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都認為新能源汽車就是純電汽車,其實並不然,如今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和油電混合汽車。顧名思義,純電動汽車就是採用動力電池組及電機驅動動力;而油電混合動力車型是一種用電動馬達作為發動機的輔助動力驅動的汽車,平時不需要充電,只需要加油就可以正常行駛了,跟燃油動力汽車沒有差別。
而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混合動力,三種車型都可通過汽油驅動。而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它也可以稱為增程式電動汽車。
解決續航焦慮的方案
增程式電動汽車與普通燃油汽車結構相類似,但是更加簡單一些。增程式電動汽車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動力電池系統、動力驅動系統、增程器和整車控制系統。
增程式電動車的工作原理是當電池電量充足時,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給整車提供驅動功率需求,這時候發動機不參與工作。當電池電量消耗到一半的時候,發動機啟動工作,給電池提供能量以及給動力電池進行充電;當電池電量充足時,發動機又停止工作,由電池能量驅動電機給整車提供驅動。
增程式電動汽車跟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有著不同的區別,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動機是可以直接驅動車輛,而增程式電動車則不行,它的發動機不能直接驅動車輛,只能用於給動力電池充電。
換種說法,如果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拿掉了,對於車輛的行駛沒有任何影響,發動機也可以直接驅動車輛。但是如果把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電池拿掉了,那車輛就沒法走了,發動機不參與驅動,相當於是一臺發電機。
還有一個區別,對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要大很多,以至於它們的純電續航裡程就有了很大的差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純電續航裡程只有50km到80km之間;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綜合工況續航裡程達到700km,市區工況續航裡程達到了1000km。
那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續航怎麼計算呢?其實是換算法,比如1.2T的汽油發動機消耗了45升汽油用來發電,發電量間接就是它的最大行駛裡程數。增程式電動汽車有了汽油發動機的幫忙,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裡程焦慮」的問題。
優勢多於劣勢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程式電動汽車既可以純電動運行也可以插電式運行,轉換效率高,還能省油,一般都可以達到節油50%的效果;第二,增程式電動汽車具有很好的續航裡程,特別是純電行駛與發動機相輔助的過程中,能夠讓車輛行駛得更加遠;第三,因為增程式電動汽車的機構相對於簡單,實用性強,同時出現問題之後,售後維修相對簡單很多。
增程式電動車的缺點不多,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發動機和電動機沒有直接驅動車輛,所以在轉換的過程中,會造成一些轉換功率的浪費。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因為多了一次轉換驅動,從而油耗會偏高一些。
技術還需要不斷完善
在增程式電動汽車產品中,理想汽車的理想ONE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尤為出色,也更具備有競爭力。
理想ONE採用的是串聯模式的增程式混合動力,與其他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同,理想ONE通過保留30%比率電池SOC的方式,配合理想自身研發的整車控制系統,解決了傳統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出現的噪音大、車身震動巨大、油耗特別高和加速特別差等問題。但是從理想ONE的百公裡燃油消耗數據上看,車型的改進並沒有解決油耗高的問題。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對外表示,因為保留了30%的電池SOC,能夠使得增程式電動汽車始終保持在健康的工作狀態,在日常行駛中,發動機產生的電能會直接提供給電機驅動,多餘的電量和動能回收的電量再給電池,電池的SOC會保持在30%左右。
增程式電動技術對於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是車型得到市場的認可,在短期內能夠滿足消費者各種出行需要,市場接受程度高,能夠促進電動汽車的普及。
另一方面是技術的發展,由於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長,所以要在電池管理、輕量化、熱管理和電驅動等多方面技術上的投入,而這些技術和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是互通的,有利於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積累。
從市場實用性與產品來講,增程式電動汽車解決了純電動汽車的裡程焦慮、充電焦慮、成本焦慮和安全焦慮等。不過目前市場上真正量產的增程式電動汽車還很少,面對著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夾擊,增程式電動汽車還需要不斷完善技術,做到脫穎而出,才能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