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還在反覆,好幾個漲停,山西汾酒、酒鬼酒等又創了新高。這並不能說明,行情又來了。與之相反,大概率在做頭。
聰明資金在出,後知後覺者在進。高位接盤,就是這麼來的。
對於小白酒公司,風險越來越大了。估值高高在上,業績卻很難跟上,泡沫總有被刺破的一天。手裡持有這些白酒股的讀者,最好還是落袋為安。
港股科技股集體殺跌,阿里巴巴大跌8%,已較高位跌超30%!擬巨資回購股票,由60億美元增加至100億美元,有效期為兩年(至2022年底)。
按照時間線發展,現階段是情緒殺。之後影響到具體經營,可能會使得業績受損,帶來業績殺。需要一段時間來緩衝。
阿里能否出黃金坑,核心在於兩點:會有新的電商巨頭殺進來搶奪基本盤嗎?老百姓是否還需要電商服務、數位化轉型(阿里雲,菜鳥網絡)服務?
其實看這一波反壟斷,最直接打擊的,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關於銀行的業務。
從邏輯上說,最受益的應該是銀行。再考慮明年經濟復甦和歷史極低估值,持倉裡可以配置一些。
豫能控股11個交易日上漲176.60%,鄭州煤電8天翻倍,底部上來已經四倍了。這兩個股,資金之所以敢這麼瘋狂炒作,主要是邏輯夠硬。
電緊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供需是影響價格的核心因素,電價對於相關公司來說又是最敏感的。要說這波行情,何時走完,看看原因就知道了。
短期的季節性用電,不用多說。長期性的,中國擴大產能,彌補國外因疫情而擱置的生產。另外則是類似電動汽車的崛起,加劇了用電量的上升。
如果再疊加大宗商品的漲價,股票自然會一騎絕塵。這種短期超級暴利,看似是炒作,實則有深厚的市場邏輯。看得懂的人,敢下手,也為此有大收穫。
相關標的,如中國神華,煤—電—運」全產業鏈龍頭,穩健中不乏成長,高股息「現金牛」,產能大超預期。
題材之外,有一個更大的大勢,需要我們格外關注。大票持續翩翩起舞,小票不分青紅皂白,紛紛墜落。
一邊是註冊制狂抽水,一邊是機構頭部化。小票已經沒啥生路了,這就是中國股市,容易走極端。對於此,狼哥的態度有兩點。
一是尊重趨勢,不與之為敵。持倉上,儘可能地配置些成長性大白馬。這要不會太吃虧。不然天天看著它們歌舞昇平,內心豈不要很煎熬。
二是小票也沒必要全部否定。畢竟決定股價長期走勢的核心因素,是業績。這時候很多莫名的殺跌,過後來看,是在挖黃金坑。
三是放長遠看,大票都是由小票成長起來的。成長型公司,時間一久也會變老,成為傳統型公司。辯證看,平衡配置,拿自己看得懂得,才能拿得住。
另外,有個風險點需要注意。近兩年多數白馬的上漲,依靠的都是拔估值,而非實打實的業績釋放。
沒有業績兌現的公司遲早會跌回去,所以「只看賽道不看估值的賽道說」就是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