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涅槃,留下五色舍利子,成為靈巖山寺的鎮寺之寶

2020-12-23 吳學華看天下

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那些處在人生迷茫中的朋友,建議你們沉下心來,好好看完這兩本書,看看這兩個得道的高僧,是怎麼做人處事的,相信你們對人生會有一個真正的領悟。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往生淨土,雖然留言喪事不能隆重,但是得到消息的弟子和朋友,相繼來電弔唁,而且很多人在家中設置香案祭奠,痛哭不已。也有不少人前往寺院。

由於前來靈巖山寺祭拜的緇素絡繹不絕,甚至還有虔誠居士弟子從新加坡、菲律賓發來唁電的同時,已經登上了輪船,懇求務必等待他們親自祭拜了才能舉行荼毗。妙真和真達他們一天到晚迎來送往,簡直忙得焦頭爛額。好在正值寒冬,用不著擔心印光大師的遺體會發生變故,他們反覆推敲,議定了百日治喪之期,讓四方緇素盡情祭拜。那天是二月十六,恰巧還是佛經傳說的佛陀涅槃荼毗日期。

得知二月十六就是印光大師的荼毗日期,遠近僧人居士總共兩千餘人,一起聚集在靈巖山寺,等待那神聖的時刻。據印光大師的生前蓮友範古農居士記載,二月十四日風雨交加,到了十五便風和日麗,仿佛為了方便附近的善男信女祭拜,可二月十六那天,又驟然變得陰雨綿綿,樹葉上不時滴嗒滴嗒滴落水珠,仿佛老天爺也在為此垂淚。

時至正午,荼毗點火時間到了,只見滿天陰雲突然消散。真達和尚對著印光大師的遺體虔誠下跪磕頭,然後高聲朗誦偈語:「印光老師父,您前身原是至勢尊,弘揚佛法下凡塵。今朝荼毗西天去,長留文鈔匡人心!」

一聲洪亮的「阿彌陀佛」之後,他將火把扔進化身窯點燃了柴堆。霎時之間,但見熊熊火光之中升出如雪白煙,不絕如縷扶搖直上,飄向西天結成潔白蓮座,且隱約能看到一尊佛像慈眉善目端坐在蓮座之上。滿山坡瞻拜的兩千多緇素見此情景,一個個慌忙跪倒在地,一齊悲聲念佛,聲音如雷響徹雲霄:「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海觀世音菩薩!印光大師往生淨土,位列西天極樂世界,歸班佛祖去了……」

木柴在緩緩燃燒,千百雙眼睛虔誠地注視著,那潔白的蓮座時隱時現,時而消散又時而聚集,升騰著飄向西天。入夜時候,那雪白的煙氣還在不斷結出蓮座,迸現出五彩毫光。見此情景,守護在荼毗場所的僧人居士禁不住相互議論:「當年佛陀荼毗,留下千萬舍利供天下佛徒參拜瞻仰。前代高僧大德,也多有荼毗留下舍利的,印光大師乃淨土泰鬥,想來應該會留下舍利。」

「那還用說!大師道行高深,也許早在修行期間結成了舍利內丹。你看見那五彩毫光,不分明是佛舍利嗎?」

聽到他們的議論,靈巖山寺住持妙真和真達等人也欣喜異常。不過,他們畢竟是印光大師親手調教出來的嫡傳弟子,儘管認定這是師父荼毗時出現的祥瑞,畢竟事情真相還未揭曉,不能有絲毫流露。他們聽在耳裡記在心裡,趕緊強攝心神盤腿合什,嘴唇翕動念佛不止,卻在心裡暗暗祈禱:師父投身西天淨土,懇請保佑弟子僧徒,煉就五色舍利,長供緇素瞻拜,光大靈巖寺院!

