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處理孩子碰倒凳子和花瓶的?這位媽媽的做法亮了

2020-12-11 中元育兒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跌跌撞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在家不小心碰倒了凳子,自己也順勢摔跤了,你會怎麼處理?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磕到了,委屈地哭了起來,就立馬跑過來,詢問緣由之後,就用手拍打凳子,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誰叫你把我們孩子絆倒了?

家長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寬慰孩子,看吧,我幫你報仇了,你現在是不是感覺稍微好一些。

但是如果把凳子換成你喜歡的一個花瓶,花瓶被孩子弄倒打碎了,孩子也受到了驚嚇,此時很多家長的反應,就是直接過來把孩子數落一番,誰叫你這麼不小心的,哎,我心愛的花瓶。

面對第一種孩子碰倒凳子的情形,有一位寶媽是這樣做的,孩子雖然哭了,但是她沒有過分地緊張,詢問了孩子磕傷的情況,穩定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她還會對被孩子撞倒的凳子說:你是不是也被撞疼了?我也給你揉一揉。

寶媽說,孩子磕到碰到是比較常有的情況,如果你表現得過分緊張,孩子可能會以為他傷得非常嚴重,也會加劇他的緊張情緒,讓他無所適從。

至於為什麼安撫好孩子之後,還要對倒在地上的凳子揉一揉,那是因為要讓孩子知道,他的這種行為是雙向的 ,不止他一個人受傷,去拍打凳子雖然能短期內讓孩子得到寬慰,但是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你拍打的雖然是凳子,但是可能會造成孩子產生一種報復心理,那就是我做的是對的,凳子是錯的,我受傷了就要打它。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會認為萬物都是一樣的,今天你拍打的是凳子,明天他拍打的可能就是人。

面對第二種孩子弄倒花瓶的情形,這位媽媽的做法依然和第一種是一樣的,她先安撫好孩子,問他有沒有哪裡受傷,然後對著地上的花瓶碎片說:你都摔碎了,肯定很疼吧,待會讓我們寶寶給你道個歉。

這位寶媽依然是以關愛孩子為主,用事實向孩子證明,在她的心目中,孩子是最重要的,相反,面對孩子撞倒東西,你一會寬慰孩子,一會斥責孩子,孩子可能會被你搞暈,媽媽到底是愛我呢,還是愛花瓶?

在孩子幼小時,每一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會對孩子的認知和習慣產生重大的影響。一個能給凳子揉痛的孩子,在遇到其它事情時,也會照顧到對方的立場,不致於吃大虧。

