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快的員工,不僅僅會埋頭工作,更懂得向上管理!你呢?

2021-01-07 獵頭老王

在職場上,很多人在乎自己為成長付出的努力,卻常常忽視了成長的效率。

努力並不等於價值,但效率可以提升價值。

職場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同期踏入職場的人,在三五年之後,他們的發展有可能截然不同。很多時候,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並不是努力程度之差,而是成長效率不同。

一年前,老王為於先生做了一次職業諮詢。於先生做的是文案工作,他很明白要賺錢,需要先讓自己值錢的道理,所以一直都很注重個人價值的提升。除了工作很努力,業餘時間也會參加一些文案訓練班提升自己。

但努力的結果卻讓他陷入了迷茫,他無數次地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不能心急。可現實擺在眼前,讓他一次又一次陷入深思。儘管這兩年他一直在努力奮鬥,但在工作上還是發展平平,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與身邊一些同事比起來,他的進步實在太慢了。

成長要穩,但也要講求效率。經過深入溝通,老王發現於先生之所以進步緩慢,主要是因為他成長效率不高。

老王認為,一個人在職場上的成長效率,不完全取決於他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努力的方向和努力的方法也會讓結果產生質的差距。

很多職場人都會和於先生一樣,通過加倍努力地工作和業餘學習來實現自我提升。但除此之外,職場人還需在職場中學會向上借力,通過向上管理讓成長的效率倍增。

想要通過向上管理獲得成長,要明白3個核心:要什麼?學什麼?怎麼學?其實這3點的本質是,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

做正確的事,成長才更有價值。

1、領導關注的事。

一般來說,領導關注的事往往是公司發展的業務核心或是戰略重點,更具發展價值。

3年前某公司準備開展新媒體短視頻業務,通過發展線上新媒體提高市場佔有率。在當時,短視頻還未在各個領域呈現巨大價值,該公司作為一個傳統企業想要拓展毫不熟悉的新板塊也並不容易。很多人認為,公司的產品並不適合這種形式的營銷。所以,這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沒人願意去嘗試。陳先生找到了領導,對線上短視頻新媒體發展策略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討,最終陳先生接下了新市場的開拓任務。

大概2年時間,陳先生所負責的新版塊突飛猛進,讓公司的銷售額實現了300%的增量,並且這個數據始終還在增長。陳先生也從一個小團隊的leader,成為新媒體市場的銷售總監。去年,他又在領導授意下開展了直播帶貨業務。

老王認為,在職場中,你的發力方向決定了成長質量,做領導關注的事,能夠讓你獲得領導的信任,把握更多發展機會,獲得更大的價值提升。

2、選擇隱形價值高,有助於形成個人競爭力的事。

工作的價值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勞動報酬,還有自我成長。這種成長具有更高的隱形價值,能在未來給我們帶來增值。

當初黃小姐就選擇了接受公司外派任務,到分公司做市場推廣工作。下市場的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挑戰性,而且前期回報並不高。兩年的鍛鍊,黃小姐在市場中摸索出了更多的經驗,進步神速。再次回到集團時,黃小姐受到了公司的重用,無論職位和薪資都實現了質的飛躍。

老王認為,在職場中面臨選擇時,選擇那些能夠幫我們形成個人競爭力的事,才能少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儘管這些選擇可能在當時價值回報不高,或具有一定挑戰性,但在未來它們卻可以發揮出不可估量的價值,獲得快速的成長。

正確地做事,成長才更有效率

1、設置優秀坐標,將上司做為榜樣。

一個人能夠得到快速進步,變得越發優秀的前提是,他渴望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所以,那些在職場中進步神速的員工一定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優秀的目標。在明確目標的前提下,職場人才能夠清晰地選擇自己成長的路徑去提升自我,達到目標。

沈小姐在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就把他的上司作為了自己的成長目標。在榜樣的作用下,找差距,揚長避短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同期進入公司的另外兩名同事相比,她的領悟能力似乎更強一些,進步要更快一些,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機會,進入了一種高效成長的良性循環。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期望定律中指出,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懷有期望,它便會朝著期望的方向去發展。

老王建議,在職場中將你的上司當做成長坐標,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在近距離優秀標杆的引導下,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潛力,找到最優成長路徑。

2、學習領導的工作方法吸收領導的工作經驗。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更快地登上高峰,那麼在工作中,如果你渴望得到快速成長,一定要懂得吸收優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經驗。

總經理助理莫小姐雖然入職只有半年,但是卻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因為她能夠在一些上傳下達的工作,會議記錄,票據整理等等簡單的工作中摸清領導的工作邏輯。所以,領導交給給她的事情,總是做得很穩妥。

老王認為,領導是職場人身邊最優秀的樣板,從領導的決策中以及會議精神中,可以分析出領導工作的思維和邏輯。將這種思維和邏輯轉化為自己的方法,一定會讓你的成長更有效率。

