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創新節 | 中國農業科技如何改變人類明日餐桌

2021-01-19 極飛科技

上周,第三屆英國創新科技節(GREAT Festival of Innovation)在香港舉行。


香港作為本次活動承辦地區,並且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全球貿易的樞紐城市,為促進中英創新科技貿易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


本屆創新節的主題是"Discover the future, creat tomorrow",意為「探索未來,開創明天」。


極飛科技代表中國科創企業出席了本次活動,在「未來農業與食品」的主題討論中,向來自中英兩國的嘉賓介紹極飛在精準農業方面的技術創新以及"Sustainable Farming Programme" (明日餐桌) 的理念。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在主題討論中,分享了全球農業生產的現狀以及中國科技公司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他提出,只有加快智能化的農田數據採集、分析與應用,結合精準植保方式,才能滿足全球化消費升級對農業生產的需求。實現生產過程可量化、可追溯,才能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


「我們正在用更多智能化的手段去保障人們的明日餐桌,」龔檟欽向在場嘉賓解釋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時表示,「人們會擔心,是因為供給側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夠透明,但如果食品在種植、生產過程中都被清楚記錄了,就能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疑慮。」


「同時,把農作物生產過程精準量化了,能杜絕農藥的濫用和水資源的浪費。這既是對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是為了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中英兩國的嘉賓進行「一帶一路」主題討論


英國在創新方面一直很活躍,面對「脫歐」之後的全新格局,英國需要與各國建立新的貿易聯繫。適逢我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持續推進,中英雙方有許多合作機會,在活動中也進行了相應的主題討論。


本屆英國創新節是英國政府的GREAT Britain系列活動中的一環。為全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和活躍的科研個人提供聯絡交流的平臺,創造更多貿易與合作機會。


極飛科技很榮幸能夠參與到全球創新的對話中,讓「明日餐桌」的理念傳遞到全球每個角落,逐步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



極飛科技成立於 2007 年,以「推動全球農業智能化」為企業使命,是世界領先的農業科技公司和商用無人機製造企業,目前致力於農業自動化、無人化設備的研發和製造,在無人機工業設計,硬體製造,機器人控制算法和設備生產工藝等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極飛主要產品包括: P 系列植保無人機系統、C2000 智能測繪無人機、FM1 智能農田監測站、XAirway 物流無人機、智能農藥灌裝機、GNSS RTK 定位系統、SUPERX3 RTK飛控系統、XGeomatics 地理信息解決方案和 XIoT 農田物聯網解決方案等。

極飛擁有超過 1400 名無人機研發、製造和應用人才,在中國 29 個省份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其他 6 個國家設有運營機構,並參與多個國際性的農業自動化科研項目。


