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書法最高水平代表機構,中書協,曾經提出16字方針:
根植傳統、藝文兼備、鼓勵創新、多樣包容
也是指導書法健康發展的宗旨,在"鼓勵創新、多樣包容"的口號下,鼓勵和發展了一大批以醜為美的「流行書風」、「無字書法」等,並在國展中斬獲很多大獎!
雖然廣大書法愛好者,對「流行書風」並不太能接受,畢竟也是創新形式一種,而中書協唯獨對唐楷、館閣體大加討伐,別說國展,就是各個省展,包括唐楷、館閣體的作品,很少有見到有能獲獎的。
館閣體,也叫「臺閣體」,在明成祖朱棣的鼓勵下,由沈度兄弟二人帶領下,以趙孟書風為主,婉麗飄逸,雍容矩度,迅速成為主流的書體之一。
到了清代,因康熙喜歡董其昌,乾隆喜歡趙孟,所以館閣體發展的鼎盛時期,整個書壇都以趙孟、董其昌二人為主,包括乾隆本人也深受其影響!
當時出現一個「館閣體」書法大家:梁詩正,也是乾隆的「貼身秘書」,「御用代筆」,尤其善於楷書、行書!
他巧妙地把漢字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把館閣體寫到極致,被譽為被譽為「清代最美行書」!
其行書頗有「趙孟第二」的感覺,其行書遒媚秀逸、風骨內含、筆法圓熟,與王羲之、王獻之的雄健高古相比,梁詩正的更像一位謙謙君子,不激不歷、溫潤嫻雅,這就是文人書法自有氣息!
書法想有文人氣息,關鍵還是讀書,讀書少,自然有荒野之氣!而梁詩正天賦異稟,出口成章,據清代的《詩話》所記載:
「梁詩正詩文,莊雅雍容,自然合節,情文相生之妙。專家苦吟不過如是。」
流行書風多為狂野,讀書少,是當代書法家硬傷!
乾隆對梁詩正有點「小崇拜」,其收藏的名家碑拓,都有梁詩正的跋文,這些跋文書文並茂,才氣十足!
啟功先生曾因「字醜」被別人奚落,他選擇以梁詩正為師,經過苦練,成為一代宗師,其書法被譽為「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梁詩正的書風並不為當代書壇所喜,某位書法名家直言:館閣體,藝術性不高,不可學!
啟功先生則對梁詩正情有獨鍾,曾經說過:
書法,200多年,我只服他!
關於書法,小編才疏學淺,不敢妄言,雖然藝術上有「審美」、「審醜」之說,但是美更符合廣大書法愛好者的需要,不要把傅山的「寧醜毋媚」成為掩蓋書法功底淺的遮羞布。
今天特別向大家推薦一本《梁詩正書法集》行書字帖,期待您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