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上的「中國佬」

2021-01-11 濟南日報
當前位置:首頁 >> 黨報熱線 2014.01.25 星期六

批駁種族主義想像力 為中國人從容大義作證 鐵達尼號上的「中國佬」 □程 巍/著

  人物和情節彼此拆臺
  這些有關「中國佬」的「故事」到底是怎樣形成的?鐵達尼號海難的生還者並不是到了4月18日夜卡帕西亞號抵達紐約港才得以第一次談及這些「經歷」——— 那只是對岸上的人談及而已——— 這些「故事」早已在卡帕西亞號上的「聚談」中形成。從4月15日早晨6點至8點鐵達尼號海難的生還者被救上卡帕西亞號,到4月18日夜近10點卡帕西亞號抵達紐約港,有將近4天的時間。在這無所事事的幾天裡,生還的頭等艙和二等艙乘客,經常聚在卡帕西亞號陽光充足的甲板上打發時光,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剛剛過去的海難、自己的經歷以及見聞。
  在這種聚談的時刻,誰都暗中希望自己在海難中扮演過英雄的角色,或至少在海難中有比別人更豐富的「見聞」,加上女性未亡人的內疚以及男性倖存者的自我開脫心理,於是就有意或無意地把別人的經歷想像成自己的經歷,或乾脆自己想像出一些經歷(之所以使用「想像」一詞,而非「杜撰」,是因為他們可能受到某種觀念——— 如種族主義者和排華主義者塑造的「中國佬」形象——— 的引導而認為「必然如此」)。由於這類聚談並沒有一個始終如一的圈子,那些本來就真假難分的故事在被講述、被轉述、再度被轉述的過程中,每一次,每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都經歷著一次變形,或嫁接到其他人物和情節上,或隨機增添一些情節。這就使得整個海難故事顯得矛盾重重,人物和情節彼此拆臺。4月19日《紐約時報》雖刊登了一些生還者講述的「故事」,但記者也不得不在這些「故事」的末尾謹慎提醒讀者:「生還者的故事的真實性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他們大多處在一種恍惚的狀態,不可能有條有理地講述這起災難。」不過,這不是「條理」的問題。同日的《紐約先驅報》在發表這些「故事」後,附上一篇題為《自相矛盾的報導》的短評,稱「關於斯密斯船長是怎樣死的,各種差別巨大的說法不脛而走……它們全都不可信。」4月24日《紐約時報》發表短評《自相矛盾的證詞》,再次提醒讀者:「近些天鐵達尼號倖存者的許多講述,尤其是那些充滿細節的講述,顯然受了他們之前閱讀的報紙上的那些故事的影響。」這揭示了鐵達尼號海難敘事中常見的一個荒誕之處,即海難的生還者靠閱讀報紙上的故事來編造自己的「海難親歷記」,而「報紙上的那些故事」許多出現在4月18日之前,是岸上的人編造的。
  這種編造故事或將他人的故事認領為自己的故事的事,在龐雜的鐵達尼號海難敘事中俯拾即是。例如卡帕西亞號上的醫生康普先生4月19日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到,鐵達尼號的一個獲救男孩曾對他說,他「目睹」了鐵達尼號沉沒前船長斯密斯先生用手槍抵住自己的腦袋開槍倒地。「我不知道這個男孩所說的是不是真的,」康普先生說,「但如果說這個男孩有意編造這個故事,卻又似乎難以置信。」後來這個男孩向他承認,他有關斯密斯船長的故事「是從碼頭上聽來的,而不是從獲救的鐵達尼號乘客那裡聽來的」。整個鐵達尼號海難敘事都有這個特點,即每當追查一個「生還者的故事」的作者時,就會發現他或者她並不是唯一的作者,甚至在生還者還沒有開始講述他們的故事前報紙上就出現了類似的故事,以致他們講述的故事倒像是對報紙上已有的故事的張冠李戴的加工和重組。

相關焦點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
    關於鐵達尼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1997年大獲成功的同名電影讓這艘悲劇的郵輪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鐵達尼號沉船之謎,下面將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很多跡象表明,鐵達尼號的沉沒可能遠遠不止這麼簡單,請接著往下看。
  • 鐵達尼號沉沒之謎 鐵達尼號沉沒原因是木乃伊詛咒?