相關焦點

  • 食物正在改變,你怎樣選擇?|《明日的餐桌》微店上新
    它明確地指出了如何確保新的種子是安全的,如何定價,以及應該把它們視為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我了解了有機農業的歷史,學會了有機農業種植者控制病害蟲的方法。與傳統農業相比,許多有機農業技術貧困農民來說成本太高。我同意作者的觀點,我們需要「有機」思想家和科學家——包括基因工程師,拿出更多的辦法,養活全世界的人,幫助最貧困的人。」
  • 明日的餐桌上是有機,還是轉基因?
    鶯歌燕舞的春天將一去不復返……《明日的餐桌》一書告訴我們,「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現實是農業不得不面對種種問題。《明日的餐桌》的作者拉烏爾和帕梅在渲染他們田園牧歌式愛情故事的同時,也寫下作為有機農場主和植物遺傳學家對有機農業和轉基因的日常印象以及深切感悟。與其對超市裡「轉基因」的標籤憂心忡忡,不如在拉烏爾和帕梅的帶領下到田野和實驗室中去。
  • 「明日火星餐桌」國際研討會:在火星吃的第一道菜還是土豆?
    本文轉自【北青網】;在多國探測器先後奔赴火星之際,由極飛科技舉辦的「明日火星餐桌(The Hungry Mars)」國際研討會於2020年9月17日在線上召開。作為人類火星種植計劃的首次學術交流研討會,該活動邀請了來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極飛科技、新加坡ID資本以及未來農業服務平臺35鬥的行業專家,從植物生態學、農業科技創新與風險投資等不同學科視角,揭開火星農業探索的神秘面紗。自1960年代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以來,人類飛往火星的夢想與執念就從未停歇過。
  • 好書推薦:《明日的餐桌》
    書名:明日的餐桌作者:(美)帕梅拉·羅納德
  • 科技如何引領企業發展?來青島創新節,看卡奧斯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科技如何引領企業發展?來青島創新節,看卡奧斯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成果) 10月28日-11月3日,由青島市政府聯合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舉辦的2020青島創新節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2017廣州國際創新節開幕在即 中外聚焦「創新融入生活」
    【每日科技網】  由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7廣州國際創新節將於11月25日至27日在廣州圖書館舉行。
  • 科技創新,遇見未來:2020 ECI國際數字創新節
    IECIA國際數字創新協會主席、亞洲廣告聯盟主席 蘇雄權威發布,數字創新價值榜單會議由2020 ECI 國際數字創新節執行主席、掌中飛天科技公司CSO楊為民主持。智慧工程、新基建、北鬥體系構成國家完整科技體系。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用創新思維引領未來。
  • 《明日的餐桌》:被馴化的食物
    《明日的餐桌》的作者拉烏爾和帕梅在渲染他們田園牧歌式愛情故事的同時,也寫下作為有機農場主和植物遺傳學家對有機農業和轉基因的日常印象以及深切感悟。與其對超市裡「轉基因」的標籤憂心忡忡,不如在拉烏爾和帕梅的帶領下到田野和實驗室中去。
  • 《明日的餐桌》:全方位解讀轉基因食物
    這位美國植物病理學教授聯手她的丈夫、有機農場主拉烏爾·亞當查克寫了一本書,叫做《明日的餐桌》,這本書的寫法類似於《寂靜的春天》,從自身的經歷和研究成果出發,專業闡釋的同時不乏感性的人文敘事,讓普通讀者也能獲取有用的信息。
  • 來電科技榮獲2020科睿國際創新節「年度成長價值平臺」
    10月22日,以「非凡創新,砥礪前行」為主題的2020科睿國際創新節在北京盛大舉辦。
  • 資訊:2019 ECI Festival國際數字創新節主題:創新機遇,共享未來
    ECI Festival(國際數字創新節),由ECI Awards(國際數字創新獎)聯合23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發起,旨在立足中國,輻射全球,打造集創意、創業、創投、創新為一體的商業交易博覽會。他們創造革新、普及科技,為後人指引方向,用科技應用和商業創新改變了生活。ECI 國際數字創新節也以「將創新帶入生活」為使命,發現創新、表彰創新、研究創新、培訓創新、孵化創新,讓創新走進生活,共享美好未來。
  • 《食物探險者》:跑遍世界的植物學家是如何改變美國人的餐桌?
    他從世界各地引進的近20000種食物,給美國人的餐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就是植物學家——戴維·費爾柴爾德。《食物探險者——跑遍全球的植物學家如何改變美國人的飲食》正是一部丹尼爾·斯通為費爾柴爾德撰寫的個人傳記。
  • 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正式開幕
    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正式開幕#廣州國際創新節#本屆廣州國際創新節由廣州市天河區政府、市委外辦、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以「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為主題,為期三天時間陸續舉辦開幕式、創新論壇、廣州天英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天河人才文化節、創新未來之夜、創新考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青島:創業之城迎來創新節
    10月28日,以「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為主題的2020青島創新節舉辦,為青島建設創業城市增添助力。創新節搭建了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以此為契機,青島深耕自身科技創新優勢,加快集聚海內外科技創新資源要素,構建形成完備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 疫情之後如何辦節?青島將引進四項科創活動頭部品牌舉辦創新節
    為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育新機、開新局,青島市政府將聯合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於10月28日-11月3日舉辦2020青島創新節。2020青島創新節開幕式將於10月28日上午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尚和廳舉行。屆時,將有院士專家、知名企業家進行主題演講,與來自全國的近300名科研、產業和媒體人士分享交流關於科技創新趨勢的精彩觀點。開幕式上,將發布國家信息中心《2020中國創新創業城市生態指數研究報告》,對青島在內的國內重點城市創新創業生態進行評估分析。成立青島市科技創新決策諮詢專家委員會。
  • 2020青島創新節:全城湧動「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的激情
    「最強大腦」登上「主舞臺」創新節是青島為八方來客搭建的創新創業「主舞臺」,登臺的是中國經濟領域「最強大腦」的代表。客人們不會「空著手來」。創新節為青島築起了連結全球頂級科技成果的通路,讓一流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斷在青島紮根。
  • 拯救生物多樣性,亟需農業的改變
    人類依靠農業生存,農業活動在全球三分之一的陸地上進行。但它也對全球62%的瀕危物種產生了威脅。農業景觀能夠支持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但只有通過向農業生態生產的全球過渡才能實現。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和中國西湖大學的帶領下, 42個國家的360多名科學家呼籲將農業生態原則納入2020年後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並在第15屆締約方大會(COP15)上頒布。相關研究成果於7月20日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中。扭轉物種減少的趨勢對人類和地球都至關重要,這需要協調行動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 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將於11月28日開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唐嘉餘、記者皮澤紅報導 11月18日上午,記者從廣州市天河區政府、市委外辦、市科學技術局聯合召開的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國際交流合作,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GIIF)將於11月
  • 探索《中國願景》,Discovery從人文科技展望明日中國
    探索《中國願景》,Discovery從人文科技展望明日中國   你是否曾經幻想過有一天疾病的發生能被提前預測?你是否想過有一天自己的細胞能在3D列印的幫助下再生器官?
  • 微吼直播2020科睿國際創新節 獲科睿創新獎
    (原標題:微吼直播2020科睿國際創新節 獲科睿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