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劉備真的做到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真的會還政給漢獻帝嗎?

2020-12-23 陳老師架空歷史

假如劉備真的做到一統天下,興復漢室,會還政給漢獻帝嗎?這個可以參考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劉秀建立了東漢後,就是自己繼續當皇帝了,如果按照血統來看,劉秀並非西漢皇族近親,簡直就是不搭邊的漢室遠親罷了,當時劉秀完成一統天下的時候,漢武帝那一血脈的漢室宗親是在的,既然劉秀興復了漢室,那麼按血統是不是應該交付給更有皇位順位優先繼承人?劉備的處境跟劉秀差不多的,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雖說也是漢室宗親,有人可能說假的,現在姑且當他是真的吧,即使是真的,也是跟劉秀這般,並非是純真的漢室宗親,反正計算皇位順位優先繼承人,肯定不是劉備。所以呀,如果非要按血統去定義皇位繼承人,那麼劉備一統天下,興復漢室了的話,既然是興漢,那麼是得退位讓賢,讓給漢獻帝劉協的嘛,畢竟人家才是真正的大漢天子。不過劉備真的走到那一步,真的會退下來嗎。小編認為99%不會,劉備也肯定效仿劉秀的。

如果劉備真的做到一統天下,興復漢室,會還政給漢獻帝嗎?再退一步來說,就算劉皇叔同意退位讓賢了,將皇位讓給自己的子侄漢獻帝劉協。但是你劉備同意,問過他的部下們了嗎?打下的江山是你劉備家天下是沒錯,可這都不是你劉備一個人的功勞呀,打天下還是三軍將士的功勞,特別是那些文臣武將,是他們在賣命。好不容易熬到了頭,一統了天下,劉備你卻說要退位讓賢給漢獻帝劉協?那誰保證給他們拜將封侯?如果劉備這麼做,下面的人肯定反,劉備也不傻,所以也不現實的。

倘若劉備真的做到一統天下,興復漢室,會還政給漢獻帝嗎?那再退一萬步來說,漢昭烈帝劉備於公元233年6月10日就駕崩了,而漢獻帝劉協則是死於公元234年4月21日的。也就是說劉備比劉協死得還早,劉備死的時候還沒完成一統天下,興復漢室。而根據歷史記載,劉備駕崩的時候並沒有留下遺詔說明倘若日後一統,興復漢室後就還政給漢獻帝劉協。劉備死後不到一年,漢獻帝劉協也死了。就算劉協沒有這麼早死,或者劉協有子嗣,蜀後主劉禪也沒說過要日後一統就還政於漢獻帝劉協之類的話,不過最終也是沒有完成興復漢室的夙願,這也是大多數作為三國蜀粉們心中最大的遺憾吧。

