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

2020-12-26 熊寶包呀

文|熊寶包呀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孩子回家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其實除了這兩種選擇之外還有一種更好的選擇。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放學回家後,寫作業前先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

我鄰居家孩子是典型的"先玩再寫",每天放學回家先看動畫片、玩手機,之後才開始寫作業。這樣做寫作業時心情很好,但注意力卻難以集中,而且一旦作業難的話就悲催了:到了大半夜還寫不完,邊哭邊趕。

也有很多孩子選擇"先苦後甜",他們認為第一時間寫作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而且寫完之後就沒有心理負擔了,盡情玩耍之後就可以睡覺,十分快活。

兩種方式各有各的好處,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孩子的寫作業之旅變得更加順暢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李教授說的"寫作業前先做一件事"了

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

在一次節目中,李玫瑾教授提到:充分的體育鍛鍊有幫助。

李教授認為,12歲之前,孩子需要充分的體育鍛鍊,這能讓他們充沛的精力得到釋放。

所以家長接孩子回家後,第一件事可以讓他下樓去蹬會自行車,或者打會球、跳會繩。不管什麼運動,孩子鍛鍊半小時左右,出汗之後心裡踏實,吃完飯後寫作業,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①運動讓孩子更精神

運動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可以帶來愉悅的情緒體驗,讓人感到精神亢奮、心情激動。所以在適當的運動之後,孩子會覺得神清氣爽、頭腦清明。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作業,效率自然會更高。

②運動讓孩子記憶力更好

運動還會刺激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能夠調節人的情緒和精力,還可以提高記憶力。

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後學習詞彙的速度比運動前提高了30%。越運動,大腦活躍細胞就越多,工作效率就越高。

孩子在充分的運動之後,記憶力有所提升,可能平時5分鐘也記不住一個單詞,但運動後卻能記住一兩個甚至更多,並且記憶更牢固。

③運動讓孩子更加專注

李玫瑾教授提到,孩子在運動中消耗精力後,心裡踏實。這就體現出了專注力。據了解,運動能夠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讓人精神更加集中、反應速度加快。

如果孩子寫作業時總是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那麼不妨先讓他去運動鍛鍊一段時間,這樣孩子寫作業時會更專注,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勞逸結合"

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還能夠讓他們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堅持每天跑步三十幾年,他說:"跑步,在我迄今為止的人生中養成的諸多習慣裡,恐怕是最為有益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我覺得,由於從不間斷的跑步,我的軀體和精神大致朝著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強化。

以前讀高中的時候每次一到大課間,我的班主任都會督促我們放下課本,到操場上去跑跑步、走一走,運動運動。很多同學也喜歡上了打排球,不僅體育課自由活動要打,放學後也有相約去操場上打幾局。

在高壓的學習之下,孩子是非常容易生病的,內心也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心理問題,而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緩解方式。

通過運動,孩子能夠將心中的壓力釋放,獲得一種愉悅的情緒和放鬆的感覺,同時擁有更加清醒的大腦。

並且,在運動成為習慣之後,孩子的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近些年來,大學生跑步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這意味著孩子們的體質十分堪憂。不少網友調侃:很可能一千米跑,大爺大媽都到終點了,年輕人還差200米。

所以,請重視孩子的運動鍛鍊,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學習,更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健康成長。

讓孩子"勞逸結合",可以參考這3點

①別"偷走"孩子的運動時間

有些孩子其實是非常願意去玩耍和運動的,但他們的運動時間卻被我們給"偷走"了。

我們怕孩子摔倒、弄髒,只願意讓他們玩一些文靜的遊戲;我們為了讓孩子考個好成績,報了無數的培訓班、補習班,孩子的時間都被上課、作業填滿,哪有時間運動?就連睡眠都難以保證。

所以,想要讓孩子運動起來,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給他運動的機會。

②引導孩子學會堅持

有人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但事實是,絕不僅僅是21天。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遠比我們想像的更久,所以更需要堅持。

運動對於孩子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學會堅持。首先不妨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運動,慢慢地形成習慣,從中找到樂趣和意義。

孩子嘗到甜頭後會發現,在運動之後,自己沒有之前那麼鬱悶了,原本閉塞的思路也好像打開了,學習起來更能集中注意力了,身體也更加有力氣……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③讓孩子學會安排時間

既然是勞逸結合,那也不能光提運動,不提學習和其他的娛樂方式。除了運動之外,孩子還可以有其他感興趣的放鬆渠道,比如玩手機等等。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制定勞逸結合的學習計劃:運動之後學習,學習這方面,先把作業分成大的階段,再用"兩分鐘規則"的方式細化每個階段的任務,比如"背20個單詞"改為"2分鐘背2個單詞"。

