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守還是對女性的壓迫《我在伊朗長大》揭開穆斯林世界的神秘

2020-12-16 靈魂捕手Vicky

談起伊朗,大家都知道是歷史上文明的波斯古國,但是現在卻與狂熱宗教、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真實的伊朗是什麼樣子的?這部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告訴大家答案。

女人出門必須戴頭巾裹黑袍,不能聽流行音樂、跳舞、喝酒, 不能和男人對視。法律規定9歲就可以結婚,除非丈夫同意否則不能離婚……這簡直是人類文明的倒退,對女人的壓迫。事實上,這正是作者瑪贊個人的成長經歷,她見證了上世紀 70 年代至 90 年代伊朗的政權動蕩和社會變革。

故事中的小女孩在伊朗度過了童年,從小經歷了國王被推翻下臺、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爆發等歷史事件。出身王族的女孩眼見親人囚禁,被政治迫害犧牲,生性自由的她在學校大膽反抗,被家人送往歐洲留學。在國外,她飽受歧視,身份認同的迷茫,返回故土卻發現曾經的家園早已面目全非,黑暗沉悶的環境下,她毅然決絕的再次離開定居法國。

電影通過一個純真孩子的視角看待歷史大事件對社會和生活無處不在的影響,充滿童趣又不乏沉重。尤其是戰爭讓年輕人變得狂熱奪走生命、宗教對女性壓迫和禁錮讓人覺得可笑又殘酷。女孩在追趕公交的時候狂奔被警察訓斥,不是因為安全問題而是因為扭動的屁股會讓男人犯罪,簡直是不可理喻。

女孩在學校公開反對假借宗教和革命外衣的男權言論:「你說我們的袍子太短,我們的褲子不雅,我們化妝濃等等。你對我們評頭論足,但是這些男士們呢?穿著不同的衣服,留著不同的髮型,有時候我們甚至能看見他們的底褲。我只是想知道作為一個女人,為什麼我們不被允許對男士發表意見?」她大膽為所有穆斯林女性發聲讓人拍手稱讚,可是卻無法改變她們的命運,只能避走他鄉,遠離故國。

伊朗女孩的所見所聞為外人掀開了穆斯林世界女性的神秘面紗,也讓世界看到了戰爭之下伊朗人民的真實生活。倒退的國家,封閉的社會,壓抑的環境,女性們的艱難處境。還好有自由的家庭,家人的愛對她正確的引導,讓小女孩健康成長,沒有被大環境誤導。她是不幸的生活在動亂黑暗的國家,可她又是幸運的在開明的家庭,有支持她的父母,睿智的祖母總是積極地開導她走出人生困境。

拋開政治、宗教問題,這也是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史。她經歷了失敗的愛情、離婚的痛苦,對於人生會迷茫也會無助。但是優雅的祖母告訴她,「一生當中,你會碰到許多混蛋,他們傷害你,是因為他們愚蠢,你不必因此回應他們的惡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報復心理,永遠要維持自尊與誠實。」多麼睿智而深刻的話適合每一個女孩。有這樣的家人,女孩才會追尋內心的自由,保持對生活的熱愛,最終成就了自己!

這是一部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也是值得每個女孩一看的好電影。不論在哪個國家,女性的處境都不容樂觀,但願女孩們能有足夠的智慧,自由地做自己。就像女孩的父親告訴她的那樣「生命太短暫了,我們不應該苟且的活著」。

