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看電視不看書?家長至關重要!閱讀習慣應儘早培養

2020-12-26 熊寶包呀

文|熊寶包呀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視,孩子可以在電視上看動畫片、電視劇,甚至可以玩遊戲。不過,有些小朋友除了看電視之外卻一頁書都不肯翻,只看電視不看書,這可怎麼辦呢?

幼兒頻繁看電視不利於發育

①不利於大腦發育

日本東北大學老化醫學研究所腦科學研究小組,對216個5-18歲的孩子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顯示,長時間看電視的孩子,大腦出現了生長緩慢的傾向。也就是說,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會阻礙大腦的發育和語言能力。

我們的大腦是越思考越聰明的,孩子在玩遊戲、閱讀的時候有時間去發散思維思考,並且通過感官來感知環境,能夠促進大腦的發育。

而看電視的時候,屏幕上的畫面高頻、迅速略過,孩子沒有思考的時間,這樣一來,大腦的發育自然比較緩慢。

②注意力不集中

2004年,華盛頓大學克裡斯塔基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3歲以前,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的時候就多10%的可能產生注意力障礙問題。另一項研究指出,大量看電視的1-3歲幼兒,他們在學齡早期往往有注意力、記憶力和閱讀困難。

前文提到,電視上的畫面是高頻、單向傳輸給孩子的,這就意味著,孩子會漸漸無法集中注意力。畫面看到了,卻進不到腦海裡,也就是"不過腦",不利於注意力的培養。

③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跟親子溝通、閱讀不同,看電視是具象的,而且是單向傳播信息。在傳播學中,最有效的傳播性質是"雙向傳播",即傳播消息的一方與接收消息的一方互相交流、共享信息。

在親子溝通中,孩子可以跟家長進行互動式交流,調動大腦思考,促進語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展;在閱讀的時候,孩子可以發散思維去想像書中的場景,培養想像力。

而看電視的作用,顯然跟這兩者相反,既是單向地灌輸信息,也會過早地"框住"孩子的想像力。

以上是長時間看電視的壞處,家長平時如果能控制好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協調好其他的活動,那麼孩子偶爾看一看也是可以的。

同時,我們要儘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因為閱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在這一點上,家長的做法至關重要。

一、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為了保護孩子的發育以及培養良好習慣,我們要儘早開始控制他們看電視的時間。2-3歲左右的孩子如果想看,那麼要把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內;學齡前的孩子視力逐漸成熟,但依舊不能長時間看電視,控制在40分鐘之內為佳。

控制孩子看電視時間,我們不能採用暴力的方式,否則對於已經有獨立意識的孩子來說,很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

所以,在控制看電視時間這方面,在孩子幼兒期,我們可以通過陪伴孩子讓他們習慣少看電視,多玩耍、多溝通;孩子長大一些,則跟他約定好每天看電視的時間。

二、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開始讀書

1907年,詹姆斯跟好友卡爾森打了個賭:"沒過多久我就會讓你養一隻鳥。"對此卡爾森並不在意,因為他從沒想過要養鳥。誰知生日那天,詹姆斯送了他一個精緻的空鳥籠。卡爾森將鳥籠擺在書桌旁,自此以後,每次到來的客人只要看到鳥籠,都會問他:"您的鳥兒呢?""您的鳥什麼時候死了?"他表示自己沒有養鳥,但每個人都不信。無奈之下,他只好去買了只鳥兒回來養。

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不妨利用一下"鳥籠效應"。比如在家裡的客廳擺放一個書架,之後逐步購置些適合自己和孩子閱讀的書籍。相信在書香的薰陶下,孩子會對看書感興趣。

當然,我們也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自習室。在人人都看書、學習的情況下,孩子很可能受到感染,去挑選一兩本書來看。

三、每天安排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

託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蔡笑晚被稱為"博士老爹",他有6個孩子,5個培養成了博士,1個培養成了碩士,都是名校高材生。

從孩子們小時候起,蔡笑晚就很重視家庭教育,"讀書要趁早!",於是每天晚飯後,他都會帶著孩子們圍成一圈讀書。他讀他的書,孩子們讀孩子們的書。

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最好的方法是我們家長以身作則,用榜樣的力量來感染、引導孩子。所以不妨找一個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跟孩子一起讀書。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他"聽書",並詢問他對故事中人物、情節的想像和看法;孩子有了自主閱讀的能力後就能獨立看書,我們也可以跟他交流書中的內容。

四、運用"套路"激發孩子興趣

在育兒套路上,相聲大師于謙很有一套。大家都知道,小朋友一般都不喜歡上幼兒園,知道自己要入園的時候往往是"鬼哭狼嚎"……但于謙兒子上幼兒園卻特別高興。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從小時候開始,一旦兒子表現好、做事做得漂亮,爸爸于謙就會誇他:"這事真棒,將來肯定得送你上幼兒園!"結果上幼兒園時孩子倍高興,半年多才明白過來。

在引導孩子閱讀這方面,我們也不妨嘗試一下于謙的"套路",讓孩子產生對書籍的親近和期待,比如跟他說:"你憑藉努力很好地完成了這件事,真棒,媽媽肯定得送你一套書!"