每完成一個階段,可以放鬆一會或者運動一會,之後繼續下一個階段的作業,最後完成所有作業。

小學生雖然壓力大,但比起初中生、高中生來說,已經算是比較輕鬆的,並且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孩子各種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需要趁機培養他們良好的運動、學習習慣,讓他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每日話題:你家孩子寫作業前有運動嗎?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先讓他去做一件事,保證學習效率會更高
    ,自從學會了玩手機,孩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這是個不好的習慣,很多的家長都會發現自己孩子也是這樣,一回家就玩手機,或者一回家就看電視,要不然就是在外面瘋玩不回家等等,這些情況都是很很常見的。發生這種情況家長也很無奈,孩子不停的玩手機、看電視根本不去寫作業,需要家長長時間的去催他才回去寫作業,可到了寫作業的時候,就會萎靡不振,根本沒有什麼精神,注意力也集中不了,相比於有的孩子在外面玩了一會再回家寫作業,就會幹勁十足,非常的有精力
  • 孩子放學後磨蹭不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此事,專治孩子拖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寶的作業:做一張卷子要兩三個小時,期間不是吵著喝水就是吵著要吃東西,甚至一塊橡皮擦也能玩上一天半天。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
  • 小學生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該做什麼老師告訴你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對於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被家長反覆叮囑的就是寫作業了。不過由於不少中小學都解決了下午「三點半」放學的問題,有的孩子去託班寫作業,有的孩子在學校就寫完了作業,有的學校在低年級階段,乾脆就不布置書面作業了。沒有了作業的負擔,小學生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自然不是寫作業了。看電視、玩手機、吃零食,約上小夥伴在小區裡玩,又或者從學校直接去培優班繼續課堂學習。
  • 放學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做好這幾件事,比寫先作業更重要
    從上小學開始,孩子每天放學後的主要任務是做作業,但每天輔導孩子做作業也成為了家長的任務。很多父母覺得輔導孩子比自己做還難,爸爸媽媽輪番上陣,就盯著孩子做功課,有些孩子比較磨蹭,1個小時的作業能做到2個小時還做不完,孩子沒有課外活動時間,家長也沒有休息時間。
  • 放學別急著催孩子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這些事,效率更高
    反正沒有一次能堅持寫作業超過5分鐘的。這雖是個例,但是確實很多孩子存在這的問題,那就是專注力低。孩子的專注力低,造成他們不能百分百投入的寫作業,反而不斷的拖長寫作業的時間。 那麼孩子有時不會做或者寫錯了是難免的事情,但是家長這是的暴脾氣上來,會直接影響孩子寫作業的狀態。時間長了,他們就對作業產生心理畏懼了,更加不願意寫作業了。
  • 孩子一寫作業就拖拉,李玫瑾直言:用一個方法,孩子會自覺寫作業
    孩子寫作業拖拉這件事,相信非常多的家長都深有體會。尤其是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本身還不具有較高的自制力,因此家長往往是跟在孩子的身後,時時刻刻監督、時時刻刻催促孩子。但是也有一些家長,用更嚴厲的方式來鞭策孩子,讓孩子完成作業。
  • 你家的孩子回家立即寫作業嗎
    除了作業負擔重之外,另一個原因仍然不容忽視:放學回家後磨蹭拖延,不能立即投入到完成作業中,導致作業每天都寫到很晚。孩子喊累,只是這種環境的轉變讓他學習的意志力迅速減退,體力絕對完全沒問題。不信你問一個喜歡籃球的孩子,一起打場球怎麼樣?保證剛才還喊累不想寫作業的他一躍而起,生龍活虎。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李玫瑾:每天堅持做3件事,提高成績並不難
    如果在這個時間內幫助孩子培養起良好的專注力,對於以後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成績提升速度如同坐火箭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基礎。而我本人有幸聽過中國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演講,她曾經說過:孩子不聽話時,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很多家長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一催再催:「這都幾點了,你還磨蹭啥呢!」「趕緊寫,你種蘑菇呢?」「又錯了又錯了,重寫!!」
  • 孩子放學後,先寫作業還是先玩?父母的態度影響很大
    文丨養育男孩,魚爸很多媽媽問我孩子放學後回家,總是喜歡玩,不愛寫作業,該怎麼辦?還有媽媽說周末孩子要出去玩,但是擔心作業做不完,能不能出去?今天,分享一篇隨筆,談談玩和學吧。我在他休息的時候叫喚了一句。「不行啊!還有學校的作業要做,還有每周的練習沒寫。」媽媽及時地出來踩剎車。她總是比我理智,會安排。「沒事,等會回來寫,出去騎一個小時就回來了。不遠!」「媽媽,我想去。」兒子也眼巴巴地看著媽媽。
  • 孩子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李玫瑾:有4個改善建議,很實用
    孩子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李玫瑾:有4個改善建議,很實用不知道你家的孩子學習時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在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喜歡東摸西摸,有時候捏一下橡皮,有時又玩一會兒尺子,半個小時的作業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久才能完成。
