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史上小人物,寂寂無名200多年!沒有啟功推薦,少有人知道

2020-12-14 三餘書社

書法,古代是文人的「雅玩」之物,居廟堂之高,難以進尋常百姓家!今人趕上一個好時代,加上科技發達,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到這種傳統文化之美。

高清藝術微噴的技術成熟,讓過去難得一見的碑拓複製品、字帖得以普及,讓大家一飽眼福!要知道,這是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當年的趙子昂不是說過:

「前人得到古碑帖數行,專心學習,便能聞名於世。」

梁詩正的跋文

甚至連很多書法史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所留墨跡,也得以見天日,重放光芒!

最近網絡上突然出現一個「名人」,這個人就是梁詩正,他的行書被譽為「清代最美行書」,啟功老先生在世,極為推崇,曾經就稱讚他:書法,200多年來,我只服他!

可是你翻遍整個書法史,梁詩正竟然寂寂無名,甚至連邱振中老師的《書法》、《中國書法家全集》都沒有提到他,可見200年來,被「雪藏」之深!

梁詩正跋文

梁詩正,「清四家」之一梁同書的父親,乾隆的皇帝的御用「秘書」,啟功書法受其影響很大,要不是啟功先生的推薦,加上自媒體的力量,估計無人所知,繼續呆在書法史的角落裡!

梁詩正,乾隆上書房大臣,也是乾隆草詔代筆!還是清代書法巨著《三希堂法帖》的主編,可惜個人創作的作品很少,據僅有一點史料記載,此人善於寫楷書、行書!

梁詩正跋文

隨大家的發掘,發現故宮很多國寶都有他的跋文,這些跋文梁詩正都會寫:這是奉乾隆皇帝所命題寫,可見乾隆對他的書法喜愛程度!

這些國寶,包括了《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十宮圖》、《郎世寧花鳥圖冊》等等,都有他的跋文。

通過這些跋文,可以看出梁詩正的書風,屬於典型的館閣體,有趙子昂、董其昌的書風,尤其是受趙子昂影響較大,並有柳公權、顏真卿、李北海的人影子,從整體來說,並不沒有明顯的自家風貌,固守在古人帖學之中!

梁詩正行書

梁詩正深受當代書法愛好者喜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對古人筆法化繁為簡,用簡單的筆法,達到後人難以企及的神韻,這點與趙子昂極其相像!

梁詩正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書法家,他雖未能達到開宗立派的程度,但是他善於博採眾長,吸納很多古人精髓,並結合館閣體實用的特點,把行書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譽為「最美行書」一點也不為過!

梁詩正書法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把行書的藝術之美發揮極致,而梁詩正是把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發揮到極致,這點足以讓後人汗顏!

梁詩正行書

當今書壇一些名家提出:在電腦普及的今天,書法的實用性已經逐漸消失,所以書法更應該追求視覺藝術!而像梁詩正這種館閣體,藝術性不高,不值得提倡!

對於這點,一直不敢苟同,書法是漢字的藝術,脫離漢字,這門藝術又能走多遠,會不會變成畫畫了?

今日出現很多醜書、怪書,都是證明脫離漢字的書法,註定會頹靡不振!

脫離漢字的所謂書法藝術

後來有識之士,將梁詩正在名帖名畫的跋文,匯集成一本《梁詩正書法集》,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喜歡,成為暢銷的字帖之一!再次證明廣大書友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裡特別向大家推薦一本《梁詩正書法集》行書字帖,期待您的喜歡!