    卡梅隆導演的《鐵達尼號》電影將鐵達尼號這一起災難性的船難事件搬上了大屏幕,這使得這起事件被更多人所熟知。然而近百年來,關於鐵達尼號沉沒原因的謎團一直都是世界討論的話題,一直以來這個謎團都沒有被解開,只留下了幾個充滿了爭議的猜測,究竟是怎樣的猜測呢?下面跟著小編就一起來看看吧!
  • 【科海史話】鐵達尼號航線上為何出現冰山
    隨著時間的流逝,「鐵達尼號」的魅力卻始終沒有減退,反而愈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而關於其沉沒的原因,一個世紀以來一直眾說紛紜。在「鐵達尼號」沉沒102周年之際,英國廣播公司(BBC)刊登了一篇研究文章,以更加翔實的數據和更加先進的研究方法,從天氣氣候的角度分析了「鐵達尼號」沉沒的原因。  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計劃駛往美國紐約。
  • 海難中的中國倖存者 鐵達尼號上的失語者
    海難中的中國倖存者 鐵達尼號上的失語者1912年4月14日,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鐵達尼號,在它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駛向美國紐約的處女航中遭遇厄運——它與一座冰山相撞,於次日凌晨沉入大海,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1517人喪生。
  • 鐵達尼號上的一臺無線電報機引發人們關注
    來源:海外網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0日離開英國南安普敦(圖源:美聯社)【海外網3月10日編譯報導】據加拿大環球郵報轉載美聯社報導,傳奇郵輪鐵達尼號上面的一件物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主持鐵達尼號打撈事宜的美國海洋法學家麗貝卡·比奇·史密斯(Rebecca Beach Smith)表示,現在就該提案做出任何決定還為時過早。她需要更多細節,並建議在將來的某個時間安排另一個聽證會。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4日晚上11:40撞上冰山,之後馬可尼無線電報機發出遇險信號被其他船舶和陸上接收站接收。
  • 深渡|觀影——《鐵達尼號》
    沒錯,就是《鐵達尼號》。盧英宏曾說:「事實證明,電影歌曲依附電影而飛翔,反過來又馱著電影展翅翱翔。」一曲《我心永恆》和《鐵達尼號》一起成為了永恆的不可磨滅的經典。如果說「鐵達尼號」的沉沒是電影的主線,那麼Rose在絕望中掙扎著尋找出口和救贖就是文章的底色。你要好好生活,兒女繞膝,子孫滿堂,長命百歲,終老在溫暖的床榻上。這是生死之際,Jack給Rose留下的祝福。
  • 高分必看:《鐵達尼號》(1997)
    《鐵達尼號》1998年春天登陸中國市場後,總票房達3.6億元人民幣。鐵達尼號是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製造的一艘巨型郵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郵輪,號稱「永不沉沒」和「夢幻之船」。《鐵達尼號》中的傑克在一夜之間成了全球少女的夢中情人。凱特·溫斯萊特一次次不厭其煩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薦書,信中還夾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這樣的話,最終獲得了這部世紀之作中的羅絲一角。《鐵達尼號》上映後,第一個周末的票房只有可憐的2760萬美元。
  • 鐵達尼號背後的真實故事
    那是1985年9月1日的清晨,這位43歲的海洋學家正躺在研究船諾爾的鋪位上。巴拉德率領這艘船前往北大西洋,尋找失傳已久的鐵達尼號殘骸,但儘管海底鑽了一個多星期,他的團隊裝備相機的機器人還沒有找到除了數英裡的沙子和沉積物之外的任何東西。在任務結束前僅剩下幾天,他開始擔心標誌性的「夢想之船」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當巴拉德試圖用一本書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時,諾爾的廚師出現了,並說值班手錶隊已經打電話給他了。
  • 在108年前遇難的鐵達尼號乘客,為什麼不爬上冰山避難?
    經典電影鐵達尼號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三十億美元,他甚至可以排到歷史榜的第三名。但在部電影不僅帶給我們悽美的愛情故事,還有許多的遺憾。遇難的鐵達尼號乘客為不到冰山上避難的?其實冰山並不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冰塊,他大部分都隱藏在海裡,如果船身在水面下發生撞擊,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
  • 鐵達尼號:生於時代,死於時代
    但根據後來的調查發現,這條電報從來沒有傳給鐵達尼號艦橋上的船長或其他副官,原因不明,也許是當時因為鐵達尼號的電報員正在修維故障的設備,所以忘記了轉達。19時30分,加州人號郵輪發出警報:「有三座大冰山」。
  • 鐵達尼號,給企業經營者的啟示
    鐵達尼號作為當時最豪華、最先進的郵輪,在處女航的時候就沉沒了,沉沒的直接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撞上了冰山,但問題是,為什麼會撞上冰山?撞上冰山就一定會沉沒嗎?>其實鐵達尼號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一個靠譜的航行計劃,根本就沒有做目標的分解和運營的規劃。
  • 鐵達尼號上讓Jack心動、讓Rose驚豔的,原來是她!
