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祠堂,成了田小娥心中永遠的痛,也導致了她必然的結局

2020-12-22 春秋500

引言

鹿三在白鹿原,參加過無數次這種隆重的儀式,卻沒有料想自己的兒子引回來一個小婊子,既不得進祠堂拜祖宗,也不得與父老鄉親見面。因為他曾經嘲笑過鹿子霖。兒子鹿兆鵬拒絕進入祠堂拜祖宗一事。而白嘉軒卻正兒八經的給孝文舉辦了婚禮,對照了白鹿兩家給兒子辦婚事的過場,深深感嘆還是老白家教子治家有方,而鹿子霖的後人真不像話!歸根到底一句話:「勺勺客畢竟祖德太淺太薄嘛!現在自家孩子連引著媳婦進入祠堂的資格都沒有,鹿三再也不笑人家鹿子霖了,這件事仿佛一塊無法化釋的積食,堵在心裡難受啊。

《白鹿原》劇中的鹿三

為什麼像鹿三這麼一個佃農出身的人家,對於能不能進祠堂拜祖宗如此耿耿於懷呢?這其實就是這中國古老的鄉土文化,就包括了鄉土祠堂文化。千百年以後曾經為淨化社會風氣和維持當地的社會治安做出了很大有貢獻,期間也直接可間接的製造了很多人間悲劇,這是為什麼呢?通過讀《白鹿原》可了解中國鄉士文化一小塊。

無法逾越的白鹿原祠堂,讓田小娥從此告別幸福

看過《白鹿原》就應該對祠堂印象很深,白嘉軒為了整頓本村的社會風氣,特意提一下,每個村裡都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公道,稱為族長,當族長几個起碼的條件:

1、家庭條件需要殷實,家庭困難的人肯定是當不了的;

2、有文化,書香門第最好

3、自己能以身作則

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家裡不發生重大變故,族長是可以世襲的,白嘉軒就是繼承他爸白秉德的族長位置。他們所遵循的祖訓就是

「改為白姓的老大和改為鹿姓的老二,在修建祠堂的當初就立下規矩,族長由長門白姓的子孫承襲下傳。因此白秉德死後,他的兒子白嘉軒順理成章接任族長是法定的事。」

《白鹿原》劇中的祠堂

沒有任何人會覬覦這個族長的位置,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白鹿原的祠堂還是幹了很多好事,起了很多正面的作用,首先是在祠堂裡辦學,做學堂使用,讓白鹿原的小孩子有文化!且制定了鄉約,教民以禮化。

再則就是懲罰了白興兒偷錢的事,和幾個偷吸大煙村民戒掉了大煙,止住了村裡賭博的苗頭。維持著社會秩序的穩定,根本不需要運用國家資源,況且有很多事情,司法機關還真不好管理。

另一方面,白嘉軒以族長的名義主持了長子白孝文和兒媳進祠堂叩拜祖宗的儀式。一般這樣的儀式都會要求白鹿兩姓凡是已婚男女都來參加。新婚夫婦一方面叩拜已逝的列祖列宗,另一方面還要叩拜活著的長輩們,相互認訓,並請他們接納新的家族成員。

客觀地講這本身也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鄉裡鄉親的,又是同族中人,有輩分所在,出門見面了才知道如何稱呼。

所以這是一本不成文的規定:所有人娶媳婦必須進祠堂拜祖宗,這禮儀才算完成,才能成為白鹿原的人。那時沒有《結婚證》一說,就是必須進祠堂拜祖宗,進了祠堂就名正言順地結婚了,對於平常人而言,這也不算什麼難事。就這麼一個規定,卻成了追求個人幸福的田小娥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就因為她曾經的不良記錄。

《白鹿原》劇中的田小娥

當黑娃領著小娥從外地回來的時候,連鹿三看了第一眼都覺得小娥太漂亮了,咱家黑娃哪裡配得上,不由自主地意識到,是不是來路不明的女子?還沒等族長過問,自己的公公倒是先懷疑了,直接找到白嘉軒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實際上田小娥還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她的經歷是值得同情的,嫁給一個可以做自己爹的郭舉人,還得受郭大老婆的折磨,每晚還得給郭舉人「泡棗」,這種日子怎會幸福呢,好不容易遇上了年輕英俊的相與:黑娃,就如同潘金蓮遇上武二郞,那塵封的心一下子開了。關鍵黑娃不是武松,這個生瓜蛋子一下就跌倒在了田小娥的溫柔鄉裡。