相關焦點

  • 如果曹操還政於漢獻帝,漢獻帝有能力一統天下?劉備和孫權答應嗎
    在曹丕篡漢之前,其實天下一直都是處於統一的狀態。至少沒有誰真正做到割據稱帝,唯一稱帝的袁術也在最短時間內被人給做了。漢獻帝雖說一直都是傀儡皇帝,可是他所統治的時代,的確延續了漢王朝31年。要不你算算兩漢總共407年,沒有他這31年,根本就湊不到400年。
  • 如果劉備最後真的統一了中國,復興了漢室,會讓位給漢獻帝嗎?
    在快要坐天下時,韓林兒就意外死了,可是是真的意外嗎?再說不可能的原因:1、跟著劉備的文臣武將不會願意,劉備當皇帝他們是開國功臣,漢獻帝繼位,他們又算什麼呢?2、劉備的兒子也不願意,不管是親兒子還是養子,劉備開國,他們至少能混個王爺噹噹,讓給漢獻帝當皇帝,估計連劉備的兒子都叫不上名字。
  • 如果漢獻帝有實權,劉備會聽命於漢獻帝?
    由於漢獻帝並無實權,所以漢獻帝也無法號令天下諸侯,包括自己的皇叔劉備。有人會想到,假如曹操把政權還給漢獻帝,那麼劉備會變聽話嗎?其實,即使曹操把政權還給漢獻帝,劉備也不會乖乖聽話於漢獻帝。因為劉備不是一個甘於聽命於漢獻帝的人,一方面劉備有著自己的野心,以稱帝為目標;另一方面劉備以自己安危為重,不會以身犯險。1.劉備有自己野心,不會聽命於漢獻帝公元195年,李傕與郭汜在長安城中火拼,讓長安幾乎成為一片廢墟!漢獻帝劉協無奈下只得逃往弘農避難,並召集諸侯勤王。
  • 劉備和劉秀有本質區別嗎?如果他一統江山,漢獻帝會有什麼下場
    強權換來的禪讓就是合法的嗎?曹操殺了漢獻帝的皇后、貴妃和皇子,把漢獻帝根本不當人看待,當然漢獻帝自己也不像個人,一點血性都沒有。曹丕在這種大前提之下,讓漢獻帝禪讓,這也叫合理合法?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就說明了一點,這個世界不講道理,只講實力。
  • 漢獻帝禪讓給曹魏後,為什麼不去投奔蜀漢?事實真相令人側目
    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後,為什麼不去投奔蜀漢呢?這個腦洞也比較大開,首先漢獻帝劉協能否逃到蜀漢,其次是劉協真逃到益州了,劉備又如何對待他呢?其實這些史書上都已經有記載了。我們一個個來說下首先漢獻帝禪位於曹丕 曹操死後,曹丕從曹操手中接過了丞相、魏王的權利棒,在一幫文武大臣的竄到下曹丕有了篡漢自立的想法,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據,曹操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平定了北方,迎奉漢獻帝到許昌,間接維持了漢室近二十年的國祚。
  • 諸葛亮何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淺論諸葛亮和劉備的君臣之誼
    在《三國志·後主傳》中記載:「亮以禪未閒於政,遂總內外。」很顯然,諸葛亮掌權顯得理所應當。這不免讓人想起劉備死前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不免讓人猶疑,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情誼真有如此深厚?此時的諸葛亮,自然是以胸中大志,報劉備知遇之恩。以共同理想創立蜀漢漢室分崩離析,群雄並起,或許劉備也想要在亂世中扎穩腳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備一直想的都是興復漢室。「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漢獻帝被曹丕篡位逐出許昌,為什麼不投靠劉備光復漢朝而選擇沉湖?
    歷史上漢獻帝的結局還算不錯的。雖然董皇后、伏皇后,先後被曹操所殺,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權力鬥爭是你死我活。董皇后和伏皇后,都想藉助外戚剷除曹操。這種情況下,失敗了,自然她們難逃一死。曹操去世以後,曹丕便馬上篡漢自立了。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實際上處境非常危險。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假如是去漢獻帝那裡拜訪,劉備兄弟是臣子,見到皇帝自然要恭敬,遵守禮數。而且茅廬童子是天子近侍,代行天子之位,自然有著傲氣,更要先折煞臣子之氣。也有很多類似的疑問,比如諸葛亮明明是平民,為什麼敢稱自己為臥龍?明明是鄉下的村夫,為什麼對天下局勢了如指掌,還拿出一本《隆中對》?
  • 劉備政權國號為「漢」,為何世人稱其為「蜀」
    公元25年,西漢皇帝的遠支皇族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定都洛陽,史稱漢光武帝。至公元220年(東漢延康元年)漢獻帝劉協被魏王曹丕所逼,無奈禪讓帝號於曹丕,自此曹丕稱帝改元,代漢建魏,這同樣也標誌著東漢政權的滅亡。期間,共歷十三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此後,史家對於西漢和東漢,統稱漢朝。
  • 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劉備,他能否統一天下,能否興復漢室
