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戰鬥民族

2021-03-05 跟著風行走

論起中國最彪悍的群體,可能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北方人佔了上風,別說考究,僅僅憑藉諸如「東北虎」、「西北狼」的稱號讓人望而生畏。

畢竟相對南方人,東北人和西北人牛高馬大的體格在單個格鬥和散打事件比較佔據優勢。只不過本文討論的並不是單挑,而是另外一個課題:群毆。

事實上,真相往往並不是人們最初想的那樣,國內最兇狠的戰鬥群體多半誕生於南方。

這方面是有權威文獻介紹的——中國社科院法學院研究所發布的《2014年中國法治發展報告》印證了南方人的實力:2000年至至2013年全國百人以上的群體事件中,華南地區佔36.6%,其中廣東省更是以267起、佔總數30.7%拔得頭籌。與之相比,東北三省加在一起只有27起,是廣東的十分之一。

不要被東北大哥那句著名的「你瞅啥?」所嚇倒,雖然這句話大多都帶有明顯的挑釁性質,並不是真正想跟你討論眼前的風景,而且這句對話多半到此為止,但是大多數東北大哥都會對你的沉默表示滿意,並不會保持繼續追究的念頭。

但是南方人普遍不是這樣,他們的沉默背後往往醞釀著一股疾風暴雨和驚人力量的宣洩。讓人禁不住去思考: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南方人個子都比較小,理論上單兵作戰能力不高,尤其是我去了福建和海南之後,深深感受到什麼叫「與眾不同」,其實我在北方就是一普通身高。

問題是,大規模械鬥不同於拳擊,身高的優勢往往在玩命精神和團隊作戰的面前不堪一擊。

所以我得出結論:在各種戰鬥力排名中墊底的廣東、福建、甚至浙江南部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並且數百年來一直就是。

華南人民為什麼這麼強?

宗族的力量

與華南農村的轟轟烈烈相比,北方農村則顯得平靜得多,因為他們缺乏強大的戰鬥傳統文化——宗族械鬥。

宗族械鬥早在明朝就已出現,到了清朝,福建漳泉地區和廣東潮汕地區成為頻繁械鬥的戰場。爭執的原因大都雞毛蒜皮,但械鬥往往經年累月,慘烈程度遠超一般意義上的群架。

例如光緒三十三年,福建惠安縣村民因賭債糾紛械鬥,牽連大小兩姓幾十個鄉,延續3年,死於械鬥者達160多人。光緒末年,福州長樂縣的玉田、東渡兩鄉為爭奪水源,械鬥時間更長達4年。

我真是服了這幫人,打架居然能打了4年.

漳、泉地區的械鬥給清廷帶來了巨大的維穩壓力,雍正十二年,皇帝專門頒布詔書嚴禁械鬥,詔書中提到:「漳、泉二府……歷來為國家宣猷效力者,實不乏人。獨有風俗強悍一節,為天下所共知,亦天下所共鄙。」

在宗族械鬥和山盜、倭寇頻繁侵擾的環境中,福建龍巖、漳州和廣東潮州等地的土樓建築有了很大發展。

宗族是中國社會特有的親屬制度。宋代實行完整的科舉制之後,官僚階層流動加快,傳統的世家和士族不復存在,為此,以範仲淹為代表的士大夫在家鄉設立義莊,救濟族人,並為科舉考生提供資助,寄望於延續家族的政治勢力。

宋代的宗族只是初具雛形,到了明代,國家出於社會控制的需要,把宗族與裡甲制結合,作為建立地方社會秩序的基礎,《朱子家禮》等理學經典也為宗族構建提供了一整套指導理論。官方與民間合力,逐步建立起一套包括宗法、祠堂、族田、族學、族譜在內的嚴格的宗族制度。

中國北方歷史上迭遭戰亂,並發生了數次人口大遷徙,而南方家族的血脈延續相對穩定,因此南方人的宗族認同遠比北方強烈。時至今日,南方農村仍有大量的單姓村落,而北方農村絕大多數都是多姓氏混居。

除了更強的宗族認同外,農業生產的南北差異,也是宗族械鬥主要出現在南方的原因。長江以北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對水利灌溉的依賴較小,除了特定時節,一家一戶大多能獨立完成耕作。

而南方的水稻種植更依賴灌溉也更要求協作,血緣紐帶因此更加牢固,為爭奪水源和農田,各宗族也更易產生矛盾。而且,南方沿海地區人口遠比北方稠密,宗族之間的生存競爭更加激烈。

有如此強大的械鬥文化做支撐,碰到真正打群架時,北方人幾乎不可能是南方人的對手——在「中立的日本戰場」,來自福建的黑社會團夥不但讓東北黑幫根本沒有話份,甚至日本本土的黑社會也要禮讓三分。

南方人裡,什麼地方的人是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民族?

