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概念愛好者
寫在前面:
今天一早關於行情的走向,我就和大家說重點放在個股上,所以晚上的時候有股友留言說,老概還是有點功底的,市場表現的確是沒啥勁,但這話只有一半,那究竟股市關注啥呢?當然是關注那些跨年的板塊,個股上。像這樣大跌之後折騰幾天又上來的走勢在今年已經翻來覆去出現過很多次了,所以眼下盯行業、盯板塊才是正道。
今天就從最近最熱門的白酒給和大家說起,白酒行情是一個接著一個,這不今天又排在漲幅榜的前三位,千萬別覺得大家是瞎炒白酒,要這麼覺得,那這牛股一個也抓不到。
一, 老白乾持續創新高的背後
今天老白乾酒又創新高了,不到50天,翻了一倍,而此前像酒鬼酒,金徽酒,青青稞酒,也都短期內翻倍再翻倍,市場上對這些二線酒是看也看不懂。茅臺、五糧液漲上天,也叫人家天賦異稟。老白乾就實在看不出來了好在哪裡,或許真是網絡段子裡說的,科技能不能搞好,真不知道;但喝酒一定能搞好!
但其實這就是不懂行的表現,否則為啥券商研究員招的都是行業內的人,而不是學金融的,說到底估值這是靠猜,而行規是要你實打實學習的。而老白乾酒如今的風光無限其實就源自於其收購豐聯酒業,從而拿到了國內三大醬香名酒之一的武陵酒。
給大家看看專業品酒論壇對於武陵酒的評價:
」武陵酒在國家級評酒史上兩次官方可證評分高於茅臺。1981年在全國白酒質量現場會上,醬香白酒綜合評分高於茅臺0.54分榮獲第一名。
所以業內很早就說別看老白乾酒還是無心插柳,勉為其難的拿到武陵酒,但實際卻是個金娃娃。建國後,茅臺酒作為政府接待酒,經常出現供應短缺,常德酒廠接受任務釀造一瓶與茅臺酒相仿的醬香型白酒。當時常德酒廠的廠長鮑沛生和茅臺的季克良是無錫輕工(中國白酒黃埔軍校)的同學。70年代,新款酒最終定型。而在1988年第五屆全國白酒評比再次以總分第一力壓茅臺,名列十七大名酒之首,獲國家金質獎,被評為「中國名酒」
只是後面的經營實在是搖擺不定,消費者心智為0,但酒肯定是好酒。而現在好酒資本模式開啟,只要酒的基因好,就有擴大市場的希望。或許老白乾的運營水平、品牌價值,跟五糧液、茅臺沒法比。但問題是老白乾市值才200億,茅臺市值2萬億,五糧液市值1萬億。差了50倍,100倍,市值翻倍到400億,從想像空間上完全可能。
二,老白乾啟示錄:尊重機構的經典動作
很多時候,看到一個股票、一個板塊反覆上漲,我們可以看不懂,但還是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只有尊重股票、尊重那些機構資金和他們的炒作行為,你才能真正在裡面找到機會。而很多機會,正如馬雲所說,一開始看不懂,到後面追不上。
具體操作上,我們可以不去做白酒,但一些機構資金的經典動作一定要熟悉,比如「機構蓄勢」動作。之前的大牛股,基本個個都有類似的經典動作。
所謂「機構蓄勢」就是股價不怎張,但我拿「博尓系統」去量化,機構庫存持續不斷。說明股價沒漲的時候,機構資金已經非常積極了,這是做行情的先兆。方面,大家可以到應用市場,裝好一個「博尓系統」的手機應用,自己去量化交易,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比如說,白酒熱點擴散後,黃酒、啤酒、青稞酒也都是持續熱點漲了一波,龍頭青青稞酒,跟天山生物如初一折,還是1個多月沒漲,「機構庫存」持續了一個月。最近的OLED熱炒,龍頭彩虹股份也是一模一樣的機構行為。
再比如汽車板塊,或許你看到長安汽車覺得後怕,但是你看上柴股份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再比如前幾天的半導體又起來了,而其中的龍頭銅峰電子還是這麼個邏輯。
所以說,或許我們不知道某個上漲,某個題材背後的花頭,但是,我們需要尊重那些機構的專業。如果說一隻股票是偶爾為之,而這麼多股票都是一樣,那就不一樣了,而這樣的方法,看看市面上大批還在數三浪三的朋友,我覺得我已經勝出了,起碼我的方法知道的人少,大家也可以到應用市場,裝好一個「博尓系統」的手機應用,自己去量化交易。用博爾看清真相再操作,多找機構經典行為,安全的多,成功機會也大得多。