翌日傍晚,兩千多前來瞻拜荼毗的外地僧人居士多已各自回去,只有本寺僧人守護,還有少數外地執著的僧徒居士環繞。住持妙真虔誠沐浴之後,帶著寺院執事準備了磁碟,恭恭敬敬來到荼毗所在撿取靈骨舍利。

「師父畢生弘揚佛法,而今投身西天淨土,弟子妙真等誠惶誠恐,為師父收取靈骨舍利,以供寺院僧眾早晚參拜,讓四方善男信女瞻仰。阿彌陀佛!」

妙真跪在地上祈禱之後,輕輕開啟化身窯,所有人屏聲靜氣全神貫注凝視著,忽然一個個兩眼迸出驚喜。他們清清楚楚地看到,師父遺留的靈骨色白質堅宛如礦石,妙真手裡拿著收取靈骨的鐵筷子觸碰之時,發出叮噹的金石之聲。尤其叫人驚異的是,師父的頭頂骨開裂成五瓣,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印光大師涅槃時已有八十高齡,居然還有三十二顆牙齒完完整整保留著。接下來的事情更讓他們大開眼界,灰燼裡面發現了無數舍利,有形如珠粒的,有像花瓣的,還有塊狀的;有的血紅如瑪瑙,有的潔白賽珍珠,有的碧綠似翡翠,還有的五彩斑斕令人目眩。粗略估算,數以千百計。

妙真驚喜之餘,早已安排妥貼,將不同形狀顏色的舍利分別放在六個不同的磁碟裡。那珠圓玉潤的命名「五色舍利珠」;那珠粒相聚黏成花朵花苞的,命名「五色小舍利花」;那薄片如花朵的,則命名「五色大舍利花」;而色澤紅潤由血肉所化的,則命名「五色血舍利」;那雜形塊狀骨頭,則命名「五色舍利塊」;至於牙齒舍利,鑑於歷代高僧大德罕有保存完整的,乾脆命名「牙齒三十二粒」。

撿取完畢,妙真率寺院僧眾合掌叩首,然後令僧徒敲擊鐘罄,僧眾高聲念佛,恭恭敬敬迎請到大殿佛堂祭拜。寺院的僧人早有準備,接連舉行七七四十九天道場法法。一時間,只聽得鍾罄悠揚,念佛誦經之聲傳至數十裡之外。同時,還請來能工巧匠打造舍利塔,將印光大師的舍利作為靈巖山寺的鎮寺之寶。

當妙真率領寺院僧眾撿取靈骨舍利之後,那些環繞守護的外地僧人居士也跪在地上虔誠祈禱,從灰燼裡尋找遺留的舍利。在他們裡面,來自新加坡的廣洽法師幸運當頭,率先得到五彩舍利,當即磕頭禮拜:「阿彌陀佛!當年弟子懇求大師前來講經,可惜未能如願。弟子有幸,承蒙大師恩賜,拜求得舍利,回去作為我寺珍寶,也好讓四方緇素參拜!」

