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佛為一切智人,一切真實善語、微妙法語,皆從佛法出

2020-12-27 歷史的敬意

▲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是一切智慧圓滿的至尊聖者

佛法之中,有這樣一種觀念,即佛是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法語,皆從佛法出。為什麼會有這種理念,這裡要為大家解說一下。首先,佛是一切智人,是說佛已經圓滿成就了世間、出世間一切智慧,不像闢支佛、阿羅漢還有一些的所知障。當悉達多太子成就了無上佛果以後,已經是智慧圓滿的至尊,佛的智慧是最終覺悟緣起而證得,此時已經沒有任何的聖者有資格和能為,作佛的老師了。

▲釋迦佛功德,與五方佛無二

在過去劫的時候,佛陀在前世菩薩位時,曾向然燈古佛頂禮叩拜,然燈古佛為之授記,彼當於來世作佛,號釋迦牟尼。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也曾拜過彌勒菩薩為師,當悉達多太子已經證得妙覺佛果之時,釋迦文佛的功德就已經與十方諸佛等同。彌勒菩薩尚在兜率天內院修行,佛陀為彌勒菩薩授記,彼當於未來世作佛,稱彌勒菩薩被稱為未來佛或彌勒佛,也是這個因緣。釋迦文佛佛果既成,佛就要度化眾生,聲聞弟子是最早發出離心,聽聞佛法,自證解脫的佛子,聲聞乘的最高成就是阿羅漢,所有阿羅漢都是聞佛說法而得度的,因此才稱為聲聞。

▲聽聞佛法,自證解脫的聲聞羅漢

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法語,皆從佛法出。是《釋提桓因得道經》中,佛陀為憍屍迦尊者所開示的法語。緣起性空是世間一切有為法的真實相,諸法無我的性空善教,只有佛才能證悟宣說,因此佛所說法,是世間最為真實的善語,能令眾生斷無明執,出泥犁苦海。佛法甚深微妙,無遮無漏,眾生如能信受奉行,必當證獲法喜,得大自在。而世間的有漏善法,雖然能使眾生感獲一定的福報,但這樣的世間善法,原本從佛法的根本智慧流溢而出,佛法深廣,如同無邊的大海,世法輕善,如同有限的水滴。

▲一切菩薩、羅漢、諸天護法,皆為佛子

修世間的善法,的的確確能夠感得一定的福報,但世間善法並不能教導眾生覺悟自性,因此世間善法修得再好,終究也是不圓滿的,不能斷除我執,得涅槃常樂。深妙廣大的佛法,包含有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世間善法是為眾生積累福報,不墮三惡道,確保來世再感暇滿人身而設,因此世間善法是通向出世間善法的方便道,出世間的般若智慧,是解脫輪迴的根本功德。

▲佛在法華會上,發願盡度一切佛子同入一佛乘

佛法講求福慧雙修,佛子既要修福報,又要修智慧,而普通的世間哲學,或者片面強調福報的重要性,或者積極尋求智慧,但因為未能信受佛法的緣故,而不能證得能斷我執的般若智慧,因此佛偈中說:「諸世善語,皆出佛法,善說無失,無過佛語。餘處雖有,善無過語,一切皆是,佛法無餘。諸好實語,皆從佛出;如是除佛,無出實語。」

