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有望解決化工業巨耗難題!

2020-12-18 木木西裡科技

在化工業生產中,蒸餾等熱驅動的分離工藝耗能甚至超過了全球總能耗的 10%。」 正如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張杰鵬教授所說,削減工業耗能、減少工業汙染始終是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尋找低耗能、清潔環保的生產方式也一直是研究人員探索的方向。

多年來, 張杰鵬教授從事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合成與功能研究,在吸附存儲、分離、催化等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曾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 等發表論文 140 餘篇

近期,其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文章中提到,張杰鵬團隊設計合成的一例基於氫鍵連接的多孔分子晶體,在混合組份的吸附分離測試中,表現出了接近理想的丁烷 / 異丁烷分子篩效應。

圖|主客體結構和吸附等溫線

丁烷在工業中用途較為廣泛,可用於有機合成和乙烯製造、合成橡膠、以及用作家用燃料、溶劑、製冷劑等,張杰鵬團隊設計的多孔分子晶體展現出的丁烷 / 異丁烷分子篩效應便可用於工業生產中丁烷的分離提純。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優勢

為緩解化工業分離純化的耗能壓力,人們嘗試利用多孔材料對客體分子的差異化吸附能力進行分離。但因常規多孔材料的結構相對難以調控,並非所有分子都能找到合適的多孔材料以實現理想的、低耗能的分離提純。張杰鵬對 DeepTech 說,「已知的多孔材料難以區分很多工業相關的化學物質,例如小分子烯烴及其伴生的副產物。

為擺脫多孔材料結構難以調控這一桎梏,使用結構極其豐富的無機 —— 有機雜化材料是一個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張杰鵬探索多孔配位聚合物的一大原因。「多孔配位聚合物是發展高性能分離材料和獨特吸附分離原理的理想平臺」,他向 DeepTech 介紹說,「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也稱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是一種由金屬離子和有機 / 無機配位體連接而成的晶態材料,它具有結構多樣且易於設計剪裁的優勢,以及特殊的結構柔性和動態行為能力。

和常規的多孔材料相比,MOF 的框架柔性特別顯著,其存在多個熱力學介穩態,可以對外界刺激產生豐富多樣的結構響應和動態行為,且通常可以因客體分子的吸附 / 脫附而相互切換,並表現出類似於海綿膨脹 / 收縮的形態,張杰鵬團隊研究發現,「MOF 孔表面的修飾與其自身的柔性結合」 展現出的特性,可用於有效提高儲存、分離、傳感等性能。

「反轉」吸附,高效分離

張杰鵬告訴 DeepTech,他特別關注反常的吸附選擇性,認為「反轉」 吸附選擇性是實現吸附分離應用的關鍵,他舉例說,就「好比在水龍頭上安裝一個過濾裝置,只有吸附髒東西才有用」。

「反轉」吸附對應多孔材料在工業的吸附分離應用中,就是「多孔材料應該優先吸附低濃度雜質,」張杰鵬解釋說,「因為如果多孔材料先吸附高濃度雜質很容易達到吸附飽和,目標產物的純度也就很難提高。」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在工業烴類混合物(分子量相似的碳氫化合物)中,高價值的小分子烯烴(目標成分)通常濃度比低價值的雜質(如極性更大、分子更小、具有配位能力的烷烴)大得多。而常規的多孔材料會優先吸附尺寸小、極性大的烯烴分子。雖然這種目標成分被吸附材料保留的方式也可以達到分離提純的效果,但需要多次吸附脫附循環才能夠達到目標純度。

另一方面,疏水多孔材料可以優先選擇吸附極性小的烷烴分子(雜質),在理論上可以實現一次吸附過程得到純化的烯烴,「但疏水材料選擇性卻極低,對大量混合物的分離效果可以忽略」。

對此,張杰鵬團隊提出 「親水孔道捕獲疏水分子」 的概念,以從乙烯 / 乙烷混合物中提純乙烯為例,利用超微孔表面精確排列的氫鍵受體,氫鍵位點按照合適的位置排列,能夠實現高效結合極性較低的乙烷分子而非極性較大的乙烯分子,並據此合成了新型多孔配位聚合物 MAF-49。

在常溫常壓下,將乙烯 / 乙烷混合物通過 MAF-49 填充的固定床吸附裝置後,乙烷被選擇性吸附保留,流出的乙烯純度很容易超過 99.99%

圖 | 利用親水孔道捕獲疏水分子,反轉乙烯 / 乙烷吸附傾向

實驗可以表明,通過 「反轉」 吸附,能夠大大簡化乙烯的分離提純過程,也保證了目標成分的純度。

同時,張杰鵬也特別提到,除了氫鍵位點的合適排列,MOF 的柔性在吸附分離過程中也十分關鍵。以分子較小、極性較大的丁二烯為例,在使用常規多孔材料對其進行吸附分離,丁二烯分子很容易被吸附,但在脫附過程中容易被殘留的其他 C4 烴類汙染,且易受熱聚合。