相關焦點

  • 在伊朗長大的女孩們
    此時的伊朗,依然經歷著戰火的洗禮,婦女生存愈發艱難,這個充滿專制的國度對瑪嘉來說無異於牢籠。在奧地利,我是個外國人,回到伊朗,我還是個外國人。大多數伊朗女性也是如此,但《我在伊朗長大》裡的瑪嘉能夠在奶奶鼓舞下開始了她新的人生旅程——再度出國,去了法國。其他女性呢?連看個球賽都不被允許。
  • 面對死亡威脅,他拍下不戴黑紗的伊朗女性,驚豔了世界
    立場保守的總檢察長蒙塔扎裡(Mohammand Jafar Montazeri) 說:女性在球場內跳舞唱歌的場景讓人蒙羞, 不但有愧於革命先烈,更出賣了伊斯蘭革命。Babak Fatholahi來自伊朗的攝影師Babak Fatholahi,也用鏡頭記錄下這面紗後面美麗的形象。也許是見慣了黑紗和長袍,當面紗揭開時,當真是「驚豔」了一回。
  • 2020年全球十大最美穆斯林女性 土耳其女孩奪冠 杜拜公主第9
    穆斯林女性給人感覺保守、神秘,但大都面容精緻,兼具東方人線條圓潤流暢和西方人五官立體深邃之美。近日,國外有媒體評選了2020年全球十大最美穆斯林女性,先不管結果權威不權威,來看看伊斯蘭女性獨特的美是怎樣的。
  • 「耐克」們爭奪中東市場,運動頭巾背後是一個更加龐大的穆斯林時尚...
    相關閱讀:為穆斯林女性推出首款運動頭巾,耐克針對女性巧打「文化包容」牌外界對於這款產品的情感是錯綜複雜的:有人讚揚耐克為穆斯林女性參與運動創造了便利,有人也認為這無疑是對壓迫女性文化的附和。實際上,耐克不是第一家對頭巾進行研製的品牌。我自己是《BrandIslam》一書的作者,我了解大眾,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認為穆斯林女性和時尚是絕緣的。
  • 戴頭巾的女性需要被拯救嗎?穆斯林女性時尚裡的政治與信仰
    自2004年以來,作者一直致力於穆斯林女性時尚的比較研究,在伊朗德黑蘭、印度尼西亞日惹和土耳其伊斯坦堡三個地區進行了民族志調查。這三個國家都是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非阿拉伯國家,且都有官方規範女性著裝的歷史。
  • 穆斯林時裝引領時尚風,優雅保守設計正當紅
    Sufyaa是一個穆斯林女裝品牌,在推出的三年後,它的2014年營業額達100萬美元。對於這一品牌的成功,創始人Azrina Tahar說:「我自己都沒有預料到這麼快就達到了一個裡程碑。」 去年日本優衣庫聯合英日混血設計師Hana Tajima,推出了穆斯林女裝;瑞典的快時尚品牌H&M第一次在廣告中用了頭戴穆斯林頭巾的模特——Mariah Idrissi。 去年8月Azrina曾代表新加坡參加英國的穆斯林時尚博覽會,她說道:「我們的設計很受歡迎。那時我售出了90%的產品,有些產品因為庫存不夠,只能回去再配送。」
  • 穆斯林為什麼要戴頭巾?
    至20世紀中葉,西方流行的短裙、喇叭褲等服裝已成了埃及、伊朗、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國家女性日常裝束的一部分,至於頭巾與面紗,它們早被時髦的女性摘下了。在你連一個女孩都無法要求,何況她還是你的女兒的情況下,你居然想要我讓埃及的1000萬女性戴頭巾?」
  • 「Me Too」運動幫助伊朗女性對性騷擾說不!
    版權所有 #MeToo(我也是)運動已經發展了3年多,在全球各地都造成深遠影響,但在保守的伊斯蘭國度伊朗,這項運動仍方興未艾,許多婦女在這項運動鼓舞下,勇敢在社群網站揭露隱忍數十年的傷痛,也讓伊朗婦女遭到暴力對待問題,重新受到各方重視。
  • 阿拉伯女人Wafa Sultan怎麼看穆斯林的世界
    它是兩種相互對立的東西、兩個時代的衝突;它是那種屬於中世紀的心理和21世紀的思維之間的衝突;它是先進和落後的衝突;文明和原始的衝突;理性和野蠻的衝突;它是自由和壓迫的衝突;是民主和專制的衝突……」我被眼前這位阿拉伯女性利劍般的語言震驚了!一位朋友傳來近日在阿拉伯網站和許多英文網站流傳的一段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辯論節目。
  •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中國穆斯林數量超歐洲總和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估計,截至2015年,全世界有18億穆斯林,約佔全球人口的24%。儘管該教起源於七世紀的中東-北非地區,但這裡的穆斯林人口只佔世界穆斯林總人口的20%。
  • 穆斯林頭巾首次亮相紐約時裝周
    據悉,這些搭配穆斯林頭巾的設計服裝都出自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女設計師哈斯班(Anniesa Hasibuan)之手,她是第一位在紐約時裝周展示服裝的穆斯林設計師,她同時也成為了紐約時裝周第一個使用穆斯林頭巾的設計師。世人多數對穆斯林女性的服裝知之甚少,這促使了哈斯班利用此次機會把頭巾服飾推向世界服裝潮流。