接著,五臺山的法度上人發現了翠色舍利,也是激動不已:「當年印光大師曾在我五臺掛單,也算佛緣深厚不忘參修之地,真不愧菩薩心腸!」

此外,上海樂慧斌居士得到巨塊血色舍利,萬裡之遙的菲律賓吳國英居士發現了五彩舍利,一個個如獲至寶。他們熱淚盈眶地說:「我是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此番老師父涅槃往生了,弟子有幸能朝夕伴隨,真是三生有幸!」(預知後事,請打開下面的專欄連結看下一節)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舍利子是高僧留下的聖物,普通人能產生舍利嗎?
    通常指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如佛發、佛牙、佛指舍利等。佛教經典中把舍利分為兩類:一為法身舍利,即佛祖所說的佛教經典;二為生身舍利,即佛祖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後者又可分三類,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肉舍利,紅色;三是發舍利,黑色,均圓明皎潔,堅固不碎,迥非世界珠寶可比。
  • 靈巖山寺,淨土宗著名道場
    「不募緣,不做會,不傳法,不收徒,不講經,不傳戒,不應酬經懺。」印光法師開創的靈巖道風,聞名遐邇。作為古蹟聖地和風景勝地,一元錢的門票,舉國皆無,這是印光法師與明學長老兩代高僧堅守後留下的一片淨土。——純道題記2015年3月27日,靈巖山寺為明學長老舉行九十三生日慶典,祈願老和尚久住世間,弘法利生。3月21日,由上海畫家金焰先生創作的油畫《明學長老》已順利送達靈巖山寺。
  • 靈巖山寺的兩代高僧
    靈巖山寺也同樣被付之一炬。又要再過半個世紀,正好是清末鼎革之際,木瀆鎮和靈巖山於同一年復興。辛亥革命前後,木瀆鎮的鄉紳嚴良燦發心奉獻,特意去普陀山三聖堂設立於上海的下院供養庵,請三聖堂當家師真達上人來靈巖山接管寺院。不過,即使嚴良燦發心、真達上人接管,靈巖山寺並沒有立即復甦。實在一個甲子的摧折,病去抽絲,還須所託得人。
  • 印光大師:老衲深知個人修行容易,只要戒律自持,便不難成為高僧
    印光大師聽了沉吟半晌,隱隱想起自己至今還不習慣南方的鹹菜,四十年來一直堅持喝白粥,倘若去了香港,生活習慣事小,語言不通就成了弘揚佛法的最大障礙,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你的話深有道理,反倒是印光慮事不周草率了!也罷,我年近七十來日無多,縱然到了香港,學成屠龍之術,終究無用武之地,不如留在江浙盡綿薄之力!」那些僧人居士得知大師謝絕了香港方面的邀請,爭相前來請教親近。
  • 印光大師為何往生100天後,才荼毗火化?
    《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中紀錄:師生於清鹹豐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寂於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十一月初四日卯時,世壽八十,僧臘六十。靈巖寺因為師的存在得以中興,因為師在靈巖寺示現生西,時節因緣真是不可思議。第二年二月十五,佛涅槃日,恬好是師西逝百日之期,舉火荼毗,奉靈骨塔於本山石鼓之東南。夏曆二月十五日 佛涅槃日,適師西逝百日之期,舉行荼毗典禮。
  • 圓拙老法師回憶印光大師二三事
    約在1937年,我在蘇州靈巖山,有幸得遇高僧大德印光法師,同寺相住,有一年半的時間,常親㿦欬,得啟魯愚。於今40多年法師音容宛然常在,使我終生不忘。當時印光法師已是年近80歲的老人,在寺中不擔任什麼職務。但他在國內外佛教界威望極高,遠近僧友皆慕名來寺聆聽教誨,接受他講學傳道。
  • 印光大師為何往生100天後才荼毗火化?丨一段懸案
    民國三十年,辛巳,1941年夏曆二月十五日 佛涅槃日,適師西逝百日之期,舉行荼毗典禮。……法師示寂百日,舉行荼毗,荼毗後三日,檢骨得五色舍利珠百餘顆,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餘粒。次年二月十五日,印祖示寂一百日,舉行荼毗典禮,得五色舍利珠百餘顆,精圓瑩澈;頂骨裂成五瓣,如同蓮華;三十二顆牙齒全然不壞;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餘粒。
  • 追憶一代高僧印光法師傳奇一生 !
    ,定為《印光法師文鈔初編》於北京印行;《印光法師文鈔》不斷增編,先後由商務印書館、揚州刻經院、中華書局、蘇州弘化社、上海佛教書局等印行,由此風行天下,印光大師之名遠揚國內外。此戒語和精神已成為廣大僧眾座右銘,世代相傳。
  • 印光大師
    大師化人無數,最被人稱道的是,無論是誰,只要寫信請教,大師都回信指點迷津,由其回信集結而成的《印光大師文鈔》,被認為是佛教徒尤其是淨土宗信眾的修行寶典。
  • 【極其珍貴照片】印光大師舍利 瞻禮獲福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 阿彌陀佛