對此,張杰鵬團隊提出了「控制柔性客體分子構型可反轉吸附選擇性」 的概念,通過設計特殊的孔道形狀控制柔性客體分子的構型,利用構型變化的能量差獲得反常的吸附選擇性和最優的 C4 烴類吸附分離順序。

圖 | 控制柔性客體構型與吸附焓,反轉的 C4 烴類吸附傾向

其團隊通過實驗得出,在常溫常壓下,將 C4 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通過 MAF-23 填充的固定床吸附裝置後,丁二烯最先流出且純度很容易達到 99.9%。同時,因吸附過程在常溫環境下進行,也避免了常規純化過程中因加熱產生的自聚問題。

張杰鵬與化學、中山大學的「不解」之緣

張杰鵬教授不僅與多孔配位複合物 「相識」 多年,他和中山大學之間也有著 「不解」 之緣。

圖 | 張杰鵬(來源:受訪者提供)

據張杰鵬本人敘述,他與化學、與中山大學的劇集於 20 多年前拉開帷幕:1996 年考入中山大學應用化學專業、2000 年進入陳小明教授課題組(碩、博連讀)、2007 年任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2011 年任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期間,張杰鵬於 2005 年作為 JSPS 博士後加入日本京都大學北川進教授課題組,2007 年返回中山大學。

過去 24 年間,有 22 年張杰鵬都和中山大學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和化學,尤其是和多孔材料的關係也日益緊密。隨著對化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張杰鵬也越來越能摸清化學的 「脾氣」。

2008 年,張杰鵬指出結構柔性或動態行為中能壘的重要性,並提出動力學控制柔性的概念,為發展新型可控柔性(例如門控效應)提供了新思路;2015 年,他提出親水孔道捕獲疏水分子概念,實現了乙烯 / 乙烷混合物中乙烷的高效脫除和乙烯的高效純化;2017 年,張杰鵬提出控制客體分子構型反轉吸附選擇性概念,實現了多組分 C4 烴類混合物中丁二烯的高效純化;隨後,他在 2019 年提出中間尺寸分子篩概念,實現了複雜多組分混合物中苯乙烯的高效純化。

從 1996 年至今,張杰鵬與化學、與中山大學的劇集已發展到 「第五季」,他本人也經歷了從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到副教授、教授的 「角色」 轉變,但仍在持續更新中。#木木西裡#

內容來源:DeepTech深科技

博士論文,應該什麼樣?