  • 揭開古波斯國的神秘面紗,聆聽歷史和內心深處的回聲,伊朗約嗎?
    伊朗國土面積約163.6萬平方公裡,是一個多民族的穆斯林國家,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為國教(除了伊斯蘭,還有基督教、猶太教、瑣羅亞茲德教等),通用貨幣為裡亞爾(土曼)。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裡海的南岸屬伊朗。
  • 愛上伊朗很容易:看見伊朗不一樣的美!
    想到伊朗,馬上浮現在你腦海的是什麼呢? 熱烈歡迎單身女「伊朗人一旦知道妳單身,除了會稱讚妳的勇氣外,也會覺得妳沒有丈夫和朋友好可憐。無論如何,在伊朗身為單身女性,妳會得到全世界最好的待遇。妳可以搭乘只限女性的地鐵車廂,去參加全是女性的派對,在那裡妳可以把外套還有圍巾脫在門口堆在一起,把妳的頭髮放下來。
  • 38年,伊朗女性終於等來這一天…「脫」了的她們是如此的美而自信
    一位伊朗女球迷身披伊朗國旗,在看臺上為本國球員加油、歡呼。我想,如果沒有伊朗女球迷,世界盃將缺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次伊朗女球迷,終於可以向世界展示她們的風採!要知道,38年來,德黑蘭最大的阿扎迪(阿扎迪在波斯語中譯為自由)體育場,終於在一場男人的較量中,有了女性觀眾。
  • 伊朗與穆斯林兄弟會,分屬什葉派與遜尼派,兩者能否走向聯合?
    穆斯林兄弟會與伊朗分屬不同派別,雙方關係如何?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在埃及有一個宗教組織迅速崛起,並把執政多年的穆巴拉克趕下臺,2012年,該組織還推出代表擔任埃及總統,一時間轟動了全球。這起事件就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取得埃及政權,穆兄會成員穆爾西成為埃及總統。
  • 逸事 | 38年,伊朗女性終於等來這一天…「脫」了的她們是如此的美而自信
    一位伊朗女球迷身披伊朗國旗,在看臺上為本國球員加油、歡呼。我想,如果沒有伊朗女球迷,世界盃將缺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次伊朗女球迷,終於可以向世界展示她們的風採!要知道,38年來,德黑蘭最大的阿扎迪(阿扎迪在波斯語中譯為自由)體育場,終於在一場男人的較量中,有了女性觀眾。
  • 《摔跤吧爸爸》女主宣布退出影壇:演戲影響我信教了!
    「有誰能告訴我,我是在哪裡」「有誰能告訴我,我應該去往何方」2017年,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神秘巨星》在印度上映。電影講述的是一名穆斯林女孩兒不顧父親的反對,追求自己音樂夢想的故事。當這位15歲的蒙面女孩在鏡頭前放聲歌唱這首歌曲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印度觀眾都被她的天籟之音和演技所折服。
  • ​【視頻】從Nike推出穆斯林運動頭巾看商業的普世價值
    Nike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款頭巾,用於穆斯林女性運動時佩戴。Nike推出的頭巾由穆斯林裔花樣滑冰運動員Zahra Lari和舉重選手Amna Haddad共同設計和測試完成,主要目的是為穆斯林女性更好地進行體育運動,這款產品直到2018年才會上市。
  • 美國國內的「叛軍」勾結伊朗系武裝?正堅決支持美國黑人獨立運動
    根據美國方面報導稱,美國找到了,美國國內的「叛軍」安提法武裝組織,勾結伊朗、伊朗系武裝哈馬斯武裝的證據。哈馬斯武裝與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在舊金山灣區辦公室執行總監Zahra Billoo稱:「非洲裔美國黑人是伊斯蘭世界的兄弟,尤其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是穆斯林的朋友,哈馬斯武裝將堅決支持美國黑人獨立運動」。美國方面報導稱,在這一次暴動之中,大量美國伊斯蘭教徒也參與其中。
  • 「叛逃」的伊朗美人:她們要爭取的,不只是穿衣清涼的權力
    阿里扎德自稱是「伊朗數百萬被壓迫女性的一員」,因為不管自己取得怎樣的成就、政府如何在宣傳報導中讚揚她的事跡,那些官員在私底下還是會認為「女人伸腿是不道德的」。因此,她不想繼續活在充滿虛偽、謊言和不公正的社會之中,唯一期望的就是跆拳道、安全、開心、健康的生活。不過就在三年前,這位叛逃的傳奇女性還曾為自己「伊朗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