都會感興趣嗎?
蔣勤勤:有的,我們的作品出來都會相互支持的,就像這個我發《迷霧追蹤》預告的時候,很多的轉發是他讓他的朋友來幫忙轉的。我對於他的作品也很支持。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精彩故事,能讓大家關注到不同年齡階段的故事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覺得挺好的。
南都:未來在作品題材與選角上有怎樣的計劃與期待?
蔣勤勤:未來我會希望有更多沒有嘗試過的角色,也想在我的演藝生涯裡有更多的變化和挑戰。至於說能不能做好,我只能說我會拼盡全力。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很開心,就比如這個角色,我當時就跟導演說,一定要演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我。我完全知道怎樣做會讓我更安全舒適,但我還是想走出我的安全區。我覺得演男性角色很棒啊,比如凱特·布蘭切特演的《我不在那兒》,她演的鮑勃·迪倫我就覺得超酷!我們也可以跨越性別去做很多事情。
採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 實習生 張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