因此,田小娥黑娃的所做所為就是」通姦」,屬於道德敗壞的行為,這是中國鄉土社會最不能容忍之事,最後東窗事發事被郭舉人發現,黑娃被辭退,田小娥被退貨。連小娥自己的父親田秀才都覺得為這事丟盡了自己的老臉。因此,當黑娃找上門要求迎娶小娥的時候,田秀才二話不說,還倒貼彩禮就把小娥給送走了。

世界本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鹿三很容易就把結果調查清楚了。按族規:黑娃和田小娥沒有資格進祠堂。

故事發展到這時這裡,我們不禁反思一下,田小娥礙著誰了,對社會造成危害了麼?顯然沒有。假如,此刻白鹿原稍微開明一點,鹿三不那麼較真,田小娥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好媳婦呢?完全有可能的,然而,沒能進祠堂拜祖宗一事就成了黑娃和田小娥一輩揮之不去的陰影。當黑娃牽著田小娥的手住進村頭的破窯時,就註定他們這一輩子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才有了後面所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圍繞著田小娥身上發生的事,所涉及的人有白孝文、鹿三、鹿子霖等。最田小娥死於自己公公之手,田小娥死後,引發出的一場瘟疫把田小娥變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壞女人,人們認為她死後都在禍害著白鹿原。

儘管鹿兆鵬曾經開導過黑娃和田小娥:

「革命的目的就是要除掉封建統治,實現民主自由,裡面就包括了婚姻自由。廢除三媒六證的包辦買賣婚姻,每個人都要和你一樣,選自己愛的女子做媳婦。族長讓不讓你進祠堂算什麼事!不讓拜祖宗你跟小娥就活不成人了?一定要活得更好更自在才行!」

祠堂

而且後來黑娃也帶人砸過那曾經讓自己屈辱過的祠堂,用黑娃自己的話:

「村裡人不管窮的富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拿斜眼瞅我,我整天跟誰也沒臉說一句話。」,

至始至終都是理不直氣不壯,黑娃和田小娥卻砸不掉心中的那所祠堂,可見古代中國祠堂文化影響有多深。

中國鄉土祠堂文化

在古老中國的農村,幾乎每個村落都有祠堂,特別是整個村莊都是同一姓氏,有著共同的祖先牌位更甚。祠堂平時起的作用就是村民聚會商量大事,村裡某人犯了族規必須在祠堂裡接受審判,由族人一起斷定是非曲直,在這裡並沒有象國家法律那樣的條條框框,很多時候就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規則,也叫祖訓,再進步一點有就是所謂的《鄉約》,《白鹿原》裡就有具體的介紹。

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想納入本地生活。成為本地的人,必須祠堂裡拜見列祖列宗的牌位。否則,就算在村呆上一輩子也沒有人承認你已經是這裡的人,田小娥就是這樣的結局,從現在的角度看,可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舊時候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可能會讓人死無葬身之地。死後不允許埋在本地,從哪來回哪去。

而祠堂也不僅僅是祭拜祖先的地方,也是解決爭端和懲罰違反族規或鄉約之人的地方,任何人違反了族規,都必須在列祖列宗面前懺悔,接受相關的懲罰。在《白鹿原》裡狗蛋因為騷情田小娥、作為未來族長接班人的白孝文在祠堂裡都受過荊條的抽打。

如果一個有道德和行為汙點的人,也是不允許進祠堂從事祭祀的活動,被族人用冷暴力進行隔離,稱之為「隔眾」,一旦被隔眾,如果不懺悔、改過的話。從此以後家裡一旦有紅白喜事,沒有族人會幫你,平時面與你對面相遇時,也只會斜眼看你,或者視同陌路之人。

其他事情可能還有挽回的餘地,唯獨男女之間的那點事,幾乎屬於零容忍,特別是對「行為不端」的女性,我想這種意識應該起源於部落時期,當時應該是為了保證部落血統純正做出的決定吧。

這就是中國的鄉土文化,如果運用得好,將成可以使當地治安、社會風氣變得更好,運用得不好,也可能造成很多人間悲劇。《白鹿原》的祠堂就給我們展現出那時候的鄉土文化。像黑娃這麼有反抗意識的人,在祠堂面前都不得不低下那桀驁不馴的頭顱。

一方面,田小娥遭遇是值得同情;另一方面,在當時也告誡了其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行為,別讓自己身上有汙點,否則,將一輩子無法翻身。

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其實都是「人治」的結果。悲喜就在於族長和人們的一句話而已。假如當初寬容的接納了田小娥,還會有後面的故事麼?

