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20-12-17 翠綠的長壽竹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793年,劉禹錫去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與比他小一歲的柳宗元雙雙登榜,中了進士。這個機緣,讓兩人成為一生的好朋友。

國家腐敗,官員搜刮民財,百姓苦不堪言。兩位高材生,聯合前輩王叔文準備革新,加強中央集權,反對宦官專權,取消「宮市」制度,然而革新失敗,他們的貶謫生涯就此開始。

長慶四年(824年)夏,劉禹錫調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

文章便作於和州任上(824年-826年)。

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山不在於是否高,只要住有先人就會出名;水不在於是否深,只要藏有蛟龍就會顯靈。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悄悄地爬上庭階,將石階染成一片翠綠;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來這裡說說笑笑的都是學識淵博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可以靜心誦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既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耳朵,也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它就像南陽諸葛亮隱居的草廬,西漢蜀郡辭賦家揚子云的屋舍。正如孔子說的:「有什麼簡陋的呢?」

劉禹錫第二次被貶謫後,先後在三個地方任職:連州(今廣東);夔州(今重慶);和州(今安徽),和州是這三個地方最發達的,他本以為來到這可以過幾天清淨日子,可是遇到一個「煩人」的知縣,強龍難壓地頭蛇,他被迫搬了三次家,最後一次,便來到了這間「陋室」。

劉禹錫是個樂觀豁達的人,正所謂:內心陽光,哪裡都是晴天!

生性樂觀的劉禹錫沒有在那生悶氣,而是氣定神閒的寫下了名垂千古的《陋室銘》。

因為樂觀豁達,不拘小節,連臺階上的青苔都成了一片典雅清幽的風景,來這裡說說笑笑的都是學識淵博的人,可以彈奏古琴,誦讀佛經,也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諸葛亮和揚子云也是身居陋室,孔聖人不是也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這是劉禹錫的家啊!

家是什麼?

豐子愷說:「在那裡有我故鄉的環境,有我關切的親友,有我自己的房子,有我自己的書齋,有我手種的芭蕉、櫻桃和葡萄。」

周國平說:「家是一隻小小的船,要載我們穿過漫長的歲月。倦鳥思巢,落葉歸根,我們回到故鄉故土,猶如回到從前靠岸的地方,從這裡啟駛向永恆。」

我說:家是靈魂安放的淨土,在這,可以摘下面具,卸下防備,不需偽裝,不需堅強;在這,有深愛自己的父母、愛人和孩子;在這,可以休養生息,蓄勢待發,振翅翱翔……

想來,作者坐在搖椅上,搖著蒲扇,聽著林間鳥語,喝喝茶,讀讀書,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啊!

劉禹錫家族世代為官,家教良好,從小就聰明勤奮,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中唐時期的文人們都抱團取暖,相互鼓勵。他和柳宗元、韓愈、白居易都是很好的朋友!

中唐的文人們,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銘記的,不僅是那些熠熠生輝的文字,還有他們之間血濃於水的兄弟情!