相關焦點

  • 「絆倒、碰倒」英語怎麼說?
    knock over(bump against),碰倒東西。stumble over(against),人被絆倒trip over,人絆倒。He tripped over the stool.他從臥室跌跌撞撞地跑出來,總被凳子絆倒。Don't be so emotional.別太感情用事。The stool i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door, so people often bump against it when walking by.凳子放在門口,走路的時候總是磕碰。
  • 四歲的孩子給父母講道理?這位八零後媽媽的做法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對於當初我的年紀,那幅畫,是踩著高高的凳子,伸著小手,拼盡了力氣才貼好的,但是在母親手中,毫不費力。母親沒有說謝謝,也沒有誇讚,只是覺得我們「嚯嚯」的家裡,好像乾淨了些許。好吧,從那以後,不想做家務,因為大人的思想,果然和我還是有區別的。
  • 男孩被100度熱水燙傷後,媽媽的做法讓孩子傷情加重,醫生呵斥無知
    比如被熱水燙傷後,就很考驗父母的處理能力了。若處理得好,能降低被燙到的傷害。若處理得不好,很有可能使傷情加重,甚至會大面積留疤。【4歲男童被100度熱水燙傷,隨後媽媽的做法讓孩子傷情加重,醫生呵斥媽媽無知】李女士(化名)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天,家裡來客人了,就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宴招待。在做飯的過程中,李女士燒了一盆滾燙燙的熱水放在廚房的小桌上備用。
  • 孩子拽壞了進口紅提,被售貨員罵「沒家教」,媽媽的做法堪稱模範
    看見孩子惹禍或是「受欺負」,不是每個寶媽都能冷靜下來,保持理智地頭腦。不過,這位很「中庸」的寶媽,做法真不錯,堪稱模範榜樣,真心讓人佩服。 案例: 王大姐帶著兒子去超市,她低頭選東西,沒照顧到兒子。
  • 小女孩被老師「訓哭」,媽媽的做法讓人稱讚
    看我站著,老師遞給我一張凳子,我便坐在教室外的門口一側,閒著沒事,掏出手機翻看著。緊挨著門口課桌的是一個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兒,長長的披肩發,穿著俏麗的短裙,白色長襪,黑鞋子,打扮得時尚利落。她在運筆的時候總是寫不好,歪歪扭扭,自己也不滿意,略顯急躁,看得出,她快沒什麼耐心了。
  • 5歲孩子流鼻血,媽媽的做法讓孩子嘔吐不止:懂得怎麼止血很重要
    5歲孩子流鼻血,媽媽的操作導致孩子嘔吐不止這天,媽媽帶著5歲的小文去家附近的遊樂場玩,孩子很喜歡玩透明的氣墊球。當工作人員把讓孩子放進氣墊球時,小文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球裡歡快地奔跑起來。媽媽嚇得滿臉蒼白,趕緊叫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醫生趕緊給孩子做了止血處理,無奈地對媽媽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怎麼老是犯這種錯誤呢?怎麼就不能自己學習一下呢?我每個月都會遇到這種事情,真是讓孩子受罪。幸好來得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那麼,媽媽到底犯了什麼錯呢?
  • 兒子偷偷翻錢包,該怎麼處理?這位母親的做法讓你看懂真正的教育
    小孩子都有一段時間叛逆的時間,並且會做出和父母的道德觀大相逕庭的舉動。如果一個平時看著乖巧的孩子,可能因為缺錢了,偷偷往家裡拿一些錢,偷偷翻一翻動一動父母的錢包。這種行為應該怎麼去理解呢?小吳平時本來就聰明,在職場中更是得心應手,這位聰明的媽媽沒有選擇直接戳破兒子,把兒子打一頓。而是直接裝作不知道,索性直接把錢包放在家裡的抽屜裡面,孩子不用再去,到處找。沒想到過了兩天之後,孩子果然不拿錢了。
  • 被這位奇葩媽媽刷新三觀!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這幾天刷微博看到了一則新聞,新聞中媽媽的做法簡直刷新了我的三觀。被這位媽媽的奇葩做法刷新三觀了事情發生在一家體育用品店,這位媽媽正帶著孩子在店裡挑選球鞋,最終她選擇了兩雙耐克鞋,總共應該支付1769元。
  • 男孩子想玩芭比娃娃,你會如何反應?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這位媽媽發現5歲的兒子總是玩姐姐的芭比娃娃,媽媽並沒有對此感到擔憂,反而是拉著兒子的手,帶他去商店買了屬於自己的芭比娃娃。回家的路上,兒子滿臉幸福,還不停地說「謝謝媽媽。」這位媽媽面對兒子玩娃娃,沒有粗暴的阻止,完全沒有根據孩子的性別來強制孩子該玩什麼,而是順其自然,讓孩子充滿了安全感,讓人點讚。在我們的教育中,實際上存在著一種「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我們經常說「你是男子漢,要堅強,不要哭」、「女孩子就要有個女孩子的樣子!」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這位媽媽的反駁,值得家長深思