3、敢於和領導溝通,更容易得到指點,收穫成長。

在職場中,很多人會習慣性的選擇悶頭努力。他們並沒有主動和領導溝通的意願,或是畏懼與領導的溝通,把靠近領導當成一種諂媚的行為。

這雖然是一種群體意識,但並不意味著它是正確的、有價值的。老王接觸過不少職場精英,他們認為在自己的成長期,都有一部分成長得益於領導的指點。因為領導所指點的一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已經經過了大量的經驗驗證。而一門心思只是悶頭工作的人,往往要花費更大量的時間,才能在工作中總結出一些經驗。

老王建議,每一位職場人都應該樹立向上溝通思維,與領導保持平等、通暢的溝通,可以獲得更多的指點和經驗,這些經驗有助於職場人形成更高效的做事邏輯,並在應用中得到更大的進步。

寫在最後

這是一個處處講求效率的時代,職場競爭激烈而殘酷,成長也要講求效率。除了紮根於工作,還要運用向上管理的思維向領導借力、學習,如此才能夠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相關焦點

  • 真正出色的員工,都懂得「向上管理」
    其實下屬的言行舉止、工作績效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著領導,管理著領導對你的認知、對你的期望。那麼,為什麼不用更科學有效的方式去做好向上管理,達到一種更能成就彼此的狀態呢?作者:單仁說來源:單仁行(ID:shanrenzixun)有人經常會問,什麼樣的員工能得到領導者和管理者的欣賞?
  • 「新」真正出色的員工,都懂得「向上管理」
    不管你認可與否,領導和下屬之間存在著「互相管理」的既定事實,但大多數時候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領導對下屬的管理上,忽略了下屬的向上管理。其實下屬的言行舉止、工作績效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著領導,管理著領導對你的認知、對你的期望。那麼,為什麼不用更科學有效的方式去做好向上管理,達到一種更能成就彼此的狀態呢?
  • 真正聰明的員工,都懂得「向上管理」
    大多數人歷來覺得領導是權威,而「我們員工」不過是無名小卒,哪裡夠格去管理上司?把上司當成權威,先把自己降了一級,天天把「你們高管」掛在嘴邊的人,其實心裡本身就把自己定義成了「我們員工」。在很多職場人眼裡,「向上管理」似乎離我們很遠,總覺得領導是管下屬的,做員工的做好自己就行了——這實在是太天真了!不要害怕「向上管理」會得罪人,因為真正得罪人的是辜負別人對你的期望和信任。
  • 真正聰明的員工,都懂得「向上管理」!
    真正聰明的員工,都懂得「向上管理」! 不管你認可與否,領導和下屬之間存在著「互相管理」的既定事實,但大多數時候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領導對下屬的管理上,忽略了下屬的向上管理。 如何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去做好向上管理,達到成就彼此的狀態呢?
  • 職場牛人都懂得做好「向上管理」
    在職場,被領導管理很正常,但向上去管理領導,很多員工卻不懂。高情商的員工,或者說聰明的員工,是能很好管理上司的。有人可能會說,向下管理都不能明說,何況是向上管理?做好向上管理,職場的努力就成功了一半,說實在話,這才是母親節送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在中國的人情社會裡,為人處世的第一要義是「潛龍勿用」。說得通俗點就是要學會「遮遮掩掩」,善於隱藏自己。
  • 努力工作仍不行,還要做好向上管理
    這篇文想聊聊在職場中經常被忽略,但卻非常重要的一點:向上管理。什麼是向上管理,白話一點就是管理你的上級。有些人開始坐不住了,估計都要拍案而起了,你是想上天吧。在歷史長河中凝聚出人類的智慧的結晶,也讓文化知識源遠流長,還有界限分明的等級制度。
  • 工作5年我發現,比努力更重要的職場技能竟然是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顧名思義就是管理我們的領導,調動領導的資源,保證我們的工作順利開展,創造高績效和個人良好的發展。向上管理是每個職場人必備的能力。一、你不是懷才不遇,只是不懂向上管理1、不懂向上管理,只有苦勞沒功勞我的朋友小李,最近入職了一家大型物聯網公司,擔任銷售經理崗位。
  • 「向上管理」的7個最佳實踐:如何管理你的老闆?
    編者按:向上管理,即在工作中為了讓公司、上司以及自己取得更好的結果而下意識地配合上級一起工作的過程。這篇文章,原標題是Managing Up: 7 Best Practices for Guiding the Boss,作者Scott S. Bateman在文章分享了向上管理的7個最佳實踐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那些真正厲害的員工,都懂得如何向上管理!
    導語 談及向上管理,不少職場人都會覺得這是領導的事,還是不管為妙,最好領導別來管我就行,還想著管理領導,是嫌棄職位太穩定還是工作不飽和
  • 普通員工如何做好「向上管理」
