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2020-12-23 DrugAI

大家好, 今天分享的是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關於遺傳相互作用圖譜輔助蛋白複合物整合結構確定的文章,題目是Genetic interaction mapping informs integrativ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通訊作者是來自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Jef D. Boeke教授,UCSF的Andrej Sali教授以及UCSF的Nevan J. Krogan教授。

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對於理解細胞功能至關重要。然而無論是對於實驗手段還是計算預測,蛋白質複合物結構的確定都是一件困難的任務。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一種依賴於遺傳相互作用的體內定量檢測的整合結構確定的方法。

遺傳相互作用報告了一個突變產生的影響如何因第二個突變的存在而改變,這已被證明可以有效鑑定在同一通路中起作用的基因或殘基組。當雙突變體比預期更健康時出現正向遺傳相互作用,反之則出現負向相互作用。表型圖譜定義為給定突變(例如點突變)和二級突變庫(例如基因缺失)之間的一系列遺傳相互作用,可以提供更多信息。點突變上位性微陣列圖譜(point mutant epistatic miniarray profile,pE-MAP)由所分析的所有突變的這種表型圖譜所組成。

作者將酵母組蛋白H3和H4中的350個突變與1370個基因缺失(或必需基因的亞同等位基因)交叉,產生了一個大的pE-MAP。作者進一步觀察到蛋白質複合物中兩個突變殘基跨越的距離與它們在pE-MAP中表型圖譜的相似性(表型相似性)之間存在統計學關聯。這一觀察結果與他們的預期——相同功能區域(例如,活性,變構和結合位點)內的突變比在空間上較遠的突變具有更為相似的表型,相符合。然後他們將表型相似性用於生成空間約束,以對H3-H4複合物結構進行整合建模。H3-H4構型的系綜是準確而且精確的,與晶體結構非常相似。這一發現表明,pE-MAP數據可用於確定整合結構。

作者通過確定兩個已知結構的複合物的結構,證明了該方法可轉移至其他複合物和其他類型的表型圖譜中(i)酵母RNA聚合酶II的亞基Rpb1和Rpb2,使用53個點突變交叉針對1200個缺失和亞等位基因的pE-MAP;(ii)細菌RNA聚合酶的RpoB和RpoC的亞基,使用44個點突變體對於83種環境壓力的化學遺傳圖譜。該模型的準確性和精確度可與基於化學交聯的模型相媲美,後者通常用於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此外,當使用pE-MAP並將數據聯合使用時,模型的準確性和精度得到了提高,表明這些方法之間具有互補性。

本文表明,可以使用定量的遺傳相互作用圖譜來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由於pE-MAP在活細胞中測量表型,還可以用來表徵難以分離純化的複合物或者只是短時間穩定的複合物。

本文作者:CY原文連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22/eaaz4910原文引用:DOI:10.1126/science.aaz4910責任編輯:LBW

