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詩》:功成名就的海子,他的墓地依舊荒涼
有些名字,一提起來,就有很多人知道,但匆忙的腳步中,卻無人關注他的樣子,海子,就是這樣一位詩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誰都知道的詩句,就出自他的手筆,但至今,他的墓地,茅草叢生,無人光顧。
詩人沐蘭說:這樣好,有土地的氣息,草地芳菲,仿佛一個人還活著。一個傑出的詩人,並不是一個好的成長範本,一首貧困的詩歌,卻可以成為另一個階級的夢想。在所有的成名成家裡,做詩人是最苦的,註定顛沛流離,衣食不保。
海子的母親,早已白頭,她憂鬱的眼睛,有時候,也掃一眼牆上的詩歌,那是兒子的心聲,她不太懂,卻能觸摸兒子的氣息,在她的眼裡,海洋,旅行,都是那麼遙不可及,能夠看見的,就是荒坡上的菊花,路邊的小草,還有永不回來的背影。
有人在看完海子的長詩後,這樣評價:「在空泛、漫長的言辭後面,隱藏了一顆乏味和自囚的心靈。對舊事物的迷戀和復闢,對過往歲月的感傷,必然伴隨著對新事物和今天的反感。」面對海子的頹廢和刻薄,有些人嗤之以鼻,而另一些人,心心念念。
偶爾,有幾個文藝青年,還會去拜訪海子故居,他的父親一言不發,只有母親,還陪著笑臉,讓她們去看牆上的詩歌,母親會翻出泛黃的書頁,手稿,給來人看,然後再仔細的收起來,這裡,沒有海,也沒有成片的花草,只有零星的點綴,好像海子在說,嘿,你好,我是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