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伊朗,大家都知道是歷史上文明的波斯古國,但是現在卻與狂熱宗教、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真實的伊朗是什麼樣子的?這部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告訴大家答案。
女人出門必須戴頭巾裹黑袍,不能聽流行音樂、跳舞、喝酒, 不能和男人對視。法律規定9歲就可以結婚,除非丈夫同意否則不能離婚……這簡直是人類文明的倒退,對女人的壓迫。事實上,這正是作者瑪贊個人的成長經歷,她見證了上世紀 70 年代至 90 年代伊朗的政權動蕩和社會變革。
故事中的小女孩在伊朗度過了童年,從小經歷了國王被推翻下臺、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爆發等歷史事件。出身王族的女孩眼見親人囚禁,被政治迫害犧牲,生性自由的她在學校大膽反抗,被家人送往歐洲留學。在國外,她飽受歧視,身份認同的迷茫,返回故土卻發現曾經的家園早已面目全非,黑暗沉悶的環境下,她毅然決絕的再次離開定居法國。
電影通過一個純真孩子的視角看待歷史大事件對社會和生活無處不在的影響,充滿童趣又不乏沉重。尤其是戰爭讓年輕人變得狂熱奪走生命、宗教對女性壓迫和禁錮讓人覺得可笑又殘酷。女孩在追趕公交的時候狂奔被警察訓斥,不是因為安全問題而是因為扭動的屁股會讓男人犯罪,簡直是不可理喻。
女孩在學校公開反對假借宗教和革命外衣的男權言論:「你說我們的袍子太短,我們的褲子不雅,我們化妝濃等等。你對我們評頭論足,但是這些男士們呢?穿著不同的衣服,留著不同的髮型,有時候我們甚至能看見他們的底褲。我只是想知道作為一個女人,為什麼我們不被允許對男士發表意見?」她大膽為所有穆斯林女性發聲讓人拍手稱讚,可是卻無法改變她們的命運,只能避走他鄉,遠離故國。
伊朗女孩的所見所聞為外人掀開了穆斯林世界女性的神秘面紗,也讓世界看到了戰爭之下伊朗人民的真實生活。倒退的國家,封閉的社會,壓抑的環境,女性們的艱難處境。還好有自由的家庭,家人的愛對她正確的引導,讓小女孩健康成長,沒有被大環境誤導。她是不幸的生活在動亂黑暗的國家,可她又是幸運的在開明的家庭,有支持她的父母,睿智的祖母總是積極地開導她走出人生困境。
拋開政治、宗教問題,這也是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史。她經歷了失敗的愛情、離婚的痛苦,對於人生會迷茫也會無助。但是優雅的祖母告訴她,「一生當中,你會碰到許多混蛋,他們傷害你,是因為他們愚蠢,你不必因此回應他們的惡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報復心理,永遠要維持自尊與誠實。」多麼睿智而深刻的話適合每一個女孩。有這樣的家人,女孩才會追尋內心的自由,保持對生活的熱愛,最終成就了自己!
這是一部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也是值得每個女孩一看的好電影。不論在哪個國家,女性的處境都不容樂觀,但願女孩們能有足夠的智慧,自由地做自己。就像女孩的父親告訴她的那樣「生命太短暫了,我們不應該苟且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