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約有90%的寶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產後腰疼。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不少孕媽原以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後,孕育的苦難都會隨之結束,但讓她們沒想到的是,還會面臨更多的身體折磨,產後腰疼就是最為突出的一項。
案例
倩倩剛出月子三個月,就被產後腰疼給纏上了,這讓她非常納悶,自己明明從孕期開始就非常注重修養,月子期更是一項禁忌都不敢觸碰,可千防萬防,怎麼還是沒逃過產後腰疼呢?
倩倩老公一直都是朋友眼中的模範丈夫,看著倩倩在那裡疼得難受,經常二話不說就給其按摩,可這舒服在了倩倩身上,在婆婆眼裡可落下了刺,心疼兒子的婆婆直言倩倩這是自作自受,自己要愛美不注重保暖,這才被風吹到腰,落下了月子病。
天天聽著婆婆的數落,倩倩也不好意思經常讓老公幫著按摩了,可每當疼的時候,倩倩都會在想:這真的是被風給吹的?
產後腰疼是打麻醉所致嗎?是月子沒坐好?
數據顯示,我國約有90%的寶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產後腰疼,而對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老一輩和年輕寶媽都持有不同的觀點:
年輕寶媽:都怪剖腹產/無痛分娩麻藥惹的禍
老一輩:產後腰疼就是月子沒坐好
那麼,她們說的是否都有道理呢?
1、產後腰疼和麻藥真沒關係
英國研究人員表示,女性生產時無論是否打過麻藥,出現產後腰疼的機率相差無幾。
專家指出,生產打麻藥時,都會從腰部脊柱處打,對腰部肌肉、韌帶可能會造成輕微損傷,但基本一周就能恢復正常,也就是說,只要注意需要,頂多在產後疼上一周,並不會導致持續性的疼痛。
2、月子沒坐好確實會引發腰痛
腰痛確實是我們常說的月子病之一,專家表示,如果女性月子沒坐好,確實會引發腰疼,尤其是月子期做了以下幾件事,腰疼很可能會找上門來。
產後持續腰痛,多是因為月子期有這四個不良習慣
1、長期靜臥在床
傳統月子觀認為,產婦要多加休養,最好不要下床走動,否則會消耗體力,不利於產後恢復,所以不少寶媽整個月子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
但是長期靜臥,易導致孕期就鬆弛的肌肉和關節得不到鍛鍊,不利於腰部肌肉功能的恢復,久而久之,就易產生腰疼等情況。
2、錯誤姿勢餵奶
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有時候為了省力就不坐起來,直接側身餵奶,但長期這樣易導致腰部彎曲,引發腰肌勞損,加重對腰部的傷害,腰疼自然就纏上來了。
3、產後乾重活
不少孕媽覺得自己恢復得差不多了,就開始了做家務,但是長期彎腰或者需要腰部發力,易損傷相關肌肉,不利於其恢復,甚至是加重損傷程度,進而腰痛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4、穿束身衣
還有一些寶媽急於恢復身材,就過早、過多的使用束身衣,但這樣會使得腰部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時間休息,持續保持緊繃狀態,從而導致腰痛的情況越來越強烈。
以上幾個壞習慣,如果能儘早改還有挽救的餘地。
如何有效避免?三招教你躲過它
1、適當運動
通常,順產產婦在產後6天就能下床活動,第二天就能在室內適當走動,而剖腹產產婦在產後第二天就應當在家人的攙扶下慢慢活動。
而在整個月子期,需避免非必要的臥床行為,適當運動能加快關節肌肉的恢復,避免產後腰疼。
2、調整餵奶姿勢
坐著餵奶的時候,可在後腰墊一個軟墊,需避免一直低頭,防止損傷頸椎、腰部。
躺著餵奶的時候,最好在腰部墊一個枕頭,給以支撐點避免腰肌勞損,防止產後腰疼。
3、禁止體力勞動
需要耗費體力的家務活最好都給家人做,避免自己勞累過度,影響產後恢復,引發產後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