中國物理學家挑戰谷歌的「量子優越性」

《Science》之後再發子刊,蟄伏多年以後迎來大爆發!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可實現「反轉」吸附和高效分離
    「在化工業生產中,蒸餾等熱驅動的分離工藝耗能甚至超過了全球總能耗的 10%。」 正如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張杰鵬教授所說,削減工業耗能、減少工業汙染始終是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尋找低耗能、清潔環保的生產方式也一直是研究人員探索的方向。
  • 基於MOFs的新型吸附材料!
    ,開發了基於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s)的新型複合吸附材料,應用在空氣取水裝置中,實現了從空氣中吸附收集液態飲用水,具有效率高、零耗能、循環穩定性好等優勢。基於LiCl@MIL-101(Cr)複合吸附材料的太陽能驅動空氣取水原理及性能比較空氣取水技術是解決乾旱地區水資源匱乏問題的重要思路和方法,其原理是採用吸附材料吸附夜間空氣中的水蒸汽,並在白天太陽能驅動作用下實現水蒸汽脫附冷凝得到液態飲用水。
  • 實力強勁:中山大學55位學者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
    位列前十的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我校位列第7,共有55位學者入選。我校2019年高被引學者詳細名單如下。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中山大學盧錫洪教授團隊在《Carbon Energy》期刊發表名為「Recent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carbon materials for Zn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的綜述,研究的重點是使用各種碳材料合成ZHSC,形態和電化學性能方面的最新成就。
  • :基於柔性多孔彈性介電材料的...
    許多研究已提出將具有各種多孔結構的彈性材料應用於柔性壓力傳感技術中,以提升器件性能。然而,在該領域中,空間任意方向力感測與多孔材料變形以及電學特性變化之間的基本相關性仍然未知,如何對複雜力-電耦合問題的精確高效解耦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蘇州大學研發基於柔性多孔彈性介電材料的三維接觸力傳感器
    許多研究已提出將具有各種多孔結構的彈性材料應用於柔性壓力傳感技術中,以提升器件性能。然而,在該領域中,空間任意方向力感測與多孔材料變形以及電學特性變化之間的基本相關性仍然未知,如何對複雜力-電耦合問題的精確高效解耦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項目籤約|將樂縣|產學研|阮錦發|材料學院|福建建工集團|中山大學
    8月31日上午,中山大學與將樂縣人民政府,福建建工集團與福建碩爾邦公司產學研合作項目籤約,中山大學實訓基地及研究中試基地、福建建工集團產學研基地正式落戶將樂。中山大學材料學院院長黃豐、中山大學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李燁,福建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阮錦發,縣長溫毅、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廖榮才、縣政協主席吳國寶等出席儀式並上臺見證籤約。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邱曉明主持儀式,副縣長馮彰雲參加。溫毅在致辭中代表將樂縣委、縣政府,對中山大學、福建建工集團關心、支持將樂發展表示衷心感謝。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近日正式揭曉,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今年的「科學探索獎」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 科學家打造新型水凝膠材料,耐用性可與人體膝蓋軟骨相比擬
    光是美國,每年就有 80 萬例膝關節置換手術,更別提全世界範圍的需求,由於膝關節置換也僅能維持約 20 年的時間,自 1970 年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探索人工軟骨的替代品。水凝膠是一種常見的材料,具有光滑、減震的特性,但由於承重力不足,過去被認為無法被用於膝蓋等關節上,但透過調整水凝膠的材質,杜克團隊成功打造出第一個具有軟骨機械特性的新型水凝膠。
  • 我國新型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問世
    目前,該車已進入線路運行試驗階段,有望在我國高寒地區京哈高鐵上線運營。據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設計師賈向傑介紹,動車組在高寒環境下運行,關鍵需應對低溫和冰雪難題。為此,新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基於CR400AF動車組平臺進行了高寒適應性設計。
  • ...探索新能源汽車「瘦身」難題 2020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國際...
    為了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的「瘦身」方案,10月22日,2020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國際論壇在淄博順利舉辦。此次國際論壇是「2020年國際先進車用材料創新應用峰會」的重要環節,峰會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主辦,淄博高新區管委會、淄博市科學技術局、淄博先創區管委會、山東理工大學承辦,50餘名來自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領域的專家出席了此次論壇。
  • 材料學院黃小蕭教授課題組在鋰硫電池性能提升領域取得突破
    哈工大報訊(材料/文)日前,材料學院黃小蕭教授課題組在鋰硫電池性能提升領域取得突破,相關學術論文「鋰硫電池中氮氧與金屬錳單原子對多硫化物的協同催化研究」(O-,N-Coordinated single Mn atoms accelerating polysulfides transformation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 鎂質多孔保溫耐火材料的原料製備與性能檢測
    1.鎂質多孔保溫材料主要原料的使用現狀:目前我國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問題已迫在眉睫,節能降耗和開發新能源等舉措的實施刻不容緩。鎂質多孔保溫耐火材料的原料製備與性能在鋼鐵冶金行業,工業窯爐在服役過程中造成的能源浪費加重了環境負擔。
  • 《探索不可思議的心》,親子繪本幫助家長引導孩子解決社交難題
    《探索不可思議的心》是一本能通過親子繪本閱讀,幫助家長引導孩子解決社交難題的繪本。這本書是專門針對小學生(7-12歲兒童)的心理進行創作,引導孩子關注自己內心的變化,學會處理社會交往和不良情緒的方法,從而擺脫人際交往困境,培養兒童心理健康。
  • 門頭溝:「菜單式工作法」解決「年夜飯」退費難題
    原標題:「菜單式工作法」解決「年夜飯」退費難題   本報訊(記者 王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造成春節期間大量「年夜飯」退訂。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門頭溝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及時推出的「菜單式工作法」有效解決了轄區內「年夜飯」退費難題。
  • 環保材料有哪些_最有前景的新型材料介紹
    環保材料有哪些   1.基本無毒無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沒有或極少有毒有害的物質、未經汙染只進行了簡單加工的裝飾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經過加工、合成等技術手段來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積聚和緩慢釋放、因其毒性輕微、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危險的裝飾材料。
  • 中國礦業大學:錢自衛——基於3D列印透明微細孔隙模型的多孔介質...
    (3)從微觀角度研究了多孔介質滲流規律,探討了多孔介質滲流與孔隙及喉道結構特徵的關聯性。4摘 要多孔介質滲流規律研究是油、氣、水資源開採及水害防治的基礎性工作,物理模型試驗是開展此研究的重要手段。基於真實砂層試樣CT圖片,經剪切、二值化處理、矢量邊界提取、建模等步驟,構建了二維孔隙模型;採用高精度光固型3D印表機,選用剛性光敏材料,製備了透明微細孔隙試驗模型。
  • 新型內裝材料_2020年新型內裝材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裝配式裝修工程優先採用裝修與結構體分離、乾式工法施工,其優點在於工廠化生產、標準化作業、質量保證率高,符合國家節能減排和建築工業化的發展戰略。本文在參考國外CSI住宅建築體系相關技術的基礎上,總結、借鑑、吸納了國內各類裝配式裝修的實施經驗及成果,經充分討論和廣泛徵求設計、施工、監理、建設單位意見和建議後制定本系統解決方案。
  • 臺積電帶來好消息,有望解決華為晶片難題?
    臺積電帶來好消息,有望解決華為晶片難題?大家都知道,在手機市場上海思的晶片很值得一說,因為除了蘋果之外,就是華為在這一塊比較獨立,且性能的實力也不錯。不過今年這個獨立的局面被打破了,在美方修改了協議之後,華為被迫和臺積電這一方斷開了晶片代工的合作關係。自此,迎來了晶片上的代工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