相關焦點

  • 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55:40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Nevan J.
  • Science:利用基因相互作用圖譜確定蛋白複合物的整體結構
    歸根結底,蛋白來自於基因,鑑於基因已經被證明比蛋白更容易處理,一些科學家正在尋找基因和快速增長的基因工具庫來促進蛋白結構的確定。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了一種大規模的系統性遺傳方法確實可以獲得可靠和詳細的蛋白複合物結構信息。
  • Nature:蛋白質相互作用圖譜標識潛在新冠病毒藥物靶點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團隊確定了 332 個 SARS-CoV-2 蛋白與人類細胞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圖譜,篩選出 69 種可針對這些相互作用的藥物,將有助於發現可能有效的抗 SARS-CoV-2 藥物,該論文已在 Nature 發表。
  • 生命學院楊茂君課題組合作報導CLC-7/Ostm1轉運蛋白複合物的結構和...
    該研究首次解析了CLC家族蛋白與輔助亞基的複合物結構,並且通過結構分析和電生理試驗,詳盡闡明了CLC-7/Ostm1複合物的門控機制,研究結論將為骨硬化病臨床治療策略的研發提供新的思路。骨硬化病是一種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的罕見病,臨床症狀包含骨硬度增加,骨骼生長異常,嚴重患者可表現小頜畸形、腦積水、顱神經壓迫、額部隆起、眼突出、後鼻孔狹窄等,針對該類疾病尚無良好的防治手段。臨床研究表明,目前至少有8種基因突變能夠導致骨硬化病。
  • 蛋白質周期表-蛋白質如何結合以驅生物過程
    幾乎每個生物過程都依賴於蛋白質以特定方式相互作用和組裝成複合物,許多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都與複雜的組裝問題有關。尚未完全理解支持該組織的原理,但是新的元素周期表提供了關於蛋白質組裝的系統,有序的視圖,為理解生物學功能提供了可視工具。
  • 植物纖維素合酶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植物纖維素合酶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2 14:30:17 近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Jochen Zimmer課題組解析出植物纖維素合酶複合物的結構
  • Science:人類蛋白質圖譜分析大進展
    2015年1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新一期的Science公布了基於人類蛋白質圖譜的大分析結果,包括與癌症相關的詳細蛋白質圖片,血液中蛋白質種類和數量,以及市場上被批准的所有藥物所作用的目標蛋白質。
  • 2021年1月1日Science期刊精華
    6.Science:揭示低聚體蛋白複合物的co-co組裝doi:10.1126/science.abc7151人類蛋白質組大部分形成低聚體蛋白複合物,但它們是如何組裝的卻知之甚少。Bertolini等人採用核糖體圖譜的方法,探索了一種基於兩個新生多肽相互作用的共翻譯組裝模式,他們稱之為「co-co」組裝。
  • AMPA受體與其輔助亞基cornichon的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AMPA受體與其輔助亞基cornichon的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8:07:01 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Terunaga Nakagawa報導了
  • 西湖學者萬蕊雪和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等Science發文,報導剪接體...
    Spp2複合物的電鏡結構。這個重大發現表明,遺傳信息從DNA傳遞到mRNA上並不只是通過轉錄,還需要pre-mRNA剪接來進一步完成「無效」遺傳信息的去除與有效遺傳信息的拼接。不能被翻譯的「無效」RNA片段被稱為內含子,而可以被核糖體翻譯的RNA片段叫做外顯子,內含子被去除、外顯子被連接這一過程即為RNA剪接。
  • 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Julich-Brain是第一個人腦三維圖譜的名稱,它以微觀解析度反映了大腦結構的變化。該圖譜有近250個結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是基於對10個大腦的分析。24000多張極薄的大腦切片由專家們進行數位化處理、三維組裝和繪製圖譜。
  • 2020年9月4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4.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蛋白Nsp1關閉宿主蛋白合成機制doi:10.1126/science.abc866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和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大流行性冠狀病毒SARS-CoV-2如何抑制受感染細胞中的蛋白合成,並且發現它有效地解除了人體先天免疫系統的武裝。
  • 2020年12月11日Science期刊精華
    2.Science:利用基因相互作用圖譜確定蛋白複合物的整體結構doi:10.1126/science.aaz4910; doi:10.1126/science.abf3863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了一種大規模的系統性遺傳方法確實可以獲得可靠和詳細的蛋白複合物結構信息。
  • 蛋白質相互作用識別和幹預機制分析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方軍團隊在蛋白質複合物形成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溶液狀態蛋白質賴氨酸兩步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實現對蛋白—蛋白識別關鍵位點區域的精確探測,並可評估小分子對蛋白質複合物的構象識別幹預情況。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化學科學》。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Yan等人提出了人類ACE2的結構及胺基酸轉運蛋白B0AT1的複合物。在這種情況下,ACE2是二聚體。進一步的結構顯示了SARS-CoV-2的受體結合區如何與ACE2相互作用,表明兩個三聚體棘突蛋白可能與ACE2二聚體結合。這些結構為開發針對這種關鍵相互作用的療法提供了基礎。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Science、Cell等發布15篇人類遺傳最新成果
    另外,在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兩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分別分享了組織特異性遺傳特徵如何在臨床試驗中為藥物副作用的預測提供信息,以及其開發的一種名為「PhenomeXcan」的資源,可通過轉錄組將基因組映射到表型組。而在發表於Cell的文章中,由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小組則報告了人體的定量蛋白質組圖譜。
  • Science:揭示Ccr4-Not複合物監測翻譯中核糖體的密碼子最優性
    此外,人們已經確定了富含非最優密碼子的短壽命mRNA的及時衰減需要Ccr4-Not複合物。Ccr4-Not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複合物,它在mRNA降解中的作用已得到很好的研究。在mRNA降解中,它作為主要的細胞質3′-poly(A)-尾巴去腺苷酶(deadenylase),啟動了大多數mRNA的降解。
  • 李龍研究組解析酵母源線粒體內膜複合物TIM22的結構
    目前已知,線粒體有1000多種蛋白質,其中大部分由細胞核DNA編碼,並從細胞質中導入線粒體的雙層膜結構中,而這些蛋白的導入機制非常不清楚。在1000多種線粒體蛋白中,很大一類跨膜蛋白需要通過TIM22複合物轉運到內膜中。
  • 大連化物所提出蛋白質相互作用識別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方軍團隊在蛋白質複合物形成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通過溶液狀態蛋白質賴氨酸兩步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實現對蛋白—蛋白識別關鍵位點區域的精確探測,並可評估小分子對蛋白質複合物的構象識別幹預情況。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tau蛋白與微管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深入認識...
    鑑於大量的文獻都未報導tau蛋白的結構,人們並不確定它實際上是否會與微管蛋白發生有序的相互作用。為了測試關於tau蛋白的哪些胺基酸殘基參與與微管蛋白結合的假設,這些研究人員構建出含有由4個相同的重複序列組成的微管結合區的合成tau構建物(synthetic tau construct),並對這些與微管結合在一起的tau構建物進行成像觀察(整體解析度為3.2~3.9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