    那我們對「管理」這個詞是否又保有正確的認知呢?其實,「管理」這個行為在我們的工作乃至生活中可謂都是司空見慣的。對企業的整體把控是管理,對業務流程的掌握是管理,對我們自身工作時間的分配同樣也是管理。那作為一名普通員工,你是否考慮過要去「管理」你的老闆呢?
  • 員工抓狂?因為你不懂得這3種思維方式
    作為員工,究竟該如何應對呢?這裡,我想分享3種思維方法,希望能帶給你一點啟發。1.厲害的員工,用多一圈思維來解困在歐洲,德國產的汽車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法國產的汽車。這是為什麼呢?3.厲害的員工,用向上管理思維來破局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春花女士說,為了給你、你的上司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績,我們應該有意識地配合你的上司一起工作,這個過程叫做向上管理。
  • 職場中,如何向上管理你的領導?這3招助你破局
    其實這些都是表象(甚至是誤判),根本原因在於這些人不懂得如何「向上管理」,如何與領導建立良好關係,成為被領導信賴和重視的人。「向上管理」的概念,由著名管理學家傑克·韋爾奇的助手羅塞娜·博得斯基提出。在她看來,管理需要資源,資源的分配權力在上司手上,因此,當你需要獲得工作的自由資源時,就需要對上司進行管理,實際上是與上司進行最完美的溝通。
  • 「誰說搞定領導,就得拍馬屁」:聰明的員工都懂得「管理」上司
    1與領導相處的原則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導, 每個有事業心,想著進步,升職加薪的人,都應該考慮如何與領導搞好關係,那應該怎麼做呢?員工通常認為自己非常努力敬業、任勞任怨,理應在績效考評上得到高分。但從理性的角度去觀察,上級會發現員工存在諸多問題:許多加班是來自工作安排沒有效率;在項目管理中,過於注重細節,缺乏對整體性的推動;管理中把關係看得比成績更重要;不敢批評能力不足的下屬等。
  • 不需要對員工太好,當領導的一定要懂得這些管理之法,精闢!
    巨海成傑說:「團隊管理比關係管理更重要,而關係更依賴於結構。有了這樣的領導,團隊怎麼可能不努力工作,公司怎麼可能興旺發達呢?職場上的問題的確很複雜,特別是在員工的領導力和管理上,這的確很尷尬。我覺得領導層太多了,但是我不能應付內部的鬆懈,這是很無奈的。
  • 埋頭苦讀卻無成效?利用「721學習法則」,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孩子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你孩子學習方法不對,換個學習方法說不定就柳暗花明了呢!」我安慰到。「有啥好方法推薦嗎?只要能讓孩子學習進步,什麼方法我都要試一試。」「好方法有呀,我們最近培訓用的721法則不就是好的方法嗎?你自己就從中受益匪淺的呢。」「721法則?這不是我們公司培訓員工用的嗎?怎麼孩子學習也能用這種方法?」淑梅不解地問。
  • 職場上不懂向上管理,下一個出局的就是你
    如果你不向上管理,你就不會得到上司的賞識,你就不會得到想要的晉升或加薪,更糟糕的是,你會被邊緣化。你可能就是下一個!學會向上管理,真的很有必要!但是,很多人說:「任何和領導太親近的人都是馬屁精!」老闆和領導與工作場所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每天都在指揮和領導下生活。在這個社會裡,總是適者生存。你的價值在於你對公司的貢獻,更具體地說,在於你對上司工作表現的貢獻。任何影響他表演的人。在工作場所表現最好的人,一定是最擅長向上管理的人。
  • 員工積分制管理:員工反感寫銷售報表和工作日誌,怎麼辦?
    最近有粉絲給我發私信說:公司一定要安排員工寫工作日誌和工作總結嗎?我們公司的員工好像特別排斥寫這個,每天都很不情願,而且填寫地很不認真,每次都要我們去催,感覺這樣好累啊先上我的觀點:銷售報表以及工作總結工作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求員工按照公司規定填寫,否則對於公司的經營是非常不利的。為什麼員工討厭上級的管理要求?
  • 什麼是「向上管理能力」?這往往決定著你在職場中的地位
    無論你處於什麼崗位,向下管理往往比向上管理更容易簡單一些,什麼是向上管理呢?也許這個詞語你第一次聽說,所謂向上管理就是管理你的上級的意思,不過說起向上管理,不如說向上經營自己的關係更為合適一些。在職場中,會向上管理的人群往往能受到領導的青睞,這就是人際關係的巧妙之處,那麼怎麼才能做好這個向上管理的技巧呢?1、忠誠度。
  • 管理就是管員工?錯,真正的管理者從不管員工
    明白了這層關係,你還認為管理就是單純的「管員工」嗎?員工之間不僅僅需要一個共同目標,他們更需要彼此之間協同配合。 01 管理就是激發員工協同 管理,已經不單單是對員工傳統意義上的約束、獎懲等一般機制。企業競爭和員工效率的提高,是未來企業的核心力。
  • 積分制管理:員工工作沒有激情,缺乏執行力,如何解決管理難題?
    其實你仔細去研究一下你就知道,根本原因在於遊戲設置的獎勵機制是非常及時的。比如說打麻將,一把麻將打下來,快則幾分鐘,慢則半小時以上,這局麻將打了以後,輸贏都能立見分曉,贏錢的獲得了獎勵,輸錢的接受了懲罰,於是都想著下一把繼續贏錢,迎風翻盤。於是又投入到了下一局麻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