大明王朝最優秀的將領戚繼光曾經練過一支著名的軍隊——戚家軍。戚繼光活著的時候叫「戚家軍」,戚繼光死後,這支軍隊被稱作「南軍」,它的主力都來自一個著名的地方「義烏」,沒錯,就是當下那個小商品批發源頭的地方。

這一切其實都是巧合,造成戚繼光招兵為什麼不選東北人、山東人、陝西人的原因是,他偶然見過一場大規模的民間械鬥。

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起,義烏礦工、鄉民與從永康趕來的開礦者爆發械鬥,雙方參與毆鬥人數累計達三萬人左右,歷時四個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結束,死傷共計二千五百餘人。

無數平凡的義烏百姓在那一刻變得如此不平凡,他們不論男女老幼,大家一同上陣,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打擊敵人,農民用鋤頭,礦工用钁頭,連家庭主婦也拿起了菜刀,眼中冒著兇光,狂叫著衝進敵陣,大砍大殺,生人勿近。

他們不但砍人勇猛,還極具犧牲精神和優良的鬥爭傳統,父親傷了兒子替,哥哥殘了弟弟上,就連被人打到剩一口氣,抬到家就死的人,臨死前還要留下一句遺言:我死之後,你們接著打!

彪悍如此,全國僅此無他,嘆為觀止。明明可以靠小商品批發,卻為了一口氣常年全家老小參與械鬥,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義烏人雖然械鬥狠,但是論起打仗歷史上最著名的大約是客家人,軍事要塞化的建築就是其戰鬥民族的直接體現,今天,客家人不同聚集區的建築外形,就能推斷出哪裡是前進基地,哪裡是小跳板。

造成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人口損失的太平天國運動,發起者中有6位廣西客家子弟,核心武裝力量也由廣西客家人組成。太平軍北伐過程中,由2萬餘客家人從揚州一直打到直隸,數十萬清兵卻對其束手無策,悍勇程度可見一斑。

同一時期,客家人也創造了宗族械鬥史上最慘烈的記錄:清末鹹豐、同治年間廣東客家人與本地土著的械鬥,時間跨度長達13年,地點覆蓋17個縣域,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在百萬以上。

不過,也許是由於這次傷亡過於慘重,客家人從此趨於保守,一般很少表現出攻擊性。

慘烈程度唯一能與之相比的是同時期的「陝甘回亂」,不過那是赤裸裸的造反,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抗戰之前,紅軍戰士中口耳相傳的一句話是,「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這句國民黨地方軍閥戰鬥力的真實寫照恰恰說明廣西人最能打。

在廣東人看來,今天最彪悍勇猛的無疑是潮汕人,而以潮汕人為主的海南人,也是從一兩百年來屍山血海的族群衝突趟過來的。但是,與喜歡在身上紋爬行動物的東北人不同,潮汕人看上去多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他們一般不會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東北大哥一眼,最後就毀了大哥的容顏。

海南之旅over!

