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很多混得不好的人,在總結原因時候,都會認為是自己太老實、太正直,不會巴結領導,不會溜須拍馬。其實這些都是表象(甚至是誤判),根本原因在於這些人不懂得如何「向上管理」,如何與領導建立良好關係,成為被領導信賴和重視的人。
「向上管理」的概念,由著名管理學家傑克·韋爾奇的助手羅塞娜·博得斯基提出。在她看來,管理需要資源,資源的分配權力在上司手上,因此,當你需要獲得工作的自由資源時,就需要對上司進行管理,實際上是與上司進行最完美的溝通。
溝通是雙向的,「向上管理」的溝通過程,也是被管理者對管理者施加影響力的過程。通過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下屬向自己的領導施加影響力,提升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得到領導的信任和器重。
那麼,到底如何向上管理你的領導呢?
一、把握好匯報節奏,建立信任
獲得領導的信任,是「向上管理」的基礎。因為如果領導不信任你的能力、人品、效率等,那你對他是很難產生正向影響力的。
如何獲得領導的信任呢?最關鍵的一環便是把握好工作匯報的節奏,讓領導有充分的「知情權」。
職場中最常見的一種情形是員工哼哧哼哧地埋頭幹活,遇到困難也不敢反饋,生怕領導認為自己沒能力、缺乏決斷力,於是挖空心思想、閉門造車。但是,等到向領導匯報的時候傻眼了,發現自己交的工作成果壓根不是領導想要的。
舉個例子,小王和小劉在綜合部工作,有次一起布置年會會場。領導交代會場要放兩個投影幕布。倆人到會場一看,預定的場地太小了,壓根放不下兩個幕布。怎麼辦呢?小王謹遵「聖旨」,一遍遍找酒店的對接人商量,如何調整幕布擺放的角度,如何改變桌子的擺位等等,但折騰一大圈,效果都不理想。小劉則是當機立斷,把會場詳細尺寸量了一遍後記錄到本子上,畫了個圖向領導匯報,說受場地限制擺一個投影幕布的效果更好。領導愉快接受了小劉的建議,並誇獎他腦子靈活。
因此,在工作中掌握匯報的節奏很重要,遇事不要自己瞎捉摸,要懂得隨機應變,根據事情或者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並提出調整工作實施細則的合理化建議。
二、當好領導助手,蓄積影響力
很多人說,職場上,跟對人非常重要。這個說法的緣由,主要是:一般情況下,領導越成功、越有話語權,他的下屬的職場晉升空間也就越大!
因此,作為下屬,要向上管理好你的領導,就要努力輔助領導開展好工作,努力讓自己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到了這種層次,有升職加薪機會的時候,領導更容易第一時間想到你;而且你從他那裡獲得的資源也會越來越多,職場之路自然越走越寬。
這同樣也是個蓄積影響力的過程。打個比方,你在領導那裡放了一塊蓄積影響力的電池,你每幫他很好地完成一項工作任務,你的電池裡就多一些的電量,領導也會更重用你。
具體如何做呢?
給出以下2個方向,權當拋磚引玉:
1.主動幫領導整合信息,節省領導的時間。通常來說,領導的時間是比下屬時間更值錢、更有價值的,你為領導節約時間,領導必然會感激於你。
2.努力把工作想在領導前邊,最大程度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比如,領導讓你在某天舉辦一場大型室外活動,但快到這天時候你通過天氣預報,得知這天大概率會下暴雨,便可以提前向領導請示更改活動時間,以免造成場面尷尬。
三、輔助領導決策,獲得認可
最高級的向上管理,就是用你的思路去影響領導的思路,輔助領導決策。雖然從結果看,拍板的人依舊是領導,但這裡邊,絕對也有你的功勞,體現的是領導對你的認可。
下邊來模擬一個工作場景:
「領導,關於下周的產品推廣活動,我有個想法跟您聊一聊,您方便嗎?」
「你說吧。」
「我初步做了三個方案,這三個方案的主要做法分別是XXX,優缺點分別是XXX。我比較建議採用方案一或方案二,因為XXX。您看,我們應該用哪個方案呢?」
「你覺得方案一和方案二,哪個更好?」
「我覺得方案一更好,因為您上次說過,要儘可能地優化消費者體驗。」
「我覺得也是,你去做吧,有什麼問題隨時向我匯報。」
簡單來說,輔助領導決策的要點,就是你不能只提問題,而要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通常不止一個),並能給出具體分析(優缺點、可行性等等),然後向領導匯報,由領導做出最終的裁決。
總之,我們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向上管理」。這絕不是溜須拍馬的「小人」做法,而是一種向對自己有管理權的人施加影響力的智慧。做到了上述的3點,向上管理好了上司,還怕升職加薪輪不到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