但是從白嘉軒的做法上來看,也沒有錯誤,始終是根據族規辦事,而且白孝文因為與田小娥有了扯不清的關係之後,照樣是該怎辦就怎麼辦。如果接納了的田小娥,估計後面就亂套了,鄉約和族規就沒有約束力了。

關於鄉土文化的總結

無論是《鄉約》還是一些不成文的族規,都鄉土文化的一部分,相對國家法律法治而言,鄉土文化屬於禮治。這裡的人們因長期居住在一個地方,都帶著血緣、親戚的關係,把一個地方的人們無形中綁在一起。加上當時人口流動率不高,很多人一輩子都生活在一起,所以,這些鄉土文化還必須得遵守。

《白鹿原》中的黑娃和田小娥

長期生活在一起。行為者對於鄉土文化規則從小就熟悉,不用問任何理由就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長期潛移默化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規則化成了內在的習慣。維持鄉土文化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在身內的良心。

當白嘉軒問黑娃:「沒讓你跟那個女人進祠堂拜祖,你恨不恨我?」黑娃誠實地回答:「我知道族規。這不怪你。」

這也是剔除掉糟粕後,中國鄉土文化的魅力所在。只是鄉土文化的存在,就看執行權力的族長和長輩本身的修養和人品,正如一把好刀,在廚師手裡變成烹飪美食的工具,如果落在歹徒的手裡,則可能變成了兇器,而刀本身是無罪的。