相關焦點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調素琴、閱金經談笑風生,何陋之有?在劉禹錫的陋室、杜甫的草堂,一間書房之中,是他們追尋自我的歸宿,藏滿了劉杜等人一生所願;對我們來說,外面的世界越嘈雜虛無,越需要一間書房來固守本心。它既是閒讀休憩之境,更為養心品味之處。書房是一個治癒的存在,而這種治癒與直接的治癒不同,書房更多是來自內在的治癒。在人們看來每一個書房,其實都是隱形的「精神舒展的地方」。
  • 陋室銘古文的翻譯
    陋室銘,作者:劉禹錫 上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如何學習初中古文名篇《陋室銘》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文章簡介:《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陋室銘》一文是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
  • 《陋室銘》複習清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以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來比喻來比陋室,說明陋室也具有「名」「靈」的性質,從而引出文章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重溫經典: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 《陋室銘》:被逼出來的千古佳作?
    《陋室銘》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散文名篇,被收入《古文觀止》中,成為後代文人"安貧樂道"的座右銘。在被收入中學語文教材後,更是變得家喻戶曉。《陋室銘》的由來劉禹錫為什麼會創作這麼一篇簡短凝練的散文呢?原來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
  • 2021中考文言文:《陋室銘》重點字詞解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言文:《陋室銘》重點字詞解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重點字詞   名:出名,有名。   斯:這。   是:判斷動詞。   惟:只。   德馨: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裡指德行美好。
  • 早讀6:高考名句名篇巧記:《陋室銘》《小石潭記》
    《陋室銘》(劉禹錫)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助記] 本段運用類比點明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原創作者:徐銀秋|斯是陋室
    斯是陋室文/徐銀秋中學的時候,曾經學過劉禹錫的一篇古典散文————《陋室銘》。那時我們不懂事,跟著語文老師搖頭晃腦地背誦。理解字面意思,卻不懂其深意。若干年後,每每吟誦《陋室銘》時,好像覺得,懂得了些什麼。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對陋室的態度,值得每個人參考
    半年內,被迫搬了3次家,面積還一次比一次小,一直隨遇而安的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當年的和州知縣萬萬沒想到,本來想通過「逼遷」劉禹錫來打擊他,卻適得其反,成就了劉禹錫和他的經典著作《陋室銘》——名垂千古,流芳百世。《陋室銘》中的劉禹錫志氣高潔,看起來很有性格,其實他如此的性格和他的漂泊生涯、樂觀心境不無關係。
  •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描述,通過陋室對論語進行歌頌。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破迷開悟,引人入勝,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託物言志,以此闡明作者的隱居生活態度是安貧樂道和人生觀的價值。此處陋室是劉禹錫於長慶四年任和州刺史時所建。選自《全唐文》。室成之後,由書法家柳公權書《陋室銘》寫並勒之成碑,樹建市旁。後因戰亂洗劫,室碑俱毀。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的《陋室銘》膾炙人口千載傳頌,中學生教材收錄有該文。《陋室銘》只有八十一個字,許多經典句子讀來朗朗上口。劉禹錫的這篇文章家喻戶曉,但關於文章來歷,甚至對其中一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含意也存在誤讀。
  • 2020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陋室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陋室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陋室銘》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譯: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有靈氣。
  • 安徽省和縣不僅有陋室銘,還是奧運冠軍射擊名將許海峰的故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篇著名的散文《陋室銘》,是我國有「詩豪」之稱的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所寫。劉禹錫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進士及第,曾任監察御史、連州刺史、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他在仕途上遭遇了貶謫生涯,在文學上卻取得了輝煌成就。
  • 劉禹錫的《陋室銘》被理解成網絡金句,看似有趣,其實沒什麼道理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網友的一次解讀,這一次說的是《陋室銘》。劉禹錫的這篇駢文,年年入選課本,已經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消極中尋找人生方向,唐代劉禹錫代表作《陋室銘》
    千古名篇《陋室銘》流傳極廣,其中的名句直到今天還被反覆引用。很多人解讀這篇《陋室銘》都從學問道德、做人操守等方面進行解讀,這當然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學問淵博的人,不介意外界的物質條件,但他們的精神世界,思想光輝即便是豪門貴族也未必比得上。
  • 2021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陋室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陋室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詞類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聞名,著名,名詞活用為動詞。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顯出靈異,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3、無絲竹之亂耳。
  • 2020初中文言文‖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複習《陋室銘》
    【斯】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氣。【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白丁】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調】調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素,樸素,不加裝飾。【金經】指佛經。【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絲,弦樂器。竹,管樂器。【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案,文書,案卷。牘,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 中國詩詞大會:縣令刁難劉禹錫,卻成就灑脫自在《陋室銘》
    但把劉禹錫這灑脫不羈,演繹的最淋漓盡致的,非他的《陋室銘》莫屬了!所以我這篇文就主要寫一下它。上篇文寫出後,很多朋友都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說實話,我也是非常喜歡它的。因為它,不但寫出了古今知識分子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它也寫出了我們每個俗人心中,最純淨最天籟的一首田園牧歌。陋室銘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劉禹錫的「陋室」在安徽,「山不在高」的山為何在河南?
    劉禹錫的「陋室」在安徽,「山不在高」的山為何在河南?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學生時代,能熟讀志誦的古文並不多,如果有,那麼,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絕對在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