    曹操就是靠「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功的,如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是劉備,那劉備能不能統一天下?能不能興復漢室?劉備會如何對待漢獻帝呢? 所以,劉備即使「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可能統一天下,更不可能興復漢室,因為他的實力不夠,他是白手起家的人,自身硬體條件比起曹操和孫權來,差了很多倍,在那個靠出身才能成功的年代,是非常難的,劉備最後的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三國中最佩服的就是劉備,因為他是唯一一個白手起家典範。
  • 漢獻帝被逼禪位冊封山陽公,得知劉備在西川稱帝會是什麼表情?
    可笑的是大漢皇叔劉備居然強裝不知道漢獻帝的下落,祭拜一番後迫不及待地登上帝位。當年承接獻帝衣帶詔的群臣中也曾有劉備,其實在獻帝看來某種意義來說劉備比篡位的曹丕還可恨。劉備是天下三分一方霸主中,獲得漢獻帝恩惠最多的一位。可以說到了劉備這一代漢室宗親的血脈已經稀薄的和沒有一樣了,如果不是漢獻帝給續上家譜哪有劉備招搖撞騙的大漢皇叔的金字招牌。
  • 三國志11:遊戲存在感最強NPC漢獻帝的4種命運,你都知道嗎?
    而除了曹操這種遊戲裡可以實際操作的人之外,漢獻帝也是一個特別值得一提的人物,雖然在遊戲中只是一個NPC,絕大多數情況下,玩家無法操控他徵戰天下,但我們會發現他在遊戲裡的存在感同樣也是非常強的,玩家一統天下的進程中經常少不了漢獻帝的影子,他經常會派人跟各大勢力接觸,相信大家在遊戲裡也都印象深刻,以下就是針對漢獻帝的介紹。
  • 劉備打著興復漢室的口號,為什麼忠於大漢的荀彧不過來輔助他呢?
    其實劉備的祖先和東漢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關聯,而恰恰劉備正是東漢滅亡的有力推手,其祖先劉勝早已經被貶為庶民,再也不是皇室宗親,加上他生性好色,所生下的子女竟然多達數百人,後代更是不可計數了,也難考證劉備具體出自於何處,因此劉備自稱皇室後裔是無史可考的,而提出匡扶漢室也只不過是劉備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所提出的起兵口號而已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明明是鄉野村夫,又為何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還拿出了《隆中對》?最關鍵是在劉備去世的時候,為何對諸葛亮說「汝可取而代之」?如果諸葛亮是漢獻帝,那麼這一切都變得非常合理了。漢獻帝是帝王,自然能稱龍;漢獻帝本就聰明睿智,加上作為天子,坐天下之中,觀英雄成敗,自然對天下形勢有著很深的研究;漢獻帝是漢室之主,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的,劉備自然可以說「汝可取而代之」。
  • 三國那些事:劉備統一天下,會擁護漢獻帝繼續當皇帝嗎?
    劉備東漢末年,朝廷頹廢,政權失落,鹿走於野,跳出來逐鹿江湖的,都是野心家,欲問鼎天下的。劉備亦然!劉備取得天下統一後,會不會擁立漢獻帝呢?而赤裸裸的欲當天子的劉備,怎麼可能統一通過後,把美麗如畫,血染的江山讓給當了幾十年傀儡皇帝的漢獻帝呢?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政治文化傳統,劉備稱帝沒有政治上道德倫理的壓力。一般認為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體系,唯一保持民族主體延續的國家。
  • 得知劉備蜀川稱帝,漢獻帝劉協大笑三聲,他在笑什麼?
    導語:東漢時期的漢獻帝劉協一生可謂是非常悽涼,原本他不是繼承人,但董卓為了更好的控制朝廷,不僅毒死了劉協的哥哥,而且還擁立劉協為皇帝,由此開始獨霸朝綱。劉協好不容易從董卓手上逃離出來到許昌建都,沒想到曹操的手段比董卓還狠,不僅監控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而且還慢慢蠶食東漢朝廷,幸好此時劉備突然出現讓漢獻帝看見了復興漢室的希望。
  • 漢獻帝退位,劉備為什麼不迎漢獻帝入蜀為帝,而是自己當了皇帝?
    劉備想建立的,是自己一手開創的政權,而不是漢獻帝所代表的傀儡政權,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劉備的政治目的其實與袁術一樣,都是想自己稱帝,只不過袁術愚蠢當了出頭鳥,而劉備一旦在得到稱帝機會時
  • 漢獻帝:最後的大漢天子
    生逢亂世,漢獻帝劉協也是個苦命人。他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當時何皇后主持後宮,最忌恨的就是別的妃子懷上漢靈帝的孩子,為求自保,劉協的母親王美人,甚至不惜喝下墮胎藥希望自保,然而劉協命大,王美人墮胎沒有成功;生下劉協後,王美人還沒出月子,就被何皇后命人下毒毒死;還沒滿月的劉協,就已失去了母親。
  • 曹操為何寧可背著「篡漢」的罵名,也要千裡迢迢迎回漢獻帝?
    只有曹操選擇了擁護原有的天子——漢獻帝,雖然這個漢獻帝是董卓所立的,但卻代表著當時唯一的正統地位。漢獻帝本身沒有什麼本事,比較懦弱,正因如此才會被董卓立為皇帝。曹操擁護漢獻帝和這一歷史事實不無關聯。但是曹操非常聰明。
  •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三國中的曹操和劉備誰是漢誰是賊?
    劉備的政治口號也是興復漢室,劉備出身漢室後裔,一直以漢室宗親自居,同時一生的追求就是為了重建漢朝,雖然最終劉備稱帝,但那是在曹丕篡位之後,為了繼續漢朝的法統,劉備才稱帝了,劉備建立的國號仍然是「漢」,並且在劉備建立漢政權同時供奉了兩漢時期所有的皇帝,延續了漢朝的香火,從理論上講,劉備就是「興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