相關焦點

  • 他被日本人捧為「一代書宗」,卻在中國書法史上寂寂無名躺了600多年
    他被日本人捧為「一代書宗」,卻在中國書法史上寂寂無名躺了600多年 題寫日本國名的巨幅牌匾 而這塊牌匾上的書法 竟然是一位中國人寫的
  • 啟功書法被吹過了頭?
    有一本傳記就說,啟功的字,是他人格的附屬品。 而且,對於啟先生來講,書法不僅是「餘事」而已。再根究起來,他對自己的字,其實也沒那麼自信。 相對而言,他生平對書法並沒那麼看重,花費的功夫也比較少。他有志於書學,可並非一心於此,更不甘自限於此,只是「不要丟份」,兼遣意抒懷而已。
  • 啟功最欣賞的書法作品,瀟灑飄逸、出神入化,可惜難以入國展
    中書協主席中,最佩服就是啟功先生,他為人和藹,從不以「書法家」自居,也不讓別人叫他「書法家」,他說自己就是「字匠」!當有人批評他寫的「館閣體」,啟功回應道:這是抬舉我啊,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啟功書法啟功的書法,屬於典型的傳統一路!按劉洪彪先生所言: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還在傳統領域打轉轉的書法,一定不是好書法!
  • 啟功:200年來的最美行書,得王羲之真傳!專家:格調太低
    甚至連啟功老先生也沒有放過,說他的作品是形同「火柴棍」,是「館閣體」。啟功書法啟功先生的書法,其實在書法界早有公論:「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只是不符合現代書壇的審美觀點而已!啟功的書法有如此高的評價,是跟他學習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的書法有關!
  • 啟功:200年來,我只服它
    「流行書風」、「無字書法」等,並在國展中斬獲很多大獎!書法想有文人氣息,關鍵還是讀書,讀書少,自然有荒野之氣!而梁詩正天賦異稟,出口成章,據清代的《詩話》所記載:「梁詩正詩文,莊雅雍容,自然合節,情文相生之妙。專家苦吟不過如是。」流行書風多為狂野,讀書少,是當代書法家硬傷!
  • 他的書法功力深厚,乾隆大加推崇,啟功也非常佩服,實在太養眼了
    梁詩正書法集從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米芾、趙子昂、文徵明、董其昌等等,都是行書中大咖,而在清代,由於館閣體的興起,行書大家非常少,少有能出類拔萃的,而梁詩正就是其中之一。梁詩正書法集通過這些跋文,可以看出梁詩正的行書,字體勁健,神形兼美,字形略方,點畫纖細一些,結構嚴謹,布局合理,一股清新之美迎面而來。這書法才叫養眼!
  • 張世忠的書法水平如何,他是啟功的入室弟子嗎?
    《書法問集》搜集網絡中書法相關的問題,本文是《書法問集》609篇。原來題目是這樣的:啟功先生的入室弟子張世忠的書法如何?我是一人。入室弟子這個名頭,容易引起爭議。啟功先生到底有沒有入室弟子,還有張世忠的書法水平如何?入室弟子大概是指:特指與師父親近且有成就的弟子。啟功到底有沒有收過入室弟子,啟功到底收過多少個弟子,這些只有啟功先生和當事人知道。
  • 林散之與啟功:近代書法中的一動一靜
    啟功書法儼然「大眾情人」  啟功的書法中具有一種恬淡從容的古典美
  • 舒同的圈,啟功的竿,溥濡的尖,這些個性書法,你更喜歡哪個?
    喜歡書法的您,不知道聽沒聽說過這麼一句話:舒同的圈,啟功的竿,溥濡的尖。簡簡單單一句話,把這三位書法名家的個性特點給表達得非常到位。 1、舒同的圈 舒同的書法,大家應該都見過。作為近代名家之一,他的書法取法自顏真卿、柳公權、以及清代的何紹基等人。
  • 書法欣賞|啟功大師《山水清音》田英章先生《謙光受益》等三幅書法...
    再觀賞啟功先生的書法,其中灑脫的神韻尤讓人眼前一亮,多少有點柳暗花明的感覺。練習工楷的朋友多少都想將工楷寫出點自己的特色,感受啟功書法的結體與筆法的灑脫,也許誰都會從中感受到點什麼!看看下邊啟功先生《山水清音》這幅作品,是不是有點「陽春白雪」的感覺了?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現在書法家能寫小字,已經很少見了,通經史、詩詞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學會米芾「狂」字的人,可真不少!比如中書協草書委員會主任劉洪彪先生說過:在書法方面,我們有很多方面超越古人!劉洪彪先生多次提到,書法必須要創新!
  • 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為何被評東施效顰?