相關焦點

  • 《白鹿原》:命不由「我」田小娥,註定是悲劇的一生
    「弱」不是女人的錯卻是女人悲劇根源田小娥後來被黑娃接回家。黑娃的爹鹿三打聽到田小娥不光彩的歷史,不認她,並把他們趕出家門。族長白嘉軒也不讓他們進祠堂。田小娥成了白鹿原人唾棄的對象。他倆人在村外買了個破窯洞,黑娃靠自己的力氣賺錢,維持著兩個人的生活。田小娥也過上了短暫的幸福時光。
  • 「白鹿原」女人卑微的時代——3個女人田小娥、冷秋月、白靈的故事!
    電視連續劇《白鹿原》改編自陳忠實唯一的小說《白鹿原》。田小娥是一個非常悲慘的女人,生前沒有得到幸福,死後被陷害。她被鎮塔底,生生世世再也不能興風作浪。 田小娥死後不久,村裡爆發了一場瘟疫,造成多人死亡。大家都把災難歸咎于田小娥,族長白嘉軒提議修復寶塔鎮的邪靈。他們修理了塔的底座。
  • 《白鹿原》:田小娥一生經歷過四個男人,誰才是田小娥的真愛?
    我們大家喜歡的電視劇有很多,但是說到能震撼我們心靈的就數白鹿原了。這部電視劇是由陳忠實先生的寫的長篇小說白鹿原拍攝而成的。講述了以白鹿原為故事背景,發生在白家和鹿家三代人中的恩怨情仇的故事。這部電視劇讓小編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田小娥部分,這個封建社會壓迫下的漂亮而又苦命的女子,因為各種原因,與四個男人都發生了關係,她真的愛誰?而誰又是真的愛她呢?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一一說起。1.郭舉人。郭舉人是封建社會下的讀書人,滿口仁義道德,卻幹著不道德的事。田小娥是他給買來的小妾,用的時候召之即來,不用的時候揮之即去。
  • 《白鹿原》:年輕貌美的田小娥,為何被鹿子霖「騙了身子」
    田小娥就這樣被拋下,沒有錢的她只能靠挖野菜充飢,即便這樣,她心中也時刻惦掛著黑娃。為了救黑娃,她想到了找鹿子霖幫忙,鹿子霖是鹿兆鵬的父親,在村中也有一定的權威,田小娥覺得這人應該靠譜。但鹿子霖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表面仁義禮智信,背地裡卻是一個小人。他看田小娥年輕貌美,就起了歹心,於是告訴田小娥說只要和他行歡作樂,就幫她救黑娃。
  • 白鹿原:曾勸退20萬清軍的朱先生,為何讓田小娥「永世不得翻身」
    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田小娥出場十一章就被殺死,但是卻是小說中最不能忽略的人物,她先後與四個男人發生關係,是「白鹿村乃至整個白鹿原上最淫蕩的女人」,被殺死後化為冤魂報復白鹿原,給白鹿原降了一場瘟疫。田小娥被鹿三捅死,白嘉軒徵求朱先生的意見,問他如何處理田小娥。朱先生說,「把她的灰末裝到瓷缸裡封嚴封死,就埋在她的窯裡,再給上面造一座塔。叫她永世不得翻身。」為何朱先生要這麼做?
  • 《裝臺》秦海璐登場,鋼管舞開局,祠堂風波,註定黑娃田小娥結局
    而這個角色,可以說是上承陝西經典小說《白鹿原》的。手槍的出場秀,和接下來的劇情戲份,大有一些當代田小娥的味道。在已經播出的劇情當中,手槍表演完鋼管舞之後,很多農村青年聚集起來,到後邊偷窺她。而墩墩也在其列。不過,這個墩墩是為了保護手槍不被偷窺。繼而,兩人便產生了對手戲,並且最終發展成為祠堂裡邊的一次「偷情」。
  • 白鹿原:田小娥處子之身被賣,成郭舉人泡棗的身體器皿,為何如此慘
    她本是一個活潑美麗的女子,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和反抗精神,卻最終成為封建社會下,父權、夫權、族權三座大山重壓下的犧牲品。除了田小娥,小說中那些有名或沒名的女子,來到人世一遭,都成了封建衛道士下的可憐人,未能享受到真正成為自己的快樂。
  • 白鹿原:老實本分的鹿三,為何要親手殺了水性楊花的田小娥?
    鹿三從後腰抽出梭鏢鋼刃,捋掉裹纏的爛布,對準小娥的後心刺去,從手感上判斷,刀尖已經穿透胸肋。」田小娥被鹿三殺了,一把被磨得晃眼的梭鏢鋼刃插中後心,直透前胸。血在鹿三拔出梭鏢鋼刃後湧了出來。田小娥死了,這個白鹿村乃至整個白鹿原上風評最差的女人就以這樣的結局終結了自己的一生。
  •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真的是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嗎?
    田小娥的老爸是一個死愛面子的窮酸秀才,在得知自己女兒被夫家休了以後,覺得臉面丟盡,便迫不及待地將女兒倒貼嫁給黑娃。然而也正是由於這層關係,「仁義白鹿村」的族長白嘉軒就嚴禁田小娥進祠堂,黑娃的父親鹿三甚至不讓黑娃和田小娥進他家的門。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田小娥是被休過的女人,在當時的道德標準下過不了關。
  • 白鹿原,田小娥,你們男人把我當啥?