相關焦點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
    很多年前,我們稱呼俄羅斯人為蘇聯老大哥,到了後來,蘇聯解體,我們管他叫「老毛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俄羅斯人相對於中國人體毛較為旺盛。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叫中國啥?聽起來很耳熟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叫中國啥?聽起來很耳熟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比較彪悍的民族,以前我們稱他們為老大哥,那時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後來蘇聯解體之後,我們就叫俄羅斯「老毛子」,主要俄羅斯人的毛髮比較旺盛。不過後來慢慢的,稱呼又發生了改變,我們稱他們為「戰鬥民族」。
  • 帶你看看:我們把俄羅斯叫做戰鬥民族,戰鬥民族又是如何稱呼中
    從當年的沙俄帝國到蘇聯,再到現在的俄羅斯,中國和這個鄰居可謂是恩怨不斷。在國人印象中,俄羅斯有兩方面最出名。第一是俄羅斯美女,俄羅斯盛產美女世界聞名,一直是中國人議論紛紛的話題。第二就是戰鬥民族的稱號,我們習慣於把俄羅斯叫做戰鬥民族。這主要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勇表現,以及對中國抗戰的支援。
  • 我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那他們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然而在這麼往來密切的基礎上,中國人也親切的稱呼俄羅斯民族為戰鬥民族。但是稱呼往往是一種彼此之間的事情,既然中國人稱俄羅斯民族為戰鬥民族,那麼俄羅斯民族是如何稱呼中國人的呢?首先,俄羅斯民族之所以被稱之為是戰鬥民族,這是源自於《龍珠》這部漫畫。1984年,日本漫畫師繪畫了一則連載故事集,取名叫做《龍珠》。而《龍珠》後來又被翻拍成很多動畫片、影視劇、電影等等。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聽起來很是耳熟
    很多年前,我們稱呼俄羅斯人為蘇聯老大哥,到了後來,蘇聯解體,我們管他叫「老毛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俄羅斯人相對於中國人體毛較為旺盛。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 銳力搏走進莫斯科,中國兩位冠軍將硬槓「戰鬥民族」
    銳力搏冠軍賽首次走出亞洲來到俄羅斯舉辦賽事,中國名將伊布格勒、王碩領銜出戰! 俄羅斯一直被中國人稱之為"戰鬥民族",但那並不是因為他們愛喝酒打架。而是因為歷史上諸多強大帝國,都曾折戟於此。不可一世的拿破崙,驕橫無比的希特勒,都在莫斯科的腳下被擊潰。
  • 美國評選世界戰鬥民族,第一名意想不到,俄羅斯竟被中國碾壓
    戰鬥民族是我們用來形容俄羅斯人的詞語,主要是因為俄羅斯人性格比較彪悍,豪放而又無所畏懼,但卻又常常作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因此,戰鬥民族有時候也是一種調侃,但更多帶著「讚譽」成分。從上世紀至今,俄羅斯人無論是駕駛戰機高速鑽橋洞,還是給美軍洗煤油澡,亦或是強硬怒懟美國,都將戰鬥民族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美國似乎並不這麼認為。在美國約克斯坦因貝裡教授評選出的戰鬥民族排名中,俄羅斯竟然跌出世界第一位置,我國的排名出人意料,更加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盟友以色列的排名。
  • 中國人給俄羅斯人戰鬥民族外號怎麼來的,俄國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中國為何稱俄羅斯人戰鬥民族,那俄羅斯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俄羅斯,位置接臨我國北方地區,也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談論起俄羅斯這個國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俄羅斯人們的彪悍,可以說是個實打實的戰鬥民族。也因為俄羅斯人民天生的戰鬥天性,因此中國便一直稱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又叫中國什麼?名字聽起來有點...
    「戰鬥民族」,似乎成了中國人對俄羅斯的稱謂,不止是網友,許多新聞都直接使用了「戰鬥民族」稱呼俄羅斯,久而久之,大家就習以為常了。 雖然我們很清楚,叫俄羅斯戰鬥民族沒有任何貶義,反而是仰慕他們的精神,可幾乎沒有俄羅斯人認同「戰鬥民族」這個標籤,在中國留學的俄羅斯學生直言:「我覺得『戰鬥民族』意味著兇悍和侵略,我覺得不太好。」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叫中國什麼?說的真實
    這氣質讓他們獲得了「戰鬥民族」的稱號!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半總統制國家!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兩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他是由194個民族構成多民族國家,最多的民族為俄羅斯族,約佔俄國總人口的77.7%!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 俄羅斯人:我們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稱我們為「戰鬥民族」