五、和孩子一起"寫書"

對於自己創作出來的東西,我們總是會多一分感情,並且會用最大的努力去完善它,讓它成為心血。

所以,我們不妨跟孩子一起"寫書",如果孩子不想動筆或者還不會寫字,也可以通過敘述的方式編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耐心傾聽孩子的故事並記錄下來,鼓勵他思考和表達,千萬不要嘲笑。

此外,我們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創造故事。或是跟他商量情節發展;或是"接龍式"創作,爸爸媽媽和孩子輪流編寫、講述,共同完成故事。

每日話題:你是怎樣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現在工作生活樣樣離不開手機,即使只是下樓買瓶醬油,都要用手機付款。家長尚且如此,也難怪孩子有樣學樣,每天捧著手機玩個不停了。但大家都知道,玩手機不僅對眼睛不好,對發育沒成熟的孩子來說,長期玩手機的話,他們的骨骼和頸椎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家長還是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頻率,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明白,除了玩手機,了解世界還有別的方式。那很多家長就犯愁了,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 小孩子不識字,要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呢?
    古往今來,人們認為的讀書就是文字閱讀——這個也好理解,畢竟過去的圖書品種有限,文字類書籍居多,印刷水平受限制,圖畫類書籍又不怎麼盛行;於是許多人對於閱讀用書還停留在過去的認識階段,那麼就會發出疑問:小孩子不識字,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呢?
  •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家長、老師收藏!
    加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意義同樣認識不足,孩子在家空閒時間多用來看電視、玩遊戲,從而放鬆了對課外書籍的閱讀。 從一份對低年級孩子的課外閱讀現狀調查報告中發現:低年級孩子較愛看圖書但持續時間較短;大多數孩子閱讀圖書只是看熱鬧,走馬觀花地翻一遍而已。
  • 大語文時代,如何培養孩子快速閱讀的習慣丨中國·腦力錦標賽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更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有家長開始著重培養孩子的快速閱讀能力。考試對於孩子閱讀能力要求變得更高,尤其在古詩詞方面。如果不理解,那閱讀的根本作用就等於零!在閱讀速度上,無聲要比有聲快,這是因為有聲閱讀是眼、腦、口、耳四個器官一起活動,文字符號反映到眼睛後再傳到大腦,大腦命令嘴發音,耳在監聽辨別正確與否;而無聲閱讀只是運用眼和腦兩大器官,省去了口的發音和耳朵的監聽,所以速度要快。快速閱讀的信息變換方式為:書面信息→眼睛掃描信息→大腦記憶中樞的信息。因此我們應消除讀音和心音。
  • 孩子不愛閱讀,家長先懂其原因,改變孩子學習習慣從當下抓起
    和家長的啟蒙教育方式有關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不太關注孩子的啟蒙閱讀,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能看懂書籍上的字,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讀故事,在讀故事的過程中,不要摻雜太多的私心,也不要妄想通過一個道理能夠讓孩子學會多少道理,重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為孩子將來喜歡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 如何去培養一個好的閱讀習慣?父母引導少不了,孩子興趣使然
    孩子們想要去吸取外面的知識到大腦裡面,肯定是要由家庭教育或者說是由老師指導來完成的。畢竟才小孩子們想要去自發學習的角度來看,多讀書,多汲取一些知識,是能夠刺激他們對於學習的欲望的。所以,有針對性地去看書的話,養成一些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每個孩子們成長當中的必修課。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喜歡上閱讀?
    孩子小的時候可塑性強,若能在這個時候讓他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必將讓他受益一生。可是,具體家長要怎麼引導才好呢?在之前,這也是我在考慮的問題,我家孩子那時候正處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目前看來,初有成效,我家孩子挺喜歡看書的,已養成了雷打不動的睡前閱讀習慣。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 多少家長習慣買書,卻不會放書!讓孩子愛上閱讀,你家的「環境」達標...
    很多家長可能還沒發現:雖然為孩子買書花費了不少,但論及家庭的閱讀環境,真的有待升級。不管空間大小,請為孩子留出獨立的「閱讀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該從多大開始?不少家長都曾諮詢房欲飛同一個問題,而她的答覆是:這個提問,本身就錯了。「家庭親子閱讀,沒必要太介意時間上的早晚。現在,始終是一個最佳時機。」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否為孩子閱讀做好了充分準備,這一點其實更關鍵。
  • 9歲李伯廷拿下詩詞冠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實用小技巧,學起來