  • 為啥小學生在學校寫作業很快,放學後磨磨蹭蹭?原因並不是「懶」
    孩子寫家庭作業到深夜,老師卻說作業不多趙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放學回家後孩子會主動寫作業,一開始表現很好。最近趙女士發現,孩子總是寫作業到很晚,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來,有時寫著寫著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狀態不是很好。
  • 心疼女孩櫃檯下寫作業?不如給放學後的孩子一張「小書桌」
    心疼女孩櫃檯下寫作業 不如給她一張書桌近日,在河南鄭州某高校內,一位小女孩坐在打飯窗口櫃檯下面寫作業,媽媽在上面為學生打飯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拍攝者稱,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感覺「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夢想」。類似新聞其實還有不少。
  • 孩子放學後,這3句話家長一定要說,讓孩子愛上學習
    今天有個小讀者在後臺留言:為什麼每天我放學回家媽媽都問我作業有沒有寫完,而不是問問我,每天有什麼開心的事情,讓我感覺每天上學就是為了完成作業,心裡非常累。寶貝讀完這句話的時候,倒是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家長經常也是這樣說的。
  • 孩子討厭寫作業,打罵沒效果,用這兩個方法,讓他們主動寫作業
    每天晚飯後,都能聽到她輔導兒子做作業的聲音:「你怎麼還是做錯了?這個問題都講過這麼多次了!」。在一次小聊中,李姐對著我訴苦:「你不知道,我現在每天能被我家那位氣死,教多少次都學不會,讓他回答也不說話,你生氣了,他還哭。」
  • 李玫瑾: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不過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孩子的成績很普通,而且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的學習狀態很不好,上課總是東張希望,還經常溜號,回家寫作業也是玩一會寫一會,每次都把作業拖到後半夜才完成。自己又不能時時刻刻看著孩子,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就氣不打一出來。
  • 「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啊!」
    文/格格鬥一、「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我們的孩子太累了。曾經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視頻,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李玫瑾問女兒為什麼,女兒對她說:「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我們早上7點10分要坐到教室裡,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感同身受。
  • 14歲孩子,叛逆、衝動、難管教!李玫瑾:14歲生日要非常重視
    上課是否認真聽不知道,但是作業情況差強人意。老師給他提出一些建議,修改一遍能使能力提升,他也懶得做。甚至面對老師善意的管教,他會衝老師發脾氣,簡直無法無天。 *尊重孩子的想法,降低對孩子的期待 14歲的孩子有自己的處世哲學,可能和大多數人不同,父母會看不慣,但是孩子只要不是做壞事,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兒子復學後,回家就是睡大覺,和以前回家先寫作業形成鮮明對比。
  • 孩子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不對,孩子犯錯要裝作沒看見
    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有著不同的,因為孩子的天性是十分調皮,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慢慢的失去耐心,所以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孩子又沒有因為家長的吼叫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管家長吼了多少遍,孩子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這個錯誤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這樣,每次他放學之後都要先玩一會寫作業,但是這個孩子寫得也很快
  • 一寫作業家裡雞飛狗跳,孩子不寫作業不愛學習,聰明的爸媽這樣做
    不得感慨「孩子也太堅持了吧」,「媽媽會不會有些狠心」,「家長真的太不容易」,「孩子真的越來越難管教」。都說孩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寫作業這件事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道坎,跨過去了親子危機能夠順利過渡,跨不過去作業就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道鴻溝。
  • 孩子寫作業困難,經常開小差,幾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小胖已經上四年級了,每天放學回到家便坐在書桌前,打開書本和作業本,看似非常認真地做作業。但過不了幾分鐘,他便開始沒有了進一步動作。小胖媽媽看到後,想過來提醒一下孩子「是有什麼問題了嗎?」小胖似乎嚇了一跳。又開始匆忙地做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