    我們真的很喜歡稱俄國人為「戰鬥民族」,但是為什麼他們只對我們使用這種表達呢?似乎沒有辦法驗證這一點。我們找到了一些出國留學的俄羅斯學生,以便了解俄羅斯人民自己對這一表述的看法。他們說,只有中國人稱他們為「戰鬥國家」。在中國,這種表達方式已經成為俄羅斯人的象徵性名字。「戰鬥國家」一詞起源於日本漫畫《七龍珠》,其特色是天生具有侵略性的戰士種族,稱為賽亞人。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叫中國什麼?
    如果說最能代表俄羅斯的典型人物,那必須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了,普京的處事風格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強硬,他諸多的事跡更是讓整個俄羅斯都坐實了戰鬥民族這一稱號。普京是克格勃出身,從14歲的少年時期開始學習柔道,跆拳道,還學會了開飛機坦克,甚至還出過跟黑熊結下不解之緣的新聞,這麼強硬的總統讓不少網友都感嘆「真不愧是戰鬥民族的總統」這麼看來,無論如何俄羅斯都是跟戰鬥民族掛鈎的,不過很多俄羅斯人面對我們對他們這樣的稱謂並不是很高興,畢竟這個「戰鬥民族」多少與侵略與強橫掛鈎,還有些野蠻人的意思,但其實我國早期的人們對俄羅斯人的別稱更加有不友好的歧義
  • 中國稱俄羅斯「戰鬥民族」,俄羅斯又怎麼稱呼中國?聽著霸氣十足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國家的總人口每年以減少70萬人的速度在減少,並且俄羅斯社會男少女多,我國有不少男性以娶到貌美的俄羅斯女人為目標,而且現今我國稱呼俄羅斯為「戰鬥民族」。
  • 中國才是戰鬥民族!韓戰讓我們明白:美國才是人海戰術
    引言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千萬不要再崇拜什麼美國、蘇聯、德國、日本是戰鬥民族了,他們曾經是我們手下敗將美國的敗將, 一個被解除了武裝,另一個已經崩潰了,還有一個已經成為一個半殖民地,一場韓戰就可以看得出來,美國使用的才是人海戰術!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偽裝大師,他們使用的是夜間奇襲和地道戰術、逼近戰術等智慧戰術。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俄羅斯怎麼稱呼我們?實在太霸氣了
    中國和俄羅斯因為從古至今都有土地接壤,兩家不可避免地發生摩擦,就像是一直在鬧分分合合的兄弟一樣,還互相起綽號。 最有意思的是,近幾年俄羅斯的總統普京與美國以及西方各國叫板的強硬形象受到了中國百姓的讚譽,再加上俄羅斯人徒手生擒大熊的視頻在中國廣為流傳,中國百姓興致勃勃地又送給了俄羅斯一個綽號叫「戰鬥民族」。
  • 中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他們稱呼中國什麼?聽起來有些耳熟
    在我們生活中給朋友起外號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國與國之間起外號也是很常見的,就比如我們中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那麼中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他們稱呼中國什麼?聽起來有些耳熟。首先我們之所以會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是因為蘇聯在二戰期間的表現確實很強悍,可是俄羅斯人卻很不樂意,熟不知我們這樣稱呼他們,是對他們能力的一種稱讚,如果他們知道這其中的意義,相信俄羅斯肯定是喜歡的。中國眼裡的俄羅斯人是很強悍的,說白了能動手的時候根本不會跟你多動口舌,而俄羅斯對中國的稱呼是契丹。
  • 外國網友:古代中國才是戰鬥民族!評論盛讚中國,但有句話很扎心
    很多人以為我們中國人留給老外的印象就是溫文爾雅的,因為一個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應該是不尚武的,也的確有很多老外對中國的印象如此。如果說提到哪個國家屬於「戰鬥民族」似乎根本與中國不沾邊,而很多人提起這個詞的話首先想到的是俄羅斯,因為熊見了這些大漢都得退讓三分。
  • 中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稱我們為「契丹」?
    它是我們眼中十足的「戰鬥民族」 在中國這片廣袤無垠的國土周邊,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很多個國家,這些國家絕大多數因為與我們相鄰甚近而成為我們在國際上十分親密的鄰國好友。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國家便是地處我國北方、與內蒙古地區大面積接壤的「戰鬥民族」——俄羅斯了。
  • 中國蛋糕VS韓國蛋糕,當看到俄羅斯的懵了,網友:不愧是戰鬥民族
    中國蛋糕VS韓國蛋糕,當看到俄羅斯的懵了,網友:不愧是戰鬥民族蛋糕是我們大家都喜歡吃的一樣美食,吃起來甜絲絲的,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吃塊蛋糕立刻就能讓心情變好了,哪怕是不吃看著這麼精緻的蛋糕,心情也能愉悅起來,今天就給大家對比一下不同國家的蛋糕
  •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稱號只不過是徒有虛名
    但是實際上俄羅斯真配得上「戰鬥民族」這個榮譽稱號嗎?好戰的民族就一定會打仗嗎?仔細回顧一下歷史,從沙俄時代,到蘇聯歷代領導人,到現代的葉爾欽和普京。俄羅斯戰鬥民族這個稱號就是個笑話,經不起嚴格的考驗。    戰鬥民族擁有裝備了當時先進的主戰坦克T64等,米格飛機,雌鹿直升機和飛彈等現代化武器。阿富汗聖戰者幾乎零重武器,手中拿著二戰時期的栓動李恩菲爾德步槍這類老舊武器,唯一的重武器也就是中國產的107火箭炮和美國援助的毒刺飛彈。交通工具基本上靠雙腿和毛驢,差距天地般懸殊的情況下,10萬裝備精良的蘇軍居然打了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