    黃磊在孩子的閱讀上可是下了大功夫,不光親自陪著,從閱讀積累到練習寫,黃磊都用著有趣幽默的方法、在最大限度範圍內去培養多多的語文閱讀興趣。而這一切從多多2歲時就已經開始了。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分享:四年級以前必須培養好閱讀習慣,四年級以後建立語文思維,否則你疏忽的,就是影響孩子一生閱讀能力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孩子習慣了玩手機、看電視,缺乏對文字的理解。家長在早期閱讀啟蒙的時候,就應該做到幫助孩子樹立閱讀意識。告訴孩子讀書是什麼?不是考上大學,迎來人生高光,這些遠景和處於閱讀啟蒙的小學生來說很遙遠,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考上名牌大學才是人生高光。
  • 閱讀能力差怎麼辦?6個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從以下6個方面培養孩子閱讀能力。1、讀書環境要想讓孩子愛上讀書,首先要為孩子打造一個有氛圍的讀書環境。在家裡可以給孩子打造一個閱讀的小區域,有條件的可以隔離出一個小書屋,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閱讀空間。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關於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鍛鍊,帶給孩子成長教育的有利影響,不用說家長們也都心知肚明,當然在前期我也曾有寫過很多相關方面的文章。我們總是說"不要輸在起跑線""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我們在考慮到壓力施加上的控制,選擇適合孩子接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早教和知識基礎培養,對孩子後期正式學習肯定都是起到積極正面的效果居多。
  • 閱讀不是只看書那麼簡單,對孩子的影響,遠比你想像中更重要!
    在家進行的親子活動中,有一項活動幾乎所有父母每天都會和孩子一起做,而且非常肯定它對孩子成長的幫助,那就是閱讀。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儘早念故事書給孩子聽,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以及未來的閱讀能力,進而幫助孩子就學後的學業成就。美國兒科醫師Dr.
  • 孩子看電視上癮,不給看又哭鬧,怎麼辦?5招解決看電視的煩惱
    沒有不喜歡看電視的孩子。電視裡的廣告和卡通片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孩子平時總愛哭,鬧個不停。當他們看到電視屏幕上豐富的圖片時,他們會轉哭為笑。有些孩子吃飯時看電視,一放學就打開電視機,周末更是離不開電視。如果家長關掉電視,他們會提出強烈的「抗議」,大聲哭鬧、摔東西、不吃飯等,以此來抗議。
  • 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閱讀偏好,否則易偏科
    一談到閱讀能力的培養,相信家長們都很重視。 因為在我們看來,喜歡看書的孩子就是好。 要問哪裡好? 回答多半會是,愛看書的孩子學習肯定好。 但今天梵雲要和家長們討論的內容,恐怕要與您的想法相悖了。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多重要?孩子開始上小學,就被分為三六九等
    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那麼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單單來提到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有多重要?沒有一個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又將會是怎樣的人生?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從小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都是我們今天所要講到的話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一)為什麼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 閱讀陪伴成長 | 「親子閱讀」如何做?一線語文老師給家長們支招
    「沒看書不準看電視」「老是磨蹭,到現在閱讀打卡任務還沒完成」......只要家中有學生,類似的聲音肯定不陌生。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的語文教師邱靜說,經常有家長向她訴苦說,「小時候還愛看書,越大越不喜歡看書了,家裡買了一堆書,孩子都不看,老師您說怎麼辦?」說到閱讀,家長頭疼、親子關係緊張。本期視頻,邱靜老師作為學校的語文老師,也作為孩子的家長,給北京經開區的家長們幾點建議!
  • 不做懶爸虎媽,5點讓孩子輕鬆養成閱讀好習慣,享受讀書才是關鍵
    但是快節奏和高壓力的社會形態下,成年人大多利用碎片時間快速手機瀏覽,但是都是有追求的父母們,都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期許目光和未完的夢想全部壓在了孩子身上 ,讀書,必須讀書,養成閱讀的習慣必須讀書!【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規律化地跟孩子一起培養閱讀習慣,開始並堅持比著急焦躁和三分鐘熱度重要的多。】
  • 家長應該為孩子的閱讀教育做什麼
    在孩子的閱讀教育中專業的直到必不可少,但是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可能時時刻刻處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在家的時間佔據了主要地位,因此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這個問題上,家長的作用不可忽視。那麼身為家長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