    《鐵達尼號》在很多人心裡都是永恆的經典電影。這艘「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於1912年從英國南安普頓出發,載著無數的野心和欲望,駛向新世界——美國紐約。電影裡浪漫唯美的愛情、驚心動魄的沉船、生死關頭的人性…都讓人忍不住想要一遍遍回味,即使光從視覺上來看這部電影,依然是莫大的享受。
  • 「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還有其他秘密
    鐵達尼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沉默,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郵輪被稱為「工業史上的奇蹟」,並且有著「永不沉沒」的美譽,但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它在處女航行中會慘遭厄運,從災難降臨到徹底沉沒,只用了2個小時40分鐘,最終導致1500多人死亡鐵達尼號的沉沒是和平時期最致命的海難之一,也是迄今為止最廣為人知的一次海難
  • 108年前鐵達尼號遇難,為何不爬上冰山避難?原因有三!
    英國一艘「奧林匹克」級別的遊輪,有「永不沉沒」的美譽,但是第一次下水就遭遇不測,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船員和乘客有1517人喪生,它就是108年前的鐵達尼號,但是當船體裝上冰山後,乘客們為何不爬上冰山避難呢?和鐵達尼號一同設計的還有奧林匹克號以及不列顛尼克號,但是因為鐵達尼號船體尺寸過於龐大,長達883英尺,於是建造公司決定這三條船不能同時建造。
  • 日不落帝國曾經的榮譽,100年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鐵達尼號
    在我國的大清朝滅亡的那一年,當時世界上最豪華最先進的鐵達尼號開始了它的處女航。 這是一艘重46,000噸的大型船隻,長268米,高53米。如果不清楚有多大,那麼請看一下我國的遼寧艦:艦長304.5米,總高度超過60米。
  • 鐵達尼號上6名華人倖存者,被指「貪生怕死」,實際真如此?
    鐵達尼號又被成為鐵達尼號,這艘客運輪船在1912年4月2日試航完成,內部裝修航華,船體內部和整體是世界上當時最大的客運輪船,有著「永不沉沒」的稱號,但誰也沒想到在試航完成的第13天後,同冰山相撞沉入海底,這次事故造成1517人離去。
  • 因撞上《鐵達尼號》,梁家輝的《黑金》票房慘敗,主創退出影壇
    因撞上《鐵達尼號》,梁家輝的《黑金》票房慘敗,主創退出影壇。1997年,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橫空出世。該片以2億美元的預算,在全球轟下18億美元的票房。若是再算上3D重映版本,《鐵達尼號》的全球累計票房則要高達21.8億美元!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鐵達尼號》都是世界影史的票房冠軍。
  • 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沒,為何乘客寧願落水,也不去冰山上避難?
    1997年12月19日上映的愛情電影《鐵達尼號》迄今為止,仍然是不少人們心中的經典神作。傑克與露絲間那種超越生死的愛情也讓不少人感到震撼和羨慕。然而你知道嗎,這部電影中,除了兩位主角以及女主的僕人隨從,其餘的角色大部分都是真實存在的。
  • 鐵達尼號撞冰山後,為什麼乘客寧願落水,也不爬到冰山上避難?
    鐵達尼號輪船是當時斥巨資建造的,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有一次鐵達尼號在太平洋上行駛的時候,永遠地結束了,鐵達尼號的傳奇時代。至今也沒有人知道鐵達尼號失事的真正原因,不知道到底是因為詛咒還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
  • 沒有趕上鐵達尼號的7個人
    1912年,人類進入鋼鐵工業時代以後,建造了繼艾菲爾鐵塔後最大的鋼鐵產品:當時全球最大的船舶——鐵達尼號豪華遊輪。 這無疑是一場災難,當時鐵達尼號的船票一張就要上萬英鎊,所以死難者中不乏經濟與科技精英,更加令人惋惜。 但在這場災難的背後,仍有那麼7個人因為種種原因倖免於難,最終沒有登上這艘巨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