    群裡的人紛紛讚嘆在家孩子的聰明,這時突然有一位媽媽插了一句:「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除了能讓你顯擺,對孩子什麼好處都沒有,這樣的話將來孩子一定會缺乏想像力!」。當時我的感受是,雖然這位母親說話比較難聽,不過「話糙理不糙」不少家長也同樣這麼認為。
  • 高鐵上,小朋友用腳蹬前座靠背,媽媽的做法引發爭議,你怎麼看?
    高鐵上,娃用腳蹬前座靠背,媽媽上來就是兩巴掌,你贊成麼?最近有位媽媽給郭媽媽留言:兒子到了3歲多越來越調皮,常常把玩具拆得零零散散,或者把餅乾掰碎撒得到處都是,讓她很是頭疼。出去玩的時候,孩子就跟脫韁的野馬一般,怎麼喊都沒有回應。孩子的調皮像是上了弦的發條,一旦開始,就沒法阻止。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孩子乘坐高鐵,坐在座位上開始用腳踹前面乘客的靠背,剛開始在他身旁的座位沒有看到家長。
  • 孩子喜歡扔東西,家裡亂糟糟,你會怎麼處理?劉璇的做法值得學習
    這是什麼人間真實,我女兒四歲,我現在都得把化妝品藏起來,放的高了都不行,直接搬凳子給你拿下來......家裡的勺子、筷子,遙控器,凡事能拿到手裡的東西統統扔馬桶。娃兩歲,把沙子和水倒床上,美其名曰,我要做建築師。
  • 孩子偷拿家裡的錢被發現,媽媽錯誤的做法,成了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只不過,在孩子犯錯時,家長處理方法上的差異,就可能會導致他們日後人生不同的走向。小孩拿錢被發現,媽媽:你這個小偷曾在網上見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家孩子總是偷拿錢,該怎麼辦?」有一位網友的匿名回答,讓我難以忘記。
  • 孩子被燙傷,媽媽做法精明卻遭全家人反對,燙傷如何處理?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兩則對比性的新聞: 事件一:孩子被熱水燙傷,年輕的父母要用冷水給孩子降溫,而還自己的奶奶堅決不同意,非要用醬油塗抹到燙傷部位。甚至直接把孩子的褲子脫了 下來,導致皮膚大面積被撕扯掉。事件二:一個孩子被100度的水燙傷,媽媽的急救方式連醫院的醫生都稱讚。
  • 這位媽媽的做法暖心了
    這位媽媽的做法暖心了 2020-05-18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衛,不可以》訴說著孩子的心,道著寶寶與媽媽的故事
    女兒說:「媽媽,大衛搭在凳子上,夠柜子上的瓷娃娃。」媽媽配合女兒:「大衛的媽媽說,不可以。」我與女兒就這麼配合著讀繪本,女兒講述圖案,媽媽讀繪本中的字。寶寶:大衛把自己的身上弄得到處都是泥,還把地板弄得髒兮兮的。
  • 5歲孩子「偷錢」不肯上學,泰國媽媽帶他撿垃圾,做法卻被人稱讚
    現在朋友對這個孩子「偷錢」還愛撒謊的現象很頭疼,於是找我來想想法子該怎麼辦。而小易最近正好在網上看到一篇泰國媽媽對於孩子撒謊偷錢的做法火了,引得眾人紛紛點讚轉發。事情是這樣的,泰國的一位媽媽火了,她前幾天剛發現6歲的兒子偷偷拿走了她錢包的一些零錢,而隔天一大早就鬧著不想上學,而且她和丈夫又怎麼勸都沒用……這場面是不是很熟悉?咱們也都遇到過不止一回吧?   可是,這位泰國媽媽的處理方式很不一樣。
  • 「我偷了一塊巧克力」三位媽媽的三種做法,十年後孩子差距大
    「我偷了一塊巧克力」三位媽媽的三種做法,十年後孩子成長對比明顯話說回來,孩子在超市偷東西被發現的時候,媽媽如何應對?不同的做法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我們不妨慢慢看!2)第二種做法:「你這孩子怎麼可以偷東西?」前陣子,小喬喬和女兒梓涵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梓涵也非常喜歡巧克力,趁媽媽不注意就偷偷拿了一塊藏在身上。
  • 9歲的孩子會做飯,14歲的孩子學習名列第一,這位媽媽怎麼教育的
    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9歲的孩子會做飯,14歲的孩子學習名列第一,這位媽媽怎麼教育的這個孩子只有9歲卻會自己做飯還能給媽媽煎雞蛋這個孩子上初中學習成績名列第一滿牆的獎狀還有一個孩子考上了河醫大成績優異三個女兒都培養的這麼優秀媽媽心裡很驕傲她又是怎麼做到的
  • 孩子說「媽媽,我同學說你好醜」,這個媽媽的做法刷爆朋友圈
    團團走出校門,也不和媽媽說話,而是一直低著頭往前走,直到同學們大多散去,團團才到媽媽面前。媽媽很奇怪,便問團團怎麼回事。團團小聲埋怨:「媽媽,我的同學們都說你好醜,他們的媽媽都比你好看,以後你來接我的時候站遠一點」媽媽被這句話震驚了,她既羞愧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