    最近小編接觸了一部叫《白鹿原》的劇,其實這部劇在很早之前就播出了,今天再次觀看的時候依舊讓人感嘆不止。小編最想談談的就是命運悲慘的田小娥。愛一個人沒有錯,田小娥說:我沒有做對不起任何人的事,我只想要一個家。田小娥的一生,只能用「慘」這個字來形容。也不僅會感慨,你們男人把我當什麼?
  • 《白鹿原》田小娥是「潘金蓮」?作者寫完昏迷,醒來說12個字絕了
    從此,田小娥又恢復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一個弱女子,要想在那個封建時代存活下去,沒有經濟收入,只能依靠男人,因此,在鹿子霖的威逼利誘之下,田小娥只得屈服,她無路可走。到這裡,田小娥正式淪為了人人所不齒、唾棄的「蕩婦」、「潘金蓮」。
  • 《白鹿原》真是我們眼中的黃書嗎?田小娥跟4人好過後被鹿三捅死
    《白鹿原》是陳忠實的代表作,曾經和莫言的《豐乳肥臀》、《蛙》、賈平凹的《廢都》一起曾被列為當代四大禁書。一些人認為被禁的原因是因為其中過多的情慾描寫。《白鹿原》真是我們眼中的黃書嗎?田小娥跟4人好過後被鹿三捅死1986年,不惑之年的陳忠實產生了一種緊迫感。
  • 白鹿原田小娥:為救黑娃委身鹿子霖,夾縫中生存,她活得耐人尋味
    開頭:《白鹿原》原著中,陳忠實先生塑造了眾多女性形象,田小娥是其中最濃墨重彩,最耐人尋味的女子。黑娃鬧農協逃跑後,成了縣上緝捕的要犯,為了救他,田小娥怯怯的走進了白鹿倉第一保障所的大門。無助又無辜的田小娥,不知心裡有沒有想過,從她走進保障所大門的那刻起,就已經成了鹿子霖眼中的獵物。為了黑娃,她將捨去這身皮囊,從此陷入無法擺脫的泥沼,成為白鹿原上千夫所指的「蕩婦」。1.
  • 白鹿原:娶了媳婦的白孝文,為什麼會愛上了田小娥?
    白鹿原:娶了媳婦的白孝文,為什麼會愛上了田小娥?原創:小狼陳忠實筆下的田小娥是一個可憐又可悲的女子,她善良漂亮,又劣跡斑斑,也不知道是該同情她,還是該譴責她。父親為了錢把她賣給了郭舉人當小老婆,勾引黑娃之後就開啟了她一生的悲劇。
  • 白鹿原:田小娥嫁給郭舉人,卻成了泡棗藥爐,她的報複方式絕了!
    可是郭舉人能禁慾,田小娥卻禁不住啊,她可只有十七八歲啊,正是欲望旺盛的時候,再加上在這個家裡,田小娥的日子過得也確實不如意。大太太欺負她,洗衣做飯,屋裡屋外,都讓她一個人來做,別的太太都還有個丫環,可是她倒好,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丫環。
  • 《白鹿原》:從細節情節看,田小娥為何在眾多長工中選擇黑娃
    在《白鹿原》原著裡,黑娃和田小娥是兩個很有爭議的人物。黑娃性格野性叛逆,田小娥跟很多男人有瓜葛,給人感覺是一個生性放蕩的女人。可是他們二人卻是白鹿村上第一對婚戀自由,敢於衝破封建枷鎖的年輕人。他們為了在一起衝破了層層的阻力,黑娃為了田小娥甘願與自己的家人決裂,甘願一輩子進不了祠堂。
  • 《白鹿原》:田小娥被鹿三殺害,為何用最後力氣喊聲「大」
    那一瞬間,小娥猛然回過頭來,雙手撐住炕邊,驚異而又悽婉地叫了一聲:「啊……大呀……」田小娥的一生《白鹿原》這部小說的時代背景是傳統封建社會,那時的女人地位低下,男性佔主導地位。他們的關係沒有任何人承認,並且父親鹿三對田小娥更是恨之入骨,認為田小娥的行為直接毀了他們家的清白名聲,這也為田小娥的命運埋下了悲慘的種子。後來黑娃參加了農民運動,田小娥也成了婦女主任,這段時間是她最光彩的一段時間了。可是農民運動的失敗,黑娃丟下田小娥跑路,讓田小娥陷入了更加黑暗的一段時間。
  • 《白鹿原》:田小娥一生跟4個男人有關係,她的原型究竟是誰?
    提起《白鹿原》,很多人都會想到白嘉軒的一身正氣,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卻是田小娥的悲劇一生。 腦子裡有一個問題在盤旋,田小娥的原型究竟是誰?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 《白鹿原》田小娥的悲劇,始於郭舉人的「泡棗子」,終於那個時代
    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女性田小娥,她成為了白鹿原當中女性悲劇的一個縮寫。開頭的這段文字,正是描寫的田小娥被自己的公公鹿山三,標槍殺死的最後一刻。臨死前田小娥用最後的力氣喊了一聲大,而現實當中的作者陳忠實寫到這裡也禁不住仰天大哭。可以看出田小娥這個人物形象在作者心中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女人悲劇的一生,也是一個時代的無知
    不知道大家對於《白鹿原》當中的哪一段情節印象最為深刻呢?我本人對于田小娥給郭掌柜郭舉人泡陰棗這段情節印象是很深刻的。不僅看起來很重口味,也讓人很難理解其中的做法。或許有人會認為,陳忠實之所以詳細的記述了這一段情節是為了博取人的眼球。但事實真的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