    近代名家啟功先生,學識淵博,寫出來的書法書卷氣十足,風格別具,非常符合當下大眾的審美。有人曾評價啟功的書法說:「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到位。今天就給大家一位學習啟功的高手,啟功的學生秦高忠,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遺憾的是,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評價說:僅得其形,而無其神,東施效顰,沒啥意義。說了這么半天,秦高忠的書法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下圖就是秦高忠模仿啟功筆意寫成的作品,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有點啟功的意思?
  • 啟功論書:學書法應該學什麼體?先生說從楷書練起就行
    」有人問啟功先生學書法學哪家的書體比較適宜?這個問題恐怕是大多數書法愛好者都很關心的問題。有人說歐楷好,有人說顏楷好,有人說柳楷最好,有人說趙楷最適合入門,所以很多初學者被各種說法給搞懵圈了。對於這個問題,啟功先生認為,學書法只講法,無所謂什麼體。
  • 只知道啟功的毛筆字驚豔,沒曾想,啟功的鋼筆字也是如此精到
    ,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他的書法獨創「啟功體」,「啟功體」的出現,也刷新了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同時,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從「啟功體」中,就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書法不但需要繼承,還需要不斷的創新,正是有創新,書法才能夠經久不衰,一路發揚光大,而啟功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領路人,在書法的道路上,不僅繼承了傳統優秀的元素,而且還別出心裁,自成一體,正是由於他的堅持和認真,才有了成熟的「啟功體」,這也導致了我們的一種錯誤認識
  • 啟功說:透過刀痕看筆痕。那在書法的學習中該如何做到呢?
    古代書法流傳下來的墨跡真品寥寥無幾,宋代以前的就更是彌足珍貴。我們如今見到的古代書法作品多是碑帖,也就是從石碑或木板上拓下來的字跡。我們學書法學的最多的也是這些碑帖,很顯然這些碑帖和書家原來的墨跡相比就不免有所遜色。
  • 郭沫若被譽為「近現代書法四大家」之一,他的書法水準,夠嗎?
    文豪郭沫若書法水平歷來頗受爭議,有人說他憑一手「郭體」堪稱現代書法第一人,也有人說用腳夾木棍也能寫得比他強。啟功倘若是論書法水平,郭沫若大概能被人們排到什麼樣的位置呢?近日,在網絡上流傳一份「近現代書法四大家」的榜單,其中郭沫若就位列四大家之一,其餘三位還有于右任、舒同以及啟功。
  • 追憶書法大師啟功:對「假冒題跋」最為煩惱,最喜歡看山水畫冊
    啟先生的書法,是書家字,但更是文人字,我是很喜歡的。他的書法行情在那些年中日漲夜漲,但我從未開口向他求過字。我有先生大著數種,悉由他主動相贈。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我去北師大小紅樓啟功先生處,先生以《啟功韻語》一冊見贈。是書豎版繁體,前有銅版紙印墨跡多幀,頗為可觀。一九八九年一版一印,精裝,印數五千。
  • 啟功先生19幅書法作品欣賞,自然灑脫、清雋儒雅,網友:真書法
    啟功(1912-2005年),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鑑定家、詩人。啟功先生的字有著淡淡的書卷氣,爽利、挺拔、清雋、外柔內剛、自然灑脫、清雋儒雅而嫵媚華美,美而不俗、光彩獨耀。
  • 啟功:想學草書?有這3本字帖就夠了
    寫得好不好暫且不說,如果你沒弄明白到底什麼是草書的話,寫出錯別字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既然草書那麼難寫,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入手呢?啟功先生曾說過:想學草書,有這3本字帖就夠了。啟功先生雖然不擅長草書,但是他老人家對草書的認識還是不同凡人的。再說了,啟功也下功夫臨寫過王羲之的《十七帖》,功力同樣不一般。
  • 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顧亞龍書法欣賞,字體行雲流水,字跡堪比啟功
    ,我國的書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書法名家也非常的多,比如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顧亞龍的書法就非常的漂亮!顧亞龍和書法的結緣和他高中時瀏覽公園有關,當時在公園的長廊中看到有很多書法作品,顧亞龍就被這些書法所吸引,看到那行雲流水的線條讓顧亞龍沉迷在書法中,這也激發了顧亞龍以後要臨摹書法,顧亞龍在老師的指導下寫起了書法,幾十年如一日的練習中國的傳統書法,特別是對唐楷、魏碑、隸書、草書、行書都有所研究,最終顧亞龍把中國的書法寫出了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