    次年住圓廣寺,越二載,適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入都迎請《龍藏》,助理需人,眾給師薦,相隨南下,延居法雨寺藏經樓。 三十四歲時,應寺眾堅請,講《佛說阿彌陀佛經要解便蒙鈔》畢,即於珠寶殿側閉關,兩期六載。出關後,居茅蓬。四十四歲時,為溫州頭陀寺請藏經,事畢北歸,仍住法雨寺藏經樓。至此,出家三十年,終清之世,始終韜晦。
  • 《紀念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印光大師為何往生100天後才荼毗火化?附:印祖骨灰療疾記
    遺著輯為《印光大師文鈔》,字字珠璣,語語見諦,為正法眼藏,作人天眼目;諸佛度生,無越乎此。吾人何幸,得覯斯法;倘遇而不信,則失之須臾,沉淪永劫矣!第二年二月十五,佛涅槃日,恬好是師西逝百日之期,舉火荼毗,奉靈骨塔於本山石鼓之東南。民國三十年,辛巳,1941年曆二月十五日 佛涅槃日,適師西逝百日之期,舉行荼毗典禮。……法師示寂百日,舉行荼毗,荼毗後三日,檢骨得五色舍利珠百餘顆,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餘粒。
  • 佛祖的「神跡」:舍利子從哪裡來
    [摘要]舍利子源出梵語,本是「身體」的意思,在佛教經典中一般指人死後留下的遺物。舍利可以多種形式出現,如高僧居士寂滅後遺體化為乾屍,或是被稱為法身舍利的佛教經典。2012年9月,國學大師南懷瑾於蘇州去世。依佛禮荼毗(火化)後,異象發生。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1]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
  • 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舍利子是什麼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燻修的,是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的。近代印光大師也說,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說的精氣神沒有關係。據有關佛教文獻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去世火化後,在其骨灰中發現了許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堅硬如鋼的圓形硬物,這就是佛門至寶舍利子。
  • 印光大師欣慰:你們捨生忘死去抗日,勝過我這個只會念經的老和尚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將八十高齡,弟子們商議著給他祝壽。「好啊!師父弘揚佛法一輩子,收到成千上萬的功德,全都分文不留,也清苦了一輩子,如今年將八十,我們正該給師父祝壽祝賀祝賀!」眾弟子紛紛答應,深知師父不會允許,只好瞞著印光大師,悄悄籌備開來。
  • 【大德懿行】儉樸惜福,德澤流芳——印光大師惜福事跡
    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後人將其與虛雲、太虛、弘一併列,合稱為「民國四大高僧」。
  • 桑耶寺鎮寺之寶「蓮師降魔印」(伏藏)
    桑耶寺鎮寺之寶「蓮師降魔印」(伏藏),持有者則為蓮師弟子,蓮師護法都要大力護佑你!【緣起說明】眾所周知: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最初修建時,其實遭遇了很多磨難。被打敗的魔眾,也都甘心歸順蓮師,成為佛教護法,態度大為轉變,從一心破壞寺院,到大力協助寺院修建。   這座寺院,很快按照寂護論師的規劃完成了。由於在修建過程中,贊普急於知道進度,蓮花生大師便在自己的掌心,示現出了美輪美奐的桑耶寺形貌。赤松德贊看後不禁驚呼「桑耶!」
  • 靈巖山寺,園林集市
    歷朝歷代多有名人登臨靈巖山懷古抒情,如南朝梁簡文帝、唐朝詩人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宋朝的範仲淹,明朝文徵明、唐寅、高啟,以及清朝的康熙乾二帝等。白居易曾遊靈巖山寺,賦詩一首: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歸獨夜深。最愛曉亭東望好,太湖煙水綠沉沉。
  • 淺談舍利子與舍利塔
    舍利:梵sarīra,巴利語sarīra,英文Buddhist relics ,又作「舍利子」,意譯為體、身、身骨、遺身。通常指佛陀之遺骨,稱為佛骨、佛舍利,後來指僧眾死後焚燒所遺之骨頭。《金光明經·捨身品》卷四(大一六·三五四上)說:「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又安置佛舍利之寶塔,稱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稱為舍利瓶;供養佛舍利之法會,則稱為舍利會。
  • 蘇州靈巖山寺舉行追思會,視頻感動太多人…
    靈巖山寺的門票20多年沒變,一直都是1元,這在國內名剎中實屬罕見。票面上寫著:「參觀門票每位兩元,一律半價優惠。」看後令人不禁莞爾一笑,感慨於這樣的氣度與不凡。明學長老1947年來到靈巖山寺修持念佛法門,經歷文革浩劫,1978年重返靈巖山寺,1980年冬升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