相關焦點

  • 佛告訴須菩提說:佛法平等,無有高下,修一切善法,即得般若智慧
    凡夫所行善業,皆是求福德之心。以此求福德的心,即是執著有為的善。稍微有執著,皆是不淨。佛所說的淨心者,是要沒有所得所求的心,能所不住,故稱為淨心。所謂的善行,無有能行所行之行,能所不立,故稱為善行。總起來說淨心行善者,即是所行之善也要忘掉,能行善的心也要忘記。發慈悲心,行利益事,對外不執所度之心,對內不執能度之心,不著四相,修一切善法,這才是真正的得菩提。
  • 佛說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佛說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闌鐸迦池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菩薩摩訶薩千二百人,皆得陀羅尼辯才無滯,獲無染智遊無礙境,善權方便攝引眾生,觀察世間心行平等,饒益慈悲意樂純淨,於諸佛所甚深妙法悉能諮問。
  • 四皈依,誹謗十方三世一切佛!
    上師是三世諸佛的總體,即其身為僧眾、語為妙法、意為佛陀,總集三寶;又身為上師、語為本尊、意為空行,總集三本尊;又身為化身,語為報身,意為法身,總集三身。上師是過去諸佛之化現、未來諸佛之源泉、現在諸佛之補處。從慈悲與恩德方面來講上師超過了一切諸佛,因為上師攝受了賢劫諸佛也不能調伏的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可憐眾生。
  • 如果把十地法修行圓滿,就可以說修行成就了,也可以得到一切的智慧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45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淨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舍離痴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爾時。
  •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你現在得到了什麼果,就是你曾經種下了什麼樣的因,沒有人能逃得出世間的因果循環。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皆有因果,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
  • 一切智與一切種智
    我有一切智,汝無一切智。」(《中阿含經》卷11)這意思是說:已經證得二乘極果阿羅漢的欝毘羅迦葉尊者沒有一切智,只有佛陀具有一切智。另外在《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當中,有佛言:「……文殊師利!我若為眾生有所說法,皆趣菩提,皆趣大乘,入一切智,得到一切智,以是義故,無有異乘所止住處。」
  • 佛的機密: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誦此咒,就能辦成一切事業
    等同見佛。出興於世。⒐ 是故金剛手善應執持此陀羅尼。所在之處如佛無異。⒑ 是諸如來最勝秘密。是諸如來極大秘密。⒒ 稱此陀羅尼名號。則為已稱十方諸佛如來名號。若能才念。則為禮拜供養一切如來。⒓ 此陀羅尼能滅一切罪。是諸如來秘密之藏。若有人登大高山頂誦此陀羅尼。盡眼所見處。所有眾生滅一切罪業。亦離一切地獄業得免一切傍生身。
  • 《金剛經》: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無為法無住,不住生死涅架,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一切不住,有住則有相,無住則無相,無相即無生,無生即無滅,豁然空寂,就是解脫的佛性,就是佛,佛是覺,覺即觀照,觀照即般若智慧。受持一四句偈,見佛性之時就是佛,所以諸佛是從般若出。
  • 佛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世界,自我,生活,命運,皆是我們的內心投射而成的境界。我們修行求道,求悟,要知道,「道」只要一個,「悟」亦無兩個,眾生悟道,與佛無異。那麼如何能悟道呢?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何為道?道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非一切法,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 佛說:萬法唯心造,心安則一切安!
    佛教經典《大方光佛華嚴經》有云: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就是說如果人們想了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佛法要義,就要觀照世間萬法的本性,皆是由人們的起心動念所召感、造就的。人們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其實都是由人的心念所感得,善惡之業報也是以心為主宰而召感果報。善念感善果,惡念招惡果。一念覺悟,即是佛陀;一念愚痴,即是凡夫。學佛就是在修我們的心,修正自己的念頭。如如不動、念念清淨,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和自在。懂得隨緣,人生會輕鬆自在許多。
  • 3D動畫《佛說十善業道經》
    本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應修十善,遂廣明十善功德,
  • 「普賢行願品」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8)#如影忍:菩薩非於世間生,非於世間沒;非是世間,非出世間;非修菩薩行,非舍於大願;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不隨世間流,亦不住法流。譬如日月男子女人,於明鏡等清淨物中而現其影,影與明鏡,非一非異,非離非合。菩薩亦如是,於無二法中,分別二想,善巧方便,通達無礙。
  •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請及時行善
    佛說:世間一切皆是因果循環,這世間真的善惡有報,人活著一世,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樣的結果。大力行善的人,自然會有善報,經常行善的人身上,有一種溫潤的暖意。做人一定不要做虧心事,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個人活得坦蕩蕩,做的事情坦蕩蕩,那他必然有一身的正氣和溫暖。
  • 佛說十善業道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唐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 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
  • 3D動畫《佛說十善業道經》【2553期】
    本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應修十善
  • 密教部——佛說文殊菩薩最勝真實名義經
    大智所出生  文殊智慧埵  宣揚最勝名  深廣寂靜義  大法無等倫  初中護皆善  過去佛已說  未來佛當說  現在佛今說  三世皆如是  大教幻化網  持密金剛手  無量眾歡喜  惟願宣妙音  佛說秘密語  我等能受持  決定心堅固  至成等正覺  為滅諸煩惱  斷除愚智故
  • 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是同還是異?
    如果我們去查閱經論的話,會發現在大小乘的經典當中,一切智經常都是代表著佛陀的智慧,例如在《中阿含經》當中有一段佛陀和尊者欝毘羅迦葉的對話,世尊告曰:「如是,迦葉!如是,迦葉!我有一切智,汝無一切智。」(《中阿含經》卷11)這意思是說:已經證得二乘極果阿羅漢的欝毘羅迦葉尊者沒有一切智,只有佛陀具有一切智。另外在《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當中,有佛言:「……文殊師利!
  • 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網圖「一切法都是佛法」,什麼是一切法,佛祖為眾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也,八萬四千法門,是因應眾生的八萬四千塵勞所立,所以在佛祖心中,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只要體性空寂,那麼法法都是實相網圖只不過劍客的萬物皆劍是為了勝敵,而佛法的修行是為了克己,內外有別而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佛法開示:萬遍彌陀不知義,合掌即禮一切佛
    時刻面臨著無常到來,唯有行法、行義、行福,於佛法教而行依持,能脫苦厄。這裡佛陀說的行法是什麼呢?這個法有兩種,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世間法也稱之為方便法和有為法,而出世間法則是究竟法和解脫法。比如說我們知道這個塵世中一切無常變異,生老病死。我們提前為自己做個保障,買上各種保險或者說積累很多的物質來預防